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一、复习回顾师:有关比的知识你知道哪些呢?生1:我知道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生2:我会化简比,还会求比值。(通过投影出示课题: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师:看了这个课题,你都想知道些什么?  相似文献   

2.
在分数四则运算教学中,“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为搞好这一内容的教学,我们首先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一方面,我们应复习好旧知识,引起学生质疑的兴趣。办法如: (1)出示下图,说明图中苹果一样大后,要求学生口答:1个苹果是9个苹果的几分之几?两个苹果是全部苹果的几分之几?4个苹果是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  相似文献   

3.
[复习要求]巩固判断正反比例的知识,使学生能正确、迅速、灵活地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复习过程]一、出示课题。提出本节要求(略)。二、复习解题关键和判别方法:1.解题关键。问:解正反比例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答后板书:解题关键——正确判断)追问:根据什么去判断?(正反比例的意义)再追问:正反比例意义各是什么?指两名学生回答。2.判断方法。师:成正、反比例的两种量,它们扩大、缩小时,各有什么规律?如何根据这种规律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反比例呢?答后出示  相似文献   

4.
一、揭示课题和教学目标师:今天我们进行“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复习(板书课题),通过复习同学们应在比较中进一步熟悉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并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析和解答。【评】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并揭示出复习要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明确。二、基础训练师:请同学们口头列式。(大黑板上出示) 1.24的1/4是多少? 2.一个数的1/4是24,这个数是多少? 教师分别抽学生回答后,把1/4分别换成25%和4倍,再要求学生口答,并说出列式的依据。(即让  相似文献   

5.
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更系统地掌握和运用知识的重要一环.做好复习,将有益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识.古人日:温故而知新.由此可见复习的重要.复习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要讲究方法,才能使复习教学事半功倍.其中,基本原则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151~152页例1。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及自学能力;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并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分数基本性质的推导过程。教、学具:小黑板、3张同样的纸条、彩笔。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1.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2.说出上面三个算式的关系(结合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评析]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为自然过渡到新知识…  相似文献   

7.
复习课是依据教学任务的不同而划分的一种课型,上好复习课,关键在设计。下面就一节“分数应用题”的总复习谈谈小学数学总复习课的设计。 一、教学实况 上课,教师宣布并板书课题;分数应用题的复习 师:请说出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意义。 生:分数乘法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分数除法的意义是: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师: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生:抓住分率句找出单位“1”、分析等量关系。 师:(出示分率句“某班女生人数比男生多1/5”)这句分率句中的单位“1“是什么量,它所确定的等量关系有哪些?  相似文献   

8.
比的基本性质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应使学生真正理解、牢固掌握,并能灵活运用这一知识。我们教学的基本思路是: 一、创设条件,由旧知迁移到新知。比与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因此,创设一定的条件,引导学生找出商不变性质、分数基本性质与比的基本性质的内在联系,从而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实现知识迁移,主动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1.创设迁移的条件。首先让学生把4÷6、8÷12和2÷3分别改写成比,再改写成分数(旧知识的复习)并做如下板书:  相似文献   

9.
一、复习内容:浙江省义务教材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比和比例》单元复习(一)二、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和比例以及正、反比例的意义和性质。2.进一步沟通比与分数、比与除法、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关系,并能正确解答有关实际问题。3.通过课堂复习交流,培养学生探究交流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三、复习实录:1.复习梳理比的概念和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教师出示8∶9。师:这是什么?生:这是比。(教师板书:比)师:什么是比?生: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师:既然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那么比与除法有什么关系?生:…  相似文献   

10.
“比和比例”这一单元,概念多,易混淆。我注意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组成题组,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收到良好的效果。一、按新旧知识联系组题,进行比较教学“比”时,为了使学生弄清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与区别,编拟如下题组,让学生练习比较: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4=( )÷( )=( )/( ) 18∶( )=36∶24=( )/30 ( )∶20=6÷( )=( )/24 3.选择适当的内容,填在括号里。①比的前项( )分数中的分子,比的后项( )除法中的除数。(等于、相当于) ②比的基本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 )。 (类似、相同) ③比与除法、分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比是( ),除法是( ),分数是( )。  相似文献   

11.
和新老师谈课堂提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对于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惟能力,都有着重要作用。如何搞好课堂提问呢?下面我想结合新老师在课堂提问中出现的问题,谈几点浅见。第一、提问要注意启发式,不要过于简单。有个新老师在教“3的乘法口诀”时,先出示图片,接着就采取这样逐步提问的方式进行: 问:老师这幅画中是什么? 答:铅笔。问:有几支铅笔呢?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中的整数除法、比、分数和百分数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教学中,要注意沟通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其内部规律,使之系统化.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而且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智力. 在教学中,怎样沟通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呢? 一、以旧引新,沟通概念间的联系比、分数和除法都是具有密切联系的不同概念.因此,教学新知识前,要充分复习与新知识相关的旧知识,引出新知识.这样易于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同时,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有助于学生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上教社),六年级(上)P86——去括号。教学目标:1.理解去括号的方法;2.正确去括号,且应用去括号合并同类项;3.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为什么要去括号。1.教师出示:6a-(b-4a):请指出这个多项式中的同类项,能不能直接进行合并同类项呢?若不能,怎样才能合并同类项呢?学生:去掉括号。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沿海版数学教材第九册。教学目的:①使学生初步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能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②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教学准备:幻灯片数张,教学学具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提问:什么叫面积?生答:平面图形的大小叫面积。继续提问:还有别的说法吗?(略)2.教师出示长方形图片模型向学生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学生指出长方形图片的  相似文献   

15.
问:《比和比例》这部分教材,有几组概念学生特别容易混淆,教学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答:我们要从整体出发分析《比和比例》这部分教材,广泛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联系的观点,运用迁移规律教学比和比例,促进知识建构,扩  相似文献   

16.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材是以复习旧知识引出新课题的形式安排的,教学过程如下。复习:80÷20的商是多少?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5 倍,商是多少?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10倍呢? 例1:把4张相同的纸条分别平分成2份、4份、6份和 8份,并按照下图涂色。如把每张纸条都看作单位“1”, 请你把涂色的部分用分数表示。  相似文献   

17.
在教“分数的基本性质”时 ,可以采取下面的三个教学步骤 :复习商不变的规律、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出示复习题 :(1)120÷30的商是多少?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3倍 ,商是多少?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10倍呢?(2)引导猜测 ,提出问题。学生完成上述练习后 ,教师将除法算式不变规律 ,而改写为分数后 ,分数是否也有不变的性质呢?你的猜测是什么?实验验证猜测。学生观察上面的分数后 ,容易提出“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 ,分数的大小不变”的猜测 ,教师要求用折纸的办法验证这个结论。学生用3张大小相同运用…  相似文献   

18.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一下。出示课题: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复习二、回顾整理1援回顾旧知。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你都学会了什么?在这一单元中,我们主要  相似文献   

19.
[案例描述] 一、提供情境--自主建构1/2 1.认识1/2 (1)了解学习起点:板书"分数",问:你认为什么是分数? (2)教师课件出示1/2:这就是我们要认识的分数,你会读这个分数吗?分数跟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一样呢?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2.熟练准确的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口答通分结果。12和1523和1934和12先出示第一组:12和15你是怎么找见它们的公分母是10的?再来看第二组:23和19你又是怎么想的?再看下一组:34和12谁来说说通分的目的是什么?2.看来同学们对通分的知识掌握的很好,下面我们再来复习一个旧知识。口算:49+49和78-38再来看下一道题:12+13谁能说说这道题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