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从拉康的镜像理论入手,以三维世界结构来对《相似形》中的主人公松山明子进行分析,从而寻找松山厌恶自己女儿,厌恶母亲角色的原因,进而分析她如何在男权社会下对传统母亲形象进行颠覆,最终丧失理想之我,异化自我,以自身的不幸来传达出需要重建当代女性精神家园的小说主题。  相似文献   

2.
小说《香水》既是一部关于气味的奇幻小说,又是揭示人类欲望的警示之作。主人公格雷诺耶身兼艺术家的感性和科学家的理性,但这在他身上并没有起到平衡作用,而是共同走向极端。文章通过考察格雷诺耶的欲望演变,以拉康"他者欲望"理论为依据,将格雷诺耶的个人欲望与同时代语境下"他者欲望"置于同一平面进行研究,揭示小说的悲剧性之维。  相似文献   

3.
从拉康的"三界"理论来看,艾萨克.迪内森短篇小说《诺德尼的洪水泛滥》的女主人公之一卡吕普索的心理成长过程经历了从象征界的隐形,到想象界自我的确立,再到实在界与母亲的统一。迪内森通过颠倒拉康的"三界"顺序颠覆了拉康式的主体建立过程,并暗示了女性只能回归母亲才能找到自我。  相似文献   

4.
海明威晚期一部小说<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非常简朴,但它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本文,笔者将借用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从"自我认证"的角度对老人的"理想我"进行分析,说明<老人与海>之所以能获得巨大的成功,其中有一条不能忽视的原因是这部小说不仅仅讲述主人公桑蒂亚哥一个人的故事,而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美国著名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讲述了一个无名黑人追寻自我身份,却最终发现自己是一个“看不见的人”这样一个故事。文章从拉康理论的视角来解读《看不见的人》,指出主人公的经历其实是一个追寻自我理想。并在理想破灭后回归“真实自我”的旅程。“看不见的人”则是主人公自我异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劳伦斯是英国备受争议的现代主义小说先锋,他的成名作《儿子与情人》描绘了主人公保罗在畸形母爱下遭遇的情感纠葛、精神困惑和身份危机。学界常常用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来阐释保罗的悲剧命运,拉康由于颠覆了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核心理念,将人自出生起就置于"他者"的世界,否定主体的自主性,更深刻地揭示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为现代人寻找迷失的主体、建构自我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本文运用拉康的自我说和主体论,分析保罗身份危机和自我建构失败的成因。  相似文献   

7.
“父亲之名”作为一种能指符号在陈染作品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拉康的理论体系中,"父亲之名"是一个重要概念.在父亲一母亲一孩子的三角关系中,父亲的作用往往是以"父亲之名"的形式出现的.在陈染的小说中,虽然父亲因为父母离异而在女主人公的生活中缺失,但"父亲之名"仍然以情人、他人的话语等形式继续出现在陈染作品人物的生活之中,并且发挥着父亲所具有的经济、法律和情感的象征功能.  相似文献   

8.
运用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对《一千英亩》进行分析,发现主人公的悲剧发生的原因在于其父亲的控制和虐待,这些因素导致了女儿们自我的破碎。通过分析小说人物的自我和"他者"的关系,解读主人公重塑自我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9.
伊丽莎白·毕肖普是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女诗人之一,曾获普利策奖和全国图书奖,近年来声望日盛。依托法国心理学家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通过毕肖普的《夏洛特先生》一诗,从新的角度透析诗人内心深处对自我的认识及隐藏在镜子背后的欲望。在父母关爱缺失的情况下,即使诗人三缄其口,读者依然能从语言这个能指的符码中发现她对自我认知的不确定,以及为了得到母亲的承认而无限渴望成为父亲形象的欲望。  相似文献   

10.
在爱丽丝·默多克的小说《独角兽》中,"营救"一词一直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小说中众人为了营救一个被囚禁的、活在罪恶里的人——主人公汉娜,而展开了一系列的救赎活动,然而主人公自己却宁愿活在赎罪的苦痛中,拒绝他人的营救,导致了一切的营救活动都没有成功。本文运用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通过深入地分析探究,得出结论:没有人可以拯救他人,只有自我救赎才是真正的救赎。  相似文献   

11.
英国著名女作家艾丽斯·默多克在其小说《钟》里建构了多重镜像,女主人公多拉辗转于由自我之镜、他人之镜、空间之镜等构成的“镜城”之中,经历了自我迷失到自我重建的艰难历程.依据拉康的精神分析逻辑,多拉镜像式生存的本质只是一种“非我”的他者生存.默多克构建了以“关注”为中心的道德哲学,为陷于拉康悲剧论断中的人们带来了重生的希望  相似文献   

12.
约瑟夫·康拉德享誉20世纪英国文坛及世界文坛。他的众多小说关照到了人性的深度,提出深刻的道德问题,其代表作《吉姆爷》正是这样一部作品。它检视了人性的阴暗面,塑造了一个挫败的英雄形象—吉姆。吉姆的一生都在追逐他的英雄梦,渴望实现他的"理想自我"。本文试图用拉康的镜像理论来分析主人公吉姆的理想自我的形成以及最终毁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名利场》是一部展示人性真实与人类普遍欲望的著作,女主人公蓓基·夏泼的一生就是一个从欲望主体逐渐形成,到塑造理想自我,从欲望的缺失到欲望对象的不断转换,最后以自我放逐的方式回归母体的圆形图式。在此过程中,她摒弃了世俗框架中贤妻良母式的天使形象,力图以情人型女性的定位颠覆传统道德,在追逐名利的同时,也充满了对整个名利场的嘲讽与叛逆。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7,(74):139-140
根据拉康的三境界说理论,女主人公悲剧命运发生的原因包括自我身份认同的错位、对男权体系的矛盾认知与无法达成的欲望。在她的想象界中,布兰奇近乎完美的想象世界与现实截然相反,导致自我身份认知的错位。在象征界中,她对父权制社会的统治地位认知不清,排斥的同时还依赖于男权体系,造成矛盾。在现实界中,她强烈地想要满足自己的欲望,去做妓女,经常与陌生人调情,寻求安全的感觉。然而,她并未找到一个安稳的栖息之地,她的欲望永远无法满足,悲剧便就此发生。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7,(50):191-192
根据拉康的三境界说理论,女主人公悲剧命运发生的原因包括自我身份认同的错位、对男权体系的矛盾认知与无法达成的欲望。在她的想象界中,布兰奇近乎完美的想象世界与现实截然相反,导致自我身份认知的错位。在象征界中,她对父权制社会的统治地位认知不清,排斥的同时还依赖于男权体系,造成矛盾。在现实界中,她强烈地想要满足自己的欲望,去做妓女,经常与陌生人调情,寻求安全的感觉。然而,她并未找到一个安稳的栖息之地,她的欲望永远无法满足,悲剧便就此发生。  相似文献   

16.
《简·萨默斯的日记》是多丽丝·莱辛晚年的一部代表作。莱辛通过主人公简一生的起伏沉落,阐释了正确认识自我与他人关系的重要性。本文结合萨特对于"他人"理论的论述,着重分析简在对待自我、对待他人态度以及对待他人判断方面所发生的巨大转变,这一系列的转变不仅使简享受到了生活的乐趣,领略了生活的真谛,也使简逐渐成为一个真正的自为存在的人。  相似文献   

17.
弗吉尼亚·伍尔芙是与乔伊斯和普鲁斯特并肩的文学大师。《到灯塔去》创作于1927年,是一篇准自传体的意识流小说。拉康在"镜像阶段"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个三元组的概念:想象界、象征界和实在界。基于此,尝试运用此理论对小说《到灯塔去》进行解读,依照拉康理论,在"前镜像时期"里,主人公莉莉快乐地享受本性生活;在"想象界"里,她沉浸在拉姆齐夫人逝去的痛苦中;在"象征界"里,莉莉终于明白爱有一千种形态;最后,她与"实在界"不期而遇,她已看到了最美好的景象,进入了另一个境界。从这个视角上审视《到灯塔去》,将哲学理论与文学创作相结合,从而得到全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女主人公爱米丽是一位与外部世界和他人格格不入,内心充满冲突,生活在自我世界的囚徒.她是社会和历史的殉葬品,她在两种来自男性的定义中顺从,反叛,失去自我,从最初的"屋中天使"异化成了"魔鬼".试图从社会,他人和自我三个方面入手,揭示爱米丽的异化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从女性主义角度,用心理分析的方式来剖析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女主人公爱米丽,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解读这篇充满恐怖色彩的哥特式小说,窥视小说的魅力。小说叙述了一位深受父权制社会压抑的女性人物——爱米丽的人生悲剧。她的一生是孤独的,身心长期受到压抑,在恐怖的氛围中实施了她的疯狂行为。主人公的孤独人生和悲惨生活揭示了美国南方社会旧传统、宗教和社会势力对人性特别是对妇女的摧残。  相似文献   

20.
奥斯特小说《月宫》中,主人公弗格的自我与身份先后经历两次崩溃与重构。运用符号互动论观点分析弗格的这些经历,可以发现,在其自我和身份的瓦解与重构过程中,社会和他人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其自我内部也存在"镜中自我""印象管理"等复杂的运行机制。小说《月宫》以讲故事的方式形象地展示了人的自我与身份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