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当局一直比较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认为这是关系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50年代台湾经济刚刚起步,对初级技术人才的需求比重很大。那时的职业教育是以发展初级职业教育为主。1950年,台湾初级职业中学就有44所,职业高中一所。可见初级职业教育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初级职中招收小学毕业生,职高招收初中毕业生。进入60年代,台湾经  相似文献   

2.
台湾私立高等教育起步于50年代,发展于60年代,现在已成为台湾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谈论台湾高等教育,不能不谈论台湾私立高等教育;研究台湾高等教育,不能不研究台湾私立高等教育。  一、经济发展是台湾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  本世纪50年代初,是台湾经济建设的初级阶段。从1953年起到1960年,台湾的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得到大幅度提高,这一时期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达到76%,而物价上涨率降到10%以下,经济状况开始好转。由于工农业生产开始起飞,各种专门人才需求增加,这是台湾高等教育起步的基本原因。在这7年间,大专院校增加到27所…  相似文献   

3.
台湾当局一直比较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认为这是关系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50年代台湾经济刚刚起来,对初级技术人村的需求比重很大。那时的职业教育是以发展初级职业教育为主。1950年,台湾初级职业中学就有44所,职业高中一所,还有高初级学校30余所。可见初级职业教育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初级职中招收个学毕业生,职高招收初中毕业生。进入60年代,台湾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对中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1961年,台湾当局提出要“加强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青年时代的我读了赞美我国第一大岛的诗篇,就曾暗暗地想,若是有一天能到宝岛台湾去看看该多好;到了80年代初,人到中年的我,在得知台湾经济快速发展、一跃而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消息后,更盼望能到台湾去观光;特别是每次与朋友们一道欢快地唱起《外婆的澎湖湾》时,对这首歌中所唱的“阳光、沙滩、海浪、老船长”等更是心驰神往。后来,进入老年的我,  相似文献   

5.
20世纪60-80年代,美国对台湾发展核武器的制约是美台同盟关系的一个重要侧面。在中美缓和进程中,美国对台安全保障的不确定性是促其继60年代后重拾核武梦的重要原因。与以往不同的是,美国逐渐改变了单纯通过外交施压加以限制的方式,努力将其纳入一系列双边协定的制约之下。1970年代美国对台湾发展核武器的限制是"后正常化"时期美台关系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6.
教育必须在量和质上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还必须在公民受教育的程度和各层次人才的培养上密切配合经济发展的进程,这是教育的一条极其重要的外部规律,也是教育发展战略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台湾在实践这一规律的过程中,有其成功的经验,也有过深刻的教训。本文试从台湾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结构与体系,发展的对策等方面,作些粗略的分析和探讨。一、台湾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台湾经济的发展于60年代初期开始起  相似文献   

7.
90年代以来,台湾经济发展呈现中度成长、经济结构较大改善、对外直接投资急速扩大的态势。由于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国际经贸形成区域集团化和自由化并存的新格局、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以及台湾内部经济条件的变化。为台湾经济在90年代后半期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机会与挑战。  相似文献   

8.
快速发展的台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吴全全20世纪50年代后期,台湾的产业结构开始由劳动密集型转为技术密集型,对劳动力整体素质的要求随之提高,特别是从60年代中期起,台湾经济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产业结构逐步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工业为主,工业成为经济结构的...  相似文献   

9.
60年代,伴随着台湾劳动密集型工业的迅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并日趋老化,台湾农村青年教育成了当务之急,引起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和检讨,并干70~80年代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本文试就台湾这次农村青年教育改革的背景、措施和成效做一初步的分析和讨论。 60年代,发达国家进入第三次技术革命时期,纷纷发展高科技、资本密集的尖端工业,同时又将劳动密集型的“夕阳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下半叶台湾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繁相 《教育科学》2006,22(5):54-56
20世纪50年代以来,多元化办学体制的实行,使台湾高等教育在恢复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同时,与经济发展互相配合,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何淑珍 《历史教学问题》2008,(3):111-112,69
厦门大学历史学科建立于20世纪20年代末.经过70多年的发展.形成研究型为主导、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相结合的学科体系。50年代.成立全国首家大学博物馆——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60年代初,开设中国经济吏、东南亚吏、考古与民族吏专门化。80年代,中国古代吏、专门吏(经济吏)是全国首批、专门吏(中外关系吏)是全国第二批博士学位授权点,专门吏(经济吏)为全国首批重点学科。先后创办全国首家经济吏专业杂志《中国社会经济吏研究》、全国首家台湾研究杂志《台湾研究集刊》和关于东南亚研究的《南洋问题研究》及《南洋研究译丛》,成立全国首家海关吏研究机构——中国海关吏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2.
台湾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具有比较合理的结构体系 台湾高等职业教育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但得以迅速发展是在60年代之后,现在台湾高等职业教育已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结构体系,并与普通高等教育并行,构成青年升学的重要的教育通道.  相似文献   

13.
二次大战以后,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为亚太地区——日本和南朝鲜、台湾、香港、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生气的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自60年代以来,除日本以外,这些  相似文献   

14.
自60年代开始台湾经济快速发展,技职学校配合各阶段经济发展需要不断转型与发展,以培育台湾建设所需人才。进入21世纪,技职学校的功能更需要配合产业全球化,促使台湾经济发展再创高峰,本首先从竞争环境切入,指出技职学校在新经济时代所面临的挑战;其次从技职教育发展的背景,提出技职学校的期许专案,最后从企业经营策略的角度,提出技职学校转型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九十年代台湾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十年代台湾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特点王学风台湾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随经济发展的需求而演进。进入90年代,台湾经济第三次转型,开始了科技制约产业目标新阶段,为满足经济发展所需的大量中高级技术人才,台湾当局不遗余力地对职业技术教育进行调整。90年代伊始,就成...  相似文献   

16.
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地区技职教育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发展到70年代形成了包括初等技职教育、中等技职教育和高等技职教育三部分在内的台湾技职教育体系。经过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的改制,现在台湾技职教育已经达到相当规模,其中高等技职教育占据了绝对主体,培养了大批高级应用型人才,对台湾经济的促进作用为台湾舆论界所公认。  相似文献   

17.
60年代以后,台湾的工商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农村青年大量流入城市就业,农业劳动力日趋老年化和女性化,而且经营粗放,影响了台湾的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因此,培育新一代农业企业家,对农村青年进行职业培训,使其具有经营现代化农业的知识和能力,成为振兴台湾农业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这四个国家和地区,被称为亚洲“四小龙”,它们都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经济起飞,在70年代达到经济的高速度增长,引起了世人瞩目,成为后发型国家和地区的典型代表。 “四小龙”的发展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他们都有较丰富的人才资源。人才资源的储备靠教育。研究“四小龙”的教育,不仅使我们可以了解“四小龙”经济高速增长的经验,同时也可以从中探索到  相似文献   

19.
台湾中小企业面临的压力与出路张勇勤一、前言五十年代,台湾仍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工业发展落后,不仅中小企业不发达,民营企业在整体经济的比重亦低。到了六十年代,台湾经济进入起步阶段,中小企业达到179,000余家。经过七、八十年代经济飞速发展,进入九...  相似文献   

20.
台岛诗人和法国现代主义诗潮最初接触,始于30年代兴起的"风车诗社"是台湾诗坛接受法国现代诗潮的第一波;50年代初期到60年代中期,是台湾现代诗勃兴、现代主义诗潮的发展时期,不仅承继着台岛和大陆30年代现代主义文学余绪,更直接导源于20世纪欧美、特别是法国现代主义诗潮的引进和新的开发,为台湾诗坛接受法国现代诗潮的第二波。这一时期先后出现的“现代派”、“蓝星”和“创世纪”三大诗社,成为分途并进、引领本时期台湾现代诗潮走向的“三驾马车”,它们所驶过的路程,不仅清晰地标示着台湾现代诗的勃兴、发展的历程,而且也清晰地划出了本时期中西(中法)文学交融碰撞的历史标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