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听是说的前提。我们想让学生说话、写话来表达自己的思维,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听话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教师讲故事或放故事录音,学生先听,再复述。这种练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二是教师读课文,学生听,提高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教师在读课文时,语调的抑扬顿挫,对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一年级《扫雪》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天多冷啊”。我读了两遍,一遍按叙述语气读,,另一遍在  相似文献   

2.
[话题设计] 我们在读文言文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读第一遍时不知所云,读第二遍时理解了一点点内容,读第三遍时就能基本把握了。其实,读书如此,我们做人、做事、学知识、学技术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请以“第三遍与成功”为话题,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自定主题,写一篇  相似文献   

3.
公外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各技能的发展程度是极不平衡的.他们说、读、写、译的能力往往高于听的能力.如,This novel is very well written.许多学生在说、读、写、译方面是不成问题的,然后,听了三遍以后还是听不懂.可见,公外学生的听能是很差的.笔者试图通过对公外学生的听能现状的分析,谈谈应如何提高公外学生听力水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发现有些学生“一听就懂,一做就错,一点就会”。究其原因,多数在于其审题不认真不仔细。小学高年级学生,虽然经历了低中年级的读题训练,具备了一些审题的技巧,但是,受认知心理学、教师教学活动等因素影响,学生在审题时仍会产生一些偏差。如何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呢?训练读法。采用“两遍读题法”,第一遍让学生快速读,即粗读,了解题目的大意;第二遍让学生逐字逐句地读,即精读,  相似文献   

5.
审题,是解答应用题的重要环节.应用题的情节、内容及数量关系审清了,思路才能清晰,解法才能正确、合理.教学时,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作为重点.下面结合“相差关系”应用题的教学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读.读题是审题教学的第一步.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自学能力,读题对他们来说很重要.我要求学生解答“相差关系”应用题时,必须读三遍题.第一遍,教师范读,学生跟着读.要求是扫除文字障碍,读完后知道题中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二遍,按要求默读.读题时抓住下面三句话来判断分析:①谁和谁比?②谁大谁小?③知谁求谁?第三遍,联系运算  相似文献   

6.
读评日记     
1999年4月21日,在包一中阶梯教室,初中作文整体改革实验班正在上汇报课。汇报课上完之后,市教研室的老师将带去的一篇文章请一位同学当堂读一遍,然后让学生评析。令人惊奇的是,对这篇只听了一遍的陌生文章,学生们就展开全方位评说。且不说从标题到内容,从过渡到照应,从语言到手法……评说角度之多,口头表达能力之强,单说学生听一遍就听得那么真切,就能听出文章的病句,如果不是在场的几百位听课老师亲眼目睹,真是令人难以置信。这得益于他们读评日记的习惯。这是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就是每节语文课让两三位学生读自己的日记,然后,四、五位“…  相似文献   

7.
第十一册     
12 鸟的天堂[题旨说明] 1.第一题是围绕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设计的,因此一定要让学生谈出自己的看法。 2.第二题涉及表达方法。自由度也比较大,学生喜欢的可能是静态描写,可能是动态描写,也可能是议论句或抒情句,只要能揣摩出这样写的好处就行。 3.选作题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搜集信息的能力及习惯的培养,二是写一篇抓住要点的简短文章(不一定写成解说词)。[自主性练习设计] 一、你喜欢第一次还是第二次看到的“鸟的天堂”,把理由概括地讲给同桌听一听,并简单地写两句。 二、把你喜欢的句子摘…  相似文献   

8.
今年作文命题在过去供材料作文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了一步。命题改变近几年来依据供材一篇成文的单一格局而为一题两作,将“写作”分为(一)、(二)两题,先就育民小学办起了游泳训练班写一篇简讯,再结合材料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为议论中心写一篇短文。这种命题的优点有三:第一、两题互相联系,互为补充,但侧重点不同,文体各异。这样既能考查学生综合概括的记述能力,又能考查学生分析议论的能力,较之一篇成文更能有效地测试出学生的真实水平,提高了试题的有效性。第二,题目要求明确具体,将评分标准的档次划细、划小,向标准化考试靠拢,防止  相似文献   

9.
一、出示问题学习新课在全长10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师:同学们,当我们拿到一个题时.首先干什么?生:读题。师:对,当我们解答一个题时,首先应多读题,而且至少要读三遍。第一遍要读明白这个题说了一件什么事.第二遍要找出题里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第三遍是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明白了吗?开始吧。  相似文献   

10.
“下水例文指导法”,就是作文指导时,用一二篇“下水例文”做范例,讲述这些例文的产生过程和其中写法,然后出一道相类似的作文题,给学生仿写,几年来,我利用业余时间,撰写了大量的文章,发表的有140余篇,有一个“例文库”,题材和文体都能配套,能适应各种题材的写作,也便于适应来自多层次家庭出身的学生的需要,我的例文指导,分三个步骤:一、选一篇相适宜的例文读给学生听,第二步讲述这篇例文  相似文献   

11.
一、出示问题学习新课在全长10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师:同学们,当我们拿到一个题时,首先干什么?生:读题。师:对,当我们解答一个题时,首先应多读题,而且至少要读三遍。第一遍要读明白这个题说了一件什么事,第二遍要找出题里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第三遍是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明白了吗?开始吧。  相似文献   

12.
杜虹 《考试周刊》2014,(33):28-28
新课标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指出提高语言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与基础,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首要通道便是"读",让学生从读中感悟,从读中积累,然后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听、说、读、写等能力。作者根据教学经验,结合茅盾的"读书三诀"得出学习语文的"阅读二步走",即:第一步整体把握,第二步局部品味。诗词及文言文阅读要求诵读,能调动学生多感官,以便理解古代文章的文义。  相似文献   

13.
一、基本认识 语言文字训练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例子”,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例子”,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凭借。“自读感悟——赏读积累——迁移运用”教学模式就是围绕学习语言而展开,努力将课文语言有效地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的一种尝试。 二、操作方法 本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如下: 1.自读感悟。 学生自己读课文,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课文语言,感受文章的情感。这一环节学生需读二至三遍课文。第一遍读后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第二遍读  相似文献   

14.
2009年9月4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市三十五中学听了五堂课.并对这五堂课一一作了点评。点评语文课时,总理讲了这样一段话:“老师让学生用4分钟的时间把3300字的文章默读完.我觉得这是对学生速读的训练.是对学生能力的锻炼。她不仅要求学生专心.而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我们常讲人要多读一点书.有些书是要精读的.也就是说不止读一遍.而要两遍、三遍、四遍、五遍地经常读。但有些书是可以快速翻阅的。默读是我听语文课第一次见到的一种教学方法.而且是有时间要求的。我发现学生们大多数都读完了,或许他们事先有预习,或许他们真有这个能力。”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篇课文,它打破了我对选入语文课本的时文的偏见。先前我见到的,读到的,成天斟词酌句的文章都是一个调调的。这一篇全然不同。全然不同。这是一篇悼文,是杨振宁先生怀念他的挚友邓稼先的文章。我粗粗地翻阅了第一遍,然后看了第二遍、第三遍。我全文读了下来,读着读着,难抑内心的激动,哽咽了。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曾说:"文章写完之后,最好是念一两遍……要念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的确,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听、说、读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上偶尔读错一个句子或说错一句话,学生就能迅速地听辨出来,并提出改进意见。那么,我们何不用读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修改呢?学生作文写好以后,教师不要急于收  相似文献   

17.
一、揭题激趣 ,初读感知教学伊始 ,先播放有关狮子的录像 ,让学生欣赏 ,再问学生看到的是什么动物 ?然后出示课题 ,让学生读课题并根据课题质疑 :“读了课题 ,你们想知道什么 ?”引导学生提出“课文写了哪两只小狮子 ?”“写了两只小狮子的什么事 ?”等问题。此时 ,学生已兴趣盎然 ,教师适时提出初读课文的要求 :根据同学们提的问题 ,借助拼音反复自由朗读课文。并在自读的过程中 ,圈画出生字 ,读准字音 ,然后检查读生字。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听录音朗读课文一遍后 ,再读课文 ,读给同桌听 ,抽学生个别读 ,互相评议、纠正。通过这一反复读的过…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进行交流和获取信息的工具,要学好一门语言,首先要从听入手。高中英语教学中,重点是对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在这四项技能中,听力排在第一位,听力不仅是促进说、读、写三项技能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获取语言信息、进行语言交际的第一途径,是英语学习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学生要学好英语,首先就要能听、会听,才能熟练地运用英语交流和沟通。因此,听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就结合教学实践,针对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合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几点教学策略,以求有效地提高高中生的英语能力。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学会灵活运用语言文字,初步形成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而阅读教学则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说,文章读得熟了,能自晓其义,理解文章的主旨、事理,体会文章的情感,把握文章的风格。  相似文献   

20.
<正>《秋天的怀念》和《第一次抱母亲》是两篇从不同角度写母亲的文章。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对这两篇文章的解读独具匠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母亲情结,而且领略了其课堂教学的独特艺术魅力。一、精彩朗读,奏响课堂动人的旋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张田若先生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在于老师的阅读教学中,朗读指导一直是重头戏,琅琅书声是语文课堂最动人的旋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