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自由意志是人类通过理性凝聚而形成的普遍道德形式在个体中自觉、自愿和自然的体现,教师的自由意志亦然。但教师的意志自律有高于其他职业的特殊要求,它表现在教师自由意志的主体状态标准上。如自觉指教师自己要认识到所从事职业的意义与价值,要知道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生命无私地奉献给学生们,等等。教师自由意志是在教师总体和个体的教学实践中锻炼而成的。  相似文献   

2.
法在本质上是社会公共意志的体现,但在阶级对立社会中却表现为统治阶级意志,这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曲折性使然。衡量一个阶级的意志是否代表社会公共意志,唯一科学的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确立的生产力标准。  相似文献   

3.
在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及实践理性批判中,关于意志的设定是理解绝对命令及其自由观的基础。理性向意志发布绝对命令,意志从而获得自由,绝对命令是人认识到自由并走向自由的桥梁。自由是意志固有的性质,但意志也受自然因果性的影响。当意志获得对自然因果性的独立性以及超越自然因果性之时,就达到了自由状态。  相似文献   

4.
认为法是人的意志的反映,并且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法从来不反映被统治阶级的意志;同时,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的意志只能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或共同意志,而不是统治阶级中少数人或某个人的意志,也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意志的简单相加。  相似文献   

5.
尼采的权力意志真理观是从否定符合论真理观入手的,尼采认为真理是对人类生存有用的工具,是增强权力意志的工具。尼采的权力意志真理观与实用主义的真理现有内在的联系并对实用主义真理观有重要的影响,但二者又有显著不同,尼采看到了真理与权力意志的密切关系。并强调这种关系,这对培养个人的自强精神是大有裨益的,然而,尼采的权力意志真理观从根本上说则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6.
唯意志论是现代西方主流哲学之一,是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哲学的滥觞。唯意志论的出现是西方意志论乃至整个哲学史具有重要意义的哲学思维方式转型,含有不少合理因素。然而,唯意志论未能摆脱资产阶级的狭隘视野,从基本立场、方法到具体观点、结论都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矛盾、缺陷和错误。唯意志论必然要被实践意志论所代替。  相似文献   

7.
在目前学生中独生子女占多数的情况下,学校心理教学尤其应着重意志教育。意志的形成和思想品质的形成是相辅相成的,在意志教育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失败是极为重要的方面,在广泛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意志品质已成为现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素质。  相似文献   

8.
站在历史的角度和人类社会的高度,对“考试应该体现谁的意志”的问题进行探讨,我们认为,一方面考试应体现人类社会的意志;另一方面考试体现人类社会的意志时必须以遵循考试规律为前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分析思想史上关于意志是否自由的见解差异为导引,在认识自由、意志的理性特征和意志自由的伦理本质基础上,分析把握意志自由与客观必然性、社会制约性的辩证关系,确认意志自由的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10.
意志,作为人类一种高级的心理机能,它的充分展开仅靠自发的生长是远远不够的,它更需要与之针对的教育。只有进行意志教育,才可能形成意志型人格。人的意志力是可以后天培养和开发的。“意志力可以造就人的第二天性。”  相似文献   

11.
人的主体性与生态伦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人类愈来愈显示出不同于动物和自然界的本质和力量的今天,不能不强调人对自然的主体性。以实践这一对象性活动作为基础所理解的人的主体性包括人对自然和人对人自身两个方面。人对自然的主体性是基础,人对人自身的主体性则是人的本质即自由最终形成的内在根据。因此,在全面理解人的主体性的基础上所表述的“人类的价值中心论”,不仅不能被抛弃,相反应该被发扬。生态伦理学是透过人与自然的关系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同一般伦理学一样,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就会使其指向发展错误的转移。  相似文献   

12.
世界复魅:当代生态小说的美学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复魅的基点上,中国当代生态小说以独特的美学追求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想.文章从生态小说对自然神话观念、形象、禁忌等的表现,对富于生态意蕴的生命意象的塑造以及小说中断裂的时间形态三个方面揭示作家通过世界的复魅以使自然价值合理化、神圣化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对民法的理解与研究应抓住更深层次的东西,作为主体内部的意志它作为表象背后的事物对法律 有着深刻的影响。特别是意志是主体见之于客观而产生的心理状态,与主体资格,特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 应在对其内部关系的理解中进一步把握民法上的理念和基础。  相似文献   

14.
卢梭的公民教育观在其道德共同体的政治构想中占据重要位置。卢梭认为,培养公民对国家的整体道德认同感是关乎共同体成败的关键,这一诉诸人类心灵的工程有赖于道德教育。卢梭将"公意"的形成作为国家整体人格构建的前提和基础,通过赋予人民心灵以民族的形式培养公民的爱国情怀,公民宗教在一定程度上将公民对神的崇拜与对国家的崇拜结合在一起,起到法律等政治体制无法替代的政治作用。卢梭的公民教育观对于我国当前的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试论绿色建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绿色建筑是在人与自然、人工创造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基础上的建筑样式 ,它象征着人类生态文明与生态智慧。倡导绿色建筑 ,不仅顺应了世界建筑的发展趋势 ,而且是继承我国传统建筑的精华。绿色建筑具有实用性、和谐性、创造性、综合性等特征 ,它满足了人们的生态需要 ,并成为现代建筑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6.
在《魔鬼与上帝》中,萨特通过格茨完全作恶和完全向善的行动的失败,表明了人是一个斯芬克斯因子的存在,由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组成,这两种因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任何试图把二者完全分离开来的努力终将只是徒劳。只有人性因子所体现的理性意志能够约束和引导兽性因子所体现的自由意志,人才能成为有理性意识的人。与此同时,萨特也通过海因里希在教会和穷人之间做出选择时遭遇的伦理两难,揭示了人生总会面临种种无法避免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助动词是动词的一种,它用以表示:可能、应该、愿望、必须……,通常放在动词(verb)之前。它也时常令初学者感到混淆。本文利用语料库检索的方法研究了Will和Shall在FLOB和FLOWN语料库里的实际应用,并借此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造成了对人类生存空间的破坏,对生命安全的威胁,人与社会的异化和传统伦理道德危机等诸多困境,这源于科学技术复杂的二重性,科学技术背离了服务于人的初衰,遗忘了人的本质,人既是知识主体又是道德主体,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对待科学技术要防止三种错误取向,唯科学主义,实用主义和反科学主义,关键在于以人文主义精神指导科学技术,将人的全面发展视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最终指归。  相似文献   

19.
沂蒙是一个历史人文地理概念,包括山东鲁南地区的沂沭河流域和汶泗流域。这里是中国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区域内山地、丘陵、河谷平原相间的地理环境和史前温暖湿润的气候为早期人类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从目前这里发现的遗址所处的地理位置可以看出原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利用,也可以看出原始文化的产生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不同于一般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人在“破坏”自然资源的同时也在保护着自然界。人类不注意保护自然资源而导致人类消亡和注意保护自然资源而与大自然协调发展,都符合物质世界发展的总规律。应该从世界观角度的非人类中心主义与价值观角度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对立统一中确定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