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依妮 《文教资料》2014,(36):133-135
动画就是发明、创造一种未来。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包括电影、动画等诸多媒介形态,在结合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或民族精神之后往往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对于动画这种独特的文化形式,中美两国都作出了全新的尝试与探索,并各自取得了傲人的成就。中国动画从以孙悟空为典型的传统文化符号进行多元语境衍生,由神话传说演变为多元民俗文化的综合体;而大洋彼岸的美国在"米老鼠"的带领下逐渐筑成了属于自己的动画商业王国,走向了一条商业营销与艺术综合并重的畅销化体系道路。本文将试从影片青睐度、角色原创性、角色性格、电影台词以及故事素材五个方面来比较两国动画文化的视听差异。  相似文献   

2.
皮影作为一种流传百年的民俗艺术,目前所处环境并不乐观,特别现在城市人群很少有机会与它接触,青少年更对它感到陌生。然而在皮影这一古老艺术身上,却处处体现着现代动画的雏形——国际电影史理论界公认皮影艺术、剪纸艺术等都是后来发明动画电影的雏形。皮影艺术虽然古老,然而它的制作原理和表演原理都一目了然,非常容易上手。即使刚接触美术不久的中小学生,也可以在老师的教导下很快了解皮影。动画作为一种美术影像形式,在当今社会有着重要影响力,普及面广,宣传性强,兼具极受青少年喜爱的时尚元素。一部好的动画片不但青少年喜欢,甚至可以说是老少兼益。很多中小学生都对动画制作充满好奇,然而是否可以将皮影和动画两者结合起来运用于中小学美术教育,通过皮影形式在中小学美术课堂上开展动画教学呢?这便是本文要解决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动画艺术是一种有别于架上艺术、独属于信息化时代的文化艺术形态。而作为一部动画的核心组成部分——动画角色的成功与否决定该部动画的成败,而这部动画片承载的文化内涵也会随着动画的成功得到更好的传播与扩散。纵观中国文化语境中能够广泛流传的动画形象,都是在民族文化艺术中提炼出来的经典的动画形象。湘西地区杂居着土家、苗、瑶、侗、白等多个民族,在长期的劳作和生活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审美意趣,也铸就了璀璨多姿的民间艺术与丰富多彩的美术形式。本文从湘西民间艺术中提取元素,将传统民族民间美术元素融入现代动画形象的设计当中,从而使动画角色设计更加富有个性。  相似文献   

4.
实验动画是一种新艺术的缘起.它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强烈的艺术性和创作性,目前已经成为动画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的动画中逐渐向商业化和大众化发展,其中商业动画成为了现代动画发展的主流趋势.动画创作这门通过对试验动画的不断探索为现代的主流商业动画的发展开辟了未知的创作方向和丰富的技术支撑.由于实验动画具有其独具魅力的表现形式,优秀的实验动画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本文将对实验动画的特点,实验动画的必要性,通过举例说明实验动画的艺术风格和艺术价值以及实验动画的发展空间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影视动画之感悟——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动画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状况下的动画产业在国内的发展方向是一个被业内外所共同关注的话题。在外来动画文化的影响下。国产动画正面临着方向选择、文化传承、技术革新等方面的现实问题。以动画艺术的特性和发展现状等问题为切入点。通过研究动画艺术作为视觉传达与影像艺术相结合这一特性。为在本土文化中探索出路的中国动画艺术提供一些见解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静 《时代教育》2012,(11):133
在当今数字化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定格动画给人们带来了比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更多的温暖和亲切感,它以一种独特的魅力在动画门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材料又是体现定格动画独特魅力的核心。研究与探索材料在定格动画中的具体运用,尤其是剪纸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表现形式的特点,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中国特色的剪纸动画为例,论述我国剪纸艺术在动画中的体现以及剪纸动画的艺术表现方法。  相似文献   

7.
美与丑总是相伴而生,动画艺术的内属性要求注定动画艺术的本质属性是其审丑性,这也是动画艺术得以存在、发展的前提条件。离开审丑,动画艺术将难以维系,也必将失去其生动、感人的一面。动画艺术的审丑性消解了一般电影的感染力,突出了一种陌生化的视觉体验,并且将这种体验转化为一种精神上的愉悦,让我们乐在其中,美在其中。  相似文献   

8.
油画是一门传统艺术,在当今快节奏发展社会,如何让这一门古老学科重新焕发生命力,是一门值得探讨的课题。动画片《老人与海》通过现代技术辅助工具和手段使油画和动画结合,客观上推动了艺术形式的多样化的发展,把油画和动画两种艺术形式融合得完美、自然,产生油画、动画语言和谐的二重奏,不仅使人了解绘画在高科技手段下带来革命性突破,也对动画表现形式做出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9.
剪纸动画是中国传统的一种美术片类型,它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灵活生动地运用在美术片制作设计中,植根于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之中,并将剪纸艺术的独特民族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尽显舞台表现力和二维空间上的美感,具有造型整体平面化、线条流畅化、比例夸张化、色彩艳丽化、表达丰富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动画是一种通过捕捉一系列的动作影像,快速播放而产生的一种电影艺术。和其它娱乐形式一样,动画形式随着时间不断地发展变化。从早期的木偶剧、橡皮泥动画到赛璐璐电影动画,从有强烈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剪纸片和水墨动画到代表动画发展最高水平的迪斯尼、梦工厂,动画提供了把人类最神奇的能力——想象力具体化的空间,把观众带进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新兴媒体的出现,动画技术得到不断完善和更新,而动画形式也变得更加的丰富。  相似文献   

11.
定格动画艺术起源于古老的电影摄影技术,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其实验性和对质感、光影的表现,是定格动画区别于手绘动画和电脑动画的独特魅力.短篇定格动画的制作技术难度低、创作周期短,这是它受到动画初学者青睐的主要原因.在动画教学中融入定格动画创作环节,对开发学生对动画艺术的兴趣、创作灵感和动手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动画的艺术特征,本文从动画的美术造型、色彩的处理、反映的精神文化以及动画的运动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由于动画具有一种艺术美,而电影能把这种美呈现出来,并能将其刻画成精彩的故事,反映出文化背景及精神内涵,因此,本文进一步探究了动画在电影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自从动画艺术诞生,文学一直作为其渊薮而结伴同行。文学为动画提供了无数再创作的素材与可能,许多动画经典也因此而产生。作为神魔小说代表作的《西游记》一直是我国动画改编创作的一个重点。在历次不同社会文化历史语境下,《西游记》的动画改编经由故事的改写和情节的重构,孙悟空的形象也开始了属于他自己的72变,他由“神”与“猴”的共同体逐渐成为了一个在现实生活中被赋予了一切基本情感的人。通过叙述的转向和元素的重构来对比《西游记》的动画创作与原著小说的异同,是探究文学作品改编成动画艺术过程中继承和嬗变潜在规律的一种途径,其中孙悟空形象的变迁也正标志着中国动画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14.
自从动画艺术诞生,文学一直作为其渊薮而结伴同行。文学为动画提供了无数再创作的素材与可能,许多动画经典也因此而产生。作为神魔小说代表作的《西游记》一直是我国动画改编创作的一个重点。在历次不同社会文化历史语境下,《西游记》的动画改编经由故事的改写和情节的重构,孙悟空的形象也开始了属于他自己的72变,他由"神"与"猴"的共同体逐渐成为了一个在现实生活中被赋予了一切基本情感的人。通过叙述的转向和元素的重构来对比《西游记》的动画创作与原著小说的异同,是探究文学作品改编成动画艺术过程中继承和嬗变潜在规律的一种途径,其中孙悟空形象的变迁也正标志着中国动画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15.
将传统戏曲中脸谱造型、色彩、服饰等符号语言融入到动画创作中,不仅为动画注入了新的创作元素,在艺术形式和审美特征上表现出独特的民族特色和艺术内涵,同时动画作品中戏曲文化元素的再创造,有利于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提升了动画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魅力,推动了中国动画产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Flash动画艺术作为一种流行的娱乐方式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走向低落,自然和流行文化的特性密切相关,因而对Flash动画的研究必然超越技术概念,从流行文化的角度去看待Flash动画艺术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基于计算机绘图理论,以精选百首唐诗为蓝本,以“媒介”作为切入点,以三维数字无纸动画技术为依托,以中国特有的传统水墨绘画艺术形象为特征,借助数字绘图板和模拟毛笔质感的墨迹,表现奇幻的画面效果;将绘画、动画、诗歌艺术与现代新媒体相结合,研究中国水墨画在动画艺术中的视觉呈现,以此承传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和推动艺术的革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传统动画艺术至今已经存在了一个世纪,无纸动画是近些年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完善的一种新的创作方式。无纸动画是随着图影图像技术发展起来的,它能实现个人与电脑的充分结合。而传统动画也有着无纸动画所达不到的优势。所以两者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推动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动画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不管是欧美动画、日本动画还是中国动画,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脉络和风格。中国有5 0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也不断地被运用到动画中,如剪纸艺术等。本研究主要对剪纸艺术在动画中的应用方式、表现特点以及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分析了剪纸艺术在动画中的应用形态。  相似文献   

20.
查霞 《华章》2011,(34)
对动画民族化的狭隘理解使中国动画的民族化仅仅停留在表面和形式上,未能真正深入到民族精神本体.中国动画要体现民族文化深层次的内涵,一方面需要以相应的人文精神内核作为依据,另一方面只有将民族文化艺术的精髓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才能让中国动画真正传达出民族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