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骨文有一字作(?)等形,从自从鱼,应隶定作(?)。自即鼻的象形初文,《说文》自下说“鼻也,象鼻形。”后世作鼻,从自畀声,变象形为形声字。自字本义古书中不见用,甲骨文中有“疾自”(乙26385)的用例,疾自即患鼻疾,可证《说文》对自的说解是正确的。王宇信等同志在《试论殷墟五号墓的“妇好”》一文中,解释”已卯卜毂贞:勿(?)妇好囗御囗”这条甲骨文时说:“字旧无识。此字鼻下有鱼,当即腥字, 《一切经音义》引《通俗文》曰‘鱼臭曰腥’”。说此字为鱼臭的会意字,这是很正确的。察《通俗文》“鱼臭曰腥”之腥当为腥字的后起义,本字应作(鱼生),《说文》鲤下说“鱼臭也,从鱼生声。”甲骨文  相似文献   

2.
“dui”是“師”字的初,是借“堆”字象形字的“dui”表师义的假借字。“币”字倒的“币”表师义的。后来“dui”和“币”两个同义字合成“師”字。dui、币、師同义,都是军队的师旅的“师”。  相似文献   

3.
一、上古前期(西周以前)上古前期,“得”字是“获得”的意思,只作动词用。我国最早的文献甲骨文里,“得”字已经出现了。甲骨文中的“得”字从又持贝,纯属“获得”的意思(甲骨文中的“获”字亦作从又持佳;“得”、“获”两字不但构造相近,而且意思相同),例如《铁云庄龟》第百十六页:“不绍龟()贞”,又第百四十四页:“()不”。《左传》定公九年:“凡获器用曰得,得用焉曰获”,《说文》:“得,行有所(,古得字)也”。这些早期的文献和注释里,都告诉我们“得”字最初是“获得”的意思。在《周易》、《尚书》、《诗经》里①(《周易》“得”二十三见②,《尚书》“得”十一见,《诗经》“得”十三见),“得”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伤仲永》一课中:有“或以钱币乞之”一句,课本对“钱币”二字未作注释,这容易使初一学生产生误解。现小释如下,以供参考。“钱币”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合成词,即指“钱”。但在古代汉语中,“钱币”却是意义不同的两个词。“钱”,在宋朝是指那种中间有方孔的圆形铜质货币——元宝、通宝或重宝(意即通行的、好的、尊贵的宝货)。“币”,《说文》:  相似文献   

5.
《鸿门宴》中“军霸上”的“军”字,课本及其思考与练习均注释为“驻军,名词,用作动词”。从字义的源流上看,这里恰恰是颠倒了“军”字的字义源流。《说文》:“军,圜围也,从车从包省。”“军”的上部形体即古包字。《经籍纂诂》卷十二“军”字条:“围也,包车为军,币自为师,皆字意也”。《广雅释言》也说:“军,围也。”唐朝玄应《一切经音义》引晋人吕忱《字林》说:“包车为军皆字意也。”字形的意思正是指用战车围绕成军营,这也正是古代驻军的真实情状。  相似文献   

6.
活 动 内容 : 义务 教 育 课 程标 准 实 验 教 科 书 语 文 一 年 级 下 册 《识 字 二·十 二月 花 歌》。 活 动 目标 : 1. 识“兰、桃”等 14个 生字 ,会 写“仙、旺”等 8个字 。 认 2. 初 读儿 歌 ,读 准生 字,敢于 说出 自 己的 记字 方 法。 3. 过学 习 活动 增 强 学 生的 自 主 合 作、探 究 学习 能 力 ,培 养 通学 生的 方 法意 识和 在 生活 中主 动认 字 的习 惯。 活 动 过程 : 活 动 一我 会 认:情 境 识字 ,积 极参 与 师 :小 朋友 们 ,今 天结 识 你 们 这么 多 新 朋 友,老 师真 高 兴。 作…  相似文献   

7.
请先看如下一段文字: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 国可得也。”末句上那个“国”字,王力先生等编的《古代汉语》,其文选《蹇叔哭师》篇,无注。朱东润先生等编的《中国历代文选》上编一册,89页,说是指郑国,原注是:“国可得也,可以取得郑国。”我想,也许这个“国”字作“春秋以来诸侯国”讲(如把这个“国”字作郑国讲),其可能性不大,作当时诸侯国都城(城邑)讲的可能性却要来得大。底下,且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现行沪教版高一语文课本中《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一文课后的“思考与练习”三:“诗中有18个‘自’字、19个‘相’字、5个‘见’字,请按照意思或用法分别作归类整理。”可见,“相”、“见”二字的意思和用法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的文言文知识点。  相似文献   

9.
《前》4、17、3: 贞:勿桒年于(?)土。王国维认为(?)土即邦社,“《说文解字》邦之古文作(?),其字从(?),不合六书之旨,乃(?)之讹。(?)从田(?)声,与邦之从邑丰声,籀文(?)之从土丰声同。邦社即《祭法》之国社,汉人讳邦,改为国社,古当称邦社也。”(《殷札征文》,遗书二集) 按(?)乃地名,卜辞说:“甲申卜,亘,贞:(?)(祟)(?),不于(?)八人,(?)五人。”这是因有祸祟之事而行祭的卜辞,(?)与(?)是两个并列的地名,(?)乃祭名(为了避免重复,在(?)后面省略了(?)字。)。故此辞贞间,是否于(?)(?)祭八个人,于(?)(?)祭五个人。既然(?)系地名,  相似文献   

10.
鼎用贝文,下为足象。贞从龟字,上则梭形。甲骨文之例,先说卜,后说贞。在求凶吉之名词,则谓之卜;在求吉凶之方法,则谓之贞;在得吉凶之证据,则谓之兆。贞即灼龟也。贞字从卜从龟,卜有朴、桴二音,本义为树枝。在支、扑则同朴音,其义为《尚书·舜典》“扑作教刑”之扑;在赴、  相似文献   

11.
《周易》“贞”字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易》古经中的“贞”是一个动词,其词义应据《说解字》和甲骨卜辞训为“占问”。“贞”字的主要语法作用是作主语和宾语,其次作谓语。“贞”的宾语可后置,也可前置,其宾语前置现象比较特殊,值得语法史研究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2.
《伤仲永》有“或以钱币乞之’一句。“乞”课本注释为“求”,而“币”未加注解,参考书将这一句译为“有的人还送钱给他们”,“币”也未作解释。“币”,《新华字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过程中,我偶然发现“师”和“归”两字用部首查字法查找时,两个字的部首不相同,但从字形上看这两个字的部首应该相同。而《现代汉语词典》把“师”字安排“|”部里,而把“归”字安排在“ヨ”部里,这是怎么回事呢?一连数天,我反复查找各种语言文字书面的书籍,终于发现这是一个部首归并的问题。自东汉许慎创立540部首将汉字归类以来,汉字经历了许多变化。许慎在著《说文解字》时,主要依据小篆字形,把同一形旁的字归在一起,称为一部“。师”字在“币”部“,归”字在“彐”部。许慎的以形旁编排文字的方法,千百年来一直为编篡字书的人所…  相似文献   

14.
听课一得     
教例 :二年级《程门立雪》(师出示生字“杨时”的“杨”)师 :同学们 ,谁认识这个字?生 :这是杨树的“杨”。师 :你怎么知道的?生 :我看过一本童话书 ,上面就有几棵大杨树。师 :多好呀!一个爱看图书的小女孩。生 :这是杨柳的“杨” ,我们家门前有杨树、柳树。师 :也不错 ,注意平时观察 ,联系生活实际。生 :这是“扬州”的“扬”……(同学们哄堂大笑)师 :(面带微笑)没错。(生惊讶)是没错呀!他的话还没说完呢?生不语师 :(板书“扬州”的“扬”)我们相信你一定能说好。生 :(恍然大悟)……“扬”字把“扌”换成“木” ,就是杨树…  相似文献   

15.
【教例】二年级《公鸡的脸红了》(出示句子 :有一天深夜 ,又刮大风 ,又下大雨。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 ,教师范读指导。)师 :小朋友想听听老师怎么读吗 ?生 :想。(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学生给予掌声 ,并说 :“你真行 !”)(让学生继续找喜欢的句子。学生找的句子是 :这时候 ,兔子、鸭子、松鼠赶来了 ,帮助公鸡一起抢修屋顶。)师 :老师也喜欢这句话 ,老师来读读怎么样 ?生 :好。(教师朗读时故意将“赶”、“抢”两字漏读。)师 :怎么 ,这回没掌声啦 ?生 :你把“赶”、“抢”两字给漏了。师 :有没有这两个字不也一样吗 ?(生热烈讨论这两个字所蕴…  相似文献   

16.
说 到 字 母 “Q ”,自 然 就 会 想 到 鲁 迅 的 《阿 Q 正 传 》 “Q ”这 个 字 母 现 在 就 成 了 “搞 笑 ”、“另 类 ”的 代 名词 。 我 虽然 吃 过 “ ”糖 、见过 “ ”车 ,听 说 过人 教 版 、 QQ QQ苏 教 版、北师 大版 书 籍,却 从 没有 听说 还 有Q 版  相似文献   

17.
[教例]《蟋蟀的住宅》一、板书“蟋蟀”,读准字音。师:你们对蟋蟀了解多少?生A:它是一种昆虫。生B:它是一种有害的昆虫。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B:我是从《小主人报》上看到的。师:你爱读报,又很注意知识的积累,这很好!生C:蟋蟀好斗。(师:一般指雄性。)生D:蟋蟀会唱歌,声音很响。(师:也很动听。)生E:我还知道蟋蟀的叫声不是从嘴里发出来的,而是靠两翅磨擦发出的。师:你从哪儿知道的?生E:我是从《十万个为什么》上看到的。师:《十万个为什么》可是本好书,你会从那上面学到好多知识,其他同学也应该读一读。二、看图讲述。出示…  相似文献   

18.
“贼”“盗”二字,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说文·戈部》:“贼,败也。从戈,则声。”徐锴说:“败犹害也。”《说文·次(涎)部》:“盗,私利物也。从次皿。次,欲也。次皿为盗。”古代文献证明,许慎的说解是正确的。例如: 《左传》文公十八年:“(周公)作《誓命》曰:“毁则为贼,窃贿为盗。”杜注:“毁则,坏法也。贿,财也。”  相似文献   

19.
说“质”     
质繁体作“”,《说文》:“以物相赘也。从贝,从斦,阙。”以物相赘(即两方交换财货),故字从贝。然字何以又从“斦”,许慎当时已不得其解,只好暂付阙如了(段玉裁《注》:“阙者,阙从斦之说也”)。查《说文》又收“斦”字曰:“二斤也,阙”。竟又是一个“阙”!看来这“从斦之说”要成疑案了。幸亏段玉裁为“斦”字条写了如下注语:“《尔雅》、《毛传》曰:‘斤斤,明也’,盖其义与?”段先生的语气虽然不肯定,但这里所说出的,实在是破的之言。 斦,即所谓“二斤”,亦即“斤斤”,乃聪明鉴察之义。《诗经·周颂·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传》曰:“斤斤,明察也“。《尔雅·释训》:“明明,斤斤,察也。”引申为过分较于细事,今有成语“斤斤计  相似文献   

20.
(一)“些”字的传统解释及其存在的问题 《楚辞·招魂》每句末缀“些”字以为语尾。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创举。古今的字书、韵书对“些”字曾有不少的解释。例如从“些”字的含义来讲,则《经典释文》卷二十九引《广雅》云:“些,辞也”,《玉篇》云:“些,辞也”;《广韵》云:“些,楚语辞”;《集韵》云:“些,语辞也,见《楚辞》”。从“些”字的音切来讲,则《玉篇》有“息计切”“息箇切”;《广韵》有“苏计切”“苏箇切”“写邪切”;《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