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女儿刚4岁,丈夫就有了外遇,和她离了婚,抛下她和女儿离家了。受到这样突然的打击,她一下觉得天塌了下来。精神几乎完全垮了,经常忍不住偷偷哭泣。4岁的女儿也感到了她的难过,一直跟着她,并专注地看着她的脸,仿佛从她的脸上解读什么似的。她怕影响女儿,还不得不做出平静和高兴的样子,心里真是苦死了———她多想找个没人的地方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啊!女儿这几天特别懂事,许多事比如洗手洗脸和早晨穿衣服都自己做,不用她帮忙。过去经常将衣服弄脏,现在也干净多了。女儿还尽量地让她高兴,给她用彩笔画了很多的像,拿来让她看,说:“妈妈,你看我给你…  相似文献   

2.
一位模特举办了一个晚会,来庆祝她第一次获得演出合同。人们赞道:“瞧,她看起来多么苗条啊!”她的一个朋友却说: “要是你两年前见到她就好了,她在减肥中心整整过了一个夏天!”听众中的好几个人窃笑起来,这位模特真恨不得化为一团雾气飞去。我们的生活中都碰到过这些捣蛋鬼,他们可能是你的朋友,也可能是同事或其他人。但在公共场合,他们有时候会让你困窘万分。如果你大动肝火,他们会说“只不过开个玩笑”,而指责你过分敏感或缺乏幽默感。  相似文献   

3.
早教QA     
《母婴世界》2012,(1):110-111
我家宝宝3岁多了,凡事很依赖大人,一遇到不会做的事情就哭鼻子,例如玩具弄了一地,让她整理。她就哭说:这么多玩具,整理不来,太累了,要人帮忙。我们帮忙,她就会偷懒,只收拾一点做个样子。弄得我们很无所适从,是应该让她自己收拾还是帮她收拾呢?  相似文献   

4.
唐蓉 《湖南教育》2009,(3):47-47
同事找我诉苦,说她儿子的错别字特别多。她指着作业本,边摇头边说:"你看,读五年级了,连个‘扫’字都写错。"我接过作业一看,发现他犯了很多孩子都容易犯的错,把"扫"字的右边写反了,成"E"形了。  相似文献   

5.
我的心里,有许许多多的烦恼,有的大,有的小。它们像一颗颗小石子,藏在我的心里,干扰着我的学习和生活。其中,有一个最让我烦恼。从我上小学起,大家都拿我跟别人比,有许多人认为,这不是很好吗?可我却为此十分苦恼。爸爸拿我和他小时候比,他越比越觉得我不如他,越比越觉得我不争气,越比越觉得我不懂事。他不是说:“小时候像你这么大,我就帮奶奶干活,等奶奶回来,我地也扫完了,饭也弄好了,就连桌子也擦干净了。你看看你自己。”要么就是说:“我小时候学习比你好多了,学习成绩也是前10名,甚至第一名。”但是他却不知道他说的这些话让我有多么伤心。妈妈更有一套。她老拿我和她同事家的孩子比。她总觉得我的成绩没有别人家孩子那么好。她每天总是不停地唠叨:“你看人家某某同事的孩子考上了某中学,人家学习那么好,你看看你,只要有人家的一半好,我就心满意足了。”有一次,她看我作业时又对我说:“你看人家某阿姨的孩子,字写得多好,你看看你,字写得还没有人家一半好,再不好好练,本子上可就全是良了。”妈妈唠叨个没完,可她却不知道,她说的每一个字,像一把尖刀,刺破了我的自尊与自信。总是拿自己孩子的缺点与别人孩子的优点相比,也许是为了鼓励孩子,可是这同时也伤了孩...  相似文献   

6.
性格招牌     
下班路过菜市场,买了一把韭菜几个土豆。 “帮个忙行不?”一个大妈满眼渴望地瞅着我开口道。她看起来的确很狼狈,自行车的后架上堆满了批发的几捆芹菜、葱,前面篮子里、车把两边,都是菜。我爽快地答应,快步走过去,帮她扶住了自行车。她边整理边跟我絮叨:“我部问了好几个人,没人愿意搭把手。”我笑着问,你咋就断定我会帮忙。“那当然了,你手里拿着书呀!”  相似文献   

7.
前一阵子一个朋友小米出书,发了封面设计让我和一个同事参谋,我们俩人看完都不满意。小米为难,说做这个设计的是自己朋友的朋友,半生不熟的关系反倒难说。我让她换个角度来想,如果这不是她自己的书,而是她要对别人负责的作品,她是否会坚持修改甚至干脆换个设计?最后我说,你对自己要公平。  相似文献   

8.
这也许是我人生中最灰暗的日子。走到哪里我都能感觉到别人的指指戳戳:“贪污犯的女儿来了!”“就是她,她爸爸坐牢了!”几天之后我就学会低头沉默应付所有的议论,把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我独自承担了包干区的打扫,在这片空地上扫扫落叶,心情也会平静一点。“怎么只有你一个人?”说话声吓我一跳,这里平时是没人来的!  相似文献   

9.
紫色人形     
那时我在乡下医院当化验员。一天到仓库去,想领一块新油布。管库的老大妈,把犄角旮旯翻了个底朝天,然后对我说,你要的那种油布多年没人用了,库里已无存货。我失望地往外走,突然在旧物品当中,发现了一块油布。它折叠得四四方方,从翘起的边缘处,可以看到一角豆青色的布面。我惊喜地说,这块油布正合适,就给我吧。老大妈毫不迟疑地说,那可不行。我说,是不是有人在我之前预订了它?她好像陷入了回忆,有些恍惚地说,那倒也不是……我没想到你把它给翻出来了……当时我把它刷了,很难刷净……我打断她的话,就是有人用6过也不要紧,反正我是用它铺工天地…  相似文献   

10.
唠叨式批评最招孩子烦 一天晚上吃完饭,妈妈起身收拾桌子,让颖颖去刷碗。颖颖说她不想刷碗,想收拾桌子。"每次让你干活都不愿意干,就会找理由,你的理由怎么那么多啊——"桌子收拾完了,妈妈还在那说,"看看你自己,学习学不好,活不想干,你想干什么啊——""爸妈都管不了你,  相似文献   

11.
感动的3个字     
佚名 《良师》2010,(1):60-60
丽丽今天早上来上班时对我说:“你知道吗?我老公昨天对我说了3个字,让我感动得不行!” 我一听,就知道她要告诉我哪3个字了,就说:“不就是一句‘我爱你’吗?看把你感动的!” 谁知她一摇头,说:“老土了吧!昨天我过生日,老公拿给我一张银行卡,并对我说了3个字‘使劲刷’。”  相似文献   

12.
教女持家     
我的独生女姜丽已是初三的学生了。为了让她学习好、休息好,家务活从来不让她沾手。有时孩子想帮忙,我总是说:“你还小,学习好了自然什么活都会了。”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习以为常了。  相似文献   

13.
反一下     
<正>临近下班,停下手中的活儿,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哎!痛苦!"同事问:"你有什么痛苦的?"我说:"我现在的痛苦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单位工作压力大;其二,家里孩子太调皮,烦人。所以,每天早上我就怕上班,想到工作就会痛苦;每天晚上又怕下班,想到调皮的孩子也痛苦。"同事白了我一眼,说:"那若让你哪都好,到单位就数钱,你舍不得回家;到家里孩子乖得出奇,你舍不得去上班。那你更痛苦。"于是众人便笑。我也笑,说还真是这么个情况呢。同事说:"其实你可以反过来  相似文献   

14.
咏物二题     
含羞草你说你是一株含羞草自己一人时自在又开怀别人的轻触也会让你手足无措你随时戒备着稍有风吹草动便做出封闭自己的动作你说那些眼神满是怀疑与敌意你感到不安只好委曲地卷起其实你只是遇到了另一株含羞草他和你一样啊见到“别人”也会有不安的举措那些冷淡全是误会没有谁故意伤害谁只是一株含羞草遇见了另一株含羞草野百合乡间小路旁静静开着一朵野百合她自顾自地绽放呼吸着自身的冷香你看着感到一种怅惘你想这野径少有人行百合花从开到谢只是她自己孤单的起落再没有芬芳天地日夜都回应以沉默可是野百合如此悠然并不因没人看到而减少一…  相似文献   

15.
万老师: 您好!有些事不知该如何处理,想请您帮忙。这件事发生在我和原来的同桌之间,不管因为什么吧,我看了我不该看的,了解了我不该了解的。她在日记中这样说我:“我非超过她不可,我要努,赶上并超过她,让她去心痛。”她还向我们班的另一位同学发泄怒火:“××,你懂味点,你让我快乐,我让你高兴,你让我不高兴,我让你死无葬身之地……”好朋友劝我别跟她一般见识,斗气不如斗志,她努力,你更要努力,绝不能让她超过你。当时我也咬牙发誓,如果让她赶上我,那我就不是人,是乌龟王八蛋。自此以后,我看见她就烦,影响情绪自然也影响学习。我想忘记这件事,  相似文献   

16.
我说,你听     
她曾经可以做到连续数小时说个不停,且是站着说,微笑着说,声情并茂地说。她也会让身边的人开口说话,无论你多木讷、多胆怯,她都有办法让你开口。  相似文献   

17.
证书的魅力     
“铃、铃、铃……”学生们期待已久的放学铃声终于响起来了。我刚刚布置完作业,一年级的王老师推门进来对我说:“找几个学生帮我扫扫地。”我答应了下来。一年级的学生自理能力还很差,很多学生都不会拿笤帚,一般情况下都是班主任自己打扫班级卫生,有时也会让高年级的学生来帮忙。最初帮助低年级搞卫生时,我班的学生都很积极,我也经常在早会时表扬这些学生。  相似文献   

18.
正吾儿:原谅妈妈再一次爽约,等我处理完手头上的工作已经是深夜了,再想和你视频又担心影响你休息。而你似乎也已习惯我的不守约,电话那头等不到我,也不会再打过来。这场疫情让人措手不及,也让我感受到你的成长。从2月6日返岗开始,我一天差不多接一二百个电话,处理各种群众求助问题,即便是回到家也停不下来,甚至顾不上看你一眼。这时的你会默默把饭添好递到我的手上,等妈妈吃完你再帮忙把碗刷干净,这要是放在平常都是不敢想象的事。  相似文献   

19.
蝴蝶效应     
敏是我校的一位年轻教师,她的母亲是我过去的同事。在学校里敏虽算不上出类拔萃,也是相当不错的,尤其是她的电脑操作娴熟,课件做得好,老师们经常会请她帮忙。  相似文献   

20.
家长有良好的愿望,并不等于就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通常家长容易进入这样几个误区:唠叨没壳有的家长为了督促孩子抓紧时间学习,总是不停地唠叨:“别玩了,快抓紧时间写作业吧!”……这种车轱辘话,最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它会导致孩子把家长的话当耳边风─—你说你的,我做我的。还有的家长总是数落孩子的不是:“你怎么这么笨!”、“不好好学习,以后扫大街都没人要!”……家长误以为多说说孩子的短处,也是在教育孩子,刺激一下孩子,会让他急起直追。其实错了,孩子听了这些有伤自尊心的话,只会感到屈辱和愤怒,产生自卑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