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说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从马克·吐温的一句话中获得了撰写《返老还童》的灵感,那句话是这样说的:遗憾的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是在开始阶段,而最糟糕的时光则是在结束的阶段。菲茨杰拉德只是把这句话在一个完全正常的人身上做了个试验。将对菲茨杰拉德的短篇幻想小说《本杰明·巴顿奇事》的多重主题进行细致的解读,从而揭露美国20世纪20年代人们精神生活的萎靡和颓废。如同小说主人公的生命一样,情感、荣誉和梦想等表面上美好的事物最后也将走向相反的一面。假象背后揭示的正是人们被掩盖的精神危机和巨大灾难。  相似文献   

2.
王延 《唐山学院学报》2009,22(1):106-108
通过对"美国梦"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作者菲茨杰拉德和小说主人公盖茨比"美国梦"的分析,展现了菲茨杰拉德在作品中深刻反映的社会现实,揭示了美国社会浮华背后的精神危机。  相似文献   

3.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的经典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盖茨比的形象反映了其曲折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深刻地揭示了美国人在"爵士时代"的崇拜金钱、道德沦丧以及"美国梦"的彻底破灭。从某种程度而言,小说主人公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的化身。因此,将围绕"美国梦"对菲茨杰拉德及盖茨比的形象进行探微。  相似文献   

4.
从盖茨比到盖茨--"美国梦"的幻灭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菲茨杰拉德的名著<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主人公盖茨比被评为20世纪小说人物百佳之首,他是粗俗的美国梦追求者的典型,他所崇拜的世界是美国梦当中的荒谬部分.这样的美国梦的幻灭给人以巨大启迪.人们应像比尔·盖茨那样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梦想,为人类、为社会作贡献.  相似文献   

5.
美国小说家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Fitzgerald)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是20世纪美国文学中一部以“美国梦”为主题的著作。小说通过对主人公盖茨比追求“美国梦”的描写,展现了美国梦的发展历程,再现了当代的世界,揭示了美国梦必定破灭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被誉为“爵士时代的天使”。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被公认为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重新解读小说的主人公盖茨比 ,希望通过盖茨比作为“开心国王”在狂欢广场上的加冕和脱冕 ,折射出 2 0世纪 2 0年代美国社会的喧嚣与堕落 ,能为人们对作品主人公的理解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自恋人格使作家菲茨杰拉德在主体意识中彰显自我和张扬创造性,在小说创作中塑造理想化和完美化的男主人公,其中抒情主人公具备道德和智商优越感,叙事主人公成为幻想中心、神话中心和情爱中心,他们是菲茨杰拉德自恋人格在小说创作实践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刘璐 《文教资料》2013,(20):12-13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被称作体现了爵士乐时代精神的“伟大的美国小说”。文章通过探讨书中不同人物和场景的象征意义,表明主人公盖茨比的悲剧不仅是他个人感情生活的悲剧,而且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悲剧,象征着梦想与现实生活的冲突,是美国梦的幻灭。  相似文献   

9.
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被认为是美国20世纪文学杰作之一。作者巧妙地选择小说的第二主人公尼克作为小说故事的主要叙述者,使整部小说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本文认为小说中还有另一个隐藏的叙述者乔丹·贝克,她的叙述不仅起着补充小说故事情节的作用,而且还传达着作者的潜藏话语。  相似文献   

10.
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具有重要地位的中篇小说,小说里描述着很多的怀旧成分。其中主人公盖茨比对昔日恋人黛西的追忆,使他与喧嚣浮躁的现实世界格格不入,陷入过去的漩涡而无法自拔。继而成了造成其人生悲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美国著名作家、编剧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被誉为"爵士时代"的"桂冠诗人"。1925年出版的《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是菲茨杰拉德写作生涯的顶点,被誉为"当代最出色的美国小说之一",确立了菲茨杰拉德在美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本文将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自我"、"本我"和"超我"三个方面浅析主人公盖茨比的独特心理。  相似文献   

12.
"爵士乐时代"的命名者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以其自身的经历和感悟留下了许多惊世之作,《重返巴比伦》即为其中非常重要的短篇小说之一,描述了以其独特的视角对战后美国社会的荒唐与无奈作出了生动的刻画,延续了菲茨杰拉德一贯的悲观灰色的基调,并以主人公的所思所为作出了对无奈现实的反抗;作品人物面对无情现实所作出的自省谴责与努力补救,正是作家本人对自我及社会大众的救赎,借助小说的力量向大众布道,给精神空虚的人们加以指引,从而使得这篇小说成为具有历史时代意义的佳作。  相似文献   

13.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作品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虽然具体描写了日本社会这一舞台,但读来更似一种美国小说,比起日本文学来,他更倾心美国文学,在众多的美国作家中,他最为钦佩的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村上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与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两部作品都是探讨都市青年的内心世界的恋爱小说;都对主人公予以高贵、滑稽、悲剧性的描写;都以"我"的第一人称倒叙体的形式来叙述故事;作品中都交织着各式各样的对立体:生与死,感伤与快乐;幻想与现实等.可以说村上春树就是当代的菲茨杰拉德.  相似文献   

14.
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1896-1940)是美国"迷惘的一代"的著名作家之一。其著名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被列为美国最优秀的小说之一,而菲茨杰拉德也被评选为"爵士时代的桂冠作家"。在这部精彩的小说中,作者对主人公盖茨比的梦想进行了准确而深刻的描述,不仅如此,作者感性的语言描写和含蓄的词汇使用都达到了新的高度,使读者能够臆想到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社会从动荡到疯狂的历史岁月。"平等权利"和"人人都能成功"这些"美国梦"在这部小说中虽然是幻灭的,但是我们不能不说,如今的新的一代美国移民正在努力的打拼着自己的美好而又实在的"美国梦"。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20年代,美国已由一个以生产型为主的社会转变成一个以挥霍性消费型为主的社会,本文试图探索这种挥霍性消费对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人公等人的影响,并观照作者菲茨杰拉德对这种消费所持的态度,从而从一个新的视角揭示小说蕴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布莱伯利是一位思想深刻的美国小说家。他在作品《华氏451度》中刻画了一个令人诧异甚至恐怖的世界。在小说的世界里,为了防止自由的思想,被当局发现的各种各样的书本都要被消防员焚烧。主人公在自我意识觉醒后,逐渐异化于社会环境、主流群体。作者把未来世界描写成一个钳制思想、束缚自由的黑暗社会,目的正是为了促使人们对当今现实进行反省,从而避免悲剧的出现。本文试图通过对主人公蒙泰格的转变、升华和自我救赎的分析,揭示自由的思想对于社会以及人类自身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袁陇珍  王小龙 《海外英语》2012,(16):199-200,202
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淋漓尽致地刻画了金钱衡量一切的美国"爵士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们精神空虚,道德堕落。该文从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视角探究主人公梦想的幻灭,指出盖茨比美国梦幻灭的直接原因在于个体心理学中的自卑-优势情结。  相似文献   

18.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篇幅不长,却生动地再现了美国20世纪"爵士乐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精神,将象征的手法运用得淋漓尽致。菲茨杰拉德刻画出的主人公盖茨比这一形象无疑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梦"的幻灭的写照。  相似文献   

19.
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淋漓尽致地刻画了金钱衡量一切的美国“爵士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们精神空虚,道德堕落.该文从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视角探究主人公梦想的幻灭,指出盖茨比美国梦幻灭的直接原因在于个体心理学中的自卑-优势情结.  相似文献   

20.
《夜色温柔》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其人生中的最后一部作品。文章介绍了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夜色温柔》的故事梗概,分析了小说中主人公迪克的心理状况,以及小说的现代主义叙述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