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约翰·福尔斯是20世纪60年代英国文坛上具有创新意义的小说家,其代表作《法国中尉的女人》,因其实验性的叙事手法也被称为"元小说"的典范之作,赢得了极高的评论。文章拟从元小说的理论入手,结合文本,分析解读《法国中尉的女人》在叙事策略上的技巧。  相似文献   

2.
小说演变至今,从对虚构性的回避和遮掩到对虚构性的全面认定,无疑是小说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在小说中讨论小说写作的虚构性成为新的小说形式,其中福尔斯创作的《法国中尉的女人》功不可没。福尔斯在《法国中尉的女人》中对小说虚构性的独到见解和灵活运用,体现了虚构性对于小说的强大功效以及虚构性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洪青 《英语辅导》2014,(2):195-197
在《疯癫与文明》中,福柯从考古学的角度将西方社会对疯癫的态度分为三个阶段,认为疯癫不仅仅是生理病变的产物,而且还是文明或文化的产物。《法国中尉的女人》中莎拉的经历可谓是对西方几百年来疯人境遇的较好诠释。本文拟运用福柯的理论来对英国当代作家约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进行主题分析,以期解读出作品的历史和社会内涵。  相似文献   

4.
《法国中尉的女人》这部后现代派经典之作,其创作虚实相生,诡秘的语言文字游戏和飘忽不定的人物形象及结局的不确定性显示了元小说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5.
约翰·福尔摩斯是蜚声世界文坛的英国当代小说家,其代表作《法国中尉的女人》以其深刻的主体、丰富的内涵以及独特的叙事结构备受广大读者和评论家的喜爱。这部小说讲述了男女主人公查尔斯和萨拉经历了种种选择和抗争,摆脱了世俗偏见,最后走上了自由之路,使得该小说散发着哲学的智慧与文学的美感。基于此,主要从小说主题和创作技巧的角度探讨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所蕴含的存在主义思想,为解读这部小说提供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由同名小说改编的《法国中尉的女人》在影像构图、剧作结构等方面都堪称经典。通过对影像画面、叙事结构的解读,以探索影像的审美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7.
福尔斯是英国当代著名的后现代主义作家。通过分析他的《法国中尉的女人》的人物刻画、情境描写、话语蕴藉、创作技巧等,探讨了后现代主义的创作艺术及其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约翰·福尔斯深受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的影响,这在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中都有体现。他的著名作品《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人物刻画,结局设定以及叙述方式和创作技巧等方面,探讨福尔斯的后现在主义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9.
英国小说家约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发表于1969年,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在1981年上映。小说采用了元叙事的方式来塑造人物,并使人物获得生命,新的叙事模式与小说在故事层上设置的不同于传统小说的三种结局形成一种对应关系。电影为尽可能接近小说的叙述方式,采取了戏中戏的叙述,在故事层也打破了时空界限,设置了三种结局。本文通过对《法国中尉的女人》小说与电影进行段落式的对比分析,探讨更深入的对照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0.
柏桦 《文教资料》2007,(8):77-78
以叙事学理论为依据,本文考察约翰·福尔斯的著名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中叙述者的独特表现及其功能,认为叙述者的形象演变和角色转换构成了这篇小说的后现代主义特色。  相似文献   

11.
《法国中尉的女人》是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的代表作,它完美地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技巧。本文主要从其叙事角度、叙事结构和人物刻画几方面分析了它所体现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2.
从身份建构的视角出发,分析《法国中尉的女人》中女主人公莎拉由于自我受到压抑而产生的自我身份危机,以及她重建自我身份的过程,以期为小说的解读提供一个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主义元小说是极具创新性的小说创作策略,包括开放式结局、戏仿、拼贴、任意时空等多种叙事形式。本文以《法国中尉的女人》为例,探寻元小说的写作奥秘。  相似文献   

14.
关于《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叙事艺术,学术界有种种评论,但对其叙事节奏的研究却少有人涉及,未能揭示出小说所独具的音乐美。文章认为,与传统小说的单维时间型节奏相比,《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叙事节奏显示出一种积极的开拓精神,即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来进行节奏的构建和营造,从而形成了一种时空复合型的节奏。这不仅为读者的文本解读带来一种别样的格调和情致,增强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而且也体现出作者在现代小说节奏构建问题上的独特思考和大胆创见。  相似文献   

15.
约翰·福尔斯是当代英国著名小说家.针对二战后小说各种形势已经枯竭的说法,约翰·福尔斯在<法国中尉的女人>中实验性的采用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创作了不确定的情节,为二战后小说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6.
《法国中尉的女人》一直以来被广大学者定义为一部“理想的女权主义虚构作品”。研究者们认为萨拉作为福尔斯笔下的女主人公具有强烈的自主性,大胆摆脱了维多利亚时代对女性顺从、贞淑、柔弱形象的束缚,成为自由独立的典型女性人物,也由此证明了福尔斯是一位地道的女权主义者,是女性运动的旗手。然而细读文本发现,福尔斯笔下的萨拉虽然具有某种程度上的自主性,但实际上仍是男性视角下的失语者,是被男性拯救的他者及被男权话语赋予“疯狂”特质的欲望客体。《法国中尉的女人》表面上是女权主义的进步作品,实际上却宣誓男性权威,拥护父权主义。  相似文献   

17.
周敏 《文教资料》2006,(10):121-122
《法国中尉的女人》是英国小说家约翰·福尔斯的代表作。在该部小说中充分体现了战后英国小说多元化的趋向。小说中传统与现代的矛盾错综复杂,但同时又将两个时代的特征剖析得淋漓尽致,集中体现了作者的存在主义思想与实验主义创作才能。  相似文献   

18.
《法国中尉的女人》(The French Lieutenant'sWoman,1969)是英国当代作家约翰·福尔斯的代表作。这是一部实验性很强的小说,经常被人称作是一部"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这个"虚构"的故事发生在1867年莱姆·雷杰斯小镇,即维多利亚时  相似文献   

19.
《法国中尉的女人》中,人物之间的话语权力互动构成了文本的世界,即表层空间;叙述者与读者之间的话语互动则构成了作品的世界,即深层空间。这些互动揭示了话语权力由中心到边缘,由边缘到中心的永恒互变规律。  相似文献   

20.
为反抗父权规训权力及等级社会的不公,海斯特和萨拉都戴上了面具。本文将结合福柯的权力理论和女性主义理论,剖析她们如何通过戴上面具摆脱边缘地位成为独立自主的新女性,以期为解读《红字》和《法国中尉的女人》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