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吉宇宽 《图书馆》2011,(2):53-55
文献采访是图书馆著作权侵权的源头,预防侵权采访员责无旁贷。预防采购盗版书刊,防止接受捐赠、调拨、交换侵权书刊,预防书刊补遗侵权,预防采购著作权侵权数据库,防止使用数据库侵权,预防采访开放存取的科学数据、期刊等网络信息资源侵权,这些都是采访员维护著作权的职责范畴。  相似文献   

2.
刘磊 《传媒》2019,(1):88-90
当前新媒体内容版权侵权具有文字侵权、图片侵权、音视频侵权等多种类型,面对复杂的侵权现象,新媒体版权保护存在维权成本高、版权确定难、技术鉴定难等问题。为此,需要通过提升侵权惩处力度、降低维权成本,完善侵权投诉机制、做好制度保障、提升技术手段等实现对新媒体内容版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网络侵权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媛 《情报学报》2002,21(2):152-157
本文在对网络侵权的含义、特点、种类进行界定的基础上 ,分析了网络侵权的归责原则 ,认为传统的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不应机械地套用在网络侵权上 ,而应综合考虑侵权主体类型、被侵权的标的等相关因素来确定。最后阐述了网络侵权的构成要件 ,认为网络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因侵权行为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4.
王臻 《新闻世界》2012,(7):256-257
新闻侵权是一种不同于一般民事侵权的致害行为,虽然其民事责任同样依法受到追究,但其构成与一般民事侵权又有所区别。本文以《新京报》的"李颉生死"这起新闻侵权事件为例来分析新闻侵权的几种表现,提出了新闻侵权责任承担方式适用的原则,以期帮助记者在采访报道中,避免新闻侵权。  相似文献   

5.
新闻报道要真实合法,当新闻报道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受害人仍有权主张新闻侵权的成立以维护自身的利益。当前我国尚未有专门的新闻法,关于新闻侵权应根据民事一般侵权的规定并结合新闻侵权的特点来认定。文中阐述了新闻侵权区别于一般民事侵权,并重点论述了新闻侵权的成立应具备四个要件。  相似文献   

6.
新闻侵权,作为一种侵权责任,按照《侵权责任法》相关法律规定,根据不同的侵权主体以及造成的危害程度大小理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本文从司法实践的层面,按照新闻侵权主体的侵权类型以及所承担的相应法律责任来与同仁一起探讨其中的内在规律,以对实践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7.
侵权法的逻辑起点是"所有人自负其责",所以,要让他人承担责任就必须以可以归责性为基础。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就是确定侵权责任承担理由或依据的基本准则。它是侵权责任的理论核心,贯穿于整个侵权责任法体系之中,对具体规范起着统帅作用,是司法机关处理侵权纠纷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本文从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内涵、历史演变入手,围绕着学界争议的焦点问题,分析我国的侵权责任法归责原则体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广告引发的虚假侵权、名誉侵权、肖像侵权、隐私侵权等广告侵权行为层出不穷,已经成为目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较新鲜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新闻侵权"是否应进入侵权责任法,或者说其作为一般侵权是否应被明确或强调,法学界有肯定和否定两种观点.从法理和法律上看,"新闻侵权"无疑是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一般侵权,但是否进入侵权责任法或者进行特别明确,应基于我国"新闻侵权"司法实践中对新闻媒体普遍适用证明责任倒置的状况,另外还要考虑我国新闻法短期内不可能实施的客观情况.总之,以司法解释形式对"新闻侵权"进行特别规定是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0.
博客传播侵权法律责任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春江 《编辑之友》2011,(6):101-104
博客侵权案件的不断增多,引起了人们对博客侵权法律责任问题的关注,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把握博客侵权法律责任,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博客侵权责任主体有哪些?博客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有哪些?博客侵权行为归责原则有哪些?博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日益健全和发展,新闻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由新闻侵权引发的民事诉讼呈现出日渐增多的趋势。新闻侵权案件的发生,对新闻媒体来说不仅"劳民伤财",而且有损自身的形象。因此,新闻媒体有必要认真探讨防止新闻侵权的问题。新闻侵权的几种情况在层出不穷的新闻侵权案件中,最容易发生侵权有以下几种情况:新闻报道中的内容失实,这是最主要的新闻侵权原因。新闻报道内容失实  相似文献   

12.
尹君 《大观周刊》2011,(9):41-42
我国民法对于共同侵权行为虽然早有规定,但其认定标准缺乏实践可操作性,而数人侵权在何种情况下属于共同侵权对于受害人利益的保护具有重大意义。因此,研究共同侵权的界定标准和共同侵权的责任分担,对于侵权法的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在新闻侵权中,如何确定侵权主体,法学界、新闻界有多种议论。起因说认为,谁为具有侵权内容的文章提供原始素材的,谁就是侵权主体。执笔说认为侵权文章撰稿人是侵权主体。权力说认为有权签发文章的人是侵权主体。控告说认为受害人控告谁,谁就是侵权主体。实现说认为刊载侵权文章的报刊社是侵权主体。过去,司法实践中也有两种意见:一、作者和报刊视为共同侵权主体;二,如作者是履行职务的记者,该记者不能作为侵权主体,只有报刊社才能作为侵权主体。理由是,为履行职务的记者所发表的文章是在接受报刊社下达的任务后进行采访撰写的,文  相似文献   

14.
梁静 《记者摇篮》2010,(1):40-41
现代社会中,新闻是一个庞大的产业,报纸、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因新闻侵权引发的诉讼屡有发生,各种通过新闻媒体传播而引发的名誉侵权、肖像侵权、隐私侵权等新闻侵权案件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5.
新闻侵权纠纷发展趋势 在资讯越来越重要的现代社会,媒体侵权纠纷已成一种常态.具体来说,当前新闻侵权有如下趋势:一是涉案媒体多元化,不但传统媒体涉讼频频,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也日益发展成侵权主要媒体;二是侵权对象多元化,媒体侵权对象从公职人员、社会公众人物向普通民众、社会组织扩展;三是媒体侵权内容多元化,从原先较单一的媒体名誉侵权向隐私侵权、肖像侵权等人格权利扩展;四是侵权索赔目的多元化,有从单纯的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向阻吓媒体监督权利行使方向转化趋势;五是纠纷解决方式诉讼化,目前有关媒体侵权纠纷解决的机制基本限于诉讼解决,其他可替代诉讼的解决机制还没有引起相当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微博侵权现象伴随微博而生,且社会危害日益凸显.微博侵权特征一是其传播特点加大了侵权的危害,二是构成微博侵权的博文往往指向性更强且更直接,三是侵权主体具有广泛性并难以识别,四是侵权具有即时性.其成因主要有“去罪化”心理、把关的滞后性、断章取义以及网络法规的不完善等.  相似文献   

17.
出版物中图片数量越来越多,图片侵权问题愈加突出。分析了出版物中图片侵权的现状及主要侵权形式,提出了防范出版物中图片侵权的具体对策,即只有加强对著作权知识的学习,建立规范的图片使用制度,并采取各种手段保护图片著作权才能规避图片侵权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信息传播行为中存在着版权间接侵权的风险。应采取完善间接侵权制度,认清侵权认定规则,坚持“一声明三审查一配合”原则等措施,积极规避间接侵权风险。  相似文献   

19.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然而仅仅做到真实,就能防范新闻侵权吗? 当然不是。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媒体进行的真实报道导致的侵权纠纷越来越多,媒体被推向被告席的新闻侵权案例逐年快速增加,媒体侵权败诉屡见不鲜。作为新闻工作者,要防止踏人新闻侵权雷区,必须远离六类容易被忽视的新闻侵权,始终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进行采编工作。  相似文献   

20.
刘海燕 《大观周刊》2011,(30):209-209
新闻侵权在当今信息社会中屡见不鲜,而调查结果表明,在新闻侵权纠纷中,公众媒体胜诉者不过十之一二.对于公众媒体而言,知晓侵权类型并掌握规避侵权纠纷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