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科学做好小幼衔接对儿童终身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使儿童的发展更具连续性和连贯性,在衔接过程中,应建立小幼联合教研制度,定期开展联合教研活动,科学指引儿童入学准备及入学适应教育评价方向,举多方之力、整多面资源为小幼科学衔接工作赋能助力。文章对小幼联合教研的内涵、现状以及当前小幼衔接的困境进行阐述,思考破解小幼衔接困境的出路,以期为做好小幼衔接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小幼衔接”的改革尝试北京市崇文区前门小学钱红石如何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在一年级搞好小幼衔接,使儿童愉快地转换角色,度过这一心理、生理的适应期,是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北京市教改实验学校,我们在过去的一年里,在小幼衔接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  相似文献   

3.
《上海教育》2012,(Z2):28-29
2008年9月,由杨浦区教育局领衔,义务教育科、学前教育科、小学教研室、学前教研室、德育室、科研室等多个相关部门及26所小学和幼儿园共同参与研究的课题"区校联动、小幼结对——区域整体推进小幼衔接的实践与研究"被批准为上海市市级课题。为体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教育理念,遵循儿童在小幼衔接期的认知规律,课题组开展了"课程衔接""适应性评价""教师培养"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在"课程衔接"的研究中,课题组确  相似文献   

4.
对幼小衔接的焦虑往往是家长、社会、学校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针对幼小衔接,学校可采用“小幼衔接”的方式优化管理,合理规划小学新生的课程内容,研发校本综合实践课程,设计游戏化教学方式,开启家校协同模式,从而推进小学入学适应教育,解决衔接焦虑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小学教育在幼小衔接中存在的儿童立场不突出、课程实施不科学、支持系统不健全等问题,北京市朝阳区提出小学入学适应期学科教学转型思路,从结构重组、教学融入、标准赋能、个性支持、机制保障五个方面全面促进转型,同时充分发挥区域教研的力量,促进“幼小衔接”逐渐向“小幼衔接”深化,积极推进构建“小幼衔接”新生态。  相似文献   

6.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关键作用,对初高中物理衔接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让初高中物理衔接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和成果应用更高效。在研究目标、内容、观点、方法、创新、影响、反思等方面渗透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一、幼儿科技教育的目的幼儿科技教育的目的是传授科技知识亦或培养科学能力还是其他什么这是必须要搞清楚的原则问题。我认为幼儿科技活动的惟一目的是培养儿童的综合性可能偏重智力性基础素质。近年来对幼儿科技教育活动的一些争论及科技教育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往往要害就在于此。所谓“小幼衔接”的问题,关键在于理解“衔接”的内涵,即衔接什么,我认为应该理解为“基础素质”的衔接,而非“基础知识”的衔接,否则难免使幼儿科技教育变成小学常识课。多年来“小幼衔接”问题解决得不理想,原因就在于此。其实解决了学前儿童…  相似文献   

8.
校本课程是学校针对本校的教育理念制定出适用于本校实际情况和条件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由于国家课程不适用于本校实际情况,相对来说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开发的一种与国家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本质上是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过程。幼小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奠基阶段,对终身教育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对于幼小衔接校本进行创新和开发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作为著名导演谢晋的母校,谢塘镇中心小学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开发和实践儿童影视教育校本课程。本文从营造儿童影视教育校园文化场、构建儿童影视教育校本课程群、提升儿童影视教育课程行动力三个方面阐述了"我爱影视"儿童影视教育校本课程的建构和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0.
课程衔接是幼小衔接的核心,而小学低段在幼小课程衔接中具有重要作用。小学低段应采取积极的幼小课程衔接策略,开发融相对对口与整合的衔接课程于一体、融社会化课程与个性化校本课程于一体的幼小衔接课程,设置校、园、家、社四位一体的幼小课程衔接环境,以此促进儿童顺利完成幼小课程衔接,提高幼小衔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校本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基本政策。虽然校本课程强调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自主进行课程开发活动,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控”。因此,教育行政部门联合教育研究部门从区域教育实际出发,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管理,确保校本课程开发有序、高质量地实施,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校本课程开发的区域管理可以采用以下几方面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对校本课程的有效性评价,应以学校课程资源为基点,以开发与实施过程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目的,既要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内容,又要评价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体验,还要评价校本课程作为教育信息载体在学校所起的作用。这就要求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具体可表现为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教学和学生素质发展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13.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的成长密切相关。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使教师成为课程的执行者和实施者,更使教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既是学校文化创造、重建的过程,也是教师重建自己的文化结构、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促进个性品质逐步完善的过程。我们在对西陵区校本课程开发的调研中,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从职业规划的角度对普通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了探讨,认为在普通高中实施职业规划教育既是社会发展和高中生身心发展的需求,也是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有效途径。普通高中应从各学科教材、学生家长、社会团体、社区、企业、网络等方面积极开发各类职业规划的校本课程,并大力培养职业规划教育的师资队伍,积极培养职业规划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作者和组织者。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有关校本、校本研究、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等概念已经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了,对于广大的中小学教师来说,最为直接,也是最为重要的当数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面临着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教育环境完全不同的“课程环境”;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开发者,也是课程的实施者、评价者,这意味着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面临着如何发展自我,提高创新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文摘要览     
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什么  近年来,我们可以经常在教育文献中见到“校本课程开发”一词,也经常听到一些专家在谈论“校本课程开发”,然而,到底什么是“校本课程开发”?崔允 氵郭 在《中国教育报》上撰文作了具体阐述。  目前存在一些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误解,如“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学校自编教材”,“校本课程就是原来的选修课”等,造成这些误解的原因是人们对课程的理解不一。由于课程知识与技能在我国教育学体系中的结构性缺失,人们通常把课程当作一种结果,即教科书或教材。事实上,课程不仅是一种结果,而且是一种过程,更是…  相似文献   

17.
小幼衔接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小幼衔接不畅的主要原因在于幼儿园及小学低年级教师双向配合失衡,从师资层面形成了小幼衔接的“鸿沟”。小幼衔接不能仅靠幼儿园教师的单方面衔接,小学教师应主动对接学前教育,积极主动担负起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顺利渡过的责任,实现“幼小衔接”到“小幼衔接”的转变。借鉴日本小幼衔接的特点和经验,为我国小学教师努力走出幼儿园教师单方面衔接的误区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为国家教委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项目——小幼街接而召开的小幼街接研讨会,于1990年5月21日至26日在杭州召开。小幼街接项目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家教委共同承担,时间从1990年起到1994年。这个项目领导小组已经组成,主任是国家教委幼教处副处长朱慕菊,领导小组另四位成员是北师大的陈帼眉、西北师大马以念、华东师大李季湄和南京师大郝和平。当前,我国在小幼街接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这次,由国家教委直接领导这个项目,充分表明了国家教委对小幼街接工作以及对儿童身心发展的高度重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背景存在着很大差异,反映在小幼衔接方面的问题也是多样的、复杂的,因而该项目的最终目的是研究并解决当前我国小幼街接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使我国绝大多数儿童受教育的条件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现今高职院校订单教育发展现状及特点,提出订单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迫在眉睫。本文阐述了订单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在订单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以求更好的推动订单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相似文献   

20.
高等师范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课程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过程。高等师范院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培养和造就从事素质教育的师资,有助于及时反映现代科学最新成果,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校本课程开发应着重从三个方面构建:一是教育理论综合课程,二是活动课程,三是教育技能课程。校本课程开发要遵循人本性原则、创新性原则、超前性原则和立体性原则。在开发过程中应着重把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组织和课程评价等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