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正>父母是孩子的启蒙且永远的老师,必须不断学习。在育儿教子的过程中,孩子的成长也会不断带给我们新的收获。父母影响着子女,子女也同样影响着父母。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优秀是一种习惯积累的结果。孩子养成一个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将会终生受益,自己感觉好,别人也喜欢。因而我从小锻炼孩子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注意培  相似文献   

2.
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孩子的良好习惯,除了学校的教育培养以外,家庭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孩子的习惯往往来自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和平时的精心培养。儿童时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正如英国思想家培根所说:“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等诸方面。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我们做父母的花了不少心思,流了不少汗水,同时也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3.
<正>现在许多父母过分看重孩子在学习上是否获得好成绩,是否拥有很强的上进心。然而对于孩子的责任品格、他或她将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孩子的父母们关心的却很少。孩子的品格由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所构成。孩子无论是好是坏,父母和老师都会影响孩子习惯的养成。设想有一天有人问你的孩子:"你的父母、老师是如何影响并培养你的品格的?"你希望他们怎么回答?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责任品格,注重学生  相似文献   

4.
让孩子养戍良好的行为习惯非一朝一夕完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要经过不断地重复、反复地实践才能齐成.孩子1/3的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那么作为父母有充足妁时间柬培养菝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父母主要从培养技子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习惯,培养被子良好的运动习惯几方面入手,来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共同为孩子们创造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阅读问题"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年轻的父母们和老师,希望孩子多读书并养成读书的习惯。的确,阅读不仅关系到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还关系到孩子理解能力的发展,甚至还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爱上阅读"是家长和老师的一个美好愿望,我们要让更多的孩子爱上阅读,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去思考。  相似文献   

6.
叶晓燕 《成才之路》2014,(23):24-25
正我们可以创造一个像家一样的温暖环境,让孩子自由发挥,我们适时引导,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成才。一、温暖的教育像家一样温暖,自由的教育环境有很多优点。具有连续性的特点,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习惯或有某一方面的特长,离不开家长或者周遭不断的连续性的影响和熏陶。有时候坚持比选择更重要,某些好的习惯孩子没有养成,恰恰是因为没有坚持下来的原因,所以要培养孩子一种好的习惯。我们教师就要像父母那样不断地、持续地给孩子以督促,熏陶,这样,孩子学起来不会那么机械。有时候一位有经验的教师和新教师的最大区别就是能否坚持自己定下来的课堂规则或者是奖励方法,怎么能让孩子养  相似文献   

7.
《家庭与家教》2004,(11):53
心理学家认为:习惯成性格,性格成命运。习惯何其重要父母在习惯中进行自己的教育,孩子在父母的教育中形成自己的习惯。终于有一天,父母们再也无法忍受孩子身上的各种不良习惯,企图改变时,却往往难以实行,因为,他们需要改变的其实是两种习惯:自己的和孩子的。  相似文献   

8.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好的习惯应该从小养成。现在,我们台州正在开展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家庭的建设,学习型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只有爱学习的父母才能培养出爱学习的孩子。围绕怎样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我们台州的父母可是各有高招呢。  相似文献   

9.
父母是孩子永远的老师,必须不断学习,在育儿教子的过程中,孩子的成长也会不断带给我们新的体会。父母影响着子女,子女也同样影响着父母,这需要家长长期不懈的努力与坚持,让我们给孩子多一点自由选择的空间,留一点玩的时间,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收获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
《学前教育》2020,(2):6-6
没有人生来就会做父母,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某种意义上讲,是养育孩子成就了父母。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督促父母把以前忽略的课程都补上,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父母也要不断修剪自己的生命枝叶,最终圆满自己的人生。试想,如果我们处理不了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又怎能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呢?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不再感兴趣,又怎能留住孩子的好奇心呢?如果不是养育孩子遇到了困难,我们又怎会去探索,去深刻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思维模式呢?如果我们的生命正在走向开阔,这难道不是孩子给我们带来的改变吗?所有这些改变,都表明我们在成长。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一段自我成长的旅程。  相似文献   

11.
孩子的行为习惯在家庭中是怎样形成的呢?主要是通过四种方式——教育、感化、模仿和熏陶。“教育”即父母有意识地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教导,孩子也有意识地去学习;“感化”即父母有意地为孩子做出榜样和示范,使得孩子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学到很多习惯;“模仿”即父母并没有特意教导孩子.而孩子有意地观察并习得行为习惯;“熏陶”则是父母的教导和孩子的学习都是无意的.孩子也能获得很多行为习惯。见下表。  相似文献   

12.
父母深爱自己的孩子,这是无可厚非的,然而不少父母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甚至包揽孩子的一切。马卡连柯把父母这种事无巨细的包办代替,甚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的做法说成是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在生活中确有不少年轻的爸爸妈妈都在将这份“最可怕的礼物”送给自己的孩子。孩子习惯了父母的“包办”,习惯了享受来自大人的照顾和关爱,一旦他们的愿望得不到满  相似文献   

13.
面对自己的孩子,父母们往往宠爱有加。对于孩子的行为以及他们提出的各种要求,父母们更是千依百顺,从来不会拒绝。因此,我们的身边才会有了小皇帝、小太阳。然而,这样的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容易使孩子形成娇生惯养、任性的习惯。一个不曾经受失望和拒绝的孩子,他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父母生怕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受一点儿挫折、伤害,习惯了使用越俎代庖的方式,替孩子设计人生规划;中国的孩子也习惯了听从父母、老师的安排。这导致了中国孩子从小就迷失在"自我缺失"的海洋里,长大成人之后,对父母、师长仍有很强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5.
懂礼貌,一直是我们评判好孩子的一个重要标准,举止文雅、谈吐得体的孩子让人感觉到舒服,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这种优良习惯呢?那就靠我们的父母,从小积累,从小做起,身体力行,塑造孩子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6.
谁来点菜     
无论在美国,还是英国,每次在餐厅,总会看到一个现象,父母不代替孩子点菜,而是让孩子自己去点。孩子会直接对柜台前的服务员说:"我要一个三明治,其中火腿两片,鸡蛋要生一点,加生菜,蕃茄片加三片就可以。"他们点得精细、具体。对比之下,在中国经常看到的现象是这样的,父母问孩子要吃什么,孩子说:"随便。"我们小时候,面对父母的询问,习惯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物质的给予孩子只能享受一时,习惯的养成孩子却终身受影响。幼儿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孩子除了学校、幼儿园的教育外,家庭教育是重要的一环。那么家庭怎样对孩子进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小事入手,从我做起孩子一出生,接触的就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最直接、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一些中学组织民宿活动,为学生创造了走出国门,与国外孩子共同生活的机会。学生们不仅学习了语言,也增长了见识,活跃了思维,体验了异国的家庭教育。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反映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上也有所不同。中国的家长趋于保守,管孩子事无巨细,而西方国家趋于开放,一些父母对孩子只管原则,不拘泥于小事,给孩子自我管理的空间;中国的父母习惯于站在“长者”的位置上对待孩子,西方的父母更愿意做孩子的朋友;中国的父母疼爱孩子,热衷于替孩子做事,西方的父母把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作为爱孩子的基本准则。习惯了服从、依赖的中国中学生,有机会走出国门,与国外的孩子生活在一起,体验了西方的家庭生活。他们由不习惯到习惯,由好奇、欣赏到融入其中……  相似文献   

19.
<正>古有孔老夫子"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今有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还有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他们都在谆谆教导我们:培养习惯的重要性。并且反复强调:孩子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生作用,影响一生。可见教育孩子并不仅仅靠老师,更不是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完事的一件事,而是家庭、学校共同努力、倾城合作方能做  相似文献   

20.
亲子阅读是特指在家庭情境中,父母和孩子共同阅读书籍的一种活动,是父母和孩子围绕图画书展开讨论、交流的一种分享性的、个别化的阅读活动,是一种强调亲子间互动的阅读方式。亲子阅读对于孩子身心成长的有着的特殊意义,父母与孩子共同阅读,不仅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孩子感到读书的快乐,也能让孩子更早明白事理,同时还能让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体会到儿童书带给我们人生的启迪和感悟。那么应该怎么进行亲子共读呢?这是每一个年轻父母都想即可得到答案的问题。以下,是我的一些经验分享,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