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课堂是教学生命的发祥地。有限的时间、不可预测的教学场景和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常常让有效教学这一时尚话题常论常新。我认为实施有效教学应当构筑朴素的课堂,因为有效教学从根本上说源于朴素的课堂。  相似文献   

2.
教学必须追求有效,这是课堂教学的理性回归,华丽的课堂充满形式主义,朴素的课堂才实在有效。那么,如何构建朴素而有效的语文课堂呢?一、简约比繁复更有效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将语文搞得太复杂,尤其是公开课、竞赛课,讲得太繁琐,讨论得太多,挖掘得太深,拓展得太远,使语文教学变胖了,结果  相似文献   

3.
物理是自然科学的范畴,相对于学习文史学科而言,学习物理就比较难以登堂入室,从而让学生难以进入探索物理"物格而后致知"的奥秘殿堂。把朴素的物理学科进行趣味地演绎,让学生感知物理学的妙趣,使物理课堂充分和谐,更加有效,这十分重要。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把朴素的物理学科进行趣味地演绎,让学生感知物理学的妙趣,探索使物理课堂和谐、有效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4.
尹刚 《学语文》2015,(3):31-32
语文教学必须追求有效,真正的有效课堂应该做到简约、朴素、宁静。有效课堂的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在的收获,学生的获得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主动地获取,是运用知识和积极地体验情感的过程,时间、结果和体验是考量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指标。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为什么要追求课堂的平实、什么叫平实课堂、如何建构平实课堂、建构平实课堂的基本原则等方面,分析了当下课堂"失真""失实""失效"的现状及内因,阐述了课堂教学要体现朴素、有效的基本观点,从"溯源""固本""守正""求真"四个角度,剖析了平实课堂所追求的价值——让学习真实发生。  相似文献   

6.
<正>高效课堂即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顶脊轩志》有"明文第一"的美誉,是高中语文选修一散文单元必讲篇目之一。学生可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感受、品味文中朴素、美好的情感,得到情感的熏陶,进而反观自照,体悟身边最朴素、最珍贵的情  相似文献   

7.
曾经,我们的课堂是教师满堂灌,学生学得昏昏乎乎;曾经,我们的课堂片面追求学生的活跃,课堂好像成了学生的舞台,教师只是配角……于是,有识之士大声疾呼,于是语文教学又渐渐转化,我们的课堂又渐渐回归。在我看来,最好的语文课堂就是学生学得踏实,学得起劲,学有所获,这就是“朴素的课堂,有效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无论教育教学如何改革,“有效的教学”始终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朴素的课堂有效的教学”,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有效的教学是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9.
曾经,我们的课堂是教师满堂灌,学生学得昏昏乎乎;曾经,我们的课堂片面追求学生的活跃,课堂好像成了学生的舞台,教师只是配角……于是,有识之士大声疾呼,于是语文教学又渐渐转化,我们的课堂又渐渐回归。在我看来,最好的语文课堂就是学生学得踏实,学得起劲,学有所获,这就是“朴素的课堂,有效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在"繁华落尽"之后,正逐渐走向一种反璞归真的状态,第一次清晰地露出了它最美丽最原始最本真的微笑.这微笑源于朴素凝聚在课堂中的魅力和意蕴.朴素,不是单纯的简单,它有着简约的风格,比简单更深入更富有内蕴.朴素的课堂,是实实在在为学生的发展倾注教育的热情,是简约中带点耐人寻味的哲理思索,是一首宽容和尊重谱写的和谐生命之歌.新一轮的课改,在反反复复中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朴素才是课堂真正地灵魂.  相似文献   

11.
有效教学,它是指教师在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过程中尽可能获得最高效益,就是用最少的教学时间获得最好的效果。实施语文有效教学,有一个朴素的追求,那就是“如何有效地讲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语言的抑扬、手势、目光接触等多种手段来传递知识,积极影响学生。实现有效讲授。实现有效讲授,需要设计有效教学语言,建构有效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12.
先说什么是"好课堂"。关于"好课堂"的标准或特征,已经有许多老师和专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概括——这个"原则"那个"维度",还有各种"性"(比如"生成性""互动性"之类),等等。这些概括丰富了我们对"好课堂"的理解。但我想根据我的课堂实践,为"好课堂"的标准提供一个朴素的理解:所谓"好课堂",就是"有趣"加"有效"。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中职数学课教学中运用教育常法入手,抓住其"诚"和"活"字诀,通过教学实践,使课堂活起来,使学生活起来,给教育常法注入朴素的"新"元素,让教育常法很有效。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数学课堂在悄然变化,与课改初期相比,多了些自然、真实和朴素,少了些喧闹、花哨和浮躁,这样的课堂,更接近常态课,更具原生态味道,更利于学生成长。但“自然”是否意味着“倒退”、“真实”是否意味着“随意”、“朴素”是否意味着“平淡”?如何才能追求原生态课堂的神韵,让原生态课堂更精彩?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数学课堂在悄然变化,与课改初期相比,多了些自然、真实和朴素,少了些喧闹、花哨和浮躁,这样的课堂,更接近常态课,更具原生态味道,更利于学生成长。但"自然"是否意味着"倒退"、"真实"是否意味着"随意"、"朴素"是否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不需要那么多点缀和装饰。"冬日的暖阳下,朴素的吴群有一种朴素的优雅和精神,一条红围巾衬着她红扑扑的脸,格外抢眼。坐在岳阳楼畔一个简陋的茶楼里,吴群侃侃而谈。她谈课堂,谈教材,谈学生,谈教研,从当年青涩的课堂回忆,到今天自信的指点教学,有一种从大风大浪中走过来的从容和坦然。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一些课堂出现的虚假繁荣现象,许多人倡导教学中要讲"原生态",不要搞"课堂秀",这是非常有价值的观点.将"原生态"用于数学课堂教学,就是让数学课堂返璞归真,多一些自然、真实和朴素,少一些喧闹、花哨和浮躁,更有常态味道,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当然数学课堂教学的原生态,绝不是教学观念保守,教学手段原始,不注重教学效果,而是教学理念更深层,教学方法更切合学生实际.它是以人为本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的真实、自然的课堂,它追求的是朴素、简洁与和谐.  相似文献   

18.
<正>纵观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我们发现:一些教师热衷课堂的新颖和繁华,与真实、朴素、有效的课堂渐行渐远,偏离本质,使课堂在弯路中游离目标,"导致教学程序烦琐、教学指令模糊、教学主线缺失……有的教师盲目追求形式,课堂浮华,导致学习方式与教学行为烦琐和无度,教学资源和教学时间浪费严重。‘泡沫’富集,学生在‘缺氧’中低端发展"[1]。资源臃肿,内容庞杂,课件泛滥,这往往使简单问题复杂化,让课堂"富营养",导致学  相似文献   

19.
作为九年级教师,我们都有这样一个朴素的心愿:通过打造有效复习课堂,帮助学生夯实知识、提升能力,进而实现中考梦想。但每每提及复习课,不少教师总会感叹:“课难上,复习课更难上!”如何才能让复习课唱响“好声音”?我一直在学习、尝试与反思。  相似文献   

20.
朱庆龙 《地理教育》2013,(Z1):22-23
<正>新课程要倡导变革学习方式,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堂是教师的生命力所在地,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学生在朴素的课堂生活中品味地理,教师在朴素的课堂生活中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给学生创造民主和谐的发展空间是新形势下地理课堂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