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高校外籍教师管理中的文化冲突现象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高等学校任教的外籍教师人数不断增加.外籍教师管理人员在同这些外籍教师的交往中,往往因为文化背景和表达方式的差异,文化冲突现象经常出现,使交际双方产生不解、误解和曲解,交际无法顺利进行.有必要对此现象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外籍教师管理人员需要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努力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跨文化交流技能,并且采用适当的跨文化交际形式,加深与外籍教师的沟通.  相似文献   

2.
论英语口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跨文化交际研究对中国英语教学界正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传统意义上的英语交际能力已被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全新的概念所取代。本文根据笔者跟踪观察外籍教师口语课和自身的任教经历 ,以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为理论框架 ,分析了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缺陷及其成因 ,最后提出了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校外籍教师聘请数量的日益增多,校园多元文化的管理氛围日益明显,跨文化管理在高校外籍教师管理工作中所起的作用也日趋重要.文章列举了影响普通高校跨文化管理的几个因素,并结合自身管理经验,从完善外籍教师的管理制度、有效开展跨文化培训、加强跨文化交际与沟通、提倡人本管理等方面,对提高高校外籍教师管理效率,推进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进行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通过详细介绍由美国著名跨文化研究学者MiltonJ.Bennett教授提出的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本文旨在说明此模型对深圳外籍教师跨文化适应状况调查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此模型的理论框架设计出定量的问卷以及定性的深度采访,用于调查深圳外籍教师的跨文化适应状况以及探索具体的帮助外籍教师适应深圳文化和生活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赵剑  吴君吉 《海外英语》2014,(17):232-234
随着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加快,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地球村中显得越发重要。为探求留学生实际跨文化交际能力,该研究以在华外籍留学生和中国海外留学生为调查对象,以访谈和问卷的形式收集相关调查资料,对比、分析能力差别以及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克服交际障碍,以提高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发现,中国学生的认知能力高于来华外国留学生而在行为能力上却低于外国留学生。希望本研究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留学生在异域的生活学习并抛砖引玉引发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加有深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加快,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地球村中显得越发重要。为探求留学生实际跨文化交际能力,该研究以在华外籍留学生和中国海外留学生为调查对象,以访谈和问卷的形式收集相关调查资料,对比、分析能力差别以及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克服交际障碍,以提高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发现,中国学生的认知能力高于来华外国留学生而在行为能力上却低于外国留学生。希望本研究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留学生在异域的生活学习并抛砖引玉引发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加有深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笔者对重庆文理学院72名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敏感度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跨文化交际敏感度5个因素中,差异认同感平均分最高,其次是交际信心和交际专注度,交际愉悦感和交际参与度远远低于其他3个因素。通过皮尔逊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可以发现教师的实际跨文化交际敏感度综合水平不理想,教师的差异认同感与交际参与度不具备显著相关性。这一结果表明,在真实交际场合中,文化差异认同感与交际参与度并无根本性联系;教师了解外国文化的方式虽比较多,但并未对其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敏感度提高有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8.
笔者对重庆文理学院72名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敏感度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跨文化交际敏感度5个因素中,差异认同感平均分最高,其次是交际信心和交际专注度,交际愉悦感和交际参与度远远低于其他3个因素。通过皮尔逊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可以发现教师的实际跨文化交际敏感度综合水平不理想,教师的差异认同感与交际参与度不具备显著相关性。这一结果表明,在真实交际场合中,文化差异认同感与交际参与度并无根本性联系;教师了解外国文化的方式虽比较多,但并未对其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敏感度提高有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9.
重庆高校外籍教师文化适应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籍教师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文化环境而引发的事故不时发生。借鉴跨文化交际学和文化适应理论,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外籍教师来渝后在新文化环境中的适应问题,并提出促进文化适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增多,外籍教师跨文化适应和管理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采用质的研究方法,以广西师范大学中外合作校际交流项目外籍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探索其跨文化适应情况。研究发现:外籍教师对在中国的生活和工作持基本满意态度,并呈现出基本适应状态。但时间观念、法制观念、表达方式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对其跨文化适应造成一定困难。在此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对外籍英语教师跨文化管理和培训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高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视角,界定了师资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其构成要素,分析了师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继而指出了培养途径为:提升语言和非语言交际能力、提升西方文化知识水平、提升用英语构建的专业知识水平、提升跨文化移情能力学习、创新跨文化交际理论和提升化解文化冲突的能力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对来华留学生进行中国文化英语授课时,大部分高校存在授课的形式化、授课教师的非专业化、授课内容雷同化及课程被边缘化等问题;指出了中国文化英语授课时存在“中国英语”表达、外国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片面理解、教学方式僵化等瓶颈。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精选授课内容、突出学校特色、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等措施,以达到授课效果的最大化;同时,应该在提高师资水平、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增强授课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下工夫,以提升中国文化英语授课质量。  相似文献   

13.
The ethnic and cultural diversity of many schools calls for teachers with well-developed intercultural understanding.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mes have traditionally offered international fieldwork in bilingual settings to challenge ethnocentric attitudes to teaching. However, an international practicum in a ‘similar but different’ education system with English as the dominant language offers a different pathway, providing opportunities to deepen inter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global education.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a three-week international teaching practicum in the American Midwest on two groups of Brisbane-based pre-service teachers in 2014 (n = 9) and 2015 (n = 4). Their reflective journals and reports indicate that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disrupts stereotypes and fosters global education and intercultural understanding. The paper presents key programme measures to promote inter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concludes that the benefits of international teaching in a ‘similar but different’ education system are a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cultural diversity and increased readiness for the classroom.  相似文献   

14.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语块理论运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商务英语的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课程过程性考核的改革探索、建构主义理论、BEC/NBETC测试等方面。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探求如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高效运用语块理论。从商务英语的语块特征、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足引起的商务语块误解与误用、商务语块误解与误用引起跨文化交际冲突几方面来层层剖析,得出以下结论:提升教师运用跨文化交际的综合能力,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重庆市长江师范学院183名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英语文化学习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试整体的跨文化交际知识非常欠缺。造成上述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有:受试学习英语主要是出于现实生活的需要,没有充分认识到英语作为文化交流工具的基本作用;受试跨文化交际的经历普遍较少;大学英语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英语文化知识的量不够多等。建议英语教师更加重视英语文化的教学,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增加学生英语文化知识的输入量,加大对英语文化知识的教学力度。  相似文献   

16.
对369名中学生进行跨文化敏感度测评,结果显示,中学生的交际信心最弱,其次是交际专注度、交际参与度和交际愉悦感,而差异认同感最强。在中学外语教学中,应增加文化和交际知识比重,培养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与不同文化背景人士交流所使用语言和行为举止的有效性和得体性。同时教育部门应设法提升教师跨文化敏感水平,建设一支具有较高跨文化敏感水平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7.
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中国人学外语的也日渐增多。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冲突,要想与西方人顺利交往,还必须掌握一定的跨文化知识。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注重语言,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英语教师,有责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成功有效的英语教学应该改变单一的“为语言而学语言”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应向语言知识教学与文化内容传授相结合的方向转变。英语教师要重视文化导人,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9.
论语言教学中文化移情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移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中最为重要的因素,直接影响到跨文化交际的质量。培养和强化文化移情能力也是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师一直努力研究与探索的重要的科研课题。本文根据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文化移情能力的一些有效方法来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谈现代高校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目前英语教师跨文化意识的现状分析,探讨了新时期我国高校英语教师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培养跨文化意识的策略,即英语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以建立多元文化视域,从而培养跨文化的敏感性和适应性;要重视本土文化,培养批判性文化思维以提高中西方文化素养,从而全方位体悟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