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古诗是我国文化中的一颗明珠,是夯实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资源。阅读教学就应该从古诗独有的特点入手,开掘出丰富的教学价值,为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奠基。提出要聚焦语言,凸显诗歌的形象之美;紧扣情物,凸显诗歌的意象之美;名句赏析,凸显诗歌的情韵之美;揣摩词语,凸显古诗的形式之美,从而促进学生诗歌审美能力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材中那些语言清新、情趣盎然的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是挖之不尽的美的宝藏。诗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诗中的情,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这就必须要采取一切办法拓展古诗学习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古典诗歌意境深远、意蕴深刻、格律整齐、抑扬顿挫,充满诗情画意。但是,由于离我们年代久远,又有文白之别,学生很难把握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思想精髓和语言魅力。长期以来,对于古诗教学,我们的模式是"释题——解字——译文——悟情——背诵",多半注重语言解析和分析,基本谈不上去挖掘、体味古诗之美。  相似文献   

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阅读诗歌,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感受诗人的情感。对于小学生来说古诗创作的年代距离他们较为遥远,他们很难体会古人含蓄内敛的思想。要让学生体会古诗精练灵动的特点,教师还要重点指导学生品悟古诗语言之美;古为今用,联系生活体会诗歌中的情感;采用电教等现代化技术促使学生更直观地体味诗歌的意境。  相似文献   

5.
<正>一、教材内容《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S版十二册第四单元《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古诗。二、教学目标(一)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二)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三)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三、教学准备(一)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二)学生了解作者相关资料并收集有关送别诗。安排课时:一课时。四、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6.
徐虎 《成才之路》2010,(35):43-43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闪光的瑰宝,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古诗教学,使学生愿意阅读品悟古诗呢?根据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课前搜集作者及时代背景、教学时引导学生复习回忆背诵古诗、利用生字熟读古诗,以便学生学习掌握。  相似文献   

7.
[设计理念] 这首古诗的语境和意境都很美。根据这首古诗特点,本教学努力体现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品情;力图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升华、拓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品读品情,使学生在读中受到熏陶,感受母爱的伟大。从而培养学生爱母、敬母的良好美德。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学生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2.教师抓住关键词“只”、“又”、“绿”,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诗人感慨万千的思乡情感。3.拓展阅读《乡愁》,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进一步感受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怀乡思亲的情感。教学重点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情感,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教学难点入境入情,理解诗人表达的思乡之情。教学流程一、创境,未成曲调先有情1.配乐诵读。(1)同学们,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而思乡是古诗中常见的题材,你们都读过或学过哪些思乡诗呢?(2)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诵读思乡诗。2.引入诗题。…  相似文献   

9.
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朗读、背诵与四季有关的古诗。2.让学生感受四季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以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古诗,让学生在诗韵的熏陶中慢慢长大,把中华民族文化中最精华的内容烂熟于心中,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学生心中发芽、生根。  相似文献   

10.
[设计理念]这首古诗的语境和意境都很美。根据这首古诗特点,本教学努力体现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品情;力图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升华、拓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品读品情,使学生在读中受到熏陶,感受母爱的伟大,从而培养学生爱母  相似文献   

1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各种形式的文化体裁。古诗作为中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诗歌内涵。古有《诗经》,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可见古人对古诗秉持一种崇敬的态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依旧占据重要地位,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有效性,即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诗歌中的景与情,从而培养对古诗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和诗歌感悟能力,是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人才辈出,古诗篇作浩如烟海。古诗歌鉴赏过程就是古人通过极凝练的词语与现代人进行时空对话的过程。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鉴赏教学时会遇到很多突如其来的教学状况,如学生对古诗诵读缺乏兴趣、对教材中的很多字词的不理解、对古诗的含义不清晰、对古诗作者缺乏了解、对诗歌品析、鉴赏缺少方法等问题,这些如果未能得到高中语文教师的妥善解决,将对学生理解古诗产生很大的疑惑。所以,高中语文古诗教学是一个极为考验高中语文教师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3.
古诗以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进入小学阅读教学课堂,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成分。古诗之美,美在意境,情趣,韵律。古诗重情与景,但以情为重,往往是借景抒情、以景传情,它是诗人思想情感、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情感是诗歌的灵魂,想象力是诗歌的翅膀,通过诗歌"美境"再造,可充分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意兴。  相似文献   

14.
古诗教学对提高学生感知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鉴赏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应探索诗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阅读古典诗歌的能力,为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而努力。可采取的措施:描绘的画面,引导学生入境。剖析诗眼,引导学生入境。找诗情与学生情感体验的契合点,使作品之境与学生之情交融。让学生通过阅读不同风格的诗感受不同美的样式,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用诗、写诗。  相似文献   

15.
喻冬燕 《语文天地》2013,(13):45-46
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凝练,结构奇特,意蕴丰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所以,要领悟诗歌的艺术魅力,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就必须遵循古诗的特点来教学。根据不同诗歌的特点,采取品、思、析的古诗鉴赏法,不仅可以满足新课标的诗歌鉴赏要求,而且还能让学生在品、思、析中感受诗歌的美妙,潜移默化中学会古典诗歌的鉴赏方法。一、诵读中品味语言  相似文献   

16.
古诗文教学应充分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在原汁原味的初读过程中,感受诗歌凝练的语言之美;强化学生自身的阅读体验,以教师智慧的点拨与引导、平等的对话与实践激活学生的思维意识,增强学生的内在体验。古诗教学要扣题链接,寻找诗歌内隐的画面;实践表达,撰写图情交融的境界;聚焦意象,在思索中延续丰富的意蕴。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材中那些语言清新、情趣盎然的古诗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是挖之不尽的宝藏,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良好素材。诗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诗中的情,充分感受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形象美。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限,在感受诗歌的美,理解诗歌内容方面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典美学家晞文在《对床夜语》中说:“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谢榛也在《四溟诗话》中说:“景乃情之媒,情乃诗之胚.”可见我国古典诗歌历来讲究情与景的交融.而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我们称为意境.优秀的诗歌,往往能用短短的几句,创造出深远动人的意境,诗人通过创造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艺术画面,使读者通过体味能如临其境,产生共鸣,受到启示和熏陶.学古诗,不体味意境,就好比囫囵吞枣,不知其味,难以真正领悟到古诗的魁力,而让学生读懂古诗意境,又是古诗教学中最困难的一点,因为意境不像实物那么可感,它比较抽象,有时甚至只可意会却难于言传,要将古诗意境传递给学生,使之能跨越历史、文化的时空,感受古人的呼吸,体会古人的心境,除了在分析意境前,对诗歌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经历作必要的介绍,以帮助学生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外,我以为老师重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9.
吟诵我们这个诗歌大国浩如烟海的佳作,让学生体味诗之韵、诗之境,乃是古诗教学的经要所在。古诗教学应该围绕"韵、境"进行。  相似文献   

20.
古典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优美的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其丰富的内涵,深远的意境,流传的佳句,精妙的语言,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古诗教学应抓住诗歌的图画美、语言美、意境美来引导学生品悟诗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