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唯物史观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具体化。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作了科学划分,并对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作了科学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在1844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英国状况》等文章中,提出劳动分裂论,从宗教异化、财产异化、政治异化的角度论述了人的异化和人的解放问题,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人类不正常的分裂,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才能实现与人类本性相称的社会。这些观点启发并影响马克思形成了劳动异化论,并为后来两人共同创立唯物史观的异化观和人学观做好了理论准备。马克思恩格斯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所谓人道主义的马克思和科学主义的恩格斯之理论对立纯属虚构。  相似文献   

3.
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必须科学确定其逻辑起点。近30年来学术界关于唯物史观逻辑起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讨论。学者们关注到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历史起点是三个因素统一的观点,却忽视了他们同时也阐述了历史起点是五个因素的统一。无论是三因素还是五因素,共同的核心是以“现实的人”为基础。历史的起点只能是多个因素统一的“现实的人”,或者说是“现实的人”多方面因素的同时展开。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处于多方面现实社会关系制约的“现实的人”。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科学论断。本文着重对中国两次革命的异同作一论述,以便完整准确地理解邓小平的“第二次革命”观。  相似文献   

5.
自2003年底以来,独联体国家中的格鲁吉亚等一些国家先后发生了“颜色革命”。探究“颜色革命”的成因,缕析“颜色革命”发生的内外因素,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诞生于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之上。马克思站在实践唯物主义立场上,从主体性视角出发,走出了形而上学的思辨迷雾,确立起以实践为中介来说明主客统一的分析理路,进而在对“现实的人”的本质之揭示中使人的主体性得以彰显,以此说明意识是人的生产活动的观念再现、精神变革取决于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正是在这种强调历史变革的生成论视角下,马克思以“实践思维方式”实现思维方式的范式转换,从“现实的人”及其对象性活动出发阐明了社会历史作为“人类生产史”的本质,从而在历史生成论视域下完成了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哲学革命。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结合校情、学情、着力将“革命精神”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中,努力打破学科间的壁垒,通过跨学科的“红色教育课程”,贯彻五育融合理念,全面推动学生的思想建设。学校在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活动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各学科的资源,将弘扬“革命精神”的教育思想从多方向进行融合,让学生通过各类活动、课程增强对“革命精神”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中国革命美术和文革美术主要指五四运动以来到文革结束的这个历史范畴。20世纪的中国大半个时期是革命时代,在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现实主义”美术进入了中国的艺术领域,而革命与抗战、文革将现实主义推向了高潮。美术在其间也成为重要的革命武器,对于革命还是文革时期都起到宣传和催进作用。但是革命美术与文革美术在革命的道路上前后又存在着差异,值得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作为“革命+恋爱”写作模式的首创者,蒋光慈对革命的热忱显而易见。然而,迎向的同时也伴随着游离。他的小说创作具有明显的流浪气质,在革命中的彷徨、在恋爱中的游荡都是心灵无所归依的体现。这是对社会和自我的双重书写,既展示了历史混乱时期个体普遍的生存状态,也反映了知识分子在时代精神与自由意志间艰难抉择的心路历程。流浪情结是蒋光慈“革命文学家”形象下“私”的、“个人”的一面,作为被宏大叙事遮蔽的个人化创作,它能够为解读蒋光慈的小说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结合”是一个过程,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层次性。“结合”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实现“结合”,关键在于深刻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深刻认识和掌握中国国情,并把两者正确地统一于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11.
职业院校是培养实践型人才的重要场所,财经英语作为职业院校重点专业学科之一,也是职业院校教育重点,由于财经英语的专业性较强,所以很多学生对财经英语学习并不感兴趣,为避免此类情况,“课堂革命”教学理念被应用到职业院校财经英语教学中。本文主要分析了职业院校推进“课堂革命”的实践意义,并以财经英语为例,阐述了职业院校推进“课堂革命”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历史呼唤关于人和人性的研究。明代封建社会日趋走向衰败,重振士风,宣传大学问迫在眉睫。阳明“心学”是适应时代需要而产生的。“心学”核心内容“良知”的本质是人性。阳明先生强调“良知”人所共有。人人都能成为智者、圣人,目的是唤醒人的自我意识,提倡个性解放。因而,“心学”不是一般意义的哲学理论体系,而是人学,人性学。“心学”的创立是我国历史上意识形态领域里一次大革命。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两种在时间上紧密联系着的历史行为,诗界革命对于五四新诗运动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影响主要是观念上的,具体表现于下述三个方面:()对于中国传统诗歌的“革命”意识上;()对于诗歌功12用的认识上;()关于变革传统诗歌的途径和手段的思考上。诗界革命事实上是五四新诗运动的一种极为重要的3本土经验资源。  相似文献   

14.
由于伊朗前国王巴列维发动“白色革命”后错误地设施“第五个经济发展计划”,使各种经济比列严重失衡,导致广大开始觉醒的伊朗人对政府的极大不满,最终爆发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推翻了统治伊朗达半年之久的巴列维王朝。  相似文献   

15.
分工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阐述唯物史观的过程中的重要线索。从分析分工在异化产生和消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入手,才能揭示出异化产生的根源,实现对异化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是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卓越领导人。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 ,他将“领导”这一社会实践活动上升为一门高超的艺术。毛泽东领导艺术的前提是树立马克思主义的领导观 ;源头是在实践中锻炼提高 ;核心是赢得群众、掌握干部 ;关键是审时度势 ,辩证思维  相似文献   

17.
张勇 《职大学报》2014,(2):28-30,49
抗战爆发后,丁玲到达延安并作为党的主要文艺负责人,不仅在理论上进行倡导,创作实践上也积极进行革命叙事的话语建构。小说《夜》延续了丁玲五四时期注重心理分析的手法,表现了主人公在“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早期共产党人以《中国青年》为基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文学的理论主张。早期的共产党人认为,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文学是一种揭示现实的工具,文学必须以社会生活为内容,反映革命的事业,体现革命的情感。他们的主张开启了“革命文学”的先河,播下了最初的马克思文艺理论的种子。  相似文献   

19.
世纪中国文学的主流是在以全盘否定中国文化和全盘西化为目的的思想革命的基础上表现出以反20载道和反消遣为目的的内容革命和以反文言和反格律为目的的形式革命等反传统特征的。这虽然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选择,但其极端发展的教训也是值得深思的。  相似文献   

20.
对资本主义进行全方位的生态道德批判,是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福斯特赞同赖特?米尔斯关于“更高的不道德”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明确指出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爆发源于资本主义资本扩张、唯利是图的本性。在此基础上,其借用“生物圈文化”的产生与演变进程进一步揭露了生态帝国主义扩张逻辑的不道德本质及其对地球生态环境带来的大范围破坏,并开出了一剂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进行“道德革命”的药方。这些对生态道德的独特见解,一方面强化了人们对当代资本主义主要特征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人们全面地理解、把握福斯特生态批判理论,更好地将生态道德付诸实践,实现生态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