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欣 《中学教育》2007,(8):37-38
每每想到"早恋"这个词,我的心里就隐隐作痛。他叫于效华,年龄比同班同学大3岁,在七年级的时候,他是出了名的调皮老大。每天都有一帮"哥们"围绕着他,如果哪个兄弟受了委屈,就找他出面"摆平"。大部分学生见了他都唯恐避之不及。在升入八年级之后,他被分到了我带的班。通过观察了解,我发现:他哥  相似文献   

2.
家之脉     
正1950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在那盏祖传的清油灯之下,父亲把一支毛笔和一沓黄色仿纸交到我手里:"你明日早起去上学。"我拔掉竹筒笔帽儿,是一撮黑里透黄的动物毛做成的笔头。父亲又说:"你跟你哥伙用一只砚台。"我们家木楼上有一只破旧的大木箱,乱扔着一堆书。我看着那些发黄的纸和一行行栗子大的字问父亲:"是你读过的书吗?"父亲说是他读过的,随之加重语气解释说:"那是你爷爷用毛笔  相似文献   

3.
家之脉     
1950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在那盏祖传的清油灯下,父亲把一支毛笔和一沓黄色信纸交到我手里:"你明日早起去上学."我拔掉竹筒笔帽儿,是一撮黑里透黄的动物毛做成的笔头.父亲又说:"你跟你哥伙用一只砚台."  相似文献   

4.
家之脉     
1950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在那盏祖传的清油灯之下,父亲把一支毛笔和一沓黄色仿纸交到我手里:"你明日早起去上学."我拔掉竹筒笔帽儿,是一撮黑里透黄的动物毛做成的笔头.父亲又说:"你跟你哥伙用一只砚台." 我们家木楼上有一只破旧的大木箱,乱扔着一堆书.我看着那些发黄的纸和一行行栗子大的字问父亲:"是你读过的书吗?"父亲说是他读过的,随之加重语气解释说:"那是你爷爷用毛笔抄写的."我大为惊讶,原以为是石印的,毛笔字怎么会写到和我的课本上的字一样规矩呢?父亲说:"你爷爷是先生,当先生先得写好字,字是人的门脸."在我出生之前已谢世的爷爷会写—手好字,我最初的崇拜产生了.  相似文献   

5.
圣诞节礼物     
那年他15岁,仍呆在父亲的农场。圣诞节的前几天,他无意中听到父亲在对母亲说些什么。他才意识到,他很爱父亲。“玛丽,我真愿在早晨叫醒罗伯。他现在长得真快,正需要睡眠,我真想自己一个人顶着干。”“唉,你干不了,亚当。”母亲的声音很清脆,“另外,他也不是小孩子了。是他干活的时候了。”“是呀,”父亲缓缓地说,“不过我真不愿意叫醒他。”听到这儿,他的内心似乎有什么东西被唤醒了:父亲如此疼爱他!这一点他从来没有想到,认为父子关系就应该是这样的。既然明白了父亲疼爱他,那么一清早就不应该那么磨磨蹭蹭,老是要父亲叫醒。他起床了,睡眼…  相似文献   

6.
你在有雨的夜晚会想起什么呢?而我只会想到一个人,他是我哥。哥是个傻子,他是大妈嫁给大伯时带来的。大伯5岁时发热,引起小儿麻痹,以至半身不遂。爷爷和奶奶务必在他们有生之年为大伯找一个可以照顾他的人。所以,便有了大妈,有了哥。  相似文献   

7.
三次流泪     
弟弟叫大鹰,但他性格里一点也没有鹰的桀骜不驯。幼时的他沉默而温顺,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么一个沉默寡言的男孩,会给我带来那么多感动。7岁那年,一天,父亲买来装饰板钉在家里吃饭的旧木桌上,好让它看起来新一点。父亲走后,我便好奇地拿手去抠,突然,脆脆的装饰板被我掰下来一大块,我吓坏了,不等父亲回来就一个人怯怯地跑出去了。中午回家,父亲的脸好严肃,拍着桌子问谁干的好事。弟弟低着头说:“不是我。”父亲又是一声吼:“不是你难道是姐姐不成,上午就看你拿个小铁锤瞎捣腾,小小年纪不学好,干了坏事还不承认。”父亲的鞭子在手里颤抖,他瞪…  相似文献   

8.
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父亲每年春节前都要出一趟远门,他要给居住在百里之外的奶奶送米送面。那时候家里没有车马,父亲就头一天称好50斤大米和50斤面粉,分装在两个布袋里,缚在一根扁担两头,然后第二天早晨鸡还没叫就起程。父亲每次回来,我都问:"爸,你要走多久才能到奶奶家呀?"父亲说:"太阳还没落山就到了。"我又问:"担子那么重,你哪儿来的力气呢?"父亲就笑着说:"想着你奶奶在盼着我,我就有使不完的劲,就忘记了肩上的担子。"每次听后我总感觉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9.
我不得不承认,我恨过他。恨他的时候,我也不得不承认,我真不想再生活在他的身边。可奇怪的是,当我处于人生低潮时,最先想到的却是他——我的父亲。梦魇父亲工作很忙,再加上他是个深得"职业病"的人,所以,他便无暇顾及我和母亲。早出  相似文献   

10.
余平 《高中生》2012,(7):28
读书时,父亲是我的偶像,我认为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成年后父亲依然是我的偶像,在我眼里,他学富五车、博古通今。自从结婚后我就没和父亲住在一起了,我住在城南,父亲住在城北。不在父亲身边的日子,无论遇到什么难解决的问题,我第一个想到的便是父亲。"爸,我刚买的立柜一开门就有异味,那是不是甲醛的味道?怎么除异味?""爸,我在同事家吃了啤酒鸭,味道可好  相似文献   

11.
闻与见     
这一路来,山清水秀,果然是个好地方,难怪大全哥一个劲的跟他娘说好哩!看来我真是来对了。出门的时候,大全哥他娘还摸着他的脸说:“看把你晒得个炭头似的。我说啊,你干不了就别去了,不是还有你爹在那儿么,别年轻轻的就把身子骨累坏了。”“没事的,不累,整天就是在那儿钉几块板子,勤快点就行,又不出大气力,不伤身子骨。遭太阳晒嘛,在家时都习惯了。”大全哥满不在乎的说。上车后,我又有点踌躇了,便又问大全哥:“那里真有你们说的那样好么?”“好,自然好了!摔个跟斗都能扯起一把野葱做菜哩。”他把头偏向父亲笑道,“是吧?三叔。”父亲笑而不语…  相似文献   

12.
父亲的信     
波和前几次一样,他把父亲的来信看都没看就塞进了抽屉。来到这个远离家乡的小城已经一年了,这期间,月月都要接到父亲的来信,偶尔一个月还能接到两封。不过,所有的信,他只看过三封——前三封。起初,他是怀着焦急的心情等待父亲的来信的。毕竟父亲一个人在乡下料理那一亩三分地,孤苦伶仃又体弱多病,让他放心不下。第一封信他在收发室里就迫不及待地拆开来看,父亲不识字,一看就知道信是让邻居只上了三年小学就回家放羊的勾子哥写的:“儿子:你身体好吗?工作好吗?别担心我,我的身体还好,日子也还过得去。记住,别和别人打架,别和头儿顶嘴。还有,晚…  相似文献   

13.
米立 《少年文摘》2012,(9):48-53
那个夏天过完了,那一年过完了,那段岁月过完了,哥都没回来。你在有雨的夜晚会想起谁呢?而我只会想到一个人,他是我哥。哥是个傻子,他是大妈嫁给大伯时带来的。大伯五岁时突发高烧,引起小儿麻痹以致半身不遂。  相似文献   

14.
周末回到家,父亲一个人在阳光下晒橘皮和金银花,我随口一问:"我妈呢?"父亲停下手中的事,对我说:"怎么一回来就找你妈?"我一时语塞,因为心里自然而然地觉得,父亲母亲总是待在一起的。父亲是一名赤脚医生,在镇上颇有名气和好口碑。他医术高超,"服"他的药方的人特别多。  相似文献   

15.
《小读者》2009,(1)
总有一些东西.是岁月所消融不了的。八岁那一年的春节.我执意要父亲给我做一个灯笼。父亲说:"行。"我说:"我不要纸糊的。"父亲就纳闷:"不要纸糊的,要啥样的?"我说要透亮的。  相似文献   

16.
朝辉 《良师》2011,(7):54-55
父亲是个文盲。美国的文盲人数现在已经逐渐减少了。但是,只要还有一个文盲,我就会想到我的父亲,想到他那双不会写字的手和这双手给他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7.
瘦小而坚强的小桶,曾经告诉我:"老师,生活一直在疏忽我们。"他这样讲,是让人心酸难过的。小桶生活在乡下,据说他们那里的土地长出的红薯就像小土豆,太贫瘠了,村里很多人都选择了外出打工。小桶的父亲和姐姐也在不同的城市打工,可是父亲挣的钱还不够母亲吃药。有一年父亲回家,他藏着的钱被顺利地带出火车,带出城市,偏偏在自己的县城里被偷了。在他看  相似文献   

18.
<正>叮叮叮,一阵手机铃声响起,为了秉承奥斯卡影帝的一贯风范,为了保证小命得以延续,我们若无其事地继续埋头苦干,而心里却也拉响了一道警铃——"旗帜哥"来了,不看他,不看他,不看他……"旗帜",顾名思义,就是在某一领域具有模范作用的人或事。就像贝肯鲍尔是德国足球的一面旗帜,"旗帜哥"是我们班级的一面旗帜,是正能量的化身。又因其本名与此相似,故称其为"旗帜哥"。"有的同学啊,我一站在门口,他就看我一下,我站几次他就看几次。  相似文献   

19.
说起我对语文的喜爱,还要追忆到我的童年时代。那时我的两位"老师"深深影响了我。一位是我的父亲,他没什么文化,但他喜欢有文化的人。他特别关心我的学习,天天督促我读书,而且见书就帮我收集起来,书多了就索性把家里那老式碗柜改造成我的书柜。印象最深的是,读五年级的时候,父亲要我拟春联、写春联。我对父亲说:"对子在街上一块钱一副,又省钱又省事,现在还有几个人写对子贴的呀?"父亲脸一沉:"家里有读书人,对子  相似文献   

20.
『说谎』     
按理说,儿子欺骗父亲是大逆不道的.可多年来,脾气倔强的父亲却一直生活在我用"谎言"编织的世界里.其实,对父亲"说谎"也是无奈之举. 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对父亲说谎的情形.那时,我在基层乡镇担任通讯报道员,过年的时候,单位发了200元过节费.我想到父亲生活在偏僻的山村,大半辈子都没喝过好酒,就给他买了两瓶当地名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