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三历史复习要点周学良一、把握历史线索和知识结构,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要点。第一、要先抓标题结构线索如:历史分中国史、世界史两部分。二者又各自分为古、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包括若干朝代,每个朝代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2.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国古代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许多朝代.弄清楚古代主要朝代名称的来历,对帮助学生深入掌握教材、巩固知识是有益处的.夏朝:这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名称.其建立者启,是禹的儿子.禹原为夏后代首领,后为部落联盟首领,因此启建立的政权起名叫“夏”.  相似文献   

3.
金朝可以与南宋比肩为鼎力的朝代,其是由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女真族建立的,这个朝代有着一百二十载的历史,曾洗礼并统治了中原和东北,是一个不能"遗忘"的重要朝代。从一个落后的氏族部落联盟环境过渡到奴隶社会,进而跨越入封建社会,逐渐强壮团结的民族丰富并且延展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做出了卓越且值得铭记的贡献。本文从金代女真族服饰文化为切入点,探讨其时代的环境以及服饰文化的嬗变。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史的内容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发展时期,朝代更替频繁、内容丰富、错综复杂.为了帮助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掌握学习过的知识.复习课主要应指导学生理清历史线索,在此基础上掌握重点、要点.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关于朝代更替.要求学生按时间顺序掌握主要朝代的名称、建立时间、开国国王、末代国王、都城名称(包括古今地名).方法上可指导学生自己归纳整理.二、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这方面应让学生注意掌握以下内容:(一)封建社会的五个时期.如:战国、秦、汉(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的分裂);隋、唐(封建社会的繁荣);五代、辽、宋、夏、金、元(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宦官,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阶层,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二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的某些朝代,曾发生宦官专权的现象。宦官政治是君主专制制度下的产物,它产生于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相始终,最后随同君主专制制度一道灭亡。了解宦官的历史,是学习中国历史所必需,本文则试图对我国古代宦官的历史勾勒一个轮廓,以方便学者。  相似文献   

6.
[历年考题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史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之一,历年考查的面广,题型全,同时在中学课本中所占的内容比重大,因此必须全面、系统地进行复习。综观近年来高考政治史考查的内容主要是重要的政治制度,如分封制和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的目的多次考查;重要的改革与变法,如商鞅变法的目的、内容和影响也是多次涉及;重要农民起义;杰出帝王的活动;重大的战事等。[专题知识体系]本专题的复习应突出下列内容:一、朝代、都城、疆城和行政区划朝代是我们复习中国古代史的基本线索,如以朝代寻找历史发展的轨迹,奴隶社会:夏——形成,商——发展,西周——强盛,春秋——瓦解。封建社会:战国、秦、汉——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初步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隋唐——封建社会的昌盛繁荣;五代、宋、辽、夏、金——封建社会的继续发展和民族政权的并立;元、明、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还要归纳一些朝代的建立和灭亡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西周是奴隶社会 ,战国是封建社会 ,春秋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阶段。春秋时期的社会性质相对西周有所变化 ,与战国时期又有所不同 ,既有奴隶社会的因素 ,又有封建社会的因素 ,属于半奴隶半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8.
西周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史学家们有不同的观点。大多数人认为西周仍为奴隶社会,还有一部分人认为中国本无奴隶社会,夏、商即为农奴制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西周不是封建社会的开始。我们赞成西周是封建社会开始的观点,并为这一观点作些论辩。一、中国经历过奴隶社会何谓奴隶社会?奴隶社会就是奴隶制经济占主导地化的社会。这是较为一致的观点。问题是怎样理解这个主导地位。有的同志强调奴隶制经济在奴隶社会中的比重问题,因而特别  相似文献   

9.
唐宇 《成才之路》2011,(8):52-52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时期,面对激烈的社会变革,许多思想家站在自己的阶级立场上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政治主张。  相似文献   

10.
社会变革中的教育"身份"变动--兼谈教育竞争的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在社会上的地位,一般是按照拥有资源的程度而划分。地主拥有土地,资本家占有基本的生产资料,中国封建社会与漫长的奴隶社会相比,进步在于解放了被统治阶级的人生依附,但整个阶级和阶层之间的等级关系,仍然建立在资源的控制基础之上。解放以后,中国社会的生产关系进行了新的调整,一切  相似文献   

11.
民族服饰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与普通服饰相比,其功能有新拓展,价值有新提升;民族服饰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民族服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瑶族服饰作为瑶族文化的一种符号和历史文化现象,它的均衡稳定总是相对的,而发展变化却是绝对的,随着瑶族社会的变迁,瑶族服饰文化始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并在变迁中形成了一些有规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服饰图案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服饰图案作为传统艺术的瑰宝,是现代服装的重要设计元素之一,研究少数民族服饰图案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应用的有效途径,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教学中,教师辅以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从而弘扬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推动现代服装设计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了真实再现客家传统服饰形制,印证相关客家传统服饰文化特征研究结论的准确性,从福建省客家百岁老人张秋香的日常着装特色入手,对其服装款式、色彩、图案和服饰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其服装服饰的特点为服色崇蓝、独幅长裙、装饰性与舒适性兼具的绣花鞋;同时深入探讨了客家传统服饰的文化特征,即为以朴素为关、崇尚自然、传统民族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15.
黑衣壮服饰是黑衣壮族群的文化标志之一,在现代社会里出现了衰落与蜕变的趋势。通过对黑衣壮服饰的实地调查,研究黑衣壮传统服饰在现代社会的境遇,分析影响其传承的因素,探索在现代语境下民族优秀服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安顺屯堡地戏服饰与明代“礼”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戏是安顺屯堡地区重要的民俗活动,地戏服饰是地戏中独特的部分,地戏服饰所表现的"礼",具有地方性的礼俗特点。由于屯堡地戏产生于明代,必然会受到国家"礼"的影响,明代在国家礼制中制定了服饰制度,服饰的形制要符合"礼"的规则。地戏服饰作为"礼"的一种特殊载体,所表现的地方性的"礼"与明代的"礼"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7.
影响服饰文化发展的主要背景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历史的长河中,服装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与人类行为、社会制度和历史发展背景是分不开的。服饰的发展受社会诸多因素,如政治、经济、战争、宗教和艺术思潮等的制约。每一种背景因素都对服饰文化的发展和变化起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花蓝瑶是瑶族的一个分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本文拟从花蓝瑶的服饰与自然生态环境、服饰与社会生产生活、服饰与民族意识等多个角度对其服饰文化内涵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光对于服装具有特殊的审美意义和作用,在美的显现中,两者又互为作用。没有光的照耀,服装的美无法显示出来;没有服装,光对于服装的美也无法发挥作用。服装的质料、色彩等因素,对服装美的展示提供了基础条件,而光使服装美的展示提供了必要条件。另外,佩饰作为服装的附着物,对服装美起到衬托和渲染作用。光和服装共同完成了美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关于高句丽服饰的等级性特征,学者们结合文献记载与出土壁画已有诸多研究,但大多是从服饰形制本身来论述高句丽不同身份服饰的具体等级差异体现。鉴于此,拟简要列出学界有关高句丽等级服饰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先秦儒家服饰观的分析,进而寻找出其与高句丽服饰等级性特征的契合之处,进一步论证高句丽服饰文化与中原服饰文化的同根同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