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国内企业界在深刻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巨大作用的同时,也迫切希望有更多的符合具体国情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案例作为参考和借鉴.煤矿开采大多是井下作业,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自然灾害时刻威胁着煤矿工人的安全与健康.近年来国家对煤炭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大,再加上矿井服务年限、采场条件的不断交化,使得对安全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郑煤集团公司现有职工4.5万人,资产总额220亿元.2009年煤炭产量完成183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58亿元,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397位,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企业第22位,河南省工业百强企业第15位.  相似文献   

2.
德州晶华集团是中国建材五十强企业,山东省百家重点企业之一。德州晶华集团振华有限公司是晶华集团的一个主要子公司,公司总资产15亿元,年销售收入10亿元,员工2000余人。主导产品为浮法玻璃、空心玻璃砖。公司的浮法玻璃和空心玻璃砖凭借一流的质量,创出了响亮的名牌,畅销全球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成功进入奥运工程、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  相似文献   

3.
吉林森工集团有13户紧密层企业和10个核心层企业,员工13万人,总资产54.2亿元,是从事森林采伐、森林培育、林产加工、木材及制品经营销售的特大型专业集团。近年来,集团党委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指针,以企业文化为支撑点,成立了“吉林森工企业文化协会”,组织专人制定《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意见》,秉承“有限资源,无限生机”的经营理念,发挥“创业、创新、创牌、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社会,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个企业,承受着强大的压力,如何从林立的企业中脱颖而出。是每一个企业决策者所面临的问题。1984年海尔公司的张瑞敏在企业亏损147万元的情况下,首先提出文化先行、企业理念先行,为中国企业界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注入了强心针。中国企业逐渐开始关注“企业文化”这个名词,至今已经有将近20年的历史了。然而,在我国企业逐渐探索的这20年中,企业文化建设成功的案例还并不多,比较国外企业几十年近百年的企业文化探讨和建设历史来说,我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还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5.
赵仰东 《职业圈》2012,(29):7-8
南瑞信通公司是南瑞集团直属分公司,主要从事电力信息管理、信息安全、ERP、电力通信等业务,产品几乎涵盖电力信息通信整个领域。属高科技IT企业.是电力信息通信应用领域的技术引领者。近年来,公司快速发展,经营业绩稳步提升,年营业收入超过12亿元,员工超过600人。  相似文献   

6.
企业文化的提出,是现代市场体制对于企业发展和生存的客观要求,阐明企业文化是当今企业发展生存的有效的文化武器,并提出企业文化和企业的虚实有机结合,从而引起企业对建立特色企业文化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鲁北集团)是一家拥有200亿元资产、55个成员企业、5000名职工、集化工、建材、轻工、电力等12个行业于一体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环境友好企业,获得2005中华环境奖、阿拉善SEE企业生态奖,列入国家国民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山东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8.
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企业文化具有人本性。现代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理想、道德、价值观、行为规范等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这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传统的管理理论把企业当作专门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经济组织,认定企业的唯一目的就是创造利润。在现代企业文化看来,企业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而且更是一个人的组织;它不仅谋求利润,而且更谋求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国良 《职业圈》2013,(15):6-6,9
一、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不足。不少企业对企业文化不够重视,甚至毫无概念。这些企业整天忙于生产经营,更多地考虑企业所处的位置和现状,只顾眼前利益,无暇顾及长远战略。有的企业没有认识到企业从产生开始就存在指导企业经营的理念和精神,没有把握创建企业文化的最好时机。有的企业没有认识到在不同发展阶段存在着不同企业文化,因此没有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企业文化,导致企业经营理念落后,机制僵化。一些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漠视态度,容易导致企业战略管理出现问题,诚信缺失行为盛行,最终影响到内部效率和正常运作,企业出现潜伏危机症状。有的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功利性的特点,根本不会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实现社会责任最大化为目标,实质上是缺乏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徐秋晨 《职业圈》2013,(8):6-6,8
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中倡导、积累、筛选、提炼形成的,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软约束,是提升企业形象、增加企业价值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要素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力建设企业文化,尤其是先进的企业文化,不仅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更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内部共同的价值观念,它表达了整个集体的认同感,有助于增强组织的稳定性。在较深的层面企业文化代表着企业共同的基本价值观念,其外在表现则体现出行为规范或经营风格。科特认为,企业文化产生的很必要条件在于企业成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保持相互问交往,并且无论从事何种经营法均获得了相当的成就。也就是说,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功的沟通过程的积累,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不会成功。一个成功的企业才可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1.
企业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企业竞争日趋激烈,许多企业面临改制、转型等问题,在企业管理变革中企业文化已成为重要制约因素,企业文化正在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用优秀文化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和经营业绩,实现企业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对企业文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崔昂 《职业圈》2014,(14):5-5
本文从企业文化的概念在日本产生以及欧美企业对日本企业的研究、学习谈起,指出了文化企业对于企业的重要性,随后谈到了目前对于企业文化研究的成果,企业文化的种种定义,继而作者指出了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企业文化的构成:企业的使命;企业的愿景;企业的价值观。最后作者谈到了在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下,我国的的企业文化建设会更有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刘津津 《职业圈》2013,(24):13-13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为全体员工认同和恪守的共同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其实质在于把一种深厚的人文精神融汇到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发展过程中,是企业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企业文化的兴起正是缘于企业管理的发展。企业管理的发展需要发展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企业来说相当于思想对于人。所以对企业来讲。为什么设备资金差不多,有的会发展,有的不发展。甚至有的设备资金都很雄厚但最后都没有发展起来,企业文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蔡荣源 《职业圈》2010,(33):15-16
企业培训和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必须重视和发展的内容。只有理解了企业培训和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  相似文献   

15.
吴琼 《职业圈》2013,(24):14-14
企业文化客观存在于每个企业之中。积极的文化可以推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使得企业长盛不衰,但消极落后的企业文化,却阻碍着企业的发展。那么,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如何打造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本文浅谈作者浅见。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和精神层等四个层次的文化,其管理功能是从两个方面得以实现的,一是建立相应的制度,付诸实施,是硬性管理部分;二是企业价值理念的文化道德约束作用。其涵盖一个企业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其导向、约束、凝聚、激励等功能对企业的发展和每一位职工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有效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精神风貌,有助于实现企业更快、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6.
齐长明 《职业圈》2010,(34):76-77
人力资源怎样活用企业文化,开发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内在的精神实质变成显化的大家认可的意识,提升员工绩效,特别是提升团队绩效,从而创造企业经济效益,已成为当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王俊荣 《职业圈》2013,(23):16-16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的重要目标,企业作为经济社会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构建和谐企业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不仅能够感染人,激励人,而且能够塑造和谐企业,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公信度,从而促进企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8.
包晓炜 《职业圈》2012,(20):24-24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它是企业员工群体具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明确的价值取向和高尚的道德境界。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实力。企业文化可以成为员工思想、行为的依据。进而使员工的行为由他律变成自律,使企业形成上下一盘棋.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相似文献   

19.
企业文化年     
万江心  李静 《职业圈》2012,(1):62-64
由于关于企业文化的奠基之作都是在八十年代诞生的,从那时到如今,是企业文化在中国实践与发展的30年。这30年,是企业文化从一个逐步被企业认识。逐步被重视、逐步升温成“文化热”的30年。 2011年11月12日,“企业文化三十年:实践路径与方式——中外企业文化2011北京峰会”在企业文化理论诞生30年之际隆重召开。30多年来,我们的企业坚持改革创新,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企业文化年     
由于关于企业文化的奠基之作都是在八十年代诞生的,从那时到如今,是企业文化在中国实践与发展的30年。这30年,是企业文化从一个逐步被企业认识。逐步被重视、逐步升温成“文化热”的30年。 2011年11月12日,“企业文化三十年:实践路径与方式——中外企业文化2011北京峰会”在企业文化理论诞生30年之际隆重召开。30多年来,我们的企业坚持改革创新,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