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知识分子往往愿意称自己是"书生",或曰"读书人"。书生者,从书中生,或者以书为生,都和读书是密不可分的。如果书生不读书,恐怕就不能理直气壮地自誉为书生了,以此推论,寻书,买书,看书,藏书,赏书,直至更高水平的写书,自然应该是读书人的本分。读书,可分为有用之用和无用之用。在功利的需求时读的书,  相似文献   

2.
<正>"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成就人生",这是儿时父母对我们的教诲。也正是这句话,改变了无数寒门子弟的人生轨迹。然而,曾几何时,知识变成"无用论","读书人"成为贬义词。"百无一用"是书生?我们摸摸胸口、拍拍良心自问:读书真的没用吗?我是读书人,我为读书代言。当急功近利演变为全民心态,当"读书无用"成为一种社会声音,你问我读书有什么用?当恶俗与下流在社会蔓延,当审丑与审怪成为一种文化主流,你又问我读书有什么用?当无知与愚昧变成可爱,当显而  相似文献   

3.
严凌君,江西吉安人氏,倾慕故乡先贤欧阳修、文天祥的文心侠骨,以白衣之身,藏人间情怀,自号“白衣书生”。语文教师不爱读书,不知其可也;语文教师不会写作,不知其可也。以“二不可”自律,不得不一边读书,一边写作。文化化人,好书育人。白衣书生只是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但是他想创建一座“书香校园”——在深圳育才中学,建立一套读书的立体网络:一门课、一套教材、一个学生文学社团、一本学生文学杂志,还有一个网站。为此,白衣书生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两件事中:开设一门新型语文课——“青春读书课”,用自编《青春读书课》中学生系列人文…  相似文献   

4.
读书对联     
读书人都爱读书。自古以来,不少读书人将自己勤奋读书的思想情趣写成对联,用以自勉或勉励别人,富有哲理,脍炙人口,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成长过程中,有诸多乐趣一直伴随着我的读书生活。在读书的时候,我好像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只是想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在书中畅饮生活。  相似文献   

6.
学者黄山谷曾说过一句让人久久都无法忘怀的话。原文我记不清了,大意是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黄山谷的话形象、准确、传神地说明了读书是读书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读书已经像血液一样,融化到读书人的生命中去了。生命不息,读书不止.大概是所有读书人的宿命。  相似文献   

7.
阅读提示:“读书无用论”古已有之,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是人们对只会空谈的读书人的嘲讽。进入新世纪以来,“读书无用论”似乎又有抬头的趋势,两年前“重庆开县万名高中生放弃高考”引发热议。读书究竞有用还是无用?“读书”与“教育”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看待“读书无用论”呢?请看——  相似文献   

8.
关于读书有没有用的讨论似乎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其实,这始终是一个伪问题。因为读书本身无法以有用没用来衡量,真正的读书,要么愉悦身心,要么丰富思想,要么增长见识,要么提升才干,所谓"开卷有益"是也。所以说,读书没有有用无用之说,只有功利和非功利之别。自从隋唐开科取士之后,伴随着时光推移,朝代更迭,读书的功利化色彩也就日浓一日。相信科举初创之时,经由科考进入仕途者,应该都是些实实在在的读书人,唐太宗李世民颇为自负的"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之说绝非虚言。因为那时的读书大多还是非功利的,科举只是让社会低层的读书人意外地获得  相似文献   

9.
正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从此,这一天成为了读书最热闹的一天。正如"世界读书日"的主旨理念那样:希望人们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阅读的乐趣,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理解,但无论如何理解,乐趣都存在于读书人的心田,阅读都避不开读书人的"江湖"。何谓读书人的"江湖"?古龙先生曾感慨:"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江湖"可以说是一  相似文献   

10.
我是爱读书的,但不敢以书痴自居,爱书入骨、爱书成痴,这是对读书人最高的赞誉,只有那些天生的读书种子、真正的爱书人才配得此殊荣。我只是很爱读书,尤其喜欢那种  相似文献   

11.
宗璞 《辅导员》2012,(Z1):38
经常读书,接触的都是别人的精华。读书本身就是一件聪明的事,也是一件快乐的事。陶渊明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金圣叹读到《西厢记》"不瞅人待怎生"一句,感动得三日卧床不食不语。这都是读书的至高境界。不只是书本身的力量,也需要读者的会心。我不是一个做学问的读书人,读书缺少严谨的计划,常是兴之所至。虽然不够正规,也算和书打了几十年交道。我想,读书有一  相似文献   

12.
书读完了?     
莫斯 《成才之路》2011,(7):25-25
偶然在书店里发现了一本书名很狂的书:《书读完了》,作者是高级读书人金克木老先生。我很是纳闷,一生以读书为乐为业的大书生金老爷子为何出此狂言甲翻开这本多谈读书的文集,开篇,金老先生就讲了他同感很深的传闻:历史学家陈寅恪年青时曾去拜访老历史学家夏曾佑,那位老人对他说:。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  相似文献   

13.
<正>喜欢"书生"一词。"书生","书生",为书而生。一个为书而生的人,自然应将每年的"世界读书日"看成是自我的节日。节日到来之前,照例要思考关乎读书的问题。关乎读书,本"书生"有如下四句忠告——一、人要不读书,赛过一头猪。这句话,是我们的"家  相似文献   

14.
《聊斋志异》代表了文言小说的最高成就,作为落魄书生的蒲松龄,他的科举梦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也只有借助鬼狐仙魅的力量来聊以精神自慰。在其笔下作者塑造了许多书生形象,不管他们是成功还是失败的,他们都与作者一样,在那个埋没读书人本性的社会里,精神永远都是空虚寂寥的,生活中永远都是无助的。  相似文献   

15.
人们都说。梁启超是我国近现代史上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我却要说,如从性格本色来看,梁启超首先是个“书生”,而从“书生”的本分“读书”来看,他又是千千万万“书生”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6.
朱子读书心德是朱子对读书人提出的读书时所须涵养的心性道德。朱子认为读书须在心性上下功夫,涵养静心、宽心、虚心、耐心、专心、细心、疑心、存心等读书心德。朱子读书心德对于当今读书人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我的读书观     
成功,是从古至今所有读书人所向往的。但古语也有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从前,有那些为了光耀门楣荣华富贵,为了精忠报国或为民谋福而扎在书堆里,过了“十年寒窗”的书生。他们读书正所谓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高官禄,书中自有颜如玉。”而今的读书人则是些胸怀大志,高瞻远瞩的青少年。他们读书不仅为了个人理想,为亲人,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祖国。为个人,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落后就要挨打”的科技社会里,没有文化知识就会成为社会的包袱,人们眼中的莽夫,最终被社会所淘汰。为亲人,是因为读书是做儿女不能推卸的责任,是为亲人争光的好机会。为祖国,是因为她的未来便是自己的未来,而这也就说  相似文献   

18.
读书的境界     
古人对读书很在意,尽管读书人在社会上地位不高。但读书与读书人是两回事,看不起读书人,但看得起读书,于是留下了许多发愤读书的故事。如“萤入疏囊”(《晋书·车胤》:“(胤)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如“雪映窗纱”(《尚友录》卷四:  相似文献   

19.
黄鸿彬 《新教师》2019,(12):78-79
书桌,是读书人的必备之物。能拥有一张书桌,应该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情。笔者虽不敢以读书人自居,却对读书孜孜以求,每天少不了以书为伴,努力做个有学问的人。因而也对书桌有深切的关注,希望每个人都能有张书桌。家里能有书桌的话,至少可说明读书在人的心目中有足够的地位,说明家庭对读书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正>读书人和不读书人最大的差别是什么?当我们把一个不读书者和一个读书者的生活上的差异比较一下,这一点便很容易明白。那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他的生活是机械化的、刻板的;他只跟几个朋友和相识者接触谈话,他只看见他周遭所发生的事情。他在这个监狱里是逃不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