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舜徽于1945年提出用校雠学包举目录、板本、校勘,而否定目录学的意见。这是由他通人之学、反对狭隘、由博返约的学术风格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目录学属于图书馆学的范畴,目录学课程也基本上是为图书情报专业开设,似乎已经成了常识。但了解古代中国目录学的人都知道,在正史诸《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书目答问》中,目录书均属乙部。虽然目录学与古四部分类法的局限有关,但古典目录学与史学关系之密切也是勿庸置疑的。古典目录学与今天图书馆常见的目录不仅分类  相似文献   

3.
作为近代目录学的先驱人物,姚名达确立了目录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打破了沿袭了两千年多的传统“七略”“四部”分类法,系统地研究了佛经目录,提出目录实用学说,在目录学研究方法上他注重图书分类、编目的重要性并提倡主题法思想。文章以姚氏的三本目录学专著《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中国目录学年表》为核心材料,对其目录学理论做一述论。  相似文献   

4.
试论陈垣对历史文献学的建基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民国以来史学的开山大师",陈垣为中国历史文献学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目录学是陈垣进入历史学研究领域的一把钥匙.但与其他学者不同的是,他把目录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在目录学领域有所建树.陈垣很注重校勘方法的理论总结和提升.所校典籍甚多.辨误是正无数,撰写了校勘著作,创立了校勘方法论,尤其是校勘学名著<校勘学释例>的出版.结束了古藉校勘自然、随意的状态,使古籍校勘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古籍校勘工作.陈垣非常注意中外纪年问题的研究.他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编纂了<二十史朔闰表>和<中西回史日历>等年代学名著,创立了历史年代学.陈垣的史学研究中,古代的避讳现象是其考史的重要途径,还专门撰写了相关著作,对中国古代的避讳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晚清兴起校刻词籍的热潮,《彊村丛书》是传统词学整理校勘词籍的集大成者。它借鉴刘向广搜异本的校雠家法、乾嘉文献考据方法以及《经义考》的著录体例,考察历代官私目录,考订籍名、梳理版本源流、评价各版本价值、考察存佚、考证词人,完善了词籍版本目录著录的体例和方法,动态展示了晚清词学家群体和藏书家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推动了词籍版本目录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词学文献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录学在古代一直困于文史之域,近代仍未脱离,现代已从社会科学渗透到自然科学,发展成横断科学.目录学是以目录信息概念、目录检索工具、方法、目录活动这研究对象的转移与综合给各学科相关生长,成为横断科学的.自然科学文献信息交流,隐含着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不能把浓缩整库存贮检索控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文献信息的目录活动划归社会科学,它横断一切科学.目录学以目录信息为逻辑起点和核心概念,构造着目录学体系中的概念、系理、方法范畴体系,从而成为一门横断科学.  相似文献   

7.
简论余嘉锡的目录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生于商丘的我国著名目录学家余嘉锡的目录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目录学发微》一书中,他对目录学的作用,目录各组成部分关系及目录类例都有独到的见解,其核心部分是对章学诚“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录学思想的吸收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目录学研究中,不少同志对目录、目录学、目录工作这些概念模糊不清,往往会影响这门学科的正常发展。目录学既然炸为一门科学,就应该首先澄清上述几个基本概念。’“目录”成为一个专用词汇,是从西汉刘向开始的。汉成帝间平三年,为了建立国家图书馆,派谒者陈农到全国各地搜求图书,书到后,指定光禄大夫刘向带领一批人校书。刘向校书时,对每部分“辄条其篇目,撮其旨忌,录而奏文”又”爱著目录,略叙洪烈”这是中国历史典籍中最早见到的“目录”二字,这时的“目录”二字含有图书篇章,名目次序和图书等意思。后来变成仅仅记录…  相似文献   

9.
叶德辉是清末民初的一位版本目录学家,他在历史献学方面取得较大成就,主要体现在:广搜珍本秘籍,尤其留意明清各本;辩证辑佚起源,辑佚众多古籍;辨析校勘方法,参众书以考异同;探究版本类名起源,讲究辨别善本之道;榆扬私家目录,订补前人阙误;重视刻书事业,并亲自刊刻古籍。  相似文献   

10.
《郋园读书志》为晚清民初著名学者、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叶德辉的重要著作,文章结合叶德辉校勘家藏典籍所成《郋园读书志》,着重关注该书所收《天文本单经论语校勘记》一文,探讨叶德辉校勘思想、态度、方法及成就。  相似文献   

11.
生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江苏江阴人。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毕业,后入上海商务印书馆,襄助版本学大师张元济先生校勘《百衲本二十四史》。后又回母校任图书馆主任、中学校长。建国后,来济南长期任职于高校图书馆。1960年,考取山东大学中文系高亨先生的函授研究生,学习先秦文学及周秦诸子。1963年调山东大学图书馆。1978年,王绍曾先生应邀为研究生讲授“目录版本校勘学,并编选了《古籍目录版本校勘文选》。1983年任山东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近二十年间.承担国家级项目三项、省级项目六项、自筹项目三项,次第完成并出版行世,累计1600余万字,发表论文40余篇。在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山东文献、张元济研究等诸多方面成绩突出,卓然成家。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山东文献书目》和《清史稿艺文志拾遗》。  相似文献   

12.
建国初期的目录学研究,是在旧中国研究基础上开始的.是近代目录学研究的继续和发展。初期阶段研究的主流,一方面继续研究目录学史,另一方面注重目录工作的实践,并开始用马列主义的思想方法来认识目录学,把目录学作为“书目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的科学知识体系”来研究.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广泛深入  相似文献   

13.
姚名达对于佛教目录逐书考察其内容,逐事确定其年代,逐人记述其生平,用力最勤,是其目录学研究的典范。他撰成了一部“系统”的佛教目录学“文献史”,甄别了佛教目录种种优劣,厘清了佛教目录学史的分期,取得了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14.
沈家本是一位成就卓著的法律文献学家,在目录编修、法律校勘等方面作出过较大的贡献。长期的藏书、校书、著书活动,使他比一般学者更深刻地认识到校勘法律文献的重要性。他校勘法律文献的经验比一般学者丰富,校勘法律文献的方法也比一般学者科学、缜密,因此他取得了丰硕的校勘成果。沈家本校勘法律文献的主要方法是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等。  相似文献   

15.
李艳 《文教资料》2012,(8):47-48
《直斋书录解题》为南宋时期著名的藏书家、目录学家陈振孙所撰,是私家藏书目录史上的里程碑。本文从其图书分类的体系的创新、考镜学术源流、辨别版本真伪等方面探讨它在目录学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章学诚对现实流弊的思考、批判和对刘向父子目录学精神的总结弘扬 ,确立起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宗旨的目的论 ;然后以特有的哲学观、历史观来判定目录内涵 ,使目录服务于著录的目的 ,由此建立起自己目录学的认识论 ;从以上认识出发 ,章学诚提出了加强叙录和使用互著、别裁的方法 ,期以充分发挥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功能 ,从而充实和完善了其目录学体系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7.
目录学是读书治学入门之学,它反映了目录工作发展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阐述了目录编制、使用和理论及方法,为治学之人得门而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国从古至今凡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者,无一不是在利用目录之学和资料的基础上经过苦心钻研获得成就的,所以说目录能有效地揭示文献,满足了读者的特定需要.一、综述目录学的研究内容大体包括  相似文献   

18.
章学诚的《校雠通义》具有目录学的系统思想,他认为目录学的作用在于“辩章学术,考镜源流”,并指出图书资料,目录与学术是紧密相联的。该书中提出的“互”,“别裁”等体例,是对古典目录学的极大突破,具有近代科学研究的思想,至今影响着目录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代(1840—1949)目录学是连接古典目录学与现代目录学之间的纽带,在目录学史上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因此,对于近代目录学理论研究学术遗产的整理,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近代目录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大约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基本成熟,与校雠学、版本学、学术史等相关学科有了显著的区别。近代目录学在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主要有以叶德辉、刘纪泽、余嘉锡等人为代表的传统派,与以梁启超、王国维、柳诒徵、陈垣、杜定友等人为代表的改革派。姚名达可以说是近代目录学理论研究的集大成者,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则将目录学的社会作用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近代目录学是在吸收古典目录学优良传统、借鉴西方目录学成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目录学理论与方法上多有创新,在编纂目录类型上也远超古代。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书目答问补正》、《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三种近现代目录学著作中文献分类方法的对比分析,尝试展示清中叶以来目录学关于分类法的总结、异同和变化,以及分类法对于目录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