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2 毫秒
1.
正交分解法是高中物理中一种极为常用的解题方法,常用于物体受三力及三力以上的问题,是一种研究矢量的方法,在历届高考物理试题中应用极为广泛.正交分解法解题的一般步骤:  相似文献   

2.
在力学运算中,经常用到正交分解法,尤其是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为了帮助初学者尽快掌握正交分解法,分析如下.一般地,正交分解法解题的思维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并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相似文献   

3.
初中物理的计算题主要有:电学计算、力学计算和热学计算三大部分.这三大部分的计算题解题时虽然所用的公式不同,但却有共同的解题规律和方法,最常用的有以下三种解题方法. 一、综合计算题的分解法 任何复杂的物理情景,都由若干个简单情景组成,如果能把复杂情景按照试题内容分解成两个或多个简单情景的组合,就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成了几个简单的问题来分别解答,从而使解题过程变得简捷、明了、直观.分解法体现一种解题的思想——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特别适用于复杂的物理问题求解.  相似文献   

4.
初中物理计算题主要包括电学计算、力学计算和热学计算三大部分.这三部分计算题解题时虽然所用公式不同,但却有共同的解题规律和方法,最常用的有以下三种方法.一、分解法任何复杂的物理情景都是由若干个简单的情景组成的,如果能把复杂的情景按照试题内容分解成两  相似文献   

5.
一、正交分解法 此种方法是最常用的方法.物体的平衡条件是F合=0.将各力分解到相互垂直的x轴和y轴上,运用两坐标轴上合力等于零的条件Fx=0,Fy=0求解.  相似文献   

6.
“行程问题”是中考物理的热点试题,如果能掌握一些解题方法和技巧,就能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提高解题效率,增强解题能力,下面结合近几年各地中考题介绍几种常用解法.  相似文献   

7.
力学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知识点板块.在学习力学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需要对受力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此时,我们就可以借助正交分解法将复杂的力逐步分解.所谓正交分解法就是指将力分解成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分力,结合受力物体的状态研究分力,解决问题.掌握正交分解法可以极大化地简化力学问题,提高同学们的解题效率和解题正确率.  相似文献   

8.
<正>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合力必为零,常用正交分解法求解。但当物体只受三个力作用,并且力的方向不断变化时,若用正交分解法求解时很不方便,此时构建矢量三角形或相似三角形,通过分析三角形的边长变化情况,就可得出对应力的变化情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7,(72):162-163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中,如何快捷有效地求一个物体所受合力,并据此列出动力学方程,是该章学习的一个重点、难点,新课本在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一节,第一次引入"正交分解法"解此类习题,不仅如此,在诸如"物体平衡"等以后许多知识学习中,此方法将作为一个重要解题思路被广泛应用。本文依据教学实际,用具体事例就"正交分解法"的引入及在力的分析中使用技巧等作一些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解答高中物理选择题必须概念清、过程明、规律熟、思维活。例举了几道典型题,归纳出几种常用的解法。在解题过程中要灵活选取合适的方法,训练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同一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等效法是中学物理解题中常用的方法。下面就中学力学解题中常见的等效转化类型加以归纳,并举例说明。 一、状态等效 例1.同一平面上的三个互成120°角的共点力作用在某物体上,已知这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F_1=10牛、F_2=20牛、F_3=30牛,求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的大小。 分析:本题常规解法是,用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或正交分解法),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再与第三个力合成。但因计算量大,很易出错。根据力的作用的等效性,我们可以把物体受三力的状态等效转化成物体受两力的状态(见图1所示),从  相似文献   

12.
对于同一道物理题,由于分析角度及使用的物理规律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解法,解法不同.解题的繁简上会有所区别.这种变换角度和方法来解同一道题,对于开阔解题思路,熟练掌握有关物理知识很有好处,而且比较不同解法,针对不同情况,确定最优解法,有助于认识不同方法的特点,使得在考试中能有针对性地采取较方便的方法解题,  相似文献   

13.
<正>[考点分析]受力分析属于高中物理考生应掌握的基本方法。正交分解法属于受力分析中的一种,在整个高中物理学习中,熟练并正确应用正交分解法可以使一些复杂问题简单化,有效降低解题难度。正交分解法在整个动力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知识点解析]一、正交分解法定义  相似文献   

14.
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是历年高考的一个热点,也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求共点力作用下平衡问题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是正交分解法,但有些情况下用下述方法可以快捷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以一道高中经典的题目为例,介绍不等式"恒成立"参数范围题的几种常用解法:最值法、零点法、分离参数法、数形结合法.进而在一题有多种解法时,进行解法的最优选择,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与解题速度.  相似文献   

16.
具有选拔功能的“压轴”选择题是为考察考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设计的题目,其特点是知识点多,覆盖面广,条件隐蔽,关系复杂,思路难觅,解法灵活,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能、掌握常用的解题策略.高考物理的“压轴”选择题一般难度系数较小,解法技巧性强,不容易得分.但是“压轴”选择题韵味足,常常出现精彩纷呈的多种解法,让人回味无穷,击赞叹.下面以2009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Ⅰ卷题21为例,展示解法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数学选择题是一种常见的命题形式。它具有考察面广、解法灵活、评分客观等优点。要想迅速而准确地解答选择题,除了掌握必不可少的数学知识外,还必须善于选择解题思路和确定解题方法。笔者结合实际教学谈一些常用解法。  相似文献   

18.
正学好物理不仅要注重平时的积累学习,还要注意答题时的技巧.高考物理复习是学完所有高中物理知识后进行的,结合近年的高考以及物理学习的特点看,高考复习要把握好高中物理整体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确定知识的重点、难点,理解典型的例题和习题,梳理并掌握解题中常用的解题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本文将为大家梳理高中物理解题中常用的方法技巧,希望能帮助考生决胜高考物理.一、常用方法的梳理掌握1.紧扣教材内容理清知识结构高一、高二的学习是分章节学习的,同学的头脑中堆积了许多知识,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相互孤立的知识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介绍了苏教版必修四平面向量章节中一个常用的结论在解题中的应用,并将该结论了适当推广,用以解题.通过与普通解法的比较,发现巧妙利用这些结论解题可以提高解题效率.  相似文献   

20.
估算题在初中物理知识竞赛中常出现,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判断问题的实际能力.此类题型常分估测题、估判题.求解估算题的关键是挖掘题中隐含条件,寻找解题依据.下面就近年物理竞赛试题为例,探讨此类试题的解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