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5 毫秒
1.
【情景再现】有一次,我在一所完小听了一节一年级语文教师上的拼音复习课。其中有一个环节是"分辨音节"的训练,教师事先在黑板上写好了一些音节,其中有错误的音节,也有正确的音节。其中错误的音节就是  相似文献   

2.
换位思考     
"老师!你能否考虑一下我的心情?"这是学生回敬给我的一句话。事情是这样的:一次课上,有个学生开小差,不停地玩弄自己的手指甲。看到此情景,我心里不由得窜上一阵火苗,便不暇思索地把她拉了起来。谁知,一分钟过后,女孩竟低声抽泣起来。一节  相似文献   

3.
<正>"我总觉得这节课有什么地方不对,没有上到学生的心坎……他们一直兴致不高,各位老师给提提意见吧……"《鞋匠的儿子》一课上完后,仇教师在进行教后反思时这样说。于是,听课教师就课堂观察情况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教师说:"这节课,你提问了近30次,但有10个问题是重复的……"有的教师说:"朗读课文次数为4次,皆是齐读句子,并未  相似文献   

4.
教师在识字写字课中常遇到这样的情景:"老师,‘李、杨’这两个字我早就认识了,我有两个朋友一个姓李一个姓杨。""老师,我在街上的广告牌上看见过‘秀’这个字。""我在电视上认识了‘邮局’两个字。"等等。当今学生识字不应该只是停留在课堂上,教师要更新识字观念,从  相似文献   

5.
一、模拟生活教学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在课内、课外进行迁移。如,我在"百分数的应用——折扣"教学中是这样安排的。课下先让学生去了解一些身边常见的商场促销活动,课上我从"十.一"国庆节某商场招牌广告入手,创设情景:"好消息,本店为庆祝"十.一"国庆节特举办让利酬宾活动。凡在10月1日至30  相似文献   

6.
曾经观摩过这样一节数学课,这节课从始至终"表扬声一片":学生无论是举了一次手,还是写了几个算式;无论是答对了一道题,还是回答了几句话,教师几乎无一例外地竖起大拇指:"真好!""你真棒!"同时,教师还要求全班学生一次次掌声鼓励.这样的情景不由得人深思:传统课堂中,教师批评的声音太多;而新课堂里,老师表扬的声音又过多.那么,教师应怎样对学生进行评价才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7.
在英语教学中,我看到过不少英语课中的评价,我也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评价方式的尝试,也获得了不少体验。通过观察课堂,我发现课堂评价中有这样一些情况:课堂观察1:小学一年级的一节词汇课上,一位学生看着教师的PPT上单词图片说:"ruler!",声音响亮,发音准确。教师马上向他竖起两个大拇指,并向全班学生说:"Good,Good,very good!"课堂上马上响起了整齐又响亮的拍掌声。象这样的评价出现了十多次。课堂观察2:在四年级的课堂上,同桌之间按教师的  相似文献   

8.
一位教师试上了一节"认数",请我一起参与磨课.这节课不乏亮点,看得出教师查阅过很多资料,也请不少人把过脉,作过很多次修改.可是,当我以一名学生的视角来审视这堂课的时候,我发出了这样的慨叹:"这堂课什么都不缺,唯独丢了'人'."  相似文献   

9.
一次作文公开课,我上的是"作文与联想"。课上,我是这样给学生出题的:我的手从纸袋里拿出一个红苹果,先让学生观察。接下来是我与学生的一段对话:"这个苹果好  相似文献   

10.
王国玺 《河北教育》2006,(10):33-33
在一些研究课、公开课、评优课上,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小高潮”: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新颖活泼的游戏,寓练习内容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愉悦的游戏情景,唤起了学生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这样的练习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在近期举行的一次小学数学评优课比赛中,一位教师创设的游戏情景有一定的普遍性脚令人茫然。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一个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来说,能上一次市级的信息技术整合课,这样的机会可以说是千载难逢,所以我格外珍惜这一次难得的机会。于是事先请教了老师和同学,我试讲了三次,但是每次下来我都有不同的感觉。下面我就说说这三次课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正>前不久,我在学校上了一堂公开课,教学内容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课前,无论是新课导入,还是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情景的创设以及对学生的评价,我都做了充分准备。经过这样的准备后,我信心十足地走进了有数十位教师听课的课堂,按照课前的思路完成了这堂课。课后的感觉除了"顺利"二字以外,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忐忑不安。这份"说不出的忐忑不安"在接下来的评课中渐渐地从我满是疑虑的心底深处浮了出来。  相似文献   

13.
<正>常常会听到同学们会有这样的谈话:下节课是物理课了,我最喜欢上物理课,在物理课堂上高高兴兴的就能学会知识。我想,这是作为一位物理教师最喜欢听到的话语。如果教师能让自己的课堂生动有趣,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接受物理知识,那么这位教师无疑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4.
<正>有教师说,一个好的导入,一节好课就成就了一半;也有教师说,只要不脱离课标,就可以把课上成各种随心所欲。鉴于这一思路,我尝试着把自己的几次公开课、赛课导入设计成以下几种模式:把课堂当成一场电影在开设"我知我师我爱我师"校内公开课时,我以"一个曾经的学生和她的初中老师的QQ对话"作为新课导入:师:当年我带你们班搞了一次辩论赛,记得吗?生:记得记得!还记得老师当初送我一个本子呢,我一直珍藏着。  相似文献   

15.
佛日: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我说:一人一世界. 一、我和他的两次"大战" 五年级时,小凡从三班转人我班,听了原来教师的介绍后,我的心凉了一大截. 他的学习成绩暂且不说,最令人担心的是惹是生非.课下和同学稍有口角就大打出手,脏话连篇,学生们对他很是反感.在课堂上随意说笑,作业字迹潦草,质量很差.对于教师的批评不予理会,说走就走.像这样的学生,我是第一次遇见,为了帮助他,我煞费苦心,苦苦地寻找教育他的方法.因为我知道,这样的学生会影响班级整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有这样一个案例:美国代表团到中国进行教育交流,中国方面安排了一个物理特级教师上公开课。课前,老师精心设计了一系列问题,课堂上,学生积极配合,双方你问我答,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按照中国教师的观点,这是一堂成功的课,教师知识点阐述到位,师生互动融洽。可是,组织者在询问美国专家的意见时,他们不解地说:“既然教师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还要上这堂课干嘛?”这个案例启示我们:课堂上需要的不只是师生间的问答仪式,需要的是把提问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中国的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接连地提问,学生习惯性地举手,…  相似文献   

17.
青青♂小草科学教师上公开课时应注意什么?刹那芳华应注意教态、语言,美的教态和语言能给人美的享受。山东冬雨我的体会是:要多磨课,就要多设计预设的情景。每次上公开课前,我都试讲三次以上,每次讲完后都会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重新调整教学设计,使其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学生的探究规律。只有通过这样一次次的磨练,教学设计才能达到最佳要求,我们的公开课才能显得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18.
有一次,我校实习生小傅给幼儿上情景讲述课。这节课先给幼儿观看表演,然后通过教师提问,引导幼儿讲述表演内容:小红关心奶奶,帮奶奶做事。表演中有如下一段情景:奶奶年老眼花,穿针引线有困难,小红帮奶奶穿线。针对这段情景,教师与幼儿有如下几句对话: 教师问:“奶奶穿进去了吗?”幼儿答:“奶奶没有穿进去。”教师又问:“那末小红穿进去了吗?”幼儿答:“小红穿进去了。”课后讲评时,我说:“这根针的针眼竟然能让小红穿进去了,可想而知它是巨大无比的!”引起实习生  相似文献   

19.
黄川 《广东教育》2004,(1):48-48
我曾听了一节三年级的校级公开课,其类型是口语交际课——《对别人的劝阻》。上课一开始,执教的高年级教师从创设情景入手,指定四名学生上台表演。其情节大概是:一个学生一边做作业,一边玩弄圆珠笔,而且东张西望,影响另外三个同学做作业。教师围绕这一情景展开提问、讨论、仿说、评价。课上了一半,突然有一个高个子男孩提着书包匆匆忙忙地离开教室。正当我感到莫名其妙时,听到老师在说:“为了感谢这位大哥哥的帮忙,请大家鼓掌!”哦,原来刚才两次扮演“反面人物”的那男孩,是教师从她执教的高年级的班中临时抽调过来的,现在完成了任务要回去…  相似文献   

20.
曾经听人谈论过,有一位语文教师在一堂语文课上,一会儿说:"请注意,这个字应该这么写。"一会儿说:"请注意,这个词语用得太好了!"一会儿又说:"注意,以后不可再犯这样的错误了。"也许这位教师有口头禅,一堂语文课上竟说了几十次"注意"。可学生却并没有因为教师频频说"注意"而集中课堂上的注意力。笔者也曾听过一堂初中语文教研课,执教者精心设计,由一个作文片断练习导入新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