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圆柱体表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之和。用公式表示:S=27πrh 2πr~2。在实际计算中,有学生利用乘法分配律把公式变成S=2πr×(R r),计算很简便,但是这个式子的数学意义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圆柱体的表面展开得到图①,式子S=2πr×(h r)里的2πr是圆柱体的底面周长,(h r)是圆柱体高与底面半径之和。根据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我们又知道上下两个圆的面积可以转化为长方形面积,且上下两个长方形面积相等。即S_1=S_2,把下面长方形面积放到上面(见图②),那么圆柱体的表面积就转化为长方形ABCD的面积了。式子里  相似文献   

2.
教圆柱体侧面积时,先准备两个圆柱体教具:一个是硬纸板做成的短而粗的空心圆柱体,一个是用木头做的高而细的接力棒。引入新课后,教师首先介绍什么是圆柱体的侧面积,然后出示教具,引导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两个圆柱体中哪一个侧面积大?有的学生认为纸圆柱侧面积大,因为它虽然短但是它粗;有的学生认为接力棒的侧面积大,因为它较高。不管哪一种猜测,学生都意识到圆柱体的侧面积与圆柱体的粗细、长短有密切的关系。  此时,教师把纸质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让学生写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求出圆柱体的侧面积。接着…  相似文献   

3.
一、复习铺垫   1.用电脑显示一个长方形.师首先问:这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怎样求?然后教师用两手拉长方形相对的两个角,使其变成平行四边形,并提问:原来的长方形变成了什么图形?   ……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片段 (学生动手操作,将圆柱的侧面剪开后展开,研究 圆柱的侧面积计算。) 师:大家发现了什么? 生1:我们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是圆柱的 高。 生2:圆柱的侧面积就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生3:要求圆柱的侧面积,只要量出这个长方形的 长和宽就行了。 生4:也就是说圆柱的侧面积应该等于底面周长乘 高。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得出了圆柱侧面积的计 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四川教育》2003,(12):24-25
A种设计: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想一想,什么叫面积?什么又是长方形的面积呢?我们求平面图形的面积,用的是什么方法?在学生回忆出“是用面积单位直接量的”后,教师指出:如果我们需要求的图形面积比较大,用这种方法就比较麻烦,有没有其它简便方法呢?由此引入新课。二、引导探索教师按照教材设计,让学生拿出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和一些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然后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求长方形纸板的面积?学生采用直接量的方法,边操作学具、边思考、边完成书上的填空。多媒体演示:沿着长方形的长…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圆是轴对称图形”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长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为什么?”一位同学回答:“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长方形有四条对称轴,因为沿长方形对边中点的连线和对角线对折,对折后的图形完全相等,所以长方形有四条对称轴。”这位同学为什么说长方形有四条对称轴呢?这主要是将“完全重合”、“完全相等”误认为是一回事了。“完全相等”指的是面积、周长,还是其它方面相等,表达不清。退一步讲,就算“完全相等”指的是对折后的两个图形形状,大小等全部相同,但如不重合也不能把对折线称为该图形的对称轴。如上面所提到的长方形沿着对角线对折,对角形两边的  相似文献   

7.
【案例】圆柱体侧面积教学师:请拿出侧面围满商标纸的圆柱体,指出它的侧面。(学生拿出自带的侧面围满商标纸的圆柱体,摸一摸侧面)师:猜想: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的?生:长方形。生:也可能是正方形。师:猜想对吗?怎样验证?生:把商标纸撕下来。生:把商标纸剪下来。生:在桌面上滚动一圈留下的痕迹。师:同桌一起展  相似文献   

8.
教学活动,不仅要学生“学会”知识,还应该引导学生“会学”知识。我在圆柱体侧面积计算教学中曾做过这方面的试验,收到一些效果。下面谈谈我对圆柱体侧面积计算教学过程的安排。要计算圆柱体侧面积,关键是要让学生弄清圆柱体侧面展开是什么图形,这个图形的长相当于圆柱体的什么条件,宽相当于圆柱体的什么条件。我紧紧围绕这个关节,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去寻求算理。教学前,我要求每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目标【识记目标】本单元要求学生识记的内容有:①圆柱和圆锥的底面都是圆,圆柱上下两个底面相等,圆柱两底面间的距离叫高,从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圆锥的高;②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c),宽等于圆柱的高(h);③圆柱体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以高,表面积就是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和;④圆  相似文献   

10.
片段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师:谁来说说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由该平行四边形割补转化而来)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生:平行四边形变成了长方形,说明它们的面积是相等的。  相似文献   

11.
反观目前的科学教育活动,虽然教师能为幼儿的探索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但“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仍然存在。教师常常有意无意地将自认为正确的答案或观点强加给幼儿,忽视客观事实和幼儿的主动建构。“一个正方形变成了几个长方形”在中班“铺路”活动中,教师让幼儿通过折、剪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变换图形,并贴在相应的“路洞”(用硬板纸做成)里。操作之后,教师问一幼儿是怎样变图形的,幼儿答:“把正方形变成长方形。”教师接着问:“用几个正方形变成几个长方形?”幼儿说:“用一个正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教师觉得这一说法违背常理,…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1.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转化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通过转化的思想探索知识,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体验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过程:一、复习唤醒,引入新知1.复习旧知。师(出示一个长5cm、宽3cm的长方形):这是什么图形?面积怎么算?(课件演示:球撞长方形,长方形动态变成  相似文献   

13.
杨辉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他年幼时聪慧过人,虚心好学。有一次,他想向一位秀才学习算学。秀才见他还小,便出了一道题难为他:一块长方形地,面积864平方步(当时的面积单位),长比宽多12步,问长宽共有多少步?谁料,杨辉稍微演算一番,便立刻回答:“长宽共有60步”。秀才看了杨辉演算的草稿,非常惊讶,大声赞叹“:神算,神算!”弦图解题法杨辉把4个同样的长方形,围成一个“中空”的大正方形(如右图),其中每个长方形的长都比宽长12。大正方形由四个大小一样的长方形和中间的一个小正方形组成,它的边长等于长方形长与宽的和,它的面积等于一个长方形…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38~39页。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复习旧知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手拿纸巾盒)你们知道老师手中的盒子是什么形状的吗?生:长方体。师:(手举正方体的盒子)这个盒子又是什么形状呢?生:正方体。师:(再举起圆柱体的盒子)这个盒子又是什么形状的呢?生:圆柱体。二、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建构新知1郾摸一摸,让学生体验平面图形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位好朋友(在黑板上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彩色纸板),你能…  相似文献   

15.
听课笔记上记录了这样两个案例。案例1:面积与面积单位通过课开始部分的教学,学生已经理解什么叫面积,然后教师欲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学“面积单位”时,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两个图形,谁的面积大?(学生纷纷猜测,意见不一)师:你们有什么办法,能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几名学生手举得很高,教师请其中一位学生回答)生:只要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用长乘宽计算出它的面积,再量出正方形的边长,用边长乘边长计算出正方形的面积,然后一比就行了。师(尴尬地):你真厉害,怎么连这个也知道了呀?生(得意地):我们“…  相似文献   

16.
杨云舟 《云南教育》2004,(28):41-42
一、教学案例教学内容:“九义”教材第九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开始上课,教师分给每组学生一张长方形纸片和一张平行四边形纸片,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学生立刻讨论开了,有的说长方形纸片大,有的说平行四边形纸片大,有的说一样大,有的为了证明自己说得对,迫不及待地动手把两张纸片拿在手中翻来覆去地重合、移动、作比较……师:同学们,我们要比较两张纸片的大小,是比较它们的什么?生: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师:怎样才能准确地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生: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师:请大家计算出手中长方形纸片和平行四边形…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比较、归纳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2 通过“推一推”“拉一拉”活动 ,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获得研究图形的经验。一、导课同学们 ,你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图形?出示长、正方形卡纸 ,问 :“这是什么形状的?”边贴在黑板上。提问 :“你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吗?”(学生回答有四条边和四个角)除了这些特点外 ,还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板书课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二、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课前,教师指导学生用小铁丝围成一个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并给长、宽分别涂上红、绿色.上课的时候,教师可按以下设疑操作程序组织教学过程.设疑:我们认识了什么形状的图形是长方形,谁知道哪是长方形的周长吗?操作:请把课前制作的长方形拆开,将它的四条边拉直成一条线段.讨论:被拉直的线段是由长方形的什么组成的?你认为长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和叫什么名称为好?小结:长方形四条边长度的和叫做长方形的周长.设疑:我们刚才知道了长方形的周长,那么,如  相似文献   

19.
案例“: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片段。1.引导猜测。师: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的周长与它的长、宽有关。那么,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呢?生1:长方形的面积也与它的长、宽有关。生2: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周长有关。……师:是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教师在钉子板上用橡皮筋直观演示验证:把长方形的长(或宽)拉长,长方形的面积也变大。使学生确信:长方形的面积和它的长与宽有关,也与它的周长有关。)2.分组操作。师:那么,长方形的面积究竟和它的长与宽有什么关系呢?请各学习小组一起动手,从各组准备的2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中选出任意几个拼成…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节几何初步知识的课,课题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开始,教师出示以下图形,让学生想一想:它们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学生很快说出了以上图形的面积。“同学们是怎样计算的呢?”教师询问。“我是按照1个小方格是1平方厘米,一个一个数出来的。”“对图形(一),我们可以把左边凸出的正方形割下来,补到右边缺口处,图形就变成了一个长方形,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快算出它的面积是40平方厘米。”另一个学生带着自豪的口气说到。“对图形(二),我采用的方法和他相同,也是把三角形部分割下来,补在缺口的三角形处,拼成一个长方形,然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