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阳市对外宣传工作按照“开拓创新、服务经济、强化职能、广泛参与、提高形象、拓宽领域”的工作思路,围绕安阳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着力打造“信用外宣”、“特色外宣”,增强对外宣传的针对性和创新性,为改革开放树立了新形象,为经济建设营造了舆论环境,外宣工作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的好评,最近在河南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安阳市委外宣办由于工作出色、政绩突出,又荣获“2003年度河南省对外宣传先进集体”称号,在全省重点外宣项目中安阳有两个项目获奖,其中“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外宣系列推介活动”获一等奖。  相似文献   

2.
我市的对外宣传工作,按照“以提高通化知名度,振兴通化经济为宗旨;以制作外宣精品为手段;以引进资金、技术、人才为目的;以发展‘三资’企业为重点,国际、国内同步推进,全方位开展外宣工作”的总体思路,突出了对外经贸宣传,不断拓展外宣工作领域,为我市的改革开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此,我们借用《对外大传播》的“地方外宣”这一园地,与兄弟地区共同探讨和交流工作体会。一、勇于探索外宣工作的新思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市外向型经济有了飞跃的发展,外宣工作量明显加大,原有的工作思  相似文献   

3.
2001年,在中央和宁夏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宁夏的对外宣传工作始终紧紧围绕全党全区工作大局,以西部大开发为主线,以经济宣传为主题,充分发挥外宣工作“服务经济、树立形象、促进开放”的先导作用,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对外宣传工作,在渠道、领域、水平、效果、手段、方法上都有新拓展、新提高和新创新。对外新闻宣传、网络新闻管理、外宣品制作、外宣队伍和阵地建设以及对外文化交流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4.
宜昌是长江三峡工程所在地。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宜昌成为海内外特别关注的地方。1997年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宜昌更加成为海内外瞩目的热点。宜昌市对外宣传工作抓住这一机遇,把三峡和宜昌紧紧联在一起,宣传宜昌不离宣传三峡,宣传三峡不离宣传宜昌,让世界更多更快地了解了宜昌。  相似文献   

5.
《对外大传播》2000,(1):24-26
按照中央外宣办关于加强地方外宣品制作和发送工作的要求和精神,我们结合成都市的实际情况,在加强对外宣传工作的过程中,把重视和加强外宣品的开发同组织对外宣传战役、组织对外新闻宣传、组织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作为同等大事来抓,突出重点,加大外宣品制作力度,使我市对外宣传品制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我省对外宣传工作起步晚,发展快,现在,全省上下,外宣意识逐步增强,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更加明确和清晰,在阵地建设、打通渠道、改善手段、提高实效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呈现出喜人景象。一、省委提出把“以强有力的对外宣传吸引人”作为宣传思想战线“一个根本指针、五项主要任务”之一,标志着我省各级领导对外宣工作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去年4月,我省召开了规模空前、规格很高的对外宣传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对外宣传工作会议精神。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加强全省宣传思想工作的决定》中,把外宣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加以阐述,从云南实际出发,提出“以强有力的对外宣传吸引人”,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将外宣工作摆上重要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们围绕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经济发展这个主题,做了大量的对外宣传工作。一、增强精品意识,做好外宣品的制作和输送随着九江市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外宣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这种需要,我们突出了“三抓”。  相似文献   

8.
1996年,四川宜宾地区对外宣传工作坚持围绕“促进开放,服务经济,宣传宜宾,树立形象”这一目标,充分发挥“正规军”和“游击队”的力量,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外宣品、外宣活动这五种载体,突出宜宾特色,全方位多视角地加大外宣力度,是宜宾外宣工作不平凡  相似文献   

9.
《对外大传播》2001,(7):30-30
2001年,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工作网站“深圳聚焦”顺利开通。根据市委和市委外宣小组领导的有关批示,在网站的基础上,我办还成立了网络新闻监控中心,对如何利用网络开展对外宣传和网络新闻监控作了初步的尝试。按照广东省委外宣办的布置和《2001年深圳市对外宣传工作要点》的部署,今年我市网络外宣和网络新闻监控的任务仍将十分繁重。我办将在2000年工作基础上,协调建立我市重点新闻宣传网站、进一步完善“深圳聚点”网站建设、加强我市网络新闻监控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有些同志认为,新闻外宣是新华社、外文局等中央新闻、外宣部门的事情,地方外宣在这方面无能为力,难出成效。我们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地方的新闻、外宣部门如果摆正了位置,选准了角度,在水平上加以提高,搞好对外的新闻宣传还是大有可为的。我们认为,新闻对外宣传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要有利于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和稳定,有利于促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对外宣传工作配合国家总体外交,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面对21世纪。我们必须加大外宣力度,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外宣工作的好势头。为此就必须坚持抓导向、抓重点、抓协调、抓落实。对外宣传要抓导向对外宣传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导向。中央强调:“对外宣传工作做不好,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对外工作和国际声誉,而且会影响国内的稳定。”并要求对外宣传工作要“以国家的根本利益为最高准则”。这些指示都说明外宣无小事,如果把握不好,宣传导向、基调稍有偏差和闪失,都会影响到国家的形象。国家的利益,给党和人民的事  相似文献   

12.
对外宣传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先导和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外新闻报道是外宣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对外扩大我国影响,塑造我国形象,促进外宣工作发展的“急  相似文献   

13.
在新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外宣办、国务院新闻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主任王晨为本刊撰写了专稿。王晨部长回顾了过去一年外宣工作取得的重大进展,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对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做好2013年外宣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王晨部长强调,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外宣战线要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在联系外宣工作实际、指导外宣工作实践、推动外宣工作科学发展上下功夫,在新起点上推动外宣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一是积极组织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对外宣传;二是继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三是加强互联网新闻宣传管理工作;四是继续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五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六是推动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七是努力形成对外宣传合力。  相似文献   

14.
加强中国外文局书刊网的对外经济报道,是今年宣传工作的一个重点。如何增加经济报道内容,提高对外宣传质量,是落实李长春同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指示的具体体现,是整个外宣事业的需要,更是我们做好外宣工作、争取在外宣质量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对外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对外宣传发展迅速,成为全国外宣大格局中一个突出亮点。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中心收集了4年来《对外传播》杂志"地方成功外宣100例"栏目中特色突出的60个案例,汇编成这本《地方外宣成功案例研究》,以一种新的形式把各地的经验呈献给大家。60个案例,分为七个部分,它们的共同之处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为落实外文局2002年工作要点中关于“建立对优秀外宣作品和先进外宣工作者的奖励制度”的部署,进一步突出对外宣传在外文局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加强宣传业务骨干队伍建设,推出精品力作,在不断提高外文局书、刊、网对外宣传水平的同时,营造学习、钻研宣传业务的浓厚氛围。根据《中国外文局优秀外宣作品评选办法》的规定,经过外文局评委会专家严肃、认真、公正的评审,最终有24件作品榜上有名,评选结果在外文局  相似文献   

17.
为落实外局2002年工作要点中关于。建立对优秀外宣作品和先进外宣工作的奖励制度”的部署,进一步突出对外宣传在外局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加强宣传业务骨干队伍建设,推出精品力作,在不断提高外局书,刊、网对外宣传水平的同时,营造  相似文献   

18.
对外宣传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一翼,是对外开放的先导和桥梁。多年来,赤峰市的对外宣传工作在自治区党委外宣办和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以发掘人文资源、弘扬民族文化为突破口,以提高赤峰知名度、振兴赤峰经济为宗旨,以拓宽外宣渠道、制作外宣精品为手段,在工作中力求高起点、高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围绕经济建设中心,突出赤峰地域特色,有效地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和创造性的实践,从而不断提高了赤峰的知名度,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在工作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发挥龙乡特色是做好赤峰外宣工作的活力之源。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主席在今年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令人振奋,催人奋发。我们学习“讲话”思工作,越学越思越感到对外宣传工作责任重大,越学越思越感到要围绕开放抓外宣,抓好外宣促开放,开创外宣工作新局面。围绕开放抓外宣,抓好外宣促开放是高举  相似文献   

20.
文化外宣是以文化为载体.以海外受众为主要对象.向世界宣传介绍中国的一项对外宜传工作。文化外宣不断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是我国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对外交流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文化外宣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在我国的对外交流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