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西游记》作为神魔小说,是浪漫主义的杰作,而在幻想世界中,现实人生是它的基础,现实性是这部佳作有着长久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师徒四人的人性化形象塑造、神仙系统里的人间色彩、妖魔世界里的人情世故、妖魔鬼怪行为寄寓的社会现实等方面蕴含着作品中的神魔形象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2.
《西游记》这部小说蕴含着深刻的现实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作品中的神魔世界是世俗社会的幻化.故事情节是现实世态的巧妙组合,人物形象具有丰富的世俗性和人情味。  相似文献   

3.
关于《西游记》的主题思想,历来众说纷纭,诸如“主题转化说”、“反动说”、“破心中贼说”等等,至今仍没有定论.笔者认为,作品的主题思想应当是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实际内容中反映出来的;而作品的实际内容对于主题思想的分析和确定则更为重要.《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分析《西游记》的主题思想,首先应当从神魔小说的特点出发.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任何伟大的艺术作品都不是社会现实的简单翻版;任何光辉的艺术形象都不是简单的阶级概念的化身.神魔小说尤其如此.神魔小说在反映社会现实矛盾时,采取了投影的方式,而不是直接地反映;不是以现实的具体的社会矛盾为依据,而是在幻想的形式中再现现实中的矛盾.正如鲁迅所指出,神魔小说的特点在于:“义利邪正  相似文献   

4.
《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主要描写孙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它向人们展示的是一个光怪陆离的神魔世界,却折射出了现实社会的多种层面:既表现了个性自由与社会意志相统一的精神世界,又相当深刻地揭露、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昏庸凶暴,同时,艺术形象和斗争策略也具有极强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5.
《离骚》中恢诡奇特的“求女”情节不仅展现出高度的文学性,也蕴含丰富的现实性。细考屈原作品的文本内容与他所处的政治环境,“求女”情节应是屈原在现实困境中内心复杂情感的幻想性写照,具有现实指向:“宓妃”形象是神话中的幻想人物,却隐射了现实中楚怀王的内质;“有娀佚女”和“虞之二姚”譬喻屈原理想中的贤君,却在求取她们的幻想中又处处受现实恶劣环境的掣肘。  相似文献   

6.
作为唯美主义大师的王尔德,其童话作品中充满了唯美主义浪漫气息、讲述了一个个优美动人的故事、展现了一个个至真至纯的心灵世界.然而,细读其作品不难发现,其笔下的童话世界既是唯美的虚幻世界也是残酷的现实世界,这样的“唯美的现实”是其童话作品之独特之处.本文通过剖析其童话中的唯美主义与现实性,解读了王氏童话是把现实用艺术和美进行了升华,创设了一个源于真实又高于现实的唯美世界.  相似文献   

7.
汪曾祺和余华用两种不同的笔调在八十年代描绘了整个世界的两个极。汪曾祺用平和的笔调把他心中的那个美好世界诠释在读者面前,借此来完成他文学上的人生升华,对抗一直以来的人生冲击。他的文学世界只是构成了整个世界的一极。余华则用冷酷的笔调把他心中的不满表达出来。他的那种愤怒、对暴力的渴望,在他的作品中表现的异常平常。他的作品构成了世界的另外一极。两人在各自的“个体化世界”描述中灌注了自己对现实的切身体会,用自己的幻想建造了一个自己认为合适的楼阁。  相似文献   

8.
对童话幻想的现实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国度的童话幻想中都存在着现实性的踪影,体现为生活本身形式与非生活本身形式的结合。在不同作家的笔下,幻想和现实性的结合又有不同的体现方式。在中国新时期的童话创作中,出现了更明显的将现实融入幻想的趋向,既影响我们对于童话的判断,又进一步影响童话研究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在古今中外小说中有一类幻想小说,深受读者欢迎,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吴承恩的《西游记》就是如此,在法国科幻小说中有凡尔纳的《地心游记》,这两部小说都是幻想类小说中的佼佼者。两部作品问世相差不过百余年,但在叙述上都体现了幻想的特点,给读者营造出变幻莫测的神秘氛围。一、《西游记》与《地心游记》幻想特点的相同之处东西方这两场奇妙的旅行带我们穿梭于人神魔三界,行走在地心之中。尽管两部作品是东西方不同文化环境的  相似文献   

10.
德国幻想文学大师米切尔·恩德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在《永远讲不完的故事》里构建了一个现实与幻想交错相融的双重世界。由于深受德国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恩德在作品中采用了很多具有神秘性的意象,这些意象涵盖了作品的主题意蕴。而在叙事方面,作者则采用双线交叉结构和元叙述模式,将现实与幻想紧密结合,使得文本结构层次更加多样化,由此作品也就具有了多元解读性。  相似文献   

11.
《西游记》神魔形象论刘松涛吴永忠的《西游记》是一部伟大的浪漫主义的长篇小说。、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浪漫情调和丰富的想象用他汀。个光怪陆离的幻想境界。它以神魔为主要描写对象,塑造了以孙悟空为代表的众多的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为我国文学人物面廊增添了...  相似文献   

12.
在《幸运的套鞋》中,安徒生利用幻想世界来做现实的人生试验,指明一劳永逸的“幸运套鞋”并不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幸福。  相似文献   

13.
《西游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总的思想倾向应该肯定,还是否定?从前,众说纷纭。建国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也有不同看法。有的说,《西游记》集中概括了农民起义的斗争,歌颂了人民反抗封建统治的革命斗争精神,应该肯定;有的说,《西游记》宣扬投降主义和奴才哲学,必须否定。我认为两说都不符合作品的实际。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西游记》中所说的孙悟空七十二变和《聊斋志异》中的许多鬼狐变人的故事等等,这种神话中所说的矛盾的互相变化,乃是无数复杂的现实矛盾的互相变化对人们所引起的一种幼稚的、想象的、主观幻想的变化,并不是具体的矛盾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变化。”这段话揭示了文学作品中幻想的神魔故事与社会现实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4.
荒诞派戏剧曾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西方舞台上风行一时。它致力于表现人为了明了人生目的,为了找到自我所进行的挣扎。在荒诞派剧作家中,萨缪尔·贝克特是最独特、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位。他的作品表现了在一个由游戏和虚幻构成的时空破碎的世界里,人的生存的尴尬,他要人们正视活生生的现实,从不断的幻想和失望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15.
<正>【设计说明】本任务群设计主要基于教材七下第六单元名著阅读的内容,即《海底两万里》《基地》《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其中,前两本是科幻小说,后一本是魔幻小说,同时还引入《神秘岛》“基地系列”“哈利·波特系列”等名著内容,一方面引导学生运用速读的阅读方法,借助具有情境意义的任务群的驱动,依循幻想小说的阅读路径,跟随作者遨游于奇幻的非现实世界,感受想象创造的时空魅力与作者在虚构世界中倾注的对现实人生的思考,另一方面让学生把握幻想类作品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6.
科幻作品缔造了一个个不同于现实的、丰富离奇的世界.那么,科幻作品与其他幻想类作品的区别是什么?科幻作家是怎么创作的?"可可豆"们怎样才能写好科幻作品呢?我们邀请到了科幻作家E伯爵为大家精彩解答.  相似文献   

17.
《西游记》历来被认为是一部浪漫主义杰作,全书以奇幻的笔墨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但从古至今任何学作品都有它的社会现实基础,奇书也好,幻书也罢,都不可能是凭空编造的。尽管《西游记》的作用幻笔述神语怪,充分驰骋浪漫主义的奇思妙想,把读引向远离尘俗的神魔世界,但细细读来,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作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得再高也没有离开的现实的土壤。不论是作精心构建的神魔体系,还是众神佛妖魔的形象特征,都是现实社会的折光与投影。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的想象极富于现实性。低年级的语文课本中,童话体裁的文章占了很大的比重。我在近几年的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也经常在探讨:如何根据童话作品的特点来进行童话教学.呢?根据童话作品独特的表现形式,必须教法因文而异。我在童话作品的教学中采用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我就童话作品的特点及教学方法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故事幻想性童话作品最大的特点是幻想性。童话虽然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但其本身是通过作者丰富的想象虚构出来的。因此,学生在学童话时,他们的思维活动必然会很自然地被作品内容带入一个幻想世界中。如《狐狸和乌鸦》讲一只狡猾的狐狸用奉承话骗取乌鸦一片肉的故事。学生在学时一定会醉心于一连串的想象中:真有那么狡猾的狐狸吗?真有那么爱听奉承的乌鸦吗?……教学时,教师可让小朋友想想:狐狸为什么要对乌鸦说那么多好听的话  相似文献   

19.
《铁马集》是后期新月派代表诗人之一陈梦家继《梦家诗集》后的第二部诗集。诗集中的诗歌具有"纯粹性"和"现实性"的双重特色。结合陈梦家创作《铁马集》时期的诗歌理念和现实人生来看,《铁马集》的"现实性"是受陈梦家诗歌理念——诗歌的"纯粹性"规定的"现实性";"纯粹性"是受源于诗人现实人生体验、感受的"现实性"制约的"纯粹性"。  相似文献   

20.
《格列佛游记》和《镜花缘》都是杰出的游记体小说。两部小说的作者通过大胆、丰富的想象,虚构怪诞的人物和情节,以幻想讽刺的手法刻画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他们描绘的幻想世界是以现实为基础,在幻想世界中更为集中地突出现实的矛盾。两位作者相似的生活经历及所处的时代背景,是促成他们采用类似写作手法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