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学经典作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对提升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诵读国学经典,体验传统文化,融入国学经典,优化阅读教学,借鉴国学经典,提升习作水平,从而让学生有效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接",并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他们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以1203名大学生和高中生为调查对象的结果证实,语文学习水平与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存在显著正相关,表明语文课程教学发挥着重要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在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建设高质量的语文课程、教材体系和教师队伍是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保障。具体而言,一是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语文课程体系;二是制定大学语文课程标准,启动大学语文教材统编工作,实现大学语文“一纲一本”,使大学语文在文化传承、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方面发挥“培基固本”的作用;三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语文课程体系,并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考核力度,切实有效地推进“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四是提高语文教师的中华文化素养,建设高质量的语文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3.
在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教师要做到追求“四合”,洋溢“四味”:即融合经典,飘逸文化味;糅合课外,充溢生活味;契合童心,彰显儿童味;结合读写,凸显语文味。让学生在有趣有益的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中亲近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聂玲雁 《学周刊C版》2023,(13):109-111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注重与传统文化教学的融合,通过吟诵经典的方式,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通过吟诵经典,愉悦身心,传承文化。小学语文是基础环节中的基础学科,能否引导学生学好、用好小学语文知识和技能,不单单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更影响着学生未来学习综合素养的培养。基于上述认识,笔者将以词吟诵教学这一重要教学模块为切入,就小学语文与传统文化结合提出若干看法,以资诸位参阅、分析。  相似文献   

5.
国学经典诵读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将国学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有助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强调"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引导学生培养语言知识建构能力,提升审美情趣,传承文化经典"。因此,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学生对经典文学的诵读。广义的经典诵读,是指青少年儿童利用生长的关键期诵读中华传统名篇名著,对中华传统经典诗文熟读成诵,以此丰富文化底蕴,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狭义的经典诵读,是指在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诵读教科书上选编汇集的经典名篇名著以及其他优秀作品,从而提高语文能力及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作品中的经典篇目,其教学的关键在于围绕语文核心素养要求,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体认以及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故本设计以“语文核心素养”为锚点,从创设“寻梦桃花源”经典作品展的情境任务入手,设计“读动人之文”“颂桃源之美”“承精神之风”三项活动,引导学生按“图”索“骥”。以图导入,引入中国“绘本奶奶”蔡皋的绘画作品,激发学生兴趣;按图学文,寻找插图及文字中的留白,突出思维训练;随文学言,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言语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增强其文化自信,促进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养成。  相似文献   

8.
<正>2022年版课标将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定位于立德树人,旨在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高效发展。而语文素养以“文化自信”为基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列为三大核心板块。因此,教材在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下,编选了众多经典的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  相似文献   

9.
小学阶段是学生文化课程学习重要的启蒙阶段,在小学语文课程学习中增加经典诵读环节不仅有利于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同时还是学生开始全面学习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基础环节。通过语文经典诵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学科文化知识,还可以在经典阅读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无形中加深了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以小学语文课堂经典诵读的措施分析为重点,并对经典诵读的必要性作出简要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0.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新课标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是新课标必修学习任务群之一。然而隔着久远的时间长河,今天的高中生与古老的智慧中间隔着文字和时间、思想境界、人生阅历的鸿沟。如何跨越鸿沟,本文作了个性化的探讨,以期促进学生对国学经典的传承与理解。  相似文献   

11.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新课标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是新课标必修学习任务群之一。然而隔着久远的时间长河,今天的高中生与古老的智慧中间隔着文字和时间、思想境界、人生阅历的鸿沟。如何跨越鸿沟,本文作了个性化的探讨,以期促进学生对国学经典的传承与理解。  相似文献   

12.
刘婕 《语文天地》2013,(10):72-73
随着中外文化的不断融合,不少中国传统文化开始流失,这对于中华民族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面对这一局面,教育界呼吁“传统回归”,注重民族经典,以培养学生人文素质。而语文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文课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注重文化渗透,发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引导学生领略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树立良好的人格品质,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3.
何成东 《成才之路》2020,(10):79-80
国学经典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开展语文教学可以进行国学经典的渗透,既有利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可遵循生动性和差异性的原则,运用情境教学法、生活化教学法、细节教学法充分渗透国学经典,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经典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对中职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的良好素材,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经典古诗词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积极性,有利于传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中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江旭华 《考试周刊》2014,(55):37-37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可是中学生传统文化的缺失现状令人担忧。本文从语文课堂教学、诵读经典美文、阅读经典名著、生活中继承传统文化等方面综合论述了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些做法,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落实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文化、厚植红色基因的重要课程。文章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革命文化题材选文编排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在教学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教学策略,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推进“红色经典”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相似文献   

17.
“日积月累”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园地中的一个亮丽的板块,它采撷了古今经典的名言、古诗、谚语、对联、歇后语……在有限的空间内打开了通往文化长河的天窗,是经典中的精华;它旨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让学生了解、吸收中华优秀文化,促进语文素养发展。遗憾的是,  相似文献   

18.
经典诵读属于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方式,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陶冶学生情操的有效途径之一。将经典诵读和小学语文教育相融合,可以促使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与文学素养,不仅可以更好地实现育人培养作用,同时还可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高效课堂的建设。对此,本文简要分析经典诵读给小学语文课带来的魅力,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者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9.
诵读国学经典,强化学生识记能力,提升学生解析、表述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诵读国学经典,感悟传统文化,为培养更多具有较高道德水准、较高语文素养的学生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诵读国学经典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二者有着不可割裂的关联。诵读国学经典不可停留于肤浅的表层,应深入探析,体悟深藏的国学内涵[1]。因此,有必要明晰诵读国学经典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探究提升途径。  相似文献   

20.
国学经典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集语文知识、文化思想、美学艺术于一体,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不可多得的宝贵素材料。在教学实践中,要科学地组织学生吟诵国学经典,开展丰富多彩的朗读经典活动,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增强学生语言技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锤炼学生的品行修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