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大江健三郎的作品中,"女性"占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他后期的许多女性主义文学作品,深刻反映了女性在男权社会的生存状态。大江健三郎在后期先后发表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人生的亲戚》、《静静的生活》、《优美的安娜贝尔·李寒彻颤早逝去》中的女性形象经历了由"对男权社会妥协的地母形象"到"批判意识觉醒的女性形象"再到"通过批判和反抗男权社会、获得希望的女性形象"的变迁。通过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的改变,大江健三郎的女性观也渐趋成熟。  相似文献   

2.
我们希望你们努力去做“新人”,并且努力地进行自我教育,做一个能够消除敌意,达成和解的“新人”。 这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在他的《致新人》中,向渎者传达的最根本的信息。(见该书最后一章《唯有做“新人”》)  相似文献   

3.
我们希望你们努力去做新人,并且努力地进行自我教育,做一个能够消除敌意,达成和解的新人。这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在他的《致新人》中,向读者传达的最根本的信息。(见该书最后一章《唯有做新人》)  相似文献   

4.
邓轶芳 《天中学刊》2007,22(4):87-89
大江健三郎深受萨特、加缪存在主义的影响,其创作的两个突出主题是核威胁和残疾儿问题。他的《个人的体验》表现了"反英雄"人物的无力感和逃避意识,其中的责任代替逃避、"希望"代替"绝望"的光明结局,则表现了大江健三郎对存在主义前辈大师们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鸟》是大江健三郎于23岁就读东京大学期间完成的短篇小说,作品描写了一个从"虚幻"内部世界走向"现实"的外部世界的年青人的心理历程。大江健三郎笔下的主人公大多可以实现精神上的自我重建,但本部小说的主人公却深陷绝望而无法自救。本论文将围绕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来试论《鸟》这部作品的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6.
大江健三郎,日本著名作家,1935年出生,199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57年,还是东京大学学生的他就相继发表了《奇妙的工作》、《死者的奢华》、《人羊》和《他人的脚》等作品,开始崭露头角,1958年发表的短篇小说《饲育》获得日本第39届芥川奖,使得这位学生作家被视为日本文学新时期的象征和代表。在日本文学家、文学史家和评论家的“批评眼”里,大江健三郎是日本战后文学史的重要人物。权威的《战后日本文学史》用肯定的文字指出:“大江健三郎的出现,在战后文学史上,的确是一件大事。”“大江健三郎塑造了独特的形象,创造了独特的文体,终于成…  相似文献   

7.
大江健三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其作品迅速被翻译到各个国家,中国亦掀起了大江健三郎小说研究热潮。21世纪以来,中国关于大江健三郎小说的研究论文达300多篇,特别是2010年《作家》杂志还专门推出了一期大江健三郎小说研究专题。在如此的研究热潮下,从大江健三郎小说的创作意识、人物形象、叙事特征、影响与比较研究等入手,对21世纪大江健三郎小说研究进行梳理,以期更系统地了解中国学界大江健三郎小说研究现状,进而推进更深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王川 《文教资料》2009,(3):28-29
《饲育》是大江健三郎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以其奇异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向我们展示了在二战期间生活在森林峡谷中的“我”的成长故事。受西方人文主义和存在主义影响的大江,在其文学作品中时常流露出对战争的痛心和深深的反思之情。本文从创作背景谈起,进一步探求生活在“森林监禁”状态中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生命的新生。  相似文献   

9.
大江健三郎是一位优秀的日本作家,他的创作超越了民族的界限,把视野投向了全人类。在他的残疾儿系列小说中以自己的儿子光为原型,进行了对灵魂的问题的探索和追问。本文从《个人的体验》《万延元年的足球队》《新人啊,醒来吧》三部小说,来说明残疾儿在小说中表现出一个令人欣慰的势态,孩子们由当初恼人的累赘变成了鼓舞健康者积极生活的存在。透过孩子的成长,大江向世人化解了健康者如何与智障儿童共生的命题,深刻地表现出大江对核战的思索与人类命运的担忧。  相似文献   

10.
大江健三郎的《冲绳札记》创作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本世纪初,日本右翼势力向该书部分内容发难,谎称其违反史实。《冲绳札记》的作者大江健三郎和日本岩波书店因此成为被告,该事件受到日本社会的长期关注,经过长达数年的法庭审判,大江终于取得胜利。值此法院判决胜诉之际,《冲绳札记》的中译本来到中国。作为日本的知识良心,大江健三郎在书中处处流露出对日本民族的希冀及对冲绳人民的忏悔。情感真挚,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1.
大江健三郎的《冲绳札记》创作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本世纪初,日本右翼势力向该书部分内容发难,谎称其违反史实。《冲绳札记》的作者大江健三郎和日本岩波书店因此成为被告,该事件受到日本社会的长期关注,经过长达数年的法庭审判,大江终于取得胜利。值此法院判决胜诉之际,《冲绳札记》的中译本来到中国。作为日本的知识良心,大江健三郎在书中处处流露出对日本民族的希冀及对冲绳人民的忏悔。情感真挚,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2.
魏晋时代被称为是“人的觉醒”的时代,“人的觉醒”在文学中表现为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的觉醒。生命意识的觉醒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由生命外部的觉醒逐渐转向生命内部本体的觉醒的过程。那么在魏晋之前,生命意识是怎样一步步走向觉醒的呢?通过对《诗经》、《庄子》、《离骚》、汉赋、汉乐府中体现的生命意识的解析,来探寻魏晋之前生命意识渐渐觉醒的历程。  相似文献   

13.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是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之一 ,这部作品充分体现了大江健三郎小说的创作主题、表现手段及与西方文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夏洛特·波金斯·吉尔曼的《黄色壁纸》一直被认为是女权主义意识觉醒的一部代表作,本文试图从马克思女权主义的角度对这篇小说进行解读,从女权与男权社会、父权思想入手分析女主人公女性"我"的主体意识觉醒。  相似文献   

15.
《拔芽击仔》作为大江健三郎早期集大成之作表现了其独特的少儿战争体验主题。而《个人的体验》则是以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广岛为背景,根据大江健三郎的残疾儿长子的亲身经历创作的作品,正是由于这一体验,大江才真正突破了萨特的影响,使创作具有了个性。本稿首先分析两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创作手法(互文)以及大江独特的文体(大江式私小说)。其次,论述本稿中战争一次的双层含义。最后论述大江健三郎的战争观。  相似文献   

16.
张先华先生在《互文在生活中的觉醒》一文中指出,语文知识不能"停留在书本上",而应当"在生活中觉醒","用于生活,指导生活".(《语文学习》2013年第4期)对此我十分赞同.不过,文章把"饭前便后要洗手"解释为"互文"却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7.
《觉醒》通常被认为是一部表现女性主义思想的小说,是对《一小时的故事》所表达的女性自由解放思想的深化,但申丹却从《一小时的故事》读出了反讽,故有必要对《觉醒》中的反讽加以分析。从情节反讽和结构反讽两方面对《觉醒》进行解读,发现作品对埃德娜在追求自由独立中所表现的盲目和冲动持保留和批评态度,并通过对埃德娜的反讽强调女性主义运动需要坚强的意志和理性的行动。  相似文献   

18.
《呼兰河传》的研究大多是自传中所描写的人民的愚昧和冷漠以及对生命的思考,却没有向自传中"女性主义"的觉醒方向去写,《失乐园》中研究女主人公"女性主义"觉醒而忽略了其悲剧性结局,我们将两者结合起来,将俩本书中都有的元素"女性主义"和悲惨结局进行分析,突出两本书中"女性主义"的觉醒程度不同的强烈对比,探究其结局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19.
《觉醒》是美国女性文学中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从伦理学批评的角度解读该小说的伦理意义,为重估其文学价值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主要观点:在父权制伦理与资本主义伦理双重压迫下,主人公埃德娜陷入伦理困境中,经历了"叛逆—顺从—挣扎—超越"的心路历程,最终在自杀中实现了自我的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说,《觉醒》是一出伦理悲剧,是肖班对美国19世纪末的女性如何建构伦理秩序的自觉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以“复数的解释和记忆”颠覆既成的、统一的“历史的讲述方法”是1964~1967年前后大江健三郎最关心的问题点。本文以《万延元年的足球队》为中心,从小说体现出来的“历史的叙述方法”中考察大江健三郎的历史意识,以及因这种历史意识的介入而达成的文化批评的情状。在《万》中,关于万延元年农民暴动的所有传承、记录、记忆都是在某种特定的情景中以特定的意图被讲述、被接受的,而大江所真正要抒写的绝非“历史”本身,而是重复着这种“历史”的“当下”。这部作品是深层次进行民族反思的操作.从中可以感受到的是作家通过对“历史”的唤起和对“历史意识”的追究来进行的对日本近代史的批判。大江健三郎以《万延元年的足球队》,又开拓出了他身为“启蒙者”的又一条新路.即通过对历史的追究进行文化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