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李哲 《钓鱼》2004,(23):44-44
赚人眼球的“大鱼” “李黑头”的钓技的确有过人之处,这是钓友们的共识。最近,市里在玄武湖举办钓鱼大奖赛,很多人劝“李黑头”去试试,他总是淡淡笑“闲云野鹤,淡薄名利”。嘴上这么说,可行动上却不。他获知该事后,立即找来弟子大民、小丁、小周,硬逼着三人报名参赛。自己则忙里忙外地给他们做赛前的准备工作。比赛是以钓对象大鱼为主,以参赛队员钓取的最大一条来计成绩,对此,“李黑头”完全有信心。  相似文献   

2.
钓友李老枪     
陈学林 《钓鱼》2005,(21):47-47
我们仅有几万人口的小县城,却拥有着数千人的钓鱼大军。渔具店也多达十几个,有海钓,有淡水钓,竞技钓和休闲钓的。但是无论在那个部落,只要提起“李老枪”那可是家喻户晓众人皆知的公众人物。李老枪原名叫李来强,今年六十多岁,原是县中医院的老中医,退休后拒绝了多家医院、诊所的高薪聘请,潇洒地加入了钓鱼的行列。老枪是钓友给他起的绰号,按说他德高望重,不该给他起的,可这个外号因为没有半点贬义和戏弄的意味。所以,大家就叫开了。老人平易近人幽默开朗,很乐意别人称他“老枪叔”、“老枪大哥”。  相似文献   

3.
大毛擒青记     
李哲 《钓鱼》2005,(11):40-40
不知不觉中,又到了5月黄金周。李大毛这个铁杆钓鱼迷又可以到水库边酣畅淋漓地过过钓瘾。5月2日凌晨,急不可耐的他就拉上钓友李祥忠、吴大旗驾驶着“霸道”,风驰电掣般地赶到南京,带上《钓鱼》杂志社的记者李洪生来到句容的仑山湖准备大干一场。  相似文献   

4.
李寒停 《钓鱼》2011,(24):6-7
李大毛对钓鱼十分执著,他的良好表现不仅仅体现在竞技场上,更加热衷于在自然水域的发挥。对于出门钓鱼看天选地、用竿配饵,他是样样在行。多年来参加全国各类钓赛,会天下高手,习不同流派,在技术上自成一家。谈到钓鱼,他是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5.
子牛 《钓鱼》2004,(10):24-24
去年秋天听长子说过,在南京市南郊的花神湖常看到有人钓鱼,而且收费很低,建议我去玩玩。苦于钓鱼无去处的我一直向往前去过把钓瘾,但始终因故而未能成行。今年“五一”节那天,长子又给我带来了新的消息,说花神湖今年钓鱼不收费了,有不少人在那里钓鱼。我问他钓鱼人的战况如何?他不太清楚,但说风景宜人,湖水清澈,空气清新,是个休闲“鱼”乐的好去处。经他这么一渲染,早就埋在心底的“垂钓花神湖”的欲望顿时升腾起来,要他乘“五一”放假的机会带我去一趟。他立即答应:“只要天不下雨,明天就去”!  相似文献   

6.
运城卫校党委书记李茂德同志是西安赛区参加运动员中年龄最长者。他热爱垂钓,又担任钓协主席,对发展当地钓鱼活动十分关心。今年,当他获悉“钓王杯·钓鲫高手  相似文献   

7.
小幽默     
路安 《钓鱼》2006,(12):66-66
鱼的寿命老师:“小明,你知道鱼能活多少年吗?”小明:“这个问题太简单了,那要看钓鱼人的心思了。”谁钓得多爸爸刚刚钓鱼回来,儿子就跑上去问他:“爸爸,今天你和小李叔叔一起去钓鱼,你们俩谁钓的多,是你还是小李叔叔?”“我们俩钓鱼不是为了钓多少鱼,”爸爸吞吞吐吐地说:“我们  相似文献   

8.
三哥王者兴,算得上是钓鱼界的知名人士了.他酷爱钓鱼,每时每地,说话的内容总是与钓鱼有关:钓鱼的技巧、钓鱼的经历、钓鱼的益处……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在他的熏陶之下,我们心灵深处那点钓鱼方面的“慧根”也被他钓了出来。  相似文献   

9.
张炎冰 《钓鱼》2008,(3):16-17
冉冀元,石家庄人,1998年入竞技圈,先后在河北、湖北和山西举行的商业性比赛中崭露头角。在他还不算太成熟的时候,行家就看出了他的钓鱼天赋,对他钓滑鱼主动变招给予了肯定。2003~2004年,在海狮公司随王永贵钓鱼,2007年以模糊身份在广东走动,得李宜学指点,钓对象鱼技术又进一步。2004和2005年参加“全国钓鱼锦标赛”成绩斐然,在钓手大赛积分榜上位列第6。  相似文献   

10.
类永藻 《钓鱼》2009,(10):8-9
《钓鱼》杂志社几年前在连云港市举办首届“读者杯”钓鱼比赛,那时咱还没学“台钓”,不懂竞技。后来就是靠阅读《钓鱼》杂志的文章“自学成才”。得知今年4月26日在宿迁举办“读者杯”分站赛的消息后,作为《钓鱼》杂志的一名读者,感到是自己家里举行的比赛,迫切地想参加。  相似文献   

11.
《垂钓》2008,8(12):42-42
这位钓鱼者名叫安德烈·科莫尼斯基(Andre Komornicki),今年已经64岁了。他是在法国旅行时意外钓到这条巨大的鲤鱼的。当他吃力地将这条鲤鱼拉到岸上,他才意识到自己可能打破了英国的钓鱼纪录。科莫尼斯基回忆说,“它的尺寸和宽度令人难以置信。之后我和朋友喝啤酒进行了庆祝,能够钓到如此巨大的鱼是许多钓鱼爱好者的最大梦想。”  相似文献   

12.
海娜 《中国钓鱼》2008,(3):40-41
在我国历届的奥运冠军中,喜欢钓鱼的并不少见。大家熟悉的“体坛常情树”射击老将王义夫,应该是其中钓鱼水平相当高的一位。本刊今年开辟“奥运冠军与钓鱼”专栏以来,我们一直努力在寻找机会采访王义夫。但因他现在担任着中国射击队的总教练,正带领队员们在南方某城市进行封闭式的集训,所以我们至今也没有能够采访到他本人。  相似文献   

13.
今年植树节刚过,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乐颠颠地捧回一张小奖状。原来他们学校为配合县政府启动的“绿色陇州”工程,以“陇州是我家,从小爱护她”为主题,搞了个有关环保的小活动。儿子表现突出,获得了“环保小卫士”的称号。儿子一脸的美滋滋,我也有几分自得。说起来儿子的进步,还和我这个钓鱼迷老爸教他学钓鱼有关呢!  相似文献   

14.
邹卫平 《钓鱼》2005,(10):34-34
陈良具今年60岁,是商城县钓鱼人中大名鼎鼎的人物。每次见到他,心里总觉得开心,同时,大家心中充满了对他的钦佩。他的美名,不仅是因为他钓鱼的技术好,屡屡有佳绩,而且从不“吃独食“,只要有了好地方钓鱼,他很乐意告诉其他的钓友。与他熟悉的人有空就爱和他一起出钓,因他对鱼情判断得准确,钓获的把握性也大。  相似文献   

15.
与表侄掐鱼     
钟卫 《钓鱼》2004,(18):29-29
暑假到了,乡下的表侄打电话邀我去他家鱼池里钓鱼,我答应了他。我这个表侄他可机灵了,今年才12岁,去年曾向我要过鱼竿,我答应了等他考上初中便送他一支。此次邀请我钓鱼实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所以,我特意为他备了一根。  相似文献   

16.
李寒停 《钓鱼》2004,(8):24-25
3月27、28日来自各地区近百人参加的《钓鱼》杂志读者之友杯,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在海滨城市连云港落下帷幕。山东钓手李晓光力克群雄,以6场积13.5分的好成绩,将冠军的头衔牢牢锁定在自己身上。赛后,他十分愉快地接受的采访,并毫无保留地将他整场比赛的施钓经过一一道来:“我今年40岁,很早就开始钓鱼,1998年开始学习悬坠钓,是《钓鱼》杂志的一名忠实读者,从贵刊当年还是报纸的时候,我就是每期必读。”  相似文献   

17.
林敬武 《钓鱼》2005,(14):M002-M002
早在2000年的时候,就有位同事很是惋惜地跟我说:“老弟,你年纪轻轻地就开始钓鱼,是否早点了?”那时我刚刚学会钓鱼不久,但很快就体会到钓鱼的乐趣,我很坚定地对他说:“我觉得是太迟了,如果早学几年,我就可以早快活好几年啊!”是的,如今几年过去了,我最终还是没有放弃钓鱼,从中体会到的钓鱼的快乐也感染了身边许多朋友。  相似文献   

18.
张海波 《垂钓》2006,6(6):58-59
李新学钓鱼的时间不长,瘾却很大。这天看见我,非要我带他去钓鱼,我满口答应了。  相似文献   

19.
李洪生 《钓鱼》2004,(10):39-39
高连春,属虎,今年42岁,他原在山东潍坊市造纸厂工作,数年前由于单位效益不好,而成为自由职业者。离开单位后,高连春拥有更多的时间从事自己钟情痴迷的钓鱼。1996年,他同山东悬坠钓名将曹英杰(本次比赛团体第五名成员)、陈书群(本次比赛个人季军)等5人同时学习悬坠钓。平时,他总爱身背钓箱,涉足于潍坊市周边的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水库,勤学苦练,成为潍坊一带小有名气的钓鱼高手。个人擅长钓小鲫鱼,快鱼。“天道酬勤”,高连春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1999年他夺得淄博市举办的“迪佳杯”钓鱼比赛的亚军,省“友好城市杯”第七名,2001年的“八喜杯”全国钓鱼邀请赛的季军。  相似文献   

20.
今年7月25日,对于喜爱钓鱼的张宏王来说是一个非常高兴的日子,因为这天经过近两个小时的“人鱼大战”,他成功地钓到一条重17.60千克的大白鲢.消息不径而走.许多钓友前来观赏,啧啧称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