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评价作文命题的优缺点,要遵循命题原则和考生作文答题的实际多角度评判,不可从单一角度主观断言。下面以“高考作文命题应遵循的原则”为标尺将三地高考作文题作一比较。原则一:把作文题目出在考生的心坎上,让考生有文可作,有真情实感可表达。作文命题只有贴近考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考生作文时才会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有文可作。作文内容所表现的“人、事、物、景、情、感、论、理”是生活阅历和思维力所能及的内容,有利于快出佳作多出佳作出好佳作。明眼人不难看出,北京卷的《转折》最贴近考生的实际,因为高考无疑是人生的一次…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中考作文命题,按照语文新课标的精神,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给了考生自主写作的广阔空间和有利条件。(一)话题作文例析例1:直白式话题作文(2004年深圳市南山区)以“校外生活”为话题作文。(500字以上)这是一道直白式话题作文。它没有提示性语言,也没有任何材料提供,而是直接陈述话题,仅有数字的限制。命题人是想通过提供一个有约束力的话题(校外生活)的形式,让考生在话题范围内,叙述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及生活体验,发表各自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出来的观点和见解。除了在校内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笔者对小学习作考试命题作了一些探索,发现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习作考试命题有如下新的走向。一、遵循规律贴近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老师在习作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传统小学语文试卷中的一些作文题目,如《我熟悉的一个人》《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一件有意义的事《》一件难忘的事《》一件有趣的事《》暑假见闻》等,僵化、俗套,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荒于观察,疏于体验,懒于思考,进而空话、假话连篇。在近几年的命题作文考试中,我注重儿童生活的真实表达和思想的自由交流,给作文教学带来了生机。一、命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小学生作文与所谓的“重大”“崇高“”有意义”并无…  相似文献   

5.
新题出新意,课改指方向。2006年河南省中考思想政治试卷,漫画题大量呈现,整个试卷生动活泼,使考生备感亲切,营造了温馨的考试氛围,有效地缓解了考生的紧张情绪,真正考查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漫画题源于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符合“回归生活,回归品德”的新课程要求,符合“学习即生活,考试即生活”的中招命题理念,得学到习知了识广要大善学于生思和考教、思师考的、再称思赞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那么,我们如何把握漫画题的解题技巧呢?笔者认为可用“三步走”策略来解答此类试题,具体如下:第一步: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要从题中…  相似文献   

6.
2006年中考的钟声很快就要敲响。聚焦2005年全国50多个省市区中考作文试题,笔者对2006年中考作文命题走向做出了几点预测,供借鉴参考。一、命题形式(一)话题作文阵营继续壮大,稳坐“霸主”地位一是因为话题作文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写作空间,学生可以展开自由联想、想象的翅膀,让考生敞开心扉,唱出心灵之歌。因此,话题作文是与考生心灵最为贴近的作文命题形式。二是因为它体现了中考作文强调的“人人有话可说”的基准点,不给考生审题设置障碍,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张扬个性,有利于智力发展和综合语文能力的…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倡学生“自主写作,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已成为广大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的共识和追求。在此同时,也对考试作文的命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考试作文的命题应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性,凸显学生的个性,让他们在考试时也能“我手写我心”,尽情挥洒,使作文考试成为学生吐露心声、展现个性的一方乐土。  相似文献   

8.
鲍亚明 《教学随笔》2014,(Z2):73-78
<正>2013年中考尘埃落定,总体来说,今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命题者都很重视引导考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设计的作文试题都贴近考生实际,让考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也为考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考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考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样的做法,是发挥考试的正确导向作用、引导作  相似文献   

9.
随着考期的临近,作文命题开始“返璞归真”的气氛正在形成。2006年高考作文命题,从思想内容的指向看,应该会继续强调学生作文要贴近自己、贴近生活;强调考生对主体感情的体验、对客体的感知判断能力;在论理中强调一种思辨能力,注重引导考生从生活现象中体察人生,并在思考过程中澄清自己的灵魂。再从题型上看,应做到两个“关注”: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指出:学生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而传统的作文教学在“命题”、“选材”、“写作形式”、“作文指导”等方面显得过于陈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写作有一种畏惧心理,觉得“无话可说”。因此,  相似文献   

11.
<正>试题全景以"美在不期而遇"为题,写一篇文章。(50分)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命题全解近三年来哈尔滨的中考作文命题者,都很重视引导考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设计的作文试题都贴近考生实际,让考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也为考生的自主写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考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考生自由表达和有  相似文献   

12.
一、2005年试题特点简析2005年河南省思想品德、思想政治中招考试试题,让我们明显感受到改革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在多年全省统一命题中,这是一次命题理念的新突破,它开拓了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学的视野,打破了传统考试下教教材、背教材、考教材的模式,让老师们更加明确了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的功能和作用,更加清楚了今后的教学方向,更加坚定了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信念。2005年河南省思想品德、思想政治中招考试试卷受到了专家和老师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2005年河南省思想品德、思想政治中招考试试题有如下几个特点:1.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3.
即时     
《中国德育》2014,(21):4-4
正1美国:中考新增创造性作文命题SSAT考试是美国、加拿大私立中学的标准化入学考试。据介绍,今年的SSAT考试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其中新增加了创造性作文命题。据相关发言人介绍说,以往的作文题目只有一个叙述描写性的作文题,现在新增加一个"创造性命题",让学生二选一写一个。这种创造型写作,需要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完成作文,对于中国考生难度非常大。(光明日报)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倡学生“自主写作,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已成为广大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的共识和追求。与此同时,也对考试作文的命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考试作文的命题应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性,凸显学生的个性,让他们  相似文献   

15.
作为选拔性考试的高考,让每个学生都能考出自己的水平,应是一项基本的要求。遗憾的是多年来高考作文命题较少从学生角度考虑,这就使不少考生的作文不能充分反映其写作能力与水平,自然也就不能完满地达到选拔的目的。要让每个考生都能考出自己的写作水平,命题必须使考生都能无误地明白题目的要求。以往的高考作文考试中,总有一些学生因“跑题”而严重失分。例如,有把“玫瑰与小姑娘的故事”(94年考题材料)理解为“应该重视教育后代”的,有把“尝试”(94年考题)理解为“品尝”、“经历”的,有把“鸟的对话”(95年考题)理解为批评“好高骛远”、“鼠目寸光”、“虚有其表”、“人云亦云”等等的;有的由于缺乏漫画知识,而把两幅漫画(96年考题材料)仅看作描绘外科手术事故的,有的则  相似文献   

16.
辨析题是对试题所提供的观点或材料进行辨别和分析,着重考查考生辩证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的一种题型。辨析题在河南省中招考试中难度较大,是贴近教材、贴近学生生活或结合社会热点的题型之一。此题考生失分比较严重,从考生失分的原因上来看除了字体不工整潦草之外,还有辨别不准确,对观点的分析不全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以“话题”作文形式呈现。命题为考生写作提供了一个既有开放性又有约束力的话题,考生可以充分发挥写作的潜能,尽情施展创作的才华,尤其是“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划分,更可以说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那么怎样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再迈上一个新台阶,从而在高考中出奇制胜,勇夺高分?就此,谈谈笔者在近年来高三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全面训练,充实基础 《考试说明》规定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1.基础等级:(1)符合题意;(2)符合文体要求;(3)思想健康,感情真挚;(4)中心明确,内容充实;(5)结构完整,语言通顺;(6)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2.发展等级:(1)深刻透切;(2)生动形象;(3)有文采;(4)有创  相似文献   

18.
《考试》2007,(Z1)
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稳中有变”。展望2007年作文命题,笔者有如下预测与建议:一、把握一个总趋势这个总趋势,就是高考作文已进入“一元(话题作文)为主,多元(各种命题形式)并存”的阶段。多年考查话题作文,固然出现了一些流弊(比如宿构现象难以避免,学生作文文体意识谈化等),但话题作文给考生以更大的表达自由与  相似文献   

19.
我们关注中考作文命题改革的新趋势、新探索,必须把握中考作文命题的行动纲领和行动准则——《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下面,我们不妨摘引出其中关于作文教学的一些重要论述: 1、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20.
鲍亚明 《教学随笔》2013,(12):32-36
■试题全量以“美在不期而遇”为题,写一篇文章.(50分)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命题全解近三年来哈尔滨的中考作文命题者,都很重视引导考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设计的作文试题都贴近考生实际,让考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也为考生的自主写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考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考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