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敦煌遗书P.3808正面为《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以下简称《讲经文》),经向达先生校录刊于《敦煌变文集》中。姜亮夫先生在其大作《莫高窟年表》中九三三年条下,有札记论及该卷,鞭辟入里,但限于体例,惜其过简。笔者不揣愚陋,略申己意,以就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2.
宋元以来,婺州的学术传承主要有以下几支:一为吕祖谦传下的一支,二为朱熹的高弟黄干传至“金华四先生”(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的一支,三为陈亮事功学派传下的一支,四为兼吕学和朱学的徐侨传下的一支。此外,被称为“婺学三巨头”之一的唐仲友因得罪朱熹,《宋史》不为其立传,其学逐告失传。上述几支,《宋元学案》分别立有《东莱学案》、《北山四先生学案》、《龙川学案》,《丽泽诸儒学案》又唐仲友的《说斋学案》。其中,“金华四先生”这支因推广朱学有功,受到后世的褒扬,被列为理学的正宗。现将各支的学术传承图示如下:  相似文献   

3.
北宋时的宋祁与欧阳修合修《新唐书》,所作韩愈本传(《列传》卷一百),对韩备极推崇,说他“深深本元,卓然林立,成一家言。《原道》、《原性》、《师说》等数十篇,皆奥衍宏深,与孟、扬雄相表里,而佐佑六经云”。在这儿宋祁特别标出《师说》与《原道》、《原性》并列.可见《师说》之受重视。这篇文章(载于《昌黎先生集》卷十二,以下简称《文集》)表达了韩愈对于师的重要性有较为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孝道在中国古代儒家伦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以自西汉刘向《孝子传》(一作《孝子图》)以来,曾经出现过许多种题名为《孝子传》的著作,但大都早已亡佚了。清代茆泮林所辑《古孝子传》,即汇集了九种《孝子传》佚文,断简残篇,难窥全豹。敦煌石室所出《孝子传》(拟题)残卷五种,经过王庆菽先生综合校理,收入《敦煌变文集》卷八,是保存佚文较多的一种。其后徐震堮、蒋礼鸿先生又加补校(注),千载以前的疑文讹字,遂能涣然冰释于一旦。其偶有未尽者,兹再为捃拾若干条,以期有助于读者之省览。井泥已尽,可以(?)(索求)出我。(901页) 原校“(?)”为“索求”二字,非是。《敦煌变文集》137页(以下引文出自《变文集》者,但标页码,不赘书名)《韩朋赋》:“成功(?)女,始年十七,名曰贞夫。”  相似文献   

5.
虞集著述考     
虞集是元代著名的诗文大家,据《元史》之《虞集传》所言,其平生为文万篇,可惜所存者仅为十之二三.虞集文集之编定,自其在世时已始,如李本等所编之《道园学古录》即应为经虞集审定之本.现知存元代亥刻本者,即有《道园学古录》、《道园类稿》、《道园遗稿》、《伯生诗续编》、《翰林珠玉》五种,明清两朝也多有翻刻本.此外,明代至民国也多有名家重编或选编虞集文集.以下即就元代至民国所编选的虞集文集作简要的梳理,并钩沉其现存版本及收藏情况. 一、道园学古录 文集共五十卷,分《在朝稿》(20卷)、《应制稿》(5卷)、《归田稿》(18卷)、《方外稿》(6卷)四编,诸篇皆收各体诗文,其中诗稿又别称《芝亭永言》.黄滔序文称为虞集亲定文集,但虞集门人李本跋则言,此书为元至正(1341)十一月李本与虞集幼子虞翁归及同门之友共同编辑,元至正年间杨椿所撰《道园遗稿序》也言为虞翁归及虞集门人所编. 李本与虞集交游甚密,虞集有《酬李本、黄钟编文,并序》、《答李本(伯宗)录诗》等相酬,由此可知李本应是虞集编写的重要参与者.但《酬李本、黄钟编文,并序》中序文"至元庚辰冬,临川李伯宗、黄仲律来访山中,拾残槁于敝箧,得粗可属读者二百余篇而录之,赋此以谢"及诗句"天人理一非无学,内外篇分岂自讹?只恐玄经终寂寞,空烦弥月驻山阿"等,强调李本所编文集收文二百余入篇,并分来内外篇看,似所编并非《学古录》.  相似文献   

6.
《宋明理学史》下卷称《宋元学案》—书,“初无定名,称法不一:或称《宋儒学案》,或称《宋元儒学案》,或以《宋儒学案》、《元儒学案》分称。”这是不正确的。黄宗羲作此书,有明确的题目,即《宋儒学案》、《元儒学案》是两部书。黄百家在《万季野先生斯同墓志铭》(《碑传集》卷131)一文中讲到,万氏邀他进京修史,他“以先遗献遗命宋、元儒学案,宋、元文案四书未成,辞之”。这里讲得很清楚,是四部书,即《宋儒学案》、《元儒学案》、  相似文献   

7.
20 0 3年 4月 1 7日 ,《胡克英教育文集》出版学术座谈会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召开 ,来自所内外的专家学者、胡克英先生的亲属及生前友好约 5 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胡克英先生生前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成员 ;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教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教育学分支学科副主编 ,学术委员会常委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杂志编委、顾问。《胡克英教育文集》(以下简称《文集》)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瞿葆奎先生编辑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文集…  相似文献   

8.
朱德熙先生是享誉国内外的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朱德熙文集》(以下简称《文集》,1999年9月由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出版,对我国语言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集》共5卷,收入4部专著和90余篇论文,囊括了朱先生毕生研究的主要成果,备受学者的青睐。遗憾的是,《文集》在编辑方面却存有个别疏忽和失误。下面就这些疏失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9.
对原作进行校勘以求真貌,是敦煌变文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如果这个基础不坚实,也就是说如果研究对象失真,那么由此出发的研究就很难有严密的科学性,在这种基础上建立的科学大厦,无论外表如何华丽,终究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王重民等先生编校的《敦煌变文集》(以下简称《变文集》)自1957年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欢迎,但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局限,该书在校录方面错误甚多,据不完全统计约在万条以上,从《变文集》出版至今,有关的商榷、补校论文(著作)已达120余篇(种)之多,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仍有许多误录、漏校、误校之处未被发现和纠正,甚至又产生了新的差错。令人欣喜的是,最近由岳麓书社出版的《敦煌变文集校议》(以下简称《校议》),对敦煌变文的整理校勘有一定的新水平。这部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先生(1891-1946)既是革命家,又是教育家,还是大众诗人。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一九三五年“一二·九”运动以后,他在政治上进一步靠拢中国共产党,接受党的领导,积极参加抗日救国的伟大斗争及民族民主运动。他的教育思想和艰苦办学精神,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为了纪念陶行知先生九十周年诞辰(10月18日),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和晓庄师范学校陶行知研究室合编了《陶行知文集》(以下简称《文集》),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文集》卷首有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宋庆龄同志的题词手迹,周恩来同志一九四六年七月二十  相似文献   

11.
近日翻检《汉语大词典》、1989年版《辞海》、社科院语研所《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汉语词典》)及甘肃师大中文系《汉语成语词典》(以下简称《成语词典》)等工具书,以及陈鼓应先生《庄子今注今译》(以下简称“陈氏注译本”)、王先谦《庄子集解》(以下简称“王氏集解本”)、郭庆藩《庄子集释》(以下简称“郭氏集释本”)等专著,得益匪浅.但也有若干条目的释文尚有商榷的余地.  相似文献   

12.
孔凡礼先生点校的《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以下简称《文集》),是迄今关于苏氏文章一个最完备的本子,其嘉惠学界,自不待言。但由于苏氏文集古无“定本”,版本情况复杂,零散资料真伪并存,因而笔者近几年在编撰《东坡诗话全编笺评》的过程中,对《文集》中的疏误仍屡有发现。兹作分类辨正,聊为举隅,用示一斑,以唤起研究家的注意。  相似文献   

13.
最近,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张志公文集》(以下简称《文集》)。共分五册:《汉语语法》(一)、《汉语修辞》(二)、《语文教学论集》(三)、《传统语文教学研究》(四)和《外语教学及其他》(五)。这是一部论述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14.
“明夷”解     
明末清初伟大的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一生著有《明夷待访录》、《南雷文定》、《宋元学案》、《明儒学案》等文集。其文集命名中,“南雷”(为其号)、“宋元”(为朝代名)、“明儒”(指明代儒林)皆意义浅近,一目了然,唯独《明夷待访录》之“明夷”,命名奇特,颇有深意。查各类中等教育的语文教材,大都选有《明夷待访录》之《原君》一文,且其教材注释及相关教参均不深解“明夷”两字。故今特为阐释,以期有助于理解黄宗羲的思想,有助于教学。明夷,乃《易经》之第三十六卦,其卦画为“”,与晋卦“”互为复卦,皆为坤离组合。八卦中“坤”象征地,“离”象征火。  相似文献   

15.
孙敦恒先生编著的《王国维年谱新编》(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以下简称《新编》),在赵万里先生《王静安先生年谱》(以下简称赵《谱》)的基础上,“承其是,改其非,增其不足”而成,为读者提供了新的资料,为研究者提供了新的凭证。张岱年先生肯定《新  相似文献   

16.
<正>《‘韦编三绝’中的韦字音义必须明确》(载大公报在香港复刊三十周年纪念文集)是我国著名甲骨文专家商承祚先生的文章(以下简称商文)。笔者拜读商文之后,感受较深,收益匪浅。但对商文“韦编三绝”之“韦”非熟皮的解释不敢苟同。现提出一些浅陋之见,向商承祚先生求教。  相似文献   

17.
萧红的《呼兰河传》被著名作家茅盾誉为"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现行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版)和江苏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语文》教科书都分别选编了萧红《呼兰河传》第三章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推出了一套“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文库(”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由于专业的兴趣,我首先通读了其中的《方克立文集(》以下简称《文集》)。收入《文集》的论文有50余篇,分9个专题,即:关于《周易》与孔子研究方法论、中国哲学范畴研究、现代新儒学研究、关于“综合创新”文化观、当代文化思潮评析、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关于21世纪中国哲学与文化走向、湘学与船山学研究。《文集》集中反映了作者40多年学术研究的成果和心路历程。虽然其中的论文笔者以前大多读过,但借助于这部精粹、系统的《…  相似文献   

19.
载于《敦煌变文集》中的《太子成道经一卷》、《太子成道变文》四篇、《八相变》、《妙法莲华经讲经文》(P.2133),均由王庆菽先生主校,另一篇《妙法莲华经讲经文》(P.2305)由王重民先生主校。《变文集》出版后,续有徐震堮,蒋礼鸿、项楚、郭在贻、袁宾诸先生对上述篇目于以补校。偶有未竟,笔者亦为之拾遗若干。下引《敦煌变文集》原文仅标明页码,凡无异议之原校径引改后文字,引诸家校勘省称“某校”,出处见文末。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逝世以后,巴金和唐弢都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参加了鲁迅先生的丧仪和葬礼.事后,两人分别写了“鲁迅丧仪”的散文,巴金的一篇是《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以下简称巴文)唐弢的一篇是《鲁迅先生丧仪散记》(以下简称唐文).比较一下这两篇佳作的异同,对于提高散文鉴赏和习作水平颇有益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