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人积累了丰富的外出行路经验,并将它们以谚语的形式表现出来,既生动有趣,又朗朗上口,堪称民间智慧的集中表现。 行路的谚语 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出门三里地,就是他乡人。江湖走得老,六月带棉袄。只要迈开两脚,哪愁千里迢迢。人是地行仙,一日不见走一千。急行无好步,缓走当歇气。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里半。望山走倒马。鼻子底下通南京。多喊一声哥,少走十里坡。  相似文献   

2.
感悟教育     
孙军 《河北教育》2009,(7):90-91
不怕慢,就怕站 有时候,几个字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我就是这样。  相似文献   

3.
智力竞赛     
智力竞赛竞赛之窗答案将在本刊9月号公布周奕生蜗牛吃葡萄有一堵墙,高13尺,墙的四周都很滑,墙头上有林快成熟的葡萄.一只蜗牛来到墙脚下开始艰难地往上爬,它一天只能爬5尺,然后休息一天,在休息时由于墙太滑,总要下滑3尺.请问这只蜗牛几天后可以吃到葡萄?各夫拉路各乡夕@其光兴有一道中国古代数学超题是:三百七十八里关,初行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至其关,要见每日行里数,请公仔细算相还,题目的意思是:要到378里远的地方去,开始时步子轻松走得快,走多了脚就痛了,走得也就慢了,后一天走的路程只是前一天的…  相似文献   

4.
太阳路     
贾平凹 《小读者》2012,(10):6-6
人的一辈子也是一条陡峭的台阶路,需要拼尽全力去走。要想做一个有用的人,就得多爬几个这样的台阶,虽然艰难,但毕竞是一条向太阳愈走愈近的光明的路。  相似文献   

5.
课改必须向着以学定教,多学少教,教是为了不教的方向前进;课改必须以生为本,求真务实,深入研究、有效行动;课改不怕慢,但怕站,不怕有问题,但怕不解决问题。我们一直坚持不懈地推进区域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在课改的关键问题上以及重点、难点问题上,再走一步,多走一步,寻求区域教育更好更快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内涵发展之路。——陈东强  相似文献   

6.
鲁迅小说《药》里有一条"灰白的路",它"愈走愈分明",是"一条大道","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庾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这一条路,对小说里的华老栓和革命者夏瑜来说,是一条幸福的但又是一条没有归宿的路。  相似文献   

7.
    
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一个人走在路上,一条人来人往的路上。路边是荒野,荆棘丛生的荒野。荒野的尽头是天,灰蒙蒙的,一望无际的天。路上,人们都朝着一个方向前进,或快跑或徐行。这个人已经走了很久很久,却仍然看不到路的尽头。"路的尽头是什么?"他向一个同样在赶路的人问道。"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路的尽头就是成功啊!只要一直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相似文献   

8.
我上中学时,学校离家有十余里路,每天天不亮就动身,晚上天漆黑才能进家门。从我家到学校的路不好走,基本上是田间小道,还要穿过一座乱坟冈。早晨上学还好,因为农村早起的人多;晚上放学回家,走到半路,天已黑了,旷野里连一个人影都没有,我常常被猛然窜出的野狗或突然“扑楞楞”飞起的鸟儿吓得魂飞魄散。十多岁的孩子,害怕的时候,能给自己壮胆的,便是将手中的饭盒抖得咣啷啷直响,似乎这种声音可以将恶鬼吓跑;还有就是唱歌了,唱歌的时候可以使自己忘记恐惧。如同今天的中学生一样,那时候,所有的流行歌曲我都会唱。今天67想来,有些不可思议。没有…  相似文献   

9.
钟忆北:钟思南一直都不喜欢我,我知道。从第一天见面的时候我就知道了。那年我5岁。在之前的岁月里我一直和妈妈住在一起,相依为命。直到有一天妈妈把我打扮一新然后带我走了很远的路,来到一个院子里,指着站在那里的男人和小女孩对我说:  相似文献   

10.
<正>一生中走过很多路,最远都走到了美国的纽约,可记忆中走不够的却是从崖头长途汽车站到水门口姥姥家那条三里长的小路。从一岁到三十岁,这条路我来回走了一百多趟,走也走不完,走也走不够。第一次单独走,也就六岁吧。六岁的我,身上背了大大小小一堆包,胳膊挎的、胸前挂的、背上背的、手里拎的全都是包,远看就像个  相似文献   

11.
一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人生其实就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通往森林的路。在平原上,人们可以结伴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追打嬉戏;一旦进入森林,因为草丛和荆棘挡路,所以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时期有。离开这个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能愈走愈狐独。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人群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你的工作能给你多少自由?走进人生的丛林之后,自由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时间去闪避道路上的荆棘。  相似文献   

12.
大家都羡慕欢欢小朋友,因为她每天都坐自家“奔驰”车回家。 一天下午,小朋友都走得差不多了,我发现欢欢还站在一边和她爸爸争吵着什么,一问才知她想自己走着回家,不想坐车。孩子一脸的委屈,爸爸一脸的无奈。 欢欢家离幼儿园有半站路,每天离园回家时,她从自家车里看见小伙伴们在路上蹦  相似文献   

13.
牙痒整蛊王     
动物园新进了一只大猩猩奇丑无比,人见人吐。第一天我去了,我吐了;第二天你去了,猩猩吐了。你站在那个地方是多么地与众不同,无论是从长相还是身材上,你都比周围的要强一百倍,我刚想称赞你就听到有人在大喊:那只狗怎么跑进猪圈里了?  相似文献   

14.
女儿每每从外地回来,第一天晚上必做的一件事是:给长辈们轮流洗脚。给我洗脚时,女儿有个“重大”发现:“爸爸每天走这么远的路,怎么脚上一块老茧都没有呢?”是的,我每天早晨步行上班,只要不刮大风、不下大雨,就一定要走的,已经坚持走了四年多,算一算少说也有八千里了,到今年底我的从教生涯已满30载。这正是“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相似文献   

15.
黄昏     
黄昏是神秘的。只要人们能多活下去一天,在这一天的末尾,他们便有个黄昏。但是,年滚着年,月滚着月,他们活下去有数不清的天,也就有数不清的黄昏。我要问:"有几个人感觉到这黄昏的存在呢?"早晨,当残梦从枕边飞去的时候,他们醒过来,开始去走一天的路。他们走着、走着,走到正午,路陡然转了下去,仿佛只一溜,就溜到一天的末尾。当他们看到远处弥漫着白茫茫的  相似文献   

16.
黄昏     
<正>黄昏是神秘的,只要人们能多活下去一天,在这一天的末尾,他们便有个黄昏。但是,年滚着年,月滚着月,他们活下去有数不清的天,也就有数不清的黄昏。我要问:有几个人感觉到这黄昏的存在呢?早晨,当残梦从枕边飞去的时候,他们醒转来,开始去走一天的路。他们走着,走着,走到正午,路陡然转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中,可以在例题或练习中补充一两道如下面的诗文问题:   问题 1行路问题。“三百七十八里关,初行健步并不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至其关。欲问每朝行里数,请公仔细算相还。”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有一个人走 378里路,第一天健步行走,第二天脚痛只走第一天的一半,然后,每日只走前一天一半的路程,走了 6天才到目的地,问这个人每天走多少里路 ?如果设这个人第 6天走了 x里,不难列出方程 x+ 2x+ 4x+ 8x+ 16x+ 32x=378,解得 x=6。从而可求出其余每天走的路。  问题 2百羊问题。“甲赶羊群逐…  相似文献   

18.
自己的路     
黄小平 《下一代》2013,(11):25-25
地球、太阳等亿万个星球,亿万年来,为什么能在宇宙间相安无事地运行,而不发生冲撞呢?一位天文学家告诉我,因为地球、太阳等亿万个星球都运行在自己的轨道里,都走在自己的路上。那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却经常发生磕磕碰碰的事呢?一位人文学家告诉我,因为有的人见别人的路好走,就想去走别人的路,  相似文献   

19.
秦岭的南边有棣花,秦岭的北边是西安,路在秦岭上约300里。世上的大虫是老虎,长虫是蛇,人实在是走虫。几十年里,我在棣花和西安生活着,也写作着,这条路就反复往返。父亲告诉过我,他十多岁去西安求学,是步行的,得走七天,一路上随处都能看见破烂的草鞋。他原以为三伏天了,石头烫得要咬手,后来才知道三九  相似文献   

20.
不怕你不是什么,就怕你什么也不是。其实许多人总在害怕自己不是什么,并为此忙碌一生,到头来才发现自己什么也不是。大家都想当官时拼命于仕途,大家都捞文凭时拼命于书海,大家都下海挣钱时就以孔方兄(注:古代铜钱外圆,内有方孔。因此古人将钱称做“孔方兄”。)为上。正所谓“这山望着那山高,到了那山跷跷脚”。忙忙碌碌,却没走好属于自己的路。一位哲人说过,这世上总有一条是只属于你而别人无法走通的路。人生的全部价值就在于你该全身心地寻找这条路,并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只要走下去、坚持走下去,你就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盲从的人。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