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沟通媒介技术的发展变革着人们的沟通方式,赋予人们新的沟通内容,班级微信群是这一技术在家校共育中运用的典型代表。班级微信群为家校共育中的各方带来技术性便利的同时,滋生出许多问题。对4所学校(2所小学、2所初中)的教师、学生与家长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班级微信群为家校共育中的各方增加了压力:班级微信群模糊了教师与家长的边界,为教师增压;班级微信群侵犯了学生的秘密,为学生增压;班级微信群挤压着家庭教育的空间,为家长增压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微信群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学校教育的最新例证,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了一种电子化、虚拟化、多元化和直观化的信息交流方式.文章简单阐述微信群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积极确立研究基点,然后详细论述微信群在班级管理中的科学应用策略,即以教师为主导把握学生发展方向,以家长为主体积累学生成长信息,以合作为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微信已成为当今社会社交的重要手段。班主任通过组建微信群,可以为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是对日常课堂教学的一种强而有效的补充。那么,作为班主任如何利用好微信群呢?一、用心组建班级微信群接手一个新班级时,班主任不妨在家长报名时,让家长通过扫群二维码或者面对面建群等方式,把全班的家长加入所在的班级群。群聊名称以"某某学校几年几班"命名。部分的家长也可邀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21,(A0):1-3
微信公众平台的广泛应用,为班主任班级管理带来更多启示。学生应用微信公众平台有便利条件,如果能够将班级管理与德育政治教育结合到一起,自然能够形成更多对接点,可以大幅度提升班级管理品质。班主任主持建立班级微信平台,引导学生参与微信平台操作运行,拓宽微信平台实践域度,能够为班级管理、政治教学、德育管理注入丰沛动力。如果班主任能够借助微信公众平台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邀请家长参与班级管理互动,也能够有效促进班级管理向好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微信群已经成为班主任与家长交流的主要平台.亲子教育微课就是利用班级微信群,运用语音结合PPT,采用在线直播或录音开展亲子教育知识学习的一种形式.为了家长能够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到科学的教育方法,我们在班级群里试行亲子教育微课,构建了"纵向引领、横向互助、外力提升"的三维培训机制.通过一学期的探索,加强了家校沟通,促进了家长对家教知识的学习,转变了家长的育儿理念,构建了班级家校心育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家园沟通方式已经逐渐被新颖便捷的现代化通信手段替代,尤其是当下流行的"家长微信群",因其实时互动、图文音像兼备等优势,成为家校之间使用频率较高的交流平台,为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家长的沟通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然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微信群伴随而来的各种问题,却让教师倍感烦恼与困惑。一、现状分析"家长微信群"是班级家长与教师为共同培养幼儿而建立的一个交流与联系的方式,是便于家长与教师沟通孩子的发展情  相似文献   

7.
班级QQ群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平台,是促进学校、教师、家长交流的"好帮手"。班主任要通过文化建设引导和促进班级QQ群发展:用制度文化明确建群的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引导家长对自身言论进行约束;用赏识文化发现和鼓励家长与学生的优点,激发和唤醒家长与学生内在的自我教育需求;用仁爱文化引导家长调整心态,互尊互助互爱,学会正确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认为,微信群只是一个交流的平台,教师在家校微信群里发言,就和在常规班会上发言一样,面对的同样都是学生家长,所以,必然有些话可以说,有些话不宜公开说。共性的问题可以在群里说。比如,学生当中存在某个普遍问题,教师可以在群里指出来,家长往往会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查找自己孩子身上的不足,有利于双方配合,共同教育学生。或者,需要一些家长参与讨论的问题可以在群里说,比如,请家长对班级工作提出建议,说说怎么开展班队会活动等,这样,家长可以在群里展开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初一新生刚刚离开小学,进入陌生的新环境,往往找不到头绪,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新的班级。因此,我在接新班时,通过以下措施,把几十个孩子和家长们的心凝聚起来,让他们找到归属感。1.尽快建立班级家长微信群一接到新班级学生名单,我马上建立了班级家长微信群,然后挨个邀请家长为微信好友,并把他们加入微信群里。有的班主任嫌麻烦,喜欢开学后再和家长建立  相似文献   

10.
班级微信群作为中小学家校合作的一个网络平台,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同时,在运行过程中也出现家长诉求过多、争吵站队、任性刷屏,以及教师建而不管、滥用权力、责任模糊等乱象,给家长和教师造成不少困扰。班级微信群乱象的产生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家长和教师尤其需要正视群内的乱象,为班级微信群的良性运行作出实际行动。纠正认识偏差;规范信息发布;明确班群定位;提升管理能力;建立班群规约。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还班级微信群一个明朗、和谐的公共空间,使其发挥出家校合作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教育中有一种心理效应叫"互悦机制",即喜爱引起喜爱,欣赏引发欣赏。一名富有教育智慧的教师,完全可以把微信群变成一个激励的平台,尽量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肯定,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然后以此为基础,将自己的教育理念或教育主张与家长交流,家长会更乐于接受。对于孩子行为或习惯上的一些小的不当之外,教师也完全可以利用微信群这一更便捷的交流方式,与家长共同讨论,提出更合理的建议,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而且教师如果能多用一些  相似文献   

12.
班级微信群就像一座桥梁,增进了师生及家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密切了家校联系,提高了沟通效率,增强了教育效果。本文举例介绍了班级微信群的应用方式及注意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13.
<正>开学初,很多班主任为了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方便,建立了班级微信群,在群中发布作业、通知等。但后来发现,有家长把学生之间的矛盾发到微信群里,有家长在群里表达对老师的不满,还有家长在群里发广告。班主任一再强调只能发与学习有关的内容,可个别家长依然如故。面对此类情况该如何办?请谈谈你的做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的普及,学校与家长的交流互动方式也更加多元化了。2011年初,我们10级利用网络,建立了年级、班级及家长QQ群,得到了老师、家长们的支持和认可。现在已有全部学生和一半以上的家长加到了群里面。在班级QQ群社区里有现阶段班级里所授课内容及当天需完成的作业;学生优秀作业及学生上传展示自我风采的照片;家长QQ主页;家长对于教育孩子的一些困惑;心理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对家长、学生困惑解答;及老师与家长之间的相互交流。经过两年时间的探索与尝试,觉得利用班级QQ群开展家校互动有着意想不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微信作为一款新型的交流工具,已经被广泛运用于人们的生活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便利和快乐。在幼儿园如果能合理运用它,可以促进家园共育。可以建立"班级微信群",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教师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微信互动,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微信作为时下最热门的社交信息平台,对现代小学教育的发展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为促进微信在现代小学教育中的合理运用,教师应客观公平,维持微信正常交往;家长应建立良好的教育观念,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应增强自我教育能力,文明使用微信;教师和家长应共同拟定微信群规则,以更好地促进现代小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微信的日趋遍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信学习、发布信息、联络朋友。与短信和电话相比,微信功能更齐全,丰富的彩色图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内容覆盖了基本的文字信息。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微信已渐渐成为我校班级管理的一种主要方法。创建班级微信群拥有独特的价值,可以使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更为方便和友好。  相似文献   

18.
当下,互联网已经成为深刻影响学校教育和教学的重要介质,在“互联网+”大潮的裹挟之下,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互联网+”对学校的影响也远远超出了网络课程资源开发的简单层面。“云技术”让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不仅成为可能,而且也变得更加简便易行。家校沟通也不仅仅局限于建立“家长微信群”的简单模式,很多一线老师开始把“微信平台辅助班级管理系统”作为自己的研究专题。在很多学校,  相似文献   

19.
王碧韡 《教师》2019,(9):121-122
在以往的家长工作中,教师更多地采用家园联系本、面谈、电话访谈等形式与家长进行交流,时间上比较滞后,形式也仅限于文字。如今,微信作为一种新媒体的平台已经走进了许多人的生活,教师可以采用更方便、快捷、开放的微信形式与家长沟通。文章作者尝试将微信运用于班级建设工作中,旨在建立家长对教师的信任,促进家园双方互动,进一步发挥班级建设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家校微信群建立的初衷是为了加强家校沟通合作,实现家校协同育人,但目前的家校微信群普遍存在教师责任缺失、家长角色失范和学生缺席现象,致使微信群功能异化,由此引发的伦理风险更影响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成效。为此,需要明晰功能指向,回归家校微信群的教育初心;和顺家校关系,重建教师与家长的道德责任;充盈爱与关怀,共筑立德树人的道德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