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音响的运用是广播新闻区别于其它媒体新闻的主要特点之一。广播新闻通过来源于生活、原汁原味.真实有效的音响表现新闻事实,充分发挥广播“声音见长”的优势,让受众听到声音、看到画面、感受到气氛,从而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有效地弥补广播媒介画面缺失的遗憾,让广播节目从平面走向立体。  相似文献   

2.
广播新闻作为听觉传媒作品,应灵活运用声音语言,故事化、形象化讲述新闻,将听觉形象转化成视觉的"音响图画",使人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用声音构建广播新闻的"音响图画",有效提高广播新闻的感染力、吸引力和传播力。  相似文献   

3.
音响是最能体现广播特征、彰显广播优势的要素。因此,好的音响是广播新闻中的关键构成部分,也是需要记者在创作中下力最多之处。如何紧紧抓住音响这件法宝,写好广播新闻,抓住听众的耳朵,是广播记者需要不断探讨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虚假是新闻的大敌。而以反映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为主的广播新闻音响,更应该真实、自然、生动。然而,现在有些记者抓住“音响具有听得着、看不见”的特点,在录音采访中做手脚,使音响掺杂着虚假成分。从一些虚假的音响中,笔者归纳出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淮河污染的治理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话题,淮南人民广播电台采制的《淮河又见捕鱼人》荣获了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2002年度短消息二等奖,我们在高兴之余,又一次引起对采制过程的再认识。这篇报道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充分发挥了广播音响的优势,1分24秒钟的录音新闻中共采用5段音响,其中包括  相似文献   

6.
陈霓 《中国广播》2013,(9):71-73
本文着重从用好典型音响、让听众置身于录音现场、用心捕捉人物对话、巧用背景音乐四个方面论述了运用音响增强广播新闻的可信度、形象感和感染力,从而彰显广播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新闻录音是广播记者较其他媒体记者而言拥有的特有技能。它是技术问题,也是不断实践、积累经验的问题。随着广播新闻改革不断深化,对新闻现场的音响需求越来越多,同时对音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录得高质量的新闻现场音响是广播新闻记者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门技巧和基本功。  相似文献   

8.
肖军 《记者摇篮》2013,(1):57-58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新闻的时效诉求不断提高。因此,为了吸引听众,现场报道作为广播新闻中最富有广播特色的一种报道形式,除了要发挥广播新闻快、短、新的特点外,还应充分发挥现场音响的作用,以声音代替画面、以声音描绘画面、以声音勾勒画面、以声音想象画面,用自由无限的遐想美弥补具象画面的缺失,还原现场的真实,形成具有强烈现场感、画面感的录音报道。那么在录音报道中如何使用得当的现场音响呢?  相似文献   

9.
郑孟杰 《视听纵横》2005,(2):109-109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录音新闻中的音响当然必须采录自新闻事件的现场,这样才能使听众在聆听节目时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遗憾的是,目前有些录音新闻中的音响有假冒之嫌,如有家市级电台前几年获奖的一档抗台新闻其中有一条“现场报道”,背景的风声却是北风呼啸的音响资料,其实真实的大风声是短促的“啵、啵”声,不如音响资料那么悦耳动听,记在现场对着话筒播讲时也难免会受风声干扰而时断时续。  相似文献   

10.
吴明  卢芳 《新闻前哨》2006,(10):32-33
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全线达到185米的设计高程,标志着三峡大坝全面建成。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新闻大战中,《湖北日报》创新内容、创新手段,独辟蹊径,以独特的视角和浓烈的情怀书写了这一壮美史诗,用饱蘸激情的大笔挥就了这一百年盛况,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1.
新闻专题是一种可以使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音响、访谈等多种手法制作的新闻作品。它的手法要比消息多,消息基本上是叙述,专题允许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广播作品还允许有访谈和音响。这样的新闻作品叫新闻专题。  相似文献   

12.
高晓英  那杰 《记者摇篮》2004,(2):43-43,39
广播音响是遵循广播语言规律进行的,音响分为录音音响、现场音响、合成音响。其表现力十分丰富。它起到了表意作用,是广播节目中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广播记者要增强自觉运用音响语言的意识和能力,以增强广播新闻的整体优势。  相似文献   

13.
广播记者的音响敏感徐洲赤(93级新闻续本科生)所谓“音响敏感”,应该是从“新闻敏感”这个词中引申出来的一个概念。因此,在讨论“音响敏感”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把我们对“新闻敏感”这个词的理解先阐述一下。“新闻敏感”作为一个新闻记者的重要职业素质之一,它...  相似文献   

14.
高玲 《记者摇篮》2006,(7):56-56
现场报道是指记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进行采访和报道,并运用实况音响和现场解说描述新闻事实和现场情景的报道形式。它可以满足听众获得真切现场感受的需求。现场报道由现场音响和记者现场解说两部分组成。现场音响又包括新闻事件的现场实况音响、新闻现场的人物访谈。这两部分就像是现场报道的两条腿,相辅相成,不可分离。一、选择典型音响增强新闻感染力没有现场音响,就没有现场报道。但不是现场所有音响都可用作现场报道,而要选择具有典型意义、最有新闻价值的音响。只有典型音响,才能增强新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2004年记者采制的《清欠办公…  相似文献   

15.
娄勇 《中国广播》2009,(2):41-42
音响是广播的生命,尤其在广播新闻中,运用音响可以代替大量的文字表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新闻更生动、更富可听性、真实性和感染力。不可否认,在广播新闻中恰到好处的运用音响,的确能使广播新闻更好听,但“过犹不及”,如今,一些广播新闻从业人员盲目依赖音响,片面追求“响”新闻,  相似文献   

16.
王继森  王莹 《新闻传播》2005,(12):57-57
研究音响在广播报道中的美学价值,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新闻的固有价值,减少听众的接受耗损。本文试从“音响与真实性”、“音响与感染性”、“音响与选择性”、“音响与审美性”四个方面探讨音响在新闻报道中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广播新闻现场报道,是报道者(记者、主持人)在新闻现场利用实况音响包括伴随事物发生的音响、环境音响、访问音响以及报道者的现场解说、述评组合而成的报道形式。广播新闻现场报道是广播特有的一种体裁,它是广播记者在新闻事件的现场报道的一  相似文献   

18.
一、“现场同步报道”:让听众身临其境 新闻现场有着丰富的同期声或环境声等音响资源,加上现场报道的过程与新闻事件的发生过程具有同步性,所以,记在新闻现场的观察、描述、评论,以及生动的现场音响采访,更能体现广播“音响”的自然性、传真性,更能增强节目的感染力和可听性。在现场同步报道中,也更能将广播“快”的优势发挥到极至,以比其它媒体更快的速度满足人们获得最新信息的要求。我们的广播新闻,要尽可能多地运用现场同步报道形式,以增强广播新闻的吸引力,让听众身临其境。  相似文献   

19.
音响是一种特殊的新闻手段。录音报道就是运用新闻事物的实况音响或新闻人物的谈话录音,加上广播记者的介绍、评述(或播音员的播读)而组成的报道。组成录音报道的基本音响有两种,即主题音响和背景音响。直接反映新闻事物特点的音响叫主题音响。起着加强气氛和说明环境作用的音响叫背景音响。虽然背景音响从属于主题音响,但它的作用却是不能低估的。没有较成功的背景音响、主题音响就会流于一般化、概念化。  相似文献   

20.
何灵 《声屏世界》2007,(12):29-29
新闻做久了,总想变些新花样。于是,尝试着在报道里加入自然生活音响和人物活动音响,配些音乐和歌曲,让一丝不苟、有板有眼的新闻融入一点点广播情景剧的影子。但毕竟消息的篇幅有限,探索也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