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石翼 《军事记者》2005,(7):69-69
近与一些初学新闻写作的函授学员打交道,发现一些学员自参加新闻函授学习之后,心思并没有放到钻研教材和新闻采写上,而是迫切想知道刊稿的捷径和窍门,甚至开始琢磨如何去打通编辑的“关节”,走编辑的“后门”,争取早上稿,多上稿。这种急于见报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欲速则不达,拔苗不能助长,走邪门歪道更要不得。  相似文献   

2.
《军事记者》2006,(6):72-72
当本期新闻函授学习步入正轨,学员们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开始拿起笔进入采写实践的时候,许多学员的心头却又有了一个新的困扰:没东西可写。我们每天都会接到学员们急切的问询:我本来就生活在基层,可为什么老是没东西可写?从理论上讲,“没得写”的原因,往往不是生活中缺少新闻,而是缺少发现。而从实践上来看,却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为什么一个老通讯员或有经验的记者,总是有写不完的新闻线索,而初学写作的函授学员就是不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新闻呢?您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自我检查一下,找找原因:——从客观上讲,是否有个“审美疲劳”问题?经…  相似文献   

3.
我们函授中心教务部每天都要收到几十件乃至几百件函授学员写来的稿件,这些稿件确有一些写得较好,无论时效、内容还是形式、语言,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部分稿件已被教员分别推荐给军报、《军事记者》杂志和《函授通讯》发表。但应看到,这些质量好的稿件多是做了多年新闻工作的新闻干事和通讯员写的,而绝大多数刚刚步入新闻写作门槛的本届函授学员的稿件,质量普遍较低,还没有达到发表水平。为了帮助学员们提高稿件质量,尽快达到函授中心所要求的水平,特对近期的部分学员来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做一个简要的分析。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  相似文献   

4.
《军事记者》2005,(2):71-71
新学期伊始,就收到不少学员的来信。来信大多数是首次参加军报新闻函授的新学员写来的,涉及到新闻、写作、采访、投稿、读书、实践等几十个问题,表达了各自成才的心愿。这里,我们将其中几个有普遍性的问题作一简要解答.就算是函授教员同新学员的一次集体谈心罢。  相似文献   

5.
晏良 《军事记者》2004,(2):65-65
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自1988年创办以来,忠实履行“帮助军内外基层单位培养新闻报道骨干,训新闻写作爱好成才铺路搭桥”的办学宗旨,倾心培养学员,桃李芬芳。13年来,军报函授学员遍及天涯海角,戈壁大漠、林海雪原和高山哨所,先后有6万多名学员学成结业,成为部队的报道骨干。连续两期参加军报函授的驻藏某旅士官报道员晏良,就是这些学员中的佼佼,他的这篇体会章,值得函授学员一读。  相似文献   

6.
临别寄语     
《军事记者》2001,(12):40-40
第十一届新闻函授学员的作业思考题及答案到本期为止就算结束了,在预祝学员们圆满完成学业的同时,作为教员,也向学员们提出几点希望。一年来,师生协作,教学相长,我们与各位学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为了保持和加深这种感情,学员们不要把一次函授学习当作学习新闻的结束,而要当作一个新的起点,继续和函授中心保持联系,并常把学习新闻中的难点和收获写信告诉我们,《军事记者》杂志将选登这些来信和体会文章。在前一段的学习中,尽管大家已初步掌握了一些新闻采写的基本知识,但要看到:一、新闻理论知识还有很多没有接触到,需要通过…  相似文献   

7.
开篇的话     
石一 《军事记者》2001,(3):28-28
“函授学员之页”随着函授中心的开学,与第十一届函授学员见面了。这里,我们教务处代表新闻函授中心向学员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先跟学员们说一说,我们这个“函授学员之页”是干什么用的。简而言之,这个专栏的作用有3个。  相似文献   

8.
意外的惊喜     
近日,团政委冯军贤在年度新闻报道工作部署会上,郑重地宣布了参加《解放军报》新闻函授学习人员的名单,里面竟有我的名字,面对这意外的惊喜,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当初在拟报的函授学员中没有我啊!我喜欢新闻写作,也一心想提高自己的新闻写作能力,但苦于找不到路子。部队在深山,距离城市远,交通不便,网络不便。接触外面的信息、感受外面的变化相对较慢。读到的报纸,也是几天以后的,新闻都成了旧闻。尽管如此,酷爱新闻写作的我,对“旧闻”依然看得津津有味,一边学习一边剪贴,从报纸上学习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但是,看了不少新闻书…  相似文献   

9.
编后小议     
宋功山 《军事记者》2005,(10):69-69
看了这则消息。很兴奋,也很感动。新疆军区某部对军报新闻函授学员进行培训的做法.不仅为所有函授学员的所在部队树立了榜样,也为我们新闻函授中心的工作人员上了难忘的一课。  相似文献   

10.
在新世纪的第一缕春风里,我们高兴地迎来了第十一届新闻函授中心开学。这里,我们代表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的全体人员,热烈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学员,并向你们致以新世纪的问候!  相似文献   

11.
去年8月,军报《基层新闻函授学员作品选》扩版改版后,引起部队官兵的普遍关注。受到新闻函授学员的欢迎。从那时起至今,基层新闻函授学员为该版投稿的积极性持续高涨。半年多来,一大批质量较高的函授作品见诸报端。许多函授学员进步明显。但从大量函授学员来稿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较为普遍存在、应当予以注意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觉得学员们为《基层函授学员作品选》投稿,要树立4种意识,即担当意识、版面意识、精品意识、主角意识。  相似文献   

12.
《军事记者》2001,(6):43-44
一个月来,我们收到函授学员陈讲峰写来的十多篇稿件,一一拜读后,觉得他很热爱新闻写作,写作态度严肃,采写的稿件也大都经过调查研究,能抓住问题,且叙述流畅,语言朴实,说明他在新闻采写方面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这里,我们结合他的稿件,就初学写作常见的几个问题作一剖析。  相似文献   

13.
金剑 《军事记者》2006,(1):72-72
10月份,正值《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开始招收16期学员之际,武警成都市支队政委李安成得知支队两名报道员都是第15期函授学员时,当即表示报销  相似文献   

14.
武汉军械士官学校学员一队组织爱好写作的学员成立了新闻报道小组。为提高报道人员的写作能力,队干部请来学校新闻干事、校报编辑为学员传授新闻知识,并组织参加了军报新闻函授学习,制定了稿件评审、新闻线索汇报等制度。  相似文献   

15.
《军事记者》2002,(3):68-68
解放军报第11期新闻函授学员经过一年的学习,到今年2月底,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圆满结业。在此,函授中心的工作人员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军内外学员表示衷心的祝贺。在学员结业之际,函授中心根据平时掌握的学员写稿和完成作业情况,评选出229名优秀学员。这些学员的共同特点是:(一)热爱新闻事业,能千方百计克服各种困难投入函授学习;(二)能按照函授中心教务处的要求认真完成作业;(三)能积极主动与函授中心联系,有了问题及时请教;(四)能积极采写稿件供函授中心编发、点评。希望这些学员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在今后的新闻采…  相似文献   

16.
《军事记者》2006,(2):69-69
浮躁是学习的大敌。根据以往的函授学习情况,在浮躁的学习心态中,惧怕或厌烦“重复”是一个重要表现。在本期学员中,有相当一部分学员是报道员或新闻干部,他们对新闻知识已经有一些了解,因此当进入理论学习时,一翻教材就有似曾相识之感(尽管本期教材是新编的),于是便产生自负和浮躁,对这种“重复”学习心生厌烦;也有一部分学员是第二次或多次参加新闻函授的老学员,这些学员更容易产生浮躁,有的甚至连教材尚无翻看就匆忙得出“大同小异”的结论。这种讨厌“重复”的具体表现是:不能坐下来耐着性子潜心阅读教材,不能按照函授中心的要求按时完…  相似文献   

17.
函授之页     
《军事记者》2004,(2):66-66
函授学员生活为参加军报新闻函授的新战士开绿灯本刊讯许军报道:连日来,南疆军区某部新兵营新兵报名参加军报第14期新闻函授学习的热情一浪高于一浪。这是该部鼓励新战士走新闻成才之路,为参加军报新闻函授学习的新战士一路开绿灯带来的效果。该部十分重视新闻报道工作,每年都是南疆军区的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为营造群众性写稿氛围,使新闻报道工作后继有人,保持新闻报道工作的优势地位,他们狠抓了新战士的新闻函授学习工作,并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新战士报名参加解放军报新闻函授学习。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第14期学员招生简章一到,他们就复印下…  相似文献   

18.
《军事记者》2005,(11):68-68
第15期新闻函授学习已近尾声,各个学员的心理反映也不尽相同。有的以无比欣喜的心情盼着早日为函授学习划上句号,以便用初出茅庐的热情奔赴采写第一线;有的则以愧疚的心情极不情愿地等待着结业,并随时等待迎接今后采写实践的惩罚;有的对这种结业持“无所谓”态度,认为反正学好学坏都无关大局,最终还是要看自己的上稿多少。这些心理反映无论积极还是消极,都带有某些盲目性,而避免和克服这些盲目性的最好办法就是来个“回头看”。特别是作为本期函授学员,在即将结业的时候认真对自己的函授学习来个“回头看”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9.
马厚寅 《军事记者》2010,(11):67-68
看了这个有点像绕口令一样的标题.人们想必会觉得奇怪,你这不是在说废话吗?请容我解释一下,我绝无用绕口令来和大家开玩笑的意思,之所以想到这个题目,是近10个月来阅处函授学员来稿有感而发。我们注意到,本年度的函授学员来稿呈现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有一部分函授学员,写稿的积极性很高。隔三差五就能看到他们的来稿,而有一部分函授学员写稿的积极性较低,很少有稿子传来或寄来,甚至有的函授学员开学近10个月来竟连一篇稿子也没有写过。  相似文献   

20.
我是军报第十五期优秀新闻函授学员。回想学习1年来最大的收获,就是函授学习帮我提高了中稿率。函授学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水平。在参加函授学习前,我也有“小豆腐块”和“萝卜条”见诸于部分小报,但没有用过超过300字的稿件,也没有在全国性报刊上露过面。我曾下决心要采写篇有分量的稿件来,并要在全国性报刊上见稿,可发出去的上百篇稿件都石沉大海。我把自己的这一苦恼告诉了军报函授中心的老师,老师帮我分析稿子存在的问题,说我写的稿件反映的是我们本单位小范围的现象,但在全军或军区范围内就不一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