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人云:感人之深,莫过于情。这个情就是真情。真情必须来源于我们自己熟悉的真实生活。而农村的学生,或许他们受城镇学生作文的影响,或许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单调、乏味,或许认为周边的人和事太“土”,因而他们的笔下全是鳞次栉比的楼群,亭台轩榭的公园,新颖别致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中,许多小学生一提起作文,就感觉苦恼,总觉得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即使写出了也缺少感人至深的东西。他们把写作文叫做编作文,一个“编”字,很难有真情,当然也难以感人。再者,很多人把写作当作神圣的东西,总是把作文放在神坛上,好像可望却不可及,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编写作文从神坛上拉走下来,贴近生活,写我们周围的事,把自己内心深处最想说的通过文学语言把它写出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用自己的真情打动读者。教学中如何使文章感人呢?笔者认为应着眼于“情”,从内容的真情人手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一篇佳作不仅是内容充实,语言流畅,更主要的是字里行间还应跳动着作者的真情。目前中学生作文大多内容贫乏,语言枯燥,其中有章法技巧方面的原因,但关键还是缺少感情投入,所写往往是老师强行规定或自己硬凑虚构,因而呆板乏味。古人云:“情者文之经”,“为情而造文”。那么,如何引发和培养中学生作文中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的作文达到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效果呢?笔者在作文教学中作了一些肤浅的探讨。一、关注生活,缘事生情说简单点,学生作文就是写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心声。因此教师要善于教育学生热爱生活,指导学生投身于生活,不仅要观察生…  相似文献   

4.
赵丽琼 《成才之路》2009,(11):20-21
作文。是生活的真实的反映。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用自己的笔写出自己真实的、独特的感受。写出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但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恰当地引导,引导他们在写作文时要做到写实事、说真话、诉真情。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让学生想写、爱写、会写,并能通过作文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表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使学生下笔有神,乐写、善写作文呢?我认为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在农村中学,存在着一些学生作文水平低,教师害怕改作文,学生抄袭优秀作文应付了事的现象。这样的情况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一、农村中学生写作水平低的原因1.缺乏生活感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没有生活,写作文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现在中学生最缺的是什么?就是生活的感悟。学生哀叹作文难写,究其原因是他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单调,不是校园就是家里,整天家门出、校园进的,没有什么内容可写,对周围的一切熟视无睹,反应冷淡,不是视而不见,就是见而不思。于是有一些同学常常将阅读范文作为自己提高写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实践中,学生一直以来都对作文有着畏难,甚至恐惧的心理,写出来的作文大多是"任务式"的作文,更甚至是"套路式"作文,用机械的习作模式进行套写。多数学生不会在作文中说自己的话,写自己的情,更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个性,成了一个"空心"的人。这样的情况恰恰违背了作文"我手写我心,我文表我情"的意愿。那么,作文教学中怎样让学生书写真情、张扬个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生活与工作中经常看到这样的学生:他们很好说话也很会说话.也就是说口头表达能力很好.无论词汇与逻辑性都很好.但就是作文总是写不好.书面表达很差。好多人不理解是怎么回事,把自己说的、想的写出来不就是作文吗?是啊.就这么简单。那为什么这些学生做不到呢?我认为其中有一点很关键.那就是我们的语文学习缺少或者就没有“实践性”。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的核心理念与七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作文教学方面的核心理念是什么?概括起来,可以用这样12个字来表述:乐意写,写生活,多实践,表真情。乐意写,是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角度来说的,就是要让学生觉得写作不是一桩困难的事,是自己很乐意做的一个作业;写生活,是从作文内容的角度来说的,要让学生逐步感觉到,作文就是反映自己熟悉的生活,广阔的现实生活就是作文材料的丰富源泉;多实践,是从作文过程的角度来说的,作文水平的提高必须以反复地、不断地实践为基础,实践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表真情,是从作文结果的角度来说的,就是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应该具有真情…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引导学生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触摸生活、参与实践、表达真情就是新课程在作文教学方面的核心理念。因此,小学生作文教学应视生活为写作的源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审美的兴趣。这样才能"陶冶学生的审美的情操","培养其健全的人格",促进其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主动性,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笔者每次在习作训练前,为学生选取或创设一个特定的生活情境,引导他们融入此情此景,他们会因"物"而发"情",因"情"而发"辞",写出来的作文不仅"言之有物",而且"言之有序""言之有情"。  相似文献   

10.
姬爱芝 《考试周刊》2010,(17):63-64
情感因素在作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诱导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使学生有感而发,抒真情,写真事,吐真言,以情导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丰富生活体验,生活即作文,以情育情;用情感激励,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学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写作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创作情感,使作文教学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相似文献   

11.
学生作文时,常常写不出有真情的东西来,究其原因:就在没有留心观察生活,以至叙事、状物、抒情等平铺自叙,没有深层次的挖掘和描写,使很多真切而深沉的“情”从笔下悄悄溜走。于是,他们只好生编硬造,或者虚情假意地捏造几句,便将作文交给老师。  相似文献   

12.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应该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鲜活的生活,去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不为文造情.要让学生明确我们真实而有味的生活才是作文厚重的大地,记叙的内核就是把真实的生活画面化.写生活就是写下那些触及你心灵的“真事”,注入我们的真情;写生活就是学会捕捉生活中的感人细节,学会把动人的瞬间画面定格;写生活就是要融进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真切思考.  相似文献   

13.
杨玉霞 《学周刊C版》2014,(5):166-166
作文一直是令学生头疼的一件事.究其原因,学生多是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因为在他们的心里.总有一种情结.作文就是写名人。写大事,写崇高.写大气。可是,学生的人生经历少.分析问题的能力低.且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让他们来写呢?叶圣陶说过.作文即生活.作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所以。我觉得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让学生把眼光放低,形成一种意识.只要有生活,就一定有作文:生活本身千姿百态,作文必定丰富多彩;我的生活中充满了喜怒哀乐.我的作文也一定能够出类拔萃。而要做到这一点.我觉得有必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教师要承认学生个性的存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个性:应努力开拓写作空间,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大胆鼓励学生想象,使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吐真情、说真话,写真事,充分体现他们各自的生活体验、情感、思维和认识水平等,让作文充满个性活力。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创新作文?我认为,只要能用我笔写我心,抒我情,写出了真感情,真体验的,就是创新作文;只要是有新意的表达就是创新作文。如何教会学生写“创新作文”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从情感入手奠定思想基础教学中老师要促使学生树立“为情造文”“因情而感,因情而发”的写作观点。教育学生做真实的人,写真实的话。让学生感受到作文与生活一样,是生活的需要,是生活的点缀,鼓励学生写出原汁原味的社会生活。二、从深入生活和阅读积累入手奠定材料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尽可能的扩展学生的…  相似文献   

16.
如何解决学生写作文无话可说的“老大难”问题呢?我认为:首先要解放学生的思想,把学习写作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他们用自己的目光和心灵在丰富多彩的现实中,无拘无束地品味人生,体验真情,并随时随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正如窦桂梅老师所说:“作文就是你怎么想的,或者是怎么说的,就怎么写下来。”  相似文献   

17.
如何解决学生写作文无话可说的“老大难”问题呢?我认为:首先要解放学生的思想,把学习写作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他们用自己的目光和心灵在丰富多彩的现实中,无拘无束地品味人生,体验真情,并随时随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正如窦桂梅老师所说:“作文就是你怎么想的,或者是怎么说的,就怎么写下来。”  相似文献   

18.
<正>"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是新课标赋予作文教学的新理念。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应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一、贴近实际,多一点真话"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有他们独特的认识生活的方法,也有他们独特的表达手段。"(杨再隋)因此,关注儿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近儿童,触摸学生的情感世界,显得尤其重要。在作文  相似文献   

19.
[案例材料] 我刚参加工作那年,教两个班语文课兼一个班班主任。看着那些半大不小的孩子,感觉还真的不错。第一堂作文课,题目是《我第一次……》,要求学生补充好题目,然后写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这个题目应该是非常有写头的,我对学生充满了期待。收上作文后我就读起来,陶醉在学生的叙述与想象当中。——不管作文写得好与不好,读他们的作文就是一种很好的“交流”,这些作文能使我了解学生,认识到他们稚嫩而又丰富的内心。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难点之一。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对作文的思想负担很重。往往一提到作文就感到头痛,这些学生拿起笔来,总是望眼欲穿,咬烂笔杆,绞尽脑汁,就是写不出几行字来。即使勉强完成,要么是空话、套话,没有真情实感;要么是东拼西凑,前后不连贯。这种种问题的出现是值得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深思的。那么如何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呢?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去做比较可行。首先,要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有亲身体验的东西,从生活中提取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文章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