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发现了     
正去年冬天,天气很冷。有一天傍晚,我见院子里有口大缸,就贪玩把缸里灌满了水。第二天早上,我发现水缸里的水都结成了冰,而且水缸还裂了个璺。刚开始,我以为是叔叔家的小弟弟把水缸敲坏了,结果婶婶说昨天小弟弟并没有在家玩,那么水缸怎么会裂璺呢?  相似文献   

2.
潘采夫 《新读写》2021,(4):49-50
十几年前奶奶去世,去世前后一周,我在医院里陪她。她拉着我的手,把一辈子没说过的话都说了,其中大部分内容是讨伐我爷爷。奶奶和她的母亲在小李庄单门独户,想找门人丁兴旺的亲事。由于小濮州是个大集市,我爷爷的父亲弟兄五个,我爷爷弟兄四个,我父亲也弟兄四个,可谓枝叶繁茂,爷爷又是家族长子,就被相中成了亲家。结果我奶奶说:"没想到一辈子毁到你爷爷手上。"  相似文献   

3.
兄妹送萝卜     
森林里住着小兔一家。有一天,兔妈妈上班去了,留下两个一大一小的萝卜想考考儿女。小兔妹妹和小兔哥哥早上醒来看见了,他们都直流口水,想:吃大的萝卜多好啊!兔哥哥捧着大萝卜马上向前奔跑,兔妹妹看见兔哥哥把最大的萝卜拿走了,就哇哇大哭起来,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滴下来。一会儿她见哥哥急转弯了,兔妹妹一拍脑袋想:“兔哥哥肯定把萝卜送给奶奶了,因为奶奶生病了,今天刚出院回家,我也要把小萝卜送给奶奶。”于是,兔妹妹也把小萝卜送到奶奶面前。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奶奶,这是我们的一份心意,让你补补身子。”奶奶看见兄妹俩捧着的萝卜,说:“你…  相似文献   

4.
俞群 《家庭教育》2006,(9X):34-35
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很大的玫瑰花,全校的同学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小女孩在花房里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花,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下来送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下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送给你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相似文献   

5.
张梅玲 《家庭教育》2009,(12):28-29
小红是一个性格内向、自小跟奶奶长大的13岁女孩。她的学习成绩在班级属于中下水平,加上她性格内向,平时很少和同学谈笑。有一天,她忽然蹦蹦跳跳地跑到家,见到奶奶就高兴地说:“奶奶,我今天太高兴了。”奶奶很少见到孙女这么高兴,就问:“今天你怎么那么高兴呀?”“今天有一位从美国回来的老爷爷观摩我们班手工课,当时我正在剪一对蝴蝶,我剪好后,他高兴地问我能不能送给他带到美国去,他要贴在他美国家的窗户上。我当然很高兴把蝴蝶送给这位老爷爷啦。他还夸我手巧,  相似文献   

6.
一个警察在接到报警后,询问四个男孩在动物园到底干了什么坏事。第一们男孩说:“我叫乔治,我把花生扔到大象栏里去了。”第二个男孩说:“我叫彼得,我把花生扔到大象栏里去了。”第三个男孩说:“我叫迈克,我也把花生扔到大象栏里去了。以后我再也不这样做了》“第四个男孩说:”我叫花生……”动物园里的坏事@Idol  相似文献   

7.
干娘树     
我小时候体弱多病,母亲迷信,就请算命先生给我算一算。算命先生说我命里缺木,需要认一个木命的女人或者一棵大树做干娘。我家门前就有一棵大树,认做干娘再方便不过了。母亲挑了个吉利的日子,带我到大树下,将写有我的名字和生辰八字的红  相似文献   

8.
弃老山     
从前,在一个小山村里住着一个叫平男的男孩。他和老奶奶一起生活。虽然日子过得清苦倒也平平安安的。可是,一天,不幸的事情突然发生了。城堡里的王爷发布了一条命令:各家各户必须把家里60岁以上的老人扔到山里去。平男看到告示以后非常伤心,因为没有了奶奶他就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了。可是王爷的命令是不可违背的。他和奶奶坐在火灶前哭了一夜,直到天亮。最后奶奶平静地说:“好了,孩子,还是按照王爷的命令把我扔到山里去吧。”第二天,天一亮,平男就背奶奶上山去了,爬到半山坡,他听见背后不断传来奶奶折树枝的声音。平男边爬山边…  相似文献   

9.
在苏北农村长大的我,自幼就沉浸在“布老虎”的浓郁氛围里。奶奶和母亲自幼学习针线女红,虽然识字不多,却心灵手巧。她们缝制的布老虎在我们乡间很有名气。逢年过节,奶奶和母亲总会送给我一大堆布老虎,让小伙伴们羡慕不已。我永远忘不了童年生活中最温馨亲情的一幕:除夕之夜,温暖的小屋里,我缩在红艳艳的被子里。橘黄色的灯光下,奶奶和母亲坐在床头,全神贯注地缝制布老虎,那大大的眼睛,神气的嘴巴,威风凛凛的虎头纹,是她们准备第二天送给孩子们的礼物……在那物质不丰、精神贫乏的岁月里,小小的“布老虎”对于一个孩子有着多么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三朵玫瑰花     
有一天,苏霍姆林斯基看到一位小女孩摘下了花房里最大的一朵玫瑰花,他走过去蹲下来,拉住小女孩的手微笑着问她:“你能告诉我,你摘这朵花要去干什么用吗?”小女孩不好意思地说:“我奶奶病得很厉害,她看不到这么美的花,我想把这朵花送给奶奶看看就还回来。”苏霍姆林斯基被深深地感动了。他毫不犹豫的又摘下两朵玫瑰,送给小女孩,说:“这一朵是送给你的,因为你有一颗美丽善良的心;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相似文献   

11.
寡言者自重     
我父亲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居家过日子,他只是微笑,从不表达自己的意见。母亲却特别善说。母亲絮叨的时候,父亲自然烦,就去担水,把水缸担满之后,就浇庭院里的丝瓜葫芦,总之是不让自己闲。他觉得劳动才是大事,有足够的理由使他免听母亲的闲言碎语。母亲知道他的用心,很是生气,对我们说:你们的父亲是个十足的大坏蛋,他懂得怎么折磨人。母亲总能从我们身上找到缺点,不停地管教。我们非常不耐烦,逆反之  相似文献   

12.
不平常的母亲1966年,我上小学一年级,老师给我们布置的第一个家庭作业是:弄清楚父亲的职业,第二天告诉全班同学。我回家后马上问母亲父亲是干什么的,母亲说她和爸爸都是科学家。我问她科学家是干什么的。她递给我一把勺子,要我把它扔到餐桌上。我扔出去,但勺子掉到  相似文献   

13.
吴梅珍 《天津教育》2004,(11):11-11
苏霍姆林斯基所在学校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特大的玫瑰花,每天都有许多学生出于惊讶和喜爱来观赏它。有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小女孩从花房里下了那朵特大的玫瑰花,从容地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小女孩为什么要花,于是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下来送给她看,看过了我就把花送回来。  相似文献   

14.
范国强 《中学教育》2005,(10):28-29
一位朋友对我说,儿子上小学六年级,阅读能力不强,考试时,总是概括不好章的中心思想。还问我她儿子最近试卷上的一篇章的中心思想该怎样概括。章的故事情节大致是:在一个非常干净的城市,一位母亲带着女儿上街,女儿吃了零食,随手把包装纸扔到地上。母亲觉得应该让孩子把纸扔到垃圾桶里,但垃圾桶在宽阔的马路对面。为了让孩子养成讲卫生的习惯,母亲犹豫再三,还是叫孩子穿过马路去扔废纸。就在孩子扔完纸片返回时,被一辆车撞死了。母亲承受不了这一打击,疯了。  相似文献   

15.
开心果妹妹     
<正>妹妹是我们家的开心果,今年5岁了。有一次,妈妈对我们说:“在我们家,我是班长,爸爸是副班长,姐姐是组长,妹妹是组员。”我问妈妈:“就一个组员吗?”妈妈说:“是的。”妹妹听到了,一本正经地说:“不!爸爸是父班长,我是母班长!”我们听了都哈哈大笑。妹妹是个“学话精”。有一回在老家,妹妹想让爷爷带她去买玩具。爷爷说:“乖宝,等奶奶睡着了我们再去吧。”妹妹赶紧跑到奶奶面前,好像下命令似的说道:“奶奶,把手机放下,快去睡觉!”奶奶不明所以,  相似文献   

16.
“小芳,快起床!跟奶奶到张大伯家的池塘里拾螺蛳、河蚌去。”奶奶在楼下大喊。我一听来了劲,一骨碌起了床,一边穿衣服,一边兴奋地说:“呀,池塘里有那么多好吃的?也让我去捡几个尝尝鲜!”奶奶急得上了楼,拍拍我的脑门说:“傻丫头,哪有那么多好事?因为张大伯家把池塘里的水都抽干了,鱼也捉尽了,听说明天要盖上土种桑树呢!今天我们快去。”  相似文献   

17.
小时候,奶奶的院子里种着几棵栀子树。春天时,满院沁人心脾的花香总带给我无数午后馨香的美梦。当繁花似锦时,奶奶总会细心地摘下一篮洁白的栀子花送给街坊邻居,而小小的我平时连一颗糖都不舍得与小伙伴分享,对奶奶的行为自然感到不解。"奶奶,干吗要把我们的栀子花送给别人  相似文献   

18.
弟弟真逗     
正我的弟弟今年5岁了,他呀,特逗人。一天,他看见我家的小鸭子在池塘里游水,就随手把邻居王大妈家的小鸡也扔到了池塘里,嘴里还说:"小鸡,快去池塘里和鸭哥哥一起捉鱼吃吧!鱼可好吃了!"小鸡进了水,扑腾了几下就要往下沉。奶奶看见了,赶忙去捞,可最终还是晚了一步,那只小鸡成了弟弟实验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9.
如今,农家乐越来越流行,我也亲自动手体验了一把。 我在奶奶家陈旧的阁楼里翻到了一包亮晶晶的像宝石一样的种子,奶奶告诉我这是黄瓜籽。我想吃自己种的黄瓜,就求奶奶把黄瓜籽送给我,奶奶答应了。  相似文献   

20.
沈坤林 《师道》2004,(10):43-44
听奶奶说,周岁时,一个算命先生曾为我指点过人生道路:读书或做木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