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灯是深受民众欢迎的民间艺术形式。湘西高山村落的独舞纸扎龙灯 ,颇具中国民间“龙舞”艺术的雏形 ,较好地保留了民间的永恒性主题 ,保留了古老民间艺术的功利性特征和独特的审美个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民间一直存在龙灯根源之争,出现了故事情节雷同,但老龙名称写法各异、读音近似的关于龙灯由来的三大传说版本。通过对各地"老龙说"展开全方位比较研究,从中发现显著的共性特征和生动、翔实的差异呈示,表明传说有着强大的溢出效应,而原始版本只有一个。结合对龙灯演艺特征和二月二、台风传说、赛龙舟等民俗的源流、变迁的考察,使老龙传说发生地、发生时间形成定论,从而破解龙灯由来之谜,即龙灯诞生于唐代,诞生地为唐都长安。  相似文献   

3.
雪峰腹地传承着断颈龙灯、喔喝灯、蚕灯、鹅颈灯、草把龙灯等系列灯舞.一姓、一村或一乡一灯舞,异彩纷呈,文化氛围浓厚,断颈、生态、民俗等特色浓郁,在旅游开发中,面临着资源整合不易、被周边著名景区遮蔽、交通便捷却仅作为中转站等诸多问题,建议采取“集”、“移”、“染”、“新”、“合”等旅游开发策略,把雪峰断颈龙系列灯舞整合打造成怀化乃至湖南的民俗文化旅游精品.  相似文献   

4.
张锡如 《文教资料》2011,(10):76-77
把子功是戏曲表演专业训练演员形体的一门重要的课程,是戏曲演员身韵的灵魂。作者对戏曲表演中把子功的形象、运用、性质等进行了分类介绍.从艺术实践和教学实践出发,阐述了把子功教学的训练特点和主要规律,并结合教学经验总结了把子功教学的训练方法和训练要点。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设计提问,大胆地让学生去设想,可以发展学生思维,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比如《草船借箭》一课,讲到诸葛亮为借箭做准备,希望鲁肃借给他二十只船,每只船上配备三十名军士,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并要求鲁肃替他保密。否则,“我的计划就完了”。在这里,如果直接问学生:诸葛亮为什么让鲁肃保密?学生一时半会说不透也不容易理解。我反过来问:假如不保密,会出现那些情况?引导学生去设想,学生中出现:周瑜下令不借给船;或借给船,而把船弄烂;或收买军士,船到江上,用火烧草把子,  相似文献   

6.
把子功课,是戏曲演员的一门必修课。在中专戏曲教学中,把子功课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材与相对成熟的教学法。但是在实际中,还要对把子功的教学体系予以重视,要根据戏曲把子的特点,科学合理安排训练,要口传心授,强化剧目综合训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戏曲艺术表演人才。  相似文献   

7.
《草船借箭》中有一句话:“船要用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这里,幔子的作用是把船遮起来。但笔者认为幔子在草船借箭中不应是这种作用,而应该起把箭挡落于船中的作用。首先,如果是遮船的作用,不管是怎样遮的,下  相似文献   

8.
庄瑞彬 《文教资料》2011,(36):173-175
苏州派作家朱佐朝和朱云从的作品在许多汇编、总目中均有记载,其中有争议的有朱佐朝的《轩辕镜》与朱云从的《龙灯赚》。其中,《龙灯赚》的作者有被写作“朱从云”,那么《龙灯赚》的作者到底是写作“朱J从云”还是“朱云从”?另外,各著作中载《轩辕镜》与《龙灯赚》本事曲词相同但多未言因果,那么二者本事曲词相同的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9.
元宵节迎龙灯是我的家乡磐安自古流传下来的习俗之一。爷爷告诉我,在元宵节那天迎龙灯,一是为了祈求上天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二是为了热热闹闹过节,图个喜庆。我从小就很喜欢看迎龙灯。每逢迎灯时节,我都要爷爷奶奶带我去街上看,回回看得乐不思蜀。怎么,你觉得我说得太夸张了?你可真别不信,我这就来给你细细说说。迎龙灯的气氛热闹非凡。每逢正月十三,随着"咚咚锵"的锣鼓声,迎灯开始了。大街小巷到处都是龙灯。旗灯开路,紧接着是演奏得热火朝天的乐队,威风凛  相似文献   

10.
曲周龙灯是曲周县一种流传千年的民间艺术,其独具特色的制作与表演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1982年被北京民族文化宫专家鉴定为汉民族龙灯的典型代表,1985年赴美国展演,2006年元宵节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频道专题播放,2008年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但毋庸讳言,因为毕竟是一种纯粹的民间艺术,加之流行的区域范围较小,且宣传的力度不足、挖掘的层次不深,因此它并未获得学术意义上的关注。笔者怀着对本土文化深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曲周龙灯的学术意义进行深入发掘,希望填补这一学术研究空白。从曲周龙灯的本体特征角度进行了学术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3S技术和遥感分类方法,对扎龙湿地2014年~2017年的Landsat影像进行了景观分类,根据分类结果和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了扎龙湿地景观类型的时空特点,判断了自然气候及人类活动近年来对扎龙湿地景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母亲是种田的能手,她总能很快分辨出哪些是杂草,哪些是水稻。每次,她拔草的时候,总是弯下腰去,顺着草的底部将它连根拔起。与别人不同的是,别人将草扔到田埂,而母亲则把杂草扎成一个把子,用脚将杂草踩进泥土里,使得杂草成为水稻生长的绿肥。很佩服母亲的智慧。其实错误就像那杂草,我们也可以将它化为教学资源,使得学生在对错误的反复追问中,建立较为深刻清晰的数学知识。一、故设陷阱,使错误成为新知教学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3.
用途:训练复述故事,引导幼儿观察月亮由缺到圆的变化。材料:厚纸板、卡纸、画纸等。制作: 1.在厚纸板画上夜空景色,在画中刻出一道弧线(图1)。 2.用黄色卡纸剪出个比弧线稍小的圆形月亮,后面用厚纸条贴上一条把子(图2)。 3.厚纸板背后贴一小纸圈以固定把子,把月亮插进弧线内(图3) 4.推动把子,就能显示月亮由缺到圆的现象了(图4)。  相似文献   

14.
《湖北教育》2006,(7):49-50
面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职业教育的激烈竞争,近几年来.我市立足潜江实际,精心策划,着力打造了“潜江裁缝”这一职教品牌。目前,“潜江裁缝”品牌已在全国各  相似文献   

15.
用途:训练复述故事,引导幼儿观察月亮由缺到圆的变化。 材料:厚纸板、卡纸、画纸等。 制作: 1.在厚纸板画上夜空景色,在画中刻出一道弧线(图1)。 2.用黄色卡纸剪出个比弧线稍小的圆形月亮,后面用厚纸条贴上一条把子(图2)。 3.厚纸板背后贴一小纸圈以固定把子,把月亮插进弧线内(图3) 4.推动把子,就能显示月亮由缺到圆的现象了(图4)。 5.按故事内容画出相应的小图(图5)。 玩法:提供在语言角操作。复述故事时移动把子,形象地表现月亮变化,同时摆弄相应的小图。以此来巩固对故事的理解及练习口语表述能力。…  相似文献   

16.
游扎龙     
暑假里,我有幸和家人一起去了齐齐哈尔的扎龙。据我了解,扎龙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东南26千米处,面积21万公顷,属于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也是国际鹤类繁育的重要基地。21万公顷有多大呢?直到进入扎龙,才让我有了一个相对确切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潜江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潜江方言总体上属于西南官话范围。潜江方言熟语的修辞手法多种多样,异彩纷呈,其中用得最多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对偶、对比、双关、借代、映衬等,其次还有夸张、排比、层递、拈连、顶真等手法的运用,再次还有几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潜江方言熟语在语言形式上体现了其鲜明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8.
今天我和奶奶去人民广场玩。广场上人很多,有的在玩气球,有的在放风筝,有的在散步。大家脸上笑嘻嘻的都很开心。虽然元宵节还没到,但广场上已经放了彩灯。广场的中间是高高的龙灯,龙灯的下面是五颜六色的花灯,广场的周围还有小天使灯、水牛灯、星星灯。这些灯把广场打扮得很漂亮。  相似文献   

19.
[课前准备] 1.钢琴、二胡和录音机。 2.潜江民歌歌单:《崔咚崔》、《数蛤蟆》、《洛阳桥》和《哥在高山打伞来》。 3.学生人手一份《崔冬崔》等4首潜江民歌的乐谱单。[教学过程] 教师:同学们,上一节活动课,我们上了《荆州民歌知多少》这一课,并唱会了《崔咚崔》等4首传统的潜江民歌。今天这节活动课的主要内容是民歌新唱,即用《崔咚崔》等4首潜江民歌的曲调填写以抒发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潜江市在校高中生对普通话、英语、潜江话的语言态度进行调查,明确了他们对三语的态度存在巨大差异。无论是在语言地位还是在语言感情方面,对普通话的评价都相对较低,对本土语言潜江话的评价则相对较高,对英语的评价基本上处于两者之间;学生身份、地理位置、经济环境和认识水平是影响潜江高中生语言态度的因素,其他因素对语言态度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