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天津天后宫和妈祖信俗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旅游资源,更是一种文化。天津天后宫是承载天津妈祖文化的空间载体。本文通过田野考察、文献分析和案例分析,基于妈祖信俗环境、功能和理念有所变化的现实,提出利用天后宫的建筑空间优势,结合妈祖文化产业资源、旅游文化资源、民俗资源等,从非遗保护、博物馆学、艺术学及传播学等角度,适应新时代和新生代需求保护和传承好妈祖信俗。  相似文献   

2.
《莆田学院学报》2017,(3):13-18
在介绍巽寮湾妈祖文化遗存的基础上,论述了巽寮天后宫从一座普通庙宇成长为享誉珠三角乃至妈祖文化界的著名天后宫的过程,并分析了宫庙复兴后所呈现出的多功能聚合状态。巽寮天后宫的复兴机制体现为庙宇重建、圣地分灵、传播妈祖文化、经营地方、媒介合作等五个方面,旅游市场的资本注入是其复兴的动力。巽寮天后宫的个案,部分地呈现了当下民间信仰复兴的面貌。  相似文献   

3.
《莆田学院学报》2016,(1):13-17
简介清代东北妈祖信仰传播的天后宫及一些相关民俗。提出日本"虾夷锦"是清代东北亚海上丝绸之路的见证物之一。最后结合满族信俗,分析清代妈祖信仰在东北传播的原因,论述清代的东北妈祖信仰与东北亚海上丝绸之路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4.
刘芹 《安康学院学报》2015,27(3):112-115
妈祖文化由南方传入天津后,在其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因不同时期统治者对佛教和道教宗教信仰倾向性不同,受到不同程度道教和佛教文化的影响,天津妈祖文化有了天津地方特色.本文从社会学、建筑学、艺术学、宗教学等多学科角度,采用田野考察、文献分析等方法,探讨天津天后宫的妈祖文化在形象定位、神职功能、事务管理、装饰隐喻等方面与佛教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青岛天后宫既是妈祖文化的主要载体,也是青岛重要的城市文化资源。目前,有关部门对天后宫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力度不足,旅游管理和规划亦有待完善。应进一步重视对青岛天后宫及妈祖文化的研究,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开发青岛天后宫地方特色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6.
泉州天后宫是泉州妈祖信仰的重要宫庙,自创建以来,就与其他水神信仰和谐共处,共同发展。明清以后,妈祖的神通扩展,泉州天后宫又融合许多民间俗神配祀,并分灵到台湾及东南亚等地。从泉州天后宫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泉州的民间信仰是在相互依存的情况下和谐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起于宋,兴于明,盛于清,内容以描绘民间岁时生活为主。在这些传统年画中,有的还生动反映了天津的妈祖信俗。拴娃娃、妈祖神像以及皇会、花会等题材年画,既展现了天津的地方民俗,又传播了妈祖文化。  相似文献   

8.
妈祖信仰因海运航线而北传青岛口,在明成化年问青岛口便建成青岛天后宫,并以神之名保护各港往来商旅。妈祖信仰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进入青岛口,被当地民众接受崇拜,天后宫中香火不断,但在后来的发展中却逐渐被同庙的多神信仰所同化,职能逐渐宽泛,不司专职。再加上德人来青后带来的天主教信仰的影响,青岛天后宫的地位在中西传统的信仰较量中日渐衰落,趋于弱化,正确认识青岛天后宫的信仰境遇对于青岛这座沿海城市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莆田学院学报》2016,(1):10-12
简述马来西亚雪兰莪巴生县区的妈祖信仰由来和妈祖宫庙分布情况,重点介绍海南会馆天后宫及班达马兰新村妈祖庙以及相关的妈祖民俗活动,说明妈祖信仰对巴生华人精神和社会整合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考察闽北建阳市回龙乡马岚村天后宫的建筑现状,根据传说故事调查以及遗留下来的宫庙建筑形式,认为该天后宫是在清代康熙二十三年后创建的。因马岚村地处南浦溪航运的码头地带,所以天后宫是由南浦溪上的船工和当地码头、街市的商贾及村民共同修建的。而今天,马岚天后宫的妈祖信仰圈也与时俱进地发生了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11.
在对越南二方碑记进行解读的同时,分析了越南华侨华人妈祖信仰的传播情况;继而阐述了穗城会馆天后庙的肇建、沿革及其作用;最后说明该天后庙成为越南文化历史遗迹的情况,从而揭示了越南华侨华人妈祖信仰已经融入当地民族文化当中。  相似文献   

12.
指出湄洲祖庙自元代始成为妈祖信仰的中心。分析蒲师文与天妃封号的降赐关系,考证元代妈祖“泉州神女”称号的由来,概述元代朝廷使者祭祀湄洲天妃史实以及探讨圣墩庙与湄洲庙兴衰与“祖庙”地位之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泰国的华人普遍崇信天后妈祖,尤其是福建人、潮州人和海南人,妈祖庙宇散布泰国各府县,妈祖信仰在泰国华人社会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对泰国华人社会发展、华人成功融入泰国社会、泰国华人海洋经营以及中泰文化交流融合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描述分析1946—1987年期间台湾相关宗教政策对民间信仰的影响,以及这一时期台湾妈祖信仰呈现出的几个主要特征,并以北港朝天宫的转型和妈祖电影、戏剧的出现为考察中心,探讨现代台湾妈祖信仰的多元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5.
王见川 《莆田学院学报》2006,13(1):76-79,89
描述分析1946-1987年期间台湾相关宗教政策对民间信仰的影响,以及这一时期台湾妈祖信仰呈现出的几个主要特征,并以北港朝天宫的转型和妈祖电影、戏剧的出现为考察中心,探讨现代台湾妈祖信仰的多元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6.
在深入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将宗教学、史学和民俗体育文化学有机结合,通过分析古奥运宗教信仰起源,以及妈祖祭祀、庙会和节庆活动中所表现出民俗体育文化元素的现象,探讨妈祖民俗体育文化的形成,揭示出妈祖民俗体育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妈祖信仰中的民间美术是妈祖民俗文化的载体,其内容与形式充分地反映了妈祖民俗的各种事象,反映了民众的精神追求和思想感情。妈祖信仰中的民间美术包含:民间绘画、民间雕塑和民间工艺美术;妈祖信仰中的民间美术具有实用、美学及娱教等社会功能。文章基于大量点、面结合的田野调查,对妈祖信仰中的民间美术及其功能做了初步的梳理。  相似文献   

18.
妈祖信俗是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妈祖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和口承语言民俗等,内容丰富,地域特色鲜明。妈祖信俗在旅游表述中出现了失真的现象,借助旅游真实性理论从搜集参照文本、维护妈祖信俗品牌、培养原味导游队伍三方面阐述妈祖信俗真实表述的利好作为,同时提出"二元"看待妈祖信俗真实以及"前——后台"开发妈祖民俗文化旅游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简述位于台湾高雄市旗津区的旗后天后宫有高雄地区第一妈祖庙之誉,其创建起源于闽籍渔民徐阿华先生。探讨旗后天后宫在祀奉神像、建筑艺术及发展方面的一些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