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雨了!”惨了,我不仅没带伞和雨披,就连呼救的工具——手机也没带!难不成要冒雨冲回家?我闷闷不乐地想着回家的办法。正当我做好成为落汤鸡的准备时,有人拍了拍我的肩膀一原来是和我住在同一小区的欣欣。“你怎么回家?”她看着我问。“跑……”无可奈何的我只能答出这—个字。  相似文献   

2.
陈俭英 《师道》2012,(3):25-26
那是一个星期二的早上.大课间的铃声响起了。第一节刚下课,班长小鹏就哭丧着脸对我说:“老师,我的手机丢了。”我听了十分惊讶,连忙问:“你为什么带手机来上学?”因为我曾规定学生不准带手机到学校,而小鹏是个乖学生,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不会违反纪律的。果然不出所料,小鹏说这部手机是他爸爸的,他借来贮存资料,因为英语老师昨天布置了一项任务,让他回家查找资料,今天把整理好的资料用移动硬盘带回学校交给老师。但是小鹏家里没有移动硬盘.于是只好用爸爸的手机把资料带回校。没料到刚上完早读课就发现手机不见了。  相似文献   

3.
近日,我在某论坛看到一个题为《学生上课打手机却死不承认,怎么办?》的帖子,大致内容是,一名学生在上课时打手机被教师发现,但这个学生迅速将手机藏起来不承认。他的几名关系要好的同学还一起证明他没打手机,说是老师看错了。无奈之下,老师找到班主任,并将这名学生送到政教处说理,  相似文献   

4.
近日,我在某论坛看到一个题为《学生上课打手机却死不承认,怎么办?》的帖子,大致内容是,一名学生在上课时打手机被教师发现,但这个学生迅速将手机藏起来不承认。他的几名关系要好的同学还一起证明他没打手机,说是老师看错了。无奈之下,老师找到班主任,并将这名学生送到政教处说理,  相似文献   

5.
六年前,刚刚走上辅导员岗位的我,面对那146张陌生的面孔,感到手足无措。我所带的学生,来自多个省市和不同背景的家庭,学生和老师之间仿佛隔着一层不太透明的膜,在1比146的情况下,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田,怎样才能让学生愿意与我说说心里话,怎样才能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帮上一把?我感到困惑,我反复思索。  相似文献   

6.
正每一个手机依赖症患者都说过同样一句话:"哎呀!坏事了,忘带手机了。"于是这一整天都要活在没有手机的阴霾中,碎碎念:"我没带手机,没带手机……"昨夜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人劫持了我的手机,我突然被惊醒,空虚得发慌,赶紧摸了摸手机,发现它还在枕头下,这才安下心来。就像六年前迷恋电视,三年前迷恋电脑,一年前,我发现自己迷恋上了手机,且较之前两者更甚,已到了不可自拔的地步。  相似文献   

7.
余燕 《甘肃教育》2011,(9):93-93
“老师,王XX的手机丢了。”一听到学生的汇报,我很生气,以前,我早就苦口婆心地给学生说过不要带手机到学校。他为什么就不听呢?  相似文献   

8.
一、无“微”不至
  镜头一:几个妈妈的对话。“现在的孩子手机、电脑不断轮换着,整天低着头摆弄着这几样东西,眼里全没有其他存在,这样下去怎么办啊?”“你们家的也是这样啊!”“是啊,我家孩子也一样,手机、电脑比什么都重要,完全离不开啦!没办法了……”
  镜头二:几个学生的对话。“学校不准带手机,我准备悄悄带,反正老师也看不过来。”“哈哈,我有高招,带俩,一个替代品,万一老师发现,就拿一个坏手机去冒充,这叫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相似文献   

9.
刘超 《山东教育》2008,(3):14-14
最近一段时间,我总是带着手机进课堂,因为我班每天总有那么几个“顽固分子”不交作业。问其理由,无非是忘带了、忘做了、找不到了之类。这些理由让我十分头疼,我也一直深信,他们真正的理由其实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根本没做。所以,我只好每天带着手机当作“恐怖武器”。一进教室,我首先把它一亮,然后再问:“今天谁又忘记带作业了?谁又要让自己的父母辛苦一趟?”  相似文献   

10.
马苏云 《班主任》2010,(3):49-49
上午课间时,小铭对我说他昨天的语文卷子做好了,今天忘记带来,想下午再交。我同意了。可是很快,小倩告诉我小铭在撒谎,他带了卷子但是没做。这种不良行为可不能坐视不理,但怎样才能让小铭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经常被人们贬称为生硬的“说教课”。那么教师怎样才能使政治课变得鲜活而受学生欢迎呢?我在政治课教学实践中,注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笔者在对大中学生调查采访时发现,学生中持有手机者几乎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曾在一些大中学校颇为时髦的“有事CALL(呼)我”已正在被“有事给我打手机(发短信)”所取代。手机普及到学生中,一方面反映了现代通讯科技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对教育教学的负面影响。怎样正确对待这一问题呢? 带手机上学不安全 这包括三个方面:1.手机是贵重物品,学生带手机上学很容易惹事。上体育课或搞其他活动时丢失或损坏,给老师和学生增加不必要的麻烦;一些不法分子见手机起意,专抢学生手机,有的还伤了学…  相似文献   

13.
发现     
随着四十八个孩子一声真诚的问候“老师好”,我知道,从今天开始,我就为人之师了。   师范毕业前夕,我曾请教我的老师:“怎样才能教育好学生?怎样才能做个好老师?”老师送给我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教育对象……”最后老师说:“谁爱学生,学生就爱谁。学生爱你了,你的教育就成功了。”   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我担任了五年级的班主任。班主任要对全班学生全面负责,肩负学校领导的信任,学生和家长的期待……初出茅庐的我,对这份重任有着一份担心,但我相信自己有“爱心”,所以工作上…  相似文献   

14.
今天是我十岁的生日,爸爸妈妈决定带我到“金汉斯”西餐厅去庆祝,我高兴得直跳。在出租车上,妈妈郑重地对我说:“儿子,我没带钱包,我把我的钥匙和手机都交给你保管,你能保管好吗?”我自信地说:“OK!没问题。”说着我把妈妈递过来的手机和钥匙放进了我的左右裤包里。车外是星星点点的街灯,车内是一阵阵的欢声笑语,  相似文献   

15.
美丽的批评     
故事一:上课了,老师发现一位男生没带课本,轻声问:咋没带?学生低下头小声道:“忘记了。”其他同学七嘴八舌地说:“老师,他有健忘症。”第二天,那个学生依然没带课本,但老师表现得很平静。然而,就在她准备宣布“上课”的时候,忽然“发现”眼镜不见了。摸摸衣兜,翻翻教案夹。还是没找到。于是,她走到那个没带课本的学生面前说,你能帮老师一个忙吗?到老师的办公桌上帮我把眼镜取过来。学生受宠若惊地取来了眼镜,老师真诚地向他致谢,并对全班同学说:  相似文献   

16.
今天,我刚走进教室,又看见可怜的黑板擦躺在讲台底下。顿时我感到很恼火,因为前几天已经发生这样的事了,我也在班里讲了。可学生非但没听,反而更离谱,黑板擦已经摔出了裂缝。经调查,原来是学生擦黑板没擦完,听见打铃了,便很慌张,不小心扔在讲台下了。怎么办?怎样才能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养成好习惯呢?我当机立断,决定“批黑板擦”。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的一个晚上,车停在小区,被别的车刮了。保安打电话来,只有14岁的儿子一人在家。保安说,必须有人到现场签字,我没带手机出去,儿子无法联系到我,留了个便条,便自己下楼。  相似文献   

18.
廖仲益 《新疆教育》2012,(8):20-20,64
尽管中学生带手机的问题有点老生常谈,但作为一线教师,我天天目睹着这一现状,所以心痛地大声疾呼:别让手机害了这一批孩子,快救救他们吧!几年来,我在接触学生时常常问起他们同样一个问题:手机对你的学习有多大的帮助,它到底给你带来了什么?  相似文献   

19.
今年4月的一天下午,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手机响了,一个十分陌生的号码,我正要接电话却又挂断了。我一转身,手机又响了,还是那个号码。一定是别人打错了电话,或是骗人的电话,我便狠狠地挂掉了。不到一分钟,铃声又响了,还是那个号码。莫非真是找我的?我以略显恼怒和疑惑的口气问道,“你找谁?”“你是——”一个女孩的声音。没等她说完,我便打断她的话:“你到底找谁?我还要工作呢!”“我是孙啸丘,您的学生……”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育》2008,(10):12-13
郑州读者晓杰来电问:“我的儿子比较调皮,已经上小学了,仍然天天惹祸。就是在家里,也是越来越没规矩。请问,怎样才能给孩子立个好规矩,把孩子教育好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