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非洲纷繁的艺术门类中,雕刻艺术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木雕作为非洲雕刻的主要载体,它的地位如石雕于欧洲,如陶瓷于中国。它所使用的木材种类很多,红木、乌木、铁木、楠木、樟木等等,一般由整块的树下雕刻而成,很少有拼接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刚果共和国位于非洲中西部,赤道横贯其国土中部,属热带草原和赤道雨林气候。刚果是著名的林业国,三分之二的国土为森林覆盖,木材品种极为丰富,为木雕艺术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材料;刚果又是一个盛产艺术家的国度,其雕刻工艺在非洲享有盛誉。这使刚果注定成为当之无愧的非洲木雕大国,仅有民主刚果(原扎伊尔)、加蓬和喀麦隆等少数几个国家可与其媲美。刚果的木雕艺术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3世纪末,从班图人建立刚果王国开始,木雕艺术就在刚果河畔生根发芽。当时的作品主要是面具和雕像,用于满足原始部族的社会功用,如偶…  相似文献   

3.
阿彬 《世界文化》2005,(3):48-49
苏丹位于非洲东北部,濒临红海,国土面积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由于地处热带,终年炎热少雨,因而又是世界上最炎热的国家之一。早在公元前,苏丹境内就已经有原始部落定居,从事简单的农耕和狩猎,是非洲地区历史悠久的古老国家之一,拥有光辉灿烂的古代化。苏丹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相似文献   

4.
在二百多年前,当庞大的捕鲸队航行在北大西洋上寻找鲸鱼时,厌烦的水手们便在鲸骨上进行雕刻以消磨时间。仅用最简单的工具,他们在鲸牙上就能雕刻出反映十八世纪海上生活的图景来。在他们那个时代,这些艺术品被认为是一些用来换取一顿饭、一张铺位或一杯酒之类的东西。鲸骨雕刻现在是一门精美的艺术——水手们所用的大折刀及钉子已被电子切割及抛光工具所取代。  相似文献   

5.
早在六十年代,第一批语言实验室就在英国投入使用。到一九六五年前后,语言实验室在很多国家已经发展成大中学校外语教学(包括英语教学)的一种普通的教学设备。从一开始,语言实验室就引起了人们不同意见的激烈争论,赞成的和反对的双方几乎到了感情冲动的程度。赞成语言实验室的人极力促使人们相信语言实验室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完美无缺的、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由于师生的共同努力,他们在语言实验室的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进展,获得了成功,因此,他们对语言实验室充满了热情。他们感到他们的成功是和语言实验室分不开的。而对立的意见则全盘否定语言实验室的作用,认为它对教员和学生的教与学帮助甚少,  相似文献   

6.
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思维的工具,也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语言也是国家、民族的标识,汉语作为中国主要使用的语言,在近代所遭受的境遇是非常复杂的。近代来华的外国人很多,又以西方人为主,仅以上海为例,1942年上海的外国人达到高峰,150931人。他们来自很多国家,阶层也不同,在中国从事的工作也不一样,来华的目的也有差异,所以他们对汉语的态度以及学习汉语的情况是很复杂的,但就总体而言他  相似文献   

7.
喀麦隆大约有239个部族,各部族所操语言可以说是非洲各种语言的一个“缩影”,其音乐和舞蹈也几乎拥有非洲大陆的各种旋律与节奏,故喀麦隆有“微型非洲”之誉。由于喀各地区各部族的生活环境、历史传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和音乐各不相同,其传统舞蹈多姿多采。一、喀麦隆的舞蹈观念像非洲其他国家一样,喀麦隆并不认为舞蹈是一般的娱乐或消遣,而视之为生活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对宇宙万物的一种瞻礼仪式。喀人民认为一个人从生到死,中间经过日常生活与劳作,经历一系列人生的欢乐和忧愁,爱与恨,成功与失败,即人的…  相似文献   

8.
阿彬 《世界文化》2005,(6):38-39
苏丹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拥有多达600多个部族的多民族国家。作为非洲民族成份最复杂的一个国家,她即不是纯粹的阿拉伯家园,也不是简单的非洲黑人的国土。这从苏丹人的婚俗中便能感受到这个国家的奇妙之处:非洲风情和伊斯兰化在这里斗争、排斥,却又不得不紧紧地揉合在一起。就象来自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和来自维多利亚湖的白尼罗河,  相似文献   

9.
国家要有一面国旗是个相当新鲜的想法,但从太古时起旗子就已存在了。它们只不过用来在战争中表示首领的位置。你一定感到很奇怪吧?那时的“旗子”多为雕成的杆子。古希腊的国旗就仅仅是高挂在杆子上的一件盔甲或是在旗杆的上部雕刻着一些单个的字母而已。第一面布制的旗子是罗马人首先发明的。它是一面系在长矛顶端的横杆上的方形旗。过了若干年,美国正式通过采用有象征意义的旗子作为国家的标志,这是一个首创性的想法。因为在当时,许多欧洲国家正在他们国王的旗帜下进行战斗。例如,法国人使用的是波旁家族的白色旗;最初的英格兰国旗是圣乔治的旗帜,而现在的英国国旗形式则是在1801年1月1日宣布  相似文献   

10.
就像我们不能合理地希望世界上每一种生物都被保存下来一样,我们也不能保存每一种语言。或许我们也不应该去保留每一种语言。这个道德和实际的问题是很复杂的,语言上的差异可以是一个国家统一的致命伤。假如某一世代的人愿意转去说主流人的语言,因为这样带给他们经济和社会地位上的利益的话,谁有权力来强迫他们一定要学他们的母语呢?但是当3000种语言消失时,我们可以确定许多不是心甘情愿而且可以挽救、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1.
钱伟 《世界文化》2023,(3):63-64
<正>在国人的印象中,“黑白分明”是非洲的一大特征,即以撒哈拉沙漠为界,北方基本都是阿拉伯国家,属于白种人,信仰伊斯兰教,讲阿拉伯语;南方则以黑人为主,语言主要属班图语系(除了受殖民影响的南非荷兰语)。然而,位于印度洋西部,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的广袤孤岛——马达加斯加在非洲54个国家中却是一个另类的存在。其总面积近60万平方公里,是非洲第一大岛、世界第四大岛(仅次于格陵兰、新几内亚和加里曼丹)。  相似文献   

12.
贝宁大西洋东海岸有一座古老的文化历史名城维达市,城市不大,却经常吸引着许多学者游人前去参观。城里有一条通往海边、长约3里的辛酸路,那就是非洲人民的祖先们用他们的鲜血和身躯铺成的奴隶之路。骇人听闻的贩卖奴隶活动自回6世纪中期起到19世纪末,整整持续了三百多年,它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摧毁了非洲的生产力,割断了非洲的历史,影响了非洲经济文化的发展。葡萄牙、丹麦、荷兰、德国、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列强先后来到非洲,对非洲进行残酷的剥削和掠夺。他们强行把当地人作为奴隶贩卖到南美洲巴西、古巴及海地等地从事种植…  相似文献   

13.
马健 《世界文化》2004,(3):40-42
当今世界有2700多个民族。虽然大多数民族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但也有不少民族至今还处于原始生活状态,保持着极其奇特的生活习俗。在非洲中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就生活着这样一支几乎与世隔绝的原始部落,他们就是俾格米人。  相似文献   

14.
最近,在加纳阿克拉市出版了大部头著作《外科原理》,深受非洲出版商与销售商的欢迎。他们说,“这是非洲在著书与出书方面站起来的标志”。今年举办的津巴布韦第12届国际图书博览会所要展示的正是这一点。在这一届博览会上,约有5万多人云集于此,其中包括数百名西方颇有影响的出版商、作家经纪人、书商、图书馆专家及教育家。去年,国际出版者协会正式承认了该博览会.全球图书博览会每年有数百个,但获此殊荣的只有24家。津巴布韦的出版商与销售商布里克希尔说:“这个博览会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代表了整个撒哈拉南部的非洲国家。…  相似文献   

15.
西班牙语,是一种以拉丁语为基础的语言。地球上有20多个国家的2亿多人操西班牙浯。西班牙语是联合国组织6种官方语言之一,它作为一种国际性语言,在世界上占据重要的地位。西班牙语是西班牙以及除巴西、圭亚那、海地、加勒比群岛之外的大部分拉丁美洲国家的官方语言,也是社交和文学方面的语言。西班牙语在美国的许多地区、非洲的部分地区和菲律宾也得到广泛的应用。西班牙语的产生,是罗马人占领伊比利亚半岛的结果。在公元6世纪和7世纪,西班牙语从本地拉丁语发展而成。阿拉伯人在8世纪对安达卢西亚的征服以及随后对西班牙部分地区所进行  相似文献   

16.
王厚宇 《寻根》2006,(6):62-67
我国的雕刻艺术源远流长,早在旧石器时期,生活在今北京地区的山顶洞人,就有原始的雕刻艺术。在新石器时期的考古中,浙江河姆渲:迎化的木雕和骨雕、辽宁红山文化的玉雕和石雕、河南裴李岗文化的陶雕和泥雕,都是精妙绝伦的雕刻艺术。商周时期,我国的青铜器盛极一时,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青铜艺术。  相似文献   

17.
川流不息的尼罗河自南而北,穿过非洲广阔的撒哈拉沙漠,注入地中海。千百年来,它不仅孕育出古老灿烂的法老文明,也养育出一代又一代热情奔放的埃及人。舞蹈便是埃及民众热情活泼、开朗幽默性格的完美体现。早在四五千年前,古埃及人就将他们的舞蹈雕刻在庙宇和坟墓的墙壁上,保留至今。壁画《乐女》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幅。在古埃及人崇拜的众多神灵中,形象为牛头、女人身、两只牛角托起一轮太阳的哈特乎尔神,就是专司爱、音乐和舞蹈的神灵。提到埃及舞蹈,人们熟悉而且谈论最多的莫过于东方舞。这种以扭动腰、臀部为基本动作,时而柔美…  相似文献   

18.
8 月1日晚,文化部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专场 文艺演出暨冷餐会,招待非洲各国驻华使节。共 二十多个非洲国家的驻华大使、文化参赞及夫人 应邀出席。文化部孟晓驷副部长在晚会上致辞并 透露,文化部将于明年举办一系列中非文化交流 活动。如在一年一度的“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 上以非洲为“主宾洲”,届时,将有一批非洲国家 的歌舞艺术节目及展览来华展示其浓郁风采;下 半年还将派遣中国杂技、武术和歌舞演出及展览 赴非洲多国访问和举办中国文化节。 晚会上,东方歌舞团表演了精彩的中国和非 洲歌…  相似文献   

19.
象形文字     
我们的这些居住于欧洲大荒野的最早祖先,迅速学习着许多新的事物。可以确定地说,只要时机一到,他们就会改变野蛮的生活方式,从而发展自己的文明的。果然,他们与外界隔绝的状态突然结束,他们被人发现了。有个旅行者,从不为人知的南国,横渡大海,越过高峻的山隘,一直来到欧洲大陆的野人那里。这个旅行者来自非洲,他的家乡在埃及。  相似文献   

20.
徽州雕刻     
裴汉杰 《寻根》2014,(2):102-104
雕刻艺术寓实用性、象征性、装饰性于一体,是皖南徽州艺术中历史最久、数量最多、内涵最丰富的品类之一。雕刻是三度空间艺术,雕刻艺术与构成它的材料合为一体,只要材料存在,雕刻艺术就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