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国内翻译教学领域中,汉英翻译教学长久以来一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最终导致国内汉英翻译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滞后,高质量的汉英人才异常短缺。功能派翻译教学理论把“目的法则”作为翻译评价的最高法则,主张采取自上而下的翻译教学模式,对新世纪我国翻译教学的改革有着巨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自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汉英平行语料库与学习者平行语料库,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指导,探索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中国特色话语汉英翻译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自建的两个平行语料库为平台,以吉拉里的建构主义翻译教学原则为参照,以李志厚的支架式教学模式为框架并根据翻译教学的特点对其进行修订与扩展,提出了包含六大环节、九个步骤的中国特色话语翻译教学模式,以期借此提升学生有关中国特色话语的汉英翻译实践能力,同时实现在学生心中厚植家国情怀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应用翻译日益受到重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缺乏一个具有切实指导意义与价值的理论规范,使得应用翻译实践显得盲目而无所适从.关联理论适合并能够指导应用翻译教学,即教师应运用关联理论贯穿应用翻译教学过程,以充分发挥学生作为译者在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三元关系之间的主导作用,并以最佳关联为目的与准则,具体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进行应用文体翻译、尤其是汉英翻译.  相似文献   

4.
随着当代翻译市场份额的不断增大,有关汉英笔译方面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必须采取一种新型的汉英笔译教学模式,以便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翻译实务能力。本文重点以功能主义视角探讨了我国高等院校汉英笔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翻译障碍,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功能主义的新型教学模式,希望能从根本上提高汉英笔译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视角来看翻译理论和翻译教学的书并不少,而以文化交汇与语言交融为主题并且从新疆文化切入的翻译教学的书籍则少之又少;同样,以新疆为主题的旅游翻译专业书籍和导游册也可谓琳琅满目,但带有地方特色却同时又是通用性教材的书则不常见。新疆大学谢旭升教授主编的《特色汉英翻译教学——以新疆文化视觉为例》(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就是这样一部颇有学术贡献的著作。可以说,这是一本让人振奋的少有的从新疆文化视角入手研究汉英翻译教学的优秀书籍。虽然此书是专门为新疆本地学生编撰的本土化教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是书中阐述的翻译理论和介  相似文献   

6.
根据现代教学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分析任务教学法和合作学习基础上,提出了应用于翻译教学的答辩式教学模式,并以英语专业翻译基础课教学为例,探讨了该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答辩式翻译教学模式以"答辩"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强调学生"从干中学",体现了翻译教学的多边活动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视角,改进传统模式,探讨在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采取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以期提高翻译教学质量,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翻译实务能力。交互翻译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可分为三个步骤:主题预热、交互活动与反馈总结。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翻译问题已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瓶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汉英翻译人才瓶颈,汉英翻译教学瓶颈,汉英翻译教师瓶颈。针对这三个瓶颈问题,笔者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构想,即汉英语言(BL)+汉英文化(BC)+翻译技巧(TS)→合格翻译人才(QT)。建议对目前高校本科英语专业汉英翻译教学做进一步改革,并通过"跨专业联合""开辟翻译第二课堂"等方式走出目前汉英翻译人才匮乏的困境,为中国文化真正走向世界培养高素质的汉英翻译人才。  相似文献   

9.
高校英语专业汉英翻译课是一门培养高年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课程。教英语句法,引导学生对常用句式进行再认识,是汉英翻译教学的一部分。第一阶段的教学应培养学生具备敏感的句法意识和过硬的汉英句法转换能力,促使学生的英语知识转化为技能。在此基础上,第二阶段的教学应以几种常用实用文的翻译为主要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处理语篇的能力,从而实现汉英翻译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伍澄 《现代英语》2023,(23):120-123
文章以《理解当代中国·汉英翻译教程》为例,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思政类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和价值。首先,分析了国内相关研究动向与局限,提出在汉英翻译教程中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探索的目的和意义。其次,介绍了人工智能赋能汉英翻译教学的主要面向及其主要方法,包括AI技术在教学呈现中的应用、学生评价体系和教师角色的革新以及相关理论研究等。最后,文章展望了人工智能赋能汉英翻译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提出了加强人工智能与翻译教学的融合、创新和协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翻译不仅是语言符号的简单转换,更表现为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结合对比理论,本文着重从词汇、句式结构两方面探讨汉英语言对比与翻译教学间的联系,揭示和强调了汉英语言对比分析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借鉴国内外项目学习的理论与教学实践;运用教学实验法与行动研究法,在"第二课堂"英语学习网站上实现汉英翻译的体裁式项目、主题式项目、模板式项目和开放性项目学习;提出项目实施背景和意义;研究汉英翻译项目教学设计、效果以及现存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华东师范大学汉译英精品课程的建设为例,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角度讨论翻译课程建设问题,提出翻译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注重过程的教学模式.本课程教学改革努力把传统的课堂转变为翻译工作坊,在教学内容上则以汉英对比为经、以各种不同类型的文本为纬,让学生在讨论与互动中提高翻译能力和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探讨了"互动式"翻译教学模式,认为"互动式"教学模式能够弥补传统翻译教学中的某些不足,有助于翻译教学目标地实现.  相似文献   

15.
建构主义理论为当前的翻译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也为翻译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在建构主义理论视域下,分析了当前翻译教学的现状,并探讨建构主义理论在翻译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及其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网络在线单语语料库COCA应用于汉英翻译教学,可以提供丰富而真实的语料,便于查询相关的专业文本,为词汇、语法、句法等语言层面的对比辨析提供便利的方法和手段,也可以作为评价学生翻译作品的评判标准,是汉英翻译教学中不可多得的有力助手。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汉英翻译水平,本文在分析汉英翻译教学模式所存在的不足之处的基础上,具体论述如何优化汉英翻译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赵丹 《英语广场》2023,(16):65-68
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需要融入课程思政,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汉英笔译课程能够使学生掌握翻译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培养文化自信力。本文探讨笔译课程教学理念及教学目标的设立,并在文化自信力培养的前提下对汉英笔译课程教学实践进行探索,促进课程教与研综合一体化发展,扩展教学资源,创设多维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进一步探索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和应用,以达到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传播能力和文化自信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梁文辉 《甘肃教育》2014,(17):119-119
正在英语教学中,汉英翻译练习是认识、巩固英语语言知识,形成和发展英语语言技能的有效方式之一。在此,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以简单句汉英(目标语)翻译为例,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一、按照目标语的语法特征要求,科学进行汉英翻译教学1.确定所给汉语句子的句型。通过观察句子末尾的标点和借助句意用途(或句调)分析,判定它是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还是感叹句。这样就明确了  相似文献   

20.
汉英翻译是汉语与英语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汉英翻译训练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汉英翻译训练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以及汉英翻译训练必须把握的两个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