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说,岭南著名漫画家廖冰兄有次与友人聊天,友人谈起目前社会上的种种现状,诸如“开后门”成风,沿海城市经久不衰的“出国热”等等,不免义形于色。末了。劝漫画家:“你何不画幅漫画,抨击抨击‘开后门’的不正之风呢?”谁知漫画家正色答道:“我不能。”“为什么?”“因为我平时生活中有某种需求时,有时也免不了要去走走熟人或朋友的‘后门’,否则只有坐以待毙,别想解决。我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么能去画漫画讽刺别人呢?”  相似文献   

2.
漫画家廖冰兄画过一幅《自嘲),画面上是破裂成一分为二的瓮,现出原在瓮中之人们蜷曲成瓮形,就像在模子里扣压定型一样。人,被装进瓮中,四肢不得伸展,  相似文献   

3.
为了反映社会生活百态,首都漫画家们已举办过8次《世象漫画展》。这世象漫画在日本也很流行,30年代初期,日本漫画家冈本一平在《论漫画》一文中的解释是:“世象漫画作勾渗透世态人情的漫画。可分为漫画速写,家庭漫画、流行漫画等。漫画速写,对世象所表现的特征,把有趣的描写下来,虽只是白描,却已含有幽默成分。”1987年初,人民日报社的女漫画家郑秉宏送我一份日本报刊上的漫画,画题《社会流浪汉世  相似文献   

4.
邝飚 《新闻实践》2010,(11):41-42
漫画是在批判的冲动中产生,起源就是一个批判性的绘画嬉戏,它的本质就是靠批判起家的。对于新中国的漫画而言,漫画批判性无处不在,传统的讽刺、幽默漫画本身就具备批判性。从早期的廖冰兄、丁聪、方成等前辈的作品到中期的代表人物方唐的作品,无不展现出漫画的批判性。批判性是漫画的主流,漫画如果不批判,我认为它就不是漫画,那是宣传画,是“笑画”。  相似文献   

5.
三四十年代,漫画在我国曾颇为繁荣,风靡大江南北。近20年来,漫画又日益兴盛普及。生长在中国漫画艺术发祥地上海的著名漫画家戴逸如,自幼“就把丰子恺漫画翻得滚瓜烂熟了”。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实业家兼藏书家,家中藏有汗牛充栋的文史哲典籍和中外古今名画与艺术图册。天长日久受到书香的熏陶和沉浸于艺术氛围中,为他日后成为独具一格的漫画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革”中,戴逸如曾去过崇明农场,其后在上海航道局任船员和航道报编辑。他写过各类文学作品,也画过中国画、油画、素描和宣传画,但他最钟爱的还是漫画艺术。80年代…  相似文献   

6.
谈起人民日报,不能不提人民日报的漫画,不仅因为它在广大读者中有深远影响,更重要的是它对社会主义时期漫画艺术的发展,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在解放前,中国的漫画中心不在国民党政府的首都南京,而在外国租界遍布的上海。发表漫画的报刊集中在上海,主要漫画家也集中在上海。解放后,漫画的中心在社会主义中国的首都北京,发表漫画多,集中漫画家最多的是北京,其次是上海和以后的天津、辽宁,山西等省市。  相似文献   

7.
"上海报纸之有漫画,始于沈泊尘.若黄文农、叶浅予、张光宇正宇兄弟皆为后辈矣."(陈定山《春申旧闻》)然而,作为后辈的叶浅予、张光宇在中国已大红大紫,被很多撰写中国现代漫画史论的人推崇备至.而前辈沈泊尘何许人?画什么的?甚至连专业的漫画家、漫画评论家都有些茫然.怪不得叶浅予不得不站出来说:中国漫画历史上有三位大师,上世纪初出了个沈泊尘,上世纪20年代出了个黄文农,上世纪30年代出了个华君武."我把这三位杰出的漫画家尊之为大师,而且是各自代表一个时代的风云人物.国画和油画的著名画家,舆论尊之为大师,漫画这样一个表现时代风云的先锋画种,为什么不能称之为大师呢?"  相似文献   

8.
近日,王琭创作的第二部军营漫画集《新兵阿宝》一书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收录炮兵学院南京分院2005级学员、青年漫画家王琭新近创作的300余幅军营漫画精品,这是王琭出版的第四部个人漫画专集。生于1986年12月的王琭是山东省漫画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协会会员。被军区授予“首届十大青年成才标兵”荣誉称号,多次评为“优秀大学生”。  相似文献   

9.
为整合国内优秀的漫画家,打造原创漫画精品,联合优秀的动漫出版商、整合中国原创漫画家力量而成立的中国原创漫画创作联盟,最近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筹备,于第七届北京动漫大会上,由三辰卡通集团、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北京卡通》杂志社共同举办的“中国原创漫画创作联盟高峰论坛”,并推出了国内著名漫画家贝贝龙的最新长篇魔幻漫画《魔法猪世纪》。在得知“中国原创漫画创作联盟”推出第一部作品《魔法猪世纪》后,国内近几年人气急速攀升的青年画家颜开、姚非拉、Beiji-eming以及新锐漫画作者夏达、姚巍、丘天、聂峻、孟羽等一大批国内漫画…  相似文献   

10.
谈起人民日报,不能不提人民日报的漫画,不仅因为它在广大读者中有深远影响,更重要的是它对社会主义时期漫画艺术的发展,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在解放前,中国的漫画中心不在国民党政府的首都南京,而在外国租界遍布的上海。发表漫画的报刊集中在上海,主要漫画家也集中在上海。解放后,漫画的中心在社会主义中国的首都北京,发表漫画多,集中漫画家最多的是北京,其次是上海和以后的天津、辽宁、山西等省市。漫画是评议性和谐趣性的画,主要发表在报纸上,作为一种评论和报道形式以及用于副刊上的艺术欣赏品;漫画以报纸为主要发表园地,所以报纸上的漫画,既是新闻评论和报道,又是艺术品,在新闻和艺术两方面都产生影响。人民日报是全国最有权威性的报纸,报上的漫画,自然在漫画艺术上有一定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建国之初,人民日报社长范长江同志熟悉  相似文献   

11.
乐平兄大我十四岁,我大三毛十一岁,有案可查的一九三五年《独立漫画》上伟大的三毛出现的时候,乐平兄二十五岁,我呢?十三岁。我没见过这幅“开山祖”的三毛。 读三毛,是在《上海漫画》和《时代漫画》上。我的“美术事业”是从漫画开始的。 我们模仿着《上海漫画》和《时代漫画》的风格在壁报上画点讽刺当地流俗的  相似文献   

12.
1949年之前,曾经举办过一次全国漫画展,也许那也是唯一的一届。30年代,漫画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举办全国漫展,时机已经成熟,终于有那么几个热心的漫画家联手促成了这件名垂漫史的大事。他们的名字应该记下:王敦庆、鲁少飞、叶浅予、宣文杰、张光宇、黄苗子诸位。王敦庆在《全国漫画展览会的诞生》中用漫画手笔描绘筹备漫展的班子成员———“因为光宇和浅予一个肚皮大,里面记得的漫画家多,一个眼睛锐敏,知道谁人的漫画值得展览,所以担任征求出品的工作;因为(张)正宇长书法,善交际,于是荣任宣传部长;少飞有犹太人的鼻子,很像放印子钱的朋友,…  相似文献   

13.
在美术界,张耀宁的造诣很高,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新闻漫画《新的死海》曾获1992年中国第二届新闻奖。张耀宁还担负起老一辈漫画家和现在青年漫画工作者承前启后的工作,自2000年以来担任历届中国新闻奖漫画评委。  相似文献   

14.
情深意长     
日本漫画家中村秀利先生常用“一见钟情”这句成语,来表达对中国的特殊感情。他出自书香门第,少年时就课读孔孟文章、李白杜甫诗词,喜琴棋书画,能写一笔好书法为人称道。作为工会活动家,他曾任劳动总同盟广报部长,长期从事文化宣传工作。作为漫画家,他的笔锋触及日本时政,还建立同盟漫画集团,培养工人漫画家。一九八三年率劳动总同盟访华团来我国,访问了工人日报和北京、上海工人文化宫,对职工漫画创作一见钟情,并把这种感情投入到《笑的使者》中日漫画交流中。他在日本策划了《春之笑使——北京上海职工漫画展》、《日中劳动漫画展》。劳动者的  相似文献   

15.
王景峰新闻漫画选登勤奋的王景峰漫画家在报社编辑部工作,主要任务应是这两项:画新闻漫画和组织漫画稿。广州日报美术编辑、漫画家王景峰,这两项工作干得都很出色。他是一位勤奋的漫画家,在报社工作期间,创作“报道漫画”数量之多,恐怕很少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不但为...  相似文献   

16.
四、漫画肖像画人的漫画肖像,在漫画(特别是讽刺画)创作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艺,在欧洲流行很早。这种肖像画,是用漫画的夸张笔法绘制,将人的生理特点突出,看来畸形,然而酷似。外国漫画家把被讽刺和取笑的对象画成漫画肖像。有的肖像只是画得有特色,有趣,并无讽刺含义。漫画家把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演员、运动员以及一些其他新闻人物,用漫画笔法画出来,登在报刊上(图24)。许多杂志,如幽默、讽刺性的和时事性的刊物,还常以新闻人物的漫画肖像作为封面。十九世纪法国漫画家安德列·吉尔(巴黎公社革命漫画家)为《月亮》杂志《当今人物》专栏作漫画肖像。苏联漫画家以为别人作漫画肖像表示友好,如在杂志上发表漫画肖像为国人祝寿(《鳄  相似文献   

17.
丁聪是一位具有历史感的漫画家,挥动一支如椽大笔,把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一片赤诚融于幅幅幽默、讽刺漫画中.自20世纪30年代到现在,70载漫画生涯中,数以千计的作品犹如中国现当代社会现状的形象画卷.可谁知道,"丁聪美术作品展"完全仰仗夫人的操持,厦门、杭州、深圳、成都,到一处热闹一处.  相似文献   

18.
高信 《出版史料》2009,(3):66-68
2009年6月26日,当代著名漫画家丁聪先生辞世,终年九十三岁。丁聪30年代成名,五六十年代历经磨难,晚年则精神焕发,创作勤奋,成果累累,在美术和读书两界,都享有盛誉。据报载,丁先生生前曾有遗嘱“不留骨灰不搞仪式,普通画人就普通离去”。一位七十年间手持犀利的漫画之笔,痛斥时代积弊的画家,参透世事,风骨卓然,真令人感佩不置!“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小丁”先生一去,中国老一代的漫画大家,仅馀凤毛麟角矣!  相似文献   

19.
观点摘要     
柳斌杰:依靠“团队漫画家”更有效率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在《动漫创意产业论》中作序说:当漫画成为产业并且不断扩大规模的时候,依靠“团队漫画家”比依靠个人漫画家更有效率,这种“团队漫画家”就是漫画工作室体制。在漫画工作室里,按照分工制,文字作者提供故事(小说、情节)或称为脚本(电影剧本、剧情说明);画手(漫画家)根据故事构思绘画;职业经理人则负责日常生产和经营的全部过程。漫画工作室的突出特点,就是能够促进漫画创作的可持续发展。借鉴漫画工作室的方式,有利于集中智力,发挥各种优势,多出快出漫画产品;同时也有利于聚集十…  相似文献   

20.
回顾我40多年的编辑生涯,有不少往事值得回味,有好多传统值得记取。最值得一提的是编辑与漫画家之间的交往。报纸离不开漫画。版面上缺少漫画,就像菜肴里缺少盐和味精一样没味道。漫画也离不开报纸。报纸是漫画的主要阵地。正是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使编辑和漫画家结成了“天然盟友”。50年代初,新华日报有四支画笔:江有生、柯明(即:吕西安)、马得和田原。我当时是时事版编辑,与他们一同笔耕,一道熬夜,感情深厚。我们的友谊建立在“纸上谈兵”。每天夜晚,在编国际电讯稿时,发现有适合漫画题材的内容,就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