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堂吉诃德》这部经典作品一直被不同时代的读者和评论家作出自己的解释,焦点又都集中在对堂吉诃德这个典型人物形象的理解上。塞万提斯赋予了堂吉诃德不同的文化身份。这种多重身份的交织所产生的矛盾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丰富。本文从堂吉诃德的多重文化身份的角度来分析该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所蕴藏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2.
【学习目标】能借助典型情节来了解堂吉诃德这一人物形象,激发阅读《堂吉诃德》的兴趣,明确阅读经典名著的方法。【学习重点】鉴赏堂吉诃德人物形象。【学习难点】归纳总结阅读经典名著的方法。【学法指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手段,自读与导读相结合,揣摩文本语言,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知识链接】1.关于作者塞万提斯(1547~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伟大的作家。塞万提斯出身贫寒,只念了中学就踏入社会。他热衷于建功立业以创造  相似文献   

3.
塞万提斯用了8年时间完成了《堂吉诃德》的第一部,小说于1605年发表,受到人们的喜爱,书中的两个形象堂吉河德和桑丘·潘沙几乎家喻户晓。然而这并未能改变塞万提斯经济上的窘境。1605年后,塞万提斯着手写小说的第二部。1614年在他即将完成之时,听到有人出版了《堂吉诃德》的续集,十分气愤,因此他在书中揭露了伪作,并结束了堂吉诃德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尘衣: 《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于1605年和1615年分两部分出版的长篇反骑士小说,文学评论家称其为西方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 《堂吉诃德》涉及理想与现实,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或许愿意从更多的角度来解读这部世界名著.所以,“悦读”《堂吉诃德》的时候,不妨带上这样一些问题: 堂吉诃德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他是“疯子”还是理想主义者? 作品反映的是塞万提斯不喜欢、讽刺骑士小说,还是对骑士小说的别样怀想?  相似文献   

5.
《堂吉诃德》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杰作,"西方小说没有一个概念不曾在塞万提斯的作品里初露端倪"。塞万提斯通过塑造荒诞严肃却又虔诚可爱的堂吉诃德,戏仿并批判当时骑士文学的矫揉造作、生硬枯燥。他笔下的堂吉诃德和仆人桑丘从十七世纪的西班牙走来,变换了语言,超越了国别,跨越了时代,焕发出历久弥新的风采。由世界名著《堂吉诃德》改编的立体电影《魔侠传之唐吉可德》(以下简称《唐吉可德》)自2010年10月在全国公映以来,以重释经典的手法和国内首部"全3D拍摄"吸引了观众眼球,但又因剧情薄弱,缺乏高潮,3D技术稚嫩引发争议。无论如何,这部电影都是堂吉诃德中国化的又一次创造,它让我们再度审视文学  相似文献   

6.
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中创造性地运用了戏仿的表现手法,一方面,在模仿骑士传奇文学的过程中,通过堂吉诃德的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比,表现出骑士传奇这类文学作品的弊端;另一方面,在我们感受《堂吉诃德》诙谐戏谑的同时,也凸显出堂吉诃德在骑士理想光辉关照下人格的崇高。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堂吉诃德》这部小说里出现的爱情故事,即堂吉诃德本人的爱情以及堂吉诃德在游侠途中遇到的他人的爱情经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两种爱情的模式的异同,并从这一角度出发,探讨《堂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对爱情和人文主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新读写》2021,(1)
《堂吉诃德》《堂吉诃德》是塞万提斯创作的长篇反骑士小说,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巨著。由于书中提到的每一个地名在西班牙都是真实存在的,西班牙旅游当局精心设计了一条"堂吉诃德之路"的旅行路线,让游客跟随书中的地名,重温堂吉诃德的冒险之旅。  相似文献   

9.
塞万提斯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堂吉诃德》是西班牙古典艺术的高峰,对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有深远的影响。塞万提斯苦难的生活经历对《堂吉诃德》的创作有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深刻揭示了西班牙的社会现实。二、悲剧性和喜剧性交织的人物。三、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辉。  相似文献   

10.
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与鲁迅的《狂人日记》写作时间相距300余年,但两部作品的主人公却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具有思维反常的精神疾病,都带有人类普遍性的知识分子的精神孤独。但由于不同历史文化传统造就的不同民族心理形态,两个形象又表现出夸张和内敛的不同个性气质和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1.
西班牙的伟大现实主义作家塞万提斯(1547—1616)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1604—1615),是我国人民最喜爱的外国文学名著之一。去年再版以来,又立即引起了广大读者和评论界的极大兴趣。但是,有人却把作品的主人公堂吉诃德简单片面地看作历史的小丑,将“堂吉诃德性格”与“骑士信条”完全等同起来,拿他与由封建余孽演变成资产阶级市侩的  相似文献   

12.
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杰作,作者塞万提斯,主要描写和讽刺了当时西班牙社会上十分流行的骑士小说,并揭示出教会的专横、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困苦。作品主人公堂吉诃  相似文献   

13.
《堂吉诃德》一文节选自西班牙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塞万提斯所著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堂吉诃德》原著将近七十万字,分第一、第二两部,共一百二十六章。它以纷繁复杂的西班牙社会现实作背景,凭独特的结构、精湛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两个光照千秋的艺术形象——堂吉诃德跟桑乔·潘萨。尤其是堂吉诃德这个名字,历  相似文献   

14.
《堂吉诃德》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为讽刺中世纪骑士文学而写的一部长篇小说。易碧莲的这篇《<堂吉诃德>散谈》有三个可贵之处:首先,《堂吉诃德》是一本大部头,读完它有所感悟,并行之以文,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实是难得;其次,小作者对这部书从总体风格,到形式结构,再到人物形象的分析,有理有据,头头是道;最可贵的是能由此及彼地联想到《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猪八戒,颇有中西比较文学研究的意味,同时对他们四个人物形象异同的分析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仍有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这篇文章是“散谈”,想到什么说什么,部分内容的分析浅尝辄止,没有能深入地探讨,还像一篇读后感,如果能抓住一小点,进行深入的分析论证,则更像一篇研究性小论文了。  相似文献   

15.
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伟大作家塞万提斯的代表作《堂吉诃德》是人类天才的不朽作品。自《堂吉诃德》问世以来,堂吉诃德这一典型形象就以巨大的艺术魅力吸引了各个时代的读者。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对这一形象发表了许多见解,由于不同时代的读者对这一形象的理解都不同程度地打上他们自己思想的烙印,所以人们对这一形象的认识呈现出一种复杂的情形。典型是包含某种确定内涵的模糊集合体,正是艺术形象的这种模糊性.提供给读者审美再创造的广阔空间。堂吉诃德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正是堂吉诃德性格的模糊性使人们对这个人物一直存在不同的解释。这里  相似文献   

16.
《莫须有先生传》深受《堂吉诃德》影响。两部作吕不仅在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诸方面有相似之处,体上,游戏的笔调、“涉笔成”的结构,也是两部作品共同的审美特征。《莫须有先生传》可以说是20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的《堂吉诃德》。  相似文献   

17.
在欧洲,有一位让人心疼的大师,那就是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作者。  相似文献   

18.
废名的小说《莫须有先生传》以其晦涩难懂而殊少为人提及,本将它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相比较,试图揭示出它的思想意蕴及艺术特质,认为它是一部深受后影响的作品,但二之间又存在极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400年前,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第二部的献词中写道:"中国皇帝想创建一所西班牙语文学院,专门教授西班牙语,打算用堂吉诃德的故事做课本,还说要请我去做院长."  相似文献   

20.
在欧洲当时.有一位让人心疼的大师。那就是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