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认真推进校本培训——教师继续教育再研究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培训是教育部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中提出的课题,如何认识、实施校本培训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当务之急。为此,对校本培训从概念、特点和实施三方面进行论述,以进一步推进校本培训。  相似文献   

2.
校本培训是近年来国内外教师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一个热点话题,我国对校本培训的探讨逐步地由内涵、意义等方面,深入到形式、评价、课程设计等方面。校本培训的形式选取对于校本培训的效果和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正是基于华南农业大学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公选课校本培训的实践,全面深入展现“外扩内深”式校本培训的含义、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3.
校本培训作为一种教师培训模式被各级各类学校管理者所采用,它具有教师参与全员性、组织实施岗位性、培训内容实效性等特点。通过对教师职后培训概况及校本培训有关问题的分析,引入EXPERO多元评价模型,结合多方利益共同体的需求提出加强管理体制建设、规范培训项目设计、引导教师全程参与及创新评价体系建设等实践策略。推进区域内校本培训的常态、长效开展,为构建新时代教师终身教育体系和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论校本教师培训的方案设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成功的校本培训方案,是实施校本教师培训的前提●科学的校本培训设计,是实施校本教师培训的关键●合理的校本培训框架,是实施校本教师培训的指南  相似文献   

5.
6月中旬,教育厅师范处组织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云南教育报刊社、昆明市教育局师训处人员对我省首批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试点单位进行了中期检查。试点显示,我省中小学蕴藏着开展校本培训的积极性和丰富的培训资源。有关部门拟进一步扩大宏观指导下的校本培训试点,为继续教育在较大范围稳步推行探索有效的途径。校本培训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一种重要的培训组织模式,它以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培训内容基于学校发展,并赋予学校较大的自主权。我省1998年在全面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后,校本培训即被纳入有关部门议题。…  相似文献   

6.
刘大梅 《教师》2010,(30):25-28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校本培训与校本研究已成为各学校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手段,“研训一体化”也成为实施校本培训与校本研究的专有名词。研训为何要一体化,如何实现研训一体化,研训一体化怎样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这是各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正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将结合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博才学校研训一体化的具体操作与实施情况。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7.
校本培训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校本培训在实施的过程中,主要出现了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物质保障得不到满足、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精神保障存在错位、校本培训的管理服务保障不到位等保障机制问题。教师自身精神因素和学校及社会等物质保障因素影响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保障机制的完善程度。因此,从物质领域、精神领域和服务管理三个方面重塑校本培训保障机制是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校本培训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校本培训在实施的过程中,主要出现了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物质保障得不到满足、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精神保障存在错位、校本培训的管理服务保障不到位等保障机制问题。教师自身精神因素和学校及社会等物质保障因素影响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保障机制的完善程度。因此,从物质领域、精神领域和服务管理三个方面重塑校本培训保障机制是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秦兵 《教育革新》2010,(7):25-25
校本培训是以提高教师素质为中心,以强化教学能力为方向.以服务于学生为目的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继续教育手段。它以学校自身为主体.充分利用本校的师资培训资源,对本校教师实施师德、师能等方面进行全面培训,以促进教师和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主阵地的教师继续教育形式。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的困惑主要在于校本培训主体、校本培训内容、校本培训途径方法等问题。高职教师校本培训的出路在于突出职业教育培训的"职业性"特点,在特色专业建设、校本课程和教材开发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逐步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Ogbu's (1988) “cultural model of success” guides us in understanding one's success through historical, cultural, structural (normative), and situational factors. Perceptions of schooling and achievement are related and affected by these important factors. Therefore, this chapter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study, its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Background literature on South Korea, such as its demographics and history, is used to introduce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on South Korean education. Finally, a brief history of Korean education provides a context for the study.  相似文献   

19.
"后人类"已经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可以用来指称各种不同思想运动或学派的概念,包括哲学的、文化的或批判的后人类主义,超人类主义(就其中外熵论的、自由的或民主的超人类主义而言),女性主义研究中的新物质主义进路,以及具有完全不同视野的反人本主义、元人类主义、元人性论和后人性论等。无论对于专家还是非专家而言,后人类这个概念普泛和无所不包的使用,已经引起了方法论和理论上的混乱。探讨上述各种不同运动之间的区别,聚焦后人类主义和超人类主义所共有的指称域,并阐述这两种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思想可以表明,后人类主义为反思可能的未来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的立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