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坤 《初中生》2008,(11):46-49
鲁迅先生在《社戏》中写道:“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婉转、悠扬,不禁使我自失起来。”是啊!音乐是美妙的,旋律是优雅的,它可以让听者自失、陶醉。每当我们听到一首首优美的歌曲时,眼前总会不断浮现出那些特别的日子、那些特别的人,仿佛昨日重现,令我们的心澎湃不已……  相似文献   

2.
i族囧事多     
《中学生读写》2010,(5):126-127
总有一些人,天雷滚滚;总有一些话,六月飞霜……总有一些时刻,我们被深深囿伤;总有一些桥段,让我们迎风流泪……  相似文献   

3.
乐乐姐姐:我是一个特别爱看《课堂内外》的孩子,我能从《课堂内外》中学到许多知识。她是一本伴我成长的好书,是我的好朋友。尽管学习比较紧,可我总不忘抽课余时间阅读《课堂内外》。妈妈还经常和我一起阅读呢!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能否在“课内辅导”中多教我们一些阅读和写作的方法。最后,祝《课堂内外》成为更多人的好朋友!热心读者申钰莹感谢申钰莹给我们提出好的建议,我们会尽量满足大家的要求。《课堂内外》是大家的,所以,我们希望更多的同学为我们的杂志提出金点子、银点子……共同办好这本杂志,让她成为大家的知心朋友!乐乐姐姐:我是…  相似文献   

4.
当下,各种冠以“新课程”的课比比皆是,课堂上,多媒体轮番轰炸,小组讨论层出不穷,角色扮演惟妙惟肖……课堂是活跃了,但不敢说有生机有魅力,热闹之余,总让人感到遗憾——浅薄有余、厚重不足,总让人觉得别扭——一些随意性、功利性的痕迹。于是,一个问题浮出水面:课堂到底应该由什么来主宰?  相似文献   

5.
唐隽菁 《中国德育》2013,(20):64-67
“有没有一首歌能让你想起我……”, 学生时代时常哼唱的这首歌,总让我陷入无尽的追问:我们的品德教学能让孩子们想起我们吗?在和他们相处的这段时日里,我在他们的生命中留下了什么?究竟是什么影响、改变、重塑我的课堂?追根溯源,还得从数年前看到的一席话说起:“教育工作的最终机理在于人脑的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6.
每当上公开课,我们总要绞尽脑汁地想花样,课件、准备学习材料,忙得不亦乐乎。课堂上,我担心学生提出“设计之外”的问题而浪费时间,心学生说不到设计思路上来……精彩的课件展,看得学生眼花缭乱,虽然热闹,可是热闹的背,总给人肤浅、浮躁的感觉。如何才能让课堂富生命的活力?怎样的数学教学才最可行、最有实呢?我在一段时间里尝试实践了“自主学习—交讨论—巩固提高”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我充分感到熏真实、简单、自然的课堂才最美丽。只有在平的教育教学中充分实践自己的教学思想,才会教学变得更加得心应手,才会对学生产生更大信任。现以《求…  相似文献   

7.
宋君 《河南教育》2013,(4):38-39
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而只能说是教育的技术而已。想想也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教育的信仰。有信仰,让我们在教育中多了一些仰望星空的机会,让我们多了一些信念的支撑;有信仰,让我们在教育中多了一些理性的回归,多了一些尊重和对生命的呵护;有信仰,让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前行……作为一个名师工作室的引领者,如何在追求自己的教育理想的同时,带领工作室进行教学研究活动,使每个成员都有所收获,对我而言是一个  相似文献   

8.
妈妈的恩情     
世上总有一些人,让我们无法忘怀;总有一些事,让我们刻骨铭心。而我最难忘的人,是我的妈妈。自从我进入中学以来,妈妈在生活上更是无微不至地关心我,理解我。点滴小事,无不饱含着浓浓的母爱,让我感动在心——  相似文献   

9.
严桂荣 《中学文科》2006,(10):52-52
课堂的关键是让学生动起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为此,我作了一定的探索。 第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想“动”起来 谈到情感教学,人们总容易想到教师的微笑、鼓励、和蔼可亲上去:这只是情感教学的一个方面。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状态怎么激励人,没有勃勃的精神怎么鼓舞人呢?只有生气才能产生生气,死气只能从死气中来。”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在《社戏》中写道: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婉转、悠扬,不禁使我自失起来。是啊,音乐是美妙的,旋律是优雅的,它可以让听者自失、陶醉。每当我们听到一首首优美的歌曲时,眼前总会不断浮现出那些特别的日子、那些特别的人,仿佛昨日重现,令我们的心澎湃不已……  相似文献   

11.
伴着口琴教学的实施,在融洽的学习气氛中,我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的小事而触动自己的内心,并生成"智慧的火花"……这些瞬间而至的生成,让我们猝不及防;这些瞬间而至的生成,使我们的课堂魅力无穷……  相似文献   

12.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的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我们作为课程改革中的广大一线教师,工作的主阵地就在课堂上,工作的重点就是实施新课标,用好新教材,工作的核心是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当我们用新课程的理念重新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不难发现:我们因单纯强调知识、技能而忽视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本身的情感需求;因过于强调学习结果而忽视了教育过程的真实价值;因片面追求机械统一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生丰富的个体差异……而新课程正指引我们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属于生活。它要求教育提供给学生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使课堂充满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最终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绿洲。那么,怎样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呢?我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在探索中有了一些初步的感受。  相似文献   

13.
一堂好课,总会有一些精彩的片断让我们回味无穷。《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一书中说:细节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举轻若重。因此,关注细节,敲打细节,开发细节,可以使课堂处处闪烁智慧的光芒。  相似文献   

14.
吕叔湘先生曾打过一个很好的比喻,就是“语文教学类似农业,而不是工业”。我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是:它启发我们不能把教育当成工业来办,教育的目的不是制造产品,而是培养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洋溢着生命气息的个体,我们的教育应该有活力,在教学中要做到有人、有情、有美。因为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体现出我们的教育是“人”的教育,而不是机械的“物”的教育。然而,我们的语文教学现状实在是不太理想,特别是工具性、市场化使语文教育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一、现状:无人、缺情、少美1、目中无人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还是处于“独语”状态,也就…  相似文献   

15.
<正>总有一些人让你心潮澎湃、让你佩服、让你仰慕。他们是行业精英,是业内焦点,是时代先锋,是民族脊梁,是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榜样。他们有的创造了丰厚的财富,有的在科技领域敢为人先,有的在历史与未来的现实世界里高高擎起思想的大旗……他们的故事是精彩的,课堂上挖掘和分享他们成长中的真实感受与心路历程,无疑是我们实施教育教学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与榜样人物同行,解读非凡经历,感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而,我们的数学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积极地进行数学学习;让我们师生共同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积极地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使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7.
每月作文题     
《语文教学之友》2014,(8):F0004-F0004
书画大师在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称之为留白;一个懂得语言艺术的人总会在适当的时候给听者留下更多的潜台词,让听众回味其中。越是似有若无,越是让人浮想联翩,陶醉其中。在历史上,也有没有任何史料无从考证的空白时期,在社会上,法律制度的.空白让投机取巧之人有机可乘,在每个人身上,我们心中总有一些无法填补的空白之处。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班三十多个孩子中,总有特殊一点的孩子;在我们每天的工作中,也总会遇到一些特别的事。因此,做你们的工作也不能千篇一律。但有一点,我爱这些孩子,期望和你共同教育好孩子,这是我工作的着眼点,抓住了这一点,工作会好做得多。比如,你看到女儿不够灵活,便找到我说,应该把竞争机制引入幼儿园,多搞一些技能技巧的比赛,让拔尖的孩子充分显示他们的才能,这样孩子就容易进  相似文献   

19.
课程改革,是时代必需,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科学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基础。我们应该明确课程改革必须由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师去完成,因此老师具有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思想影响,对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上的落实有深刻影响。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叹:“课改!课改!改得身为教师已不懂得教书啦。那么新课程理念如何走进课堂,如何使教师的教学行为,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20.
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不过生活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事情让我们意见不和,这个时候,你会和父母大吵一架,还是……本期小编特别邀请北京市体育馆路小学的同学们就这一问题组织了一场大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