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终身学习“的提出,不仅改变了国际社会的教育观念,实际也正改变着现行的教育体系.把人格的培养与养成拓展到人生的整个时空,使每个人在持续的教育和学习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充分展现其人生价值,形成真善美的完满人格.  相似文献   

2.
“终身学习”的提出,不仅改变了国际社会的教育观念,实际也正改变着现行的教育体系。把人格的培养与养成拓展到人生的整个时空,使每个人在持续的教育和学习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充分展现其人生价值,形成真善美的完满人格。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自身生理发育与心理发育不平衡及不良外部因素是未成年人出现不良行为主因。应尽快改变目前以学习课本知识为主、以将来"成才"为目的的教育,对未成年人实施人格完善教育、社会责任教育、感恩回报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等精神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思想单纯,正处于人格、思想品质培养关键期,教师通过教育一体化建设赋予课程更多传统教育内容,能够拓宽学生学习视野,强化其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以来,人类学对"文化与人格"的诸多研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个体、文化与社会的互动性。早期受精神分析学影响,文化与人格学派认为不同文化的儿童教养方式会塑造出不同的人格,30-40年代,该学派对不同社会的文化模式进行研究,60年代后,则转向对文化内部的差异进行跨文化比较。通过回顾"文化与人格"的诸多研究,对当今教育促进个体的人格发展有几点启示:应重视家庭和社区的文化氛围,开展性别教育,引入科学的性教育,利用新媒体实现共同学习,关注个体成长中的亚文化。  相似文献   

6.
赏识与激励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让青少年学会关心、学习、创造和自我教育,让他们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学习品质以及和谐的人格,是现代教育的主要任务。赏识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可以是一种教育手段,它的激励作用具有显著性和多样性。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要做好舆论导向,以肯定性评价为主,使教育过程成为学生情感体验、意识形成、创造性能力养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论自主学习与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的前提是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创造性人格的形成需要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与个性化教育。开发学习端的探索热情和兴趣潜力,培养自主个性、独立人格和求异思维的勇气是培养创造性人格的重要内涵和基础。  相似文献   

8.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引导学生学习社会规范制度、塑造健康人格、形成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小学阶段开展思政教育的主阵地。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开展思政教育的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9.
构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同心圆”,是建立学习社区的有效举措,其目的是要努力使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保持一致。通过构建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同心圆”,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加强道德修养,塑造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0.
谈如何培养与提升辅导员的人格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辅导员的人格和品格,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长远的。在人格上赢得学生的心,学生便会心悦诚服、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这种现象就是辅导员的人格效应。  相似文献   

11.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年龄特点除了认知发展年龄特点以外,另一重要的年龄特点就是人格发展的年龄特点,即心理社会发展的年龄特点。在某种意义上,一个人是否具备健全的人格更为重要。因为只有具备健全人格的人,才具有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当他面临困难与抉择时,会积极地面对和解决问题,才更有可能促使他发挥自己的特长与潜能。如果一个人没有健康的人格,当他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会采取消极和逃避的态度,不敢去面对和解决问题,因此往往容易形成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扰。因为人格是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而中小学是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遵循学生的人格发展特点去进行教育与教学也应该是学校整体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王军 《衡水师专学报》1999,1(4):114-116
个体人格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或本质,它的形成和发展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化相联系,特定人格往往是特定化的必然结果。化对人格的塑造是通过前期生存教育、社会化教育、社会控制教育来进行的,并且通过人格的评价及再塑造,塑造出完整的人格。个体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在化面前绝不永远是消极被动的,它可以通过自身的活动改变环境,创造和发展社会化。化与人格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13.
个体人格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或本质,它的形成和发展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相联系,特定人格往往是特定文化的必然结果。文化对人格的塑造是通过前期生存教育、社会化教育、社会控制教育来进行的,并且通过对人格的评价及再塑造,塑造出完整的人格。个体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在文化面前绝不永远是消极被动的,它可以通过自身的活动改变环境,创造和发展社会文化。文化与人格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高中政治教学为立足点 ,从培养创新人格、珍重创新精神、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学科文化、酝造民主的氛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等几方面来探索实施创新教育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道德人格主要表达的是人的社会性特质。社会关系是发展变化的,这决定了人格的可变性和可塑性,同时也说明改变和提高人们的道德人格是必要的和可能的。对于大学生,除了在学校中完成学业学习知识外,大学生的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对他们的发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何塑造大学生道德人格将是大学教育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赫伯特·里德艺术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通过艺术教育完善人格,在其历史背景下,他提出了完善人格的两个主要方面——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个性与社会的整合。本文是对其理论的阐述和剖析。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国外发达国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现代化有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在教育研究水平要求上,从"经验型"向"科研型"发展。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教师是在最直接的教育层面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并以自己的态度、知识、人格、意志、情感对教育对象产生最大影响的系统因素。而以上这些因素的迅速改变离不开教育科学研究,所以,通过有效途径与方法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简述传统语文教育人格培养的历史;简析在语文学习中进行人格培养的两个层面及其关系;语文的能力培养与人格培养的关系,指出语文学习对人格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潜移默化的.提出通过语文学习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可采用的几个方法.  相似文献   

19.
人格范型作用在古今中外的学校教育中一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精神资源和教育资源。在不断弱化着这种作用的教育现实中,人格范型价值的重建,就是要在学校的教师与管理工作者中提倡追求真善美的人格精神,促进管理队伍基本精神素质的良性转化,建设与社会其他从业者迥然有别的管理队伍,建立对教师与管理者严格的行为约束制度,使其在进入教育过程的时候,在学生面前表现出良好的人格风范。  相似文献   

20.
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改变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讲解和探究式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学会学习;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教书和育人统一起来,重视学生人格素质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