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节是全球华人最大的传统节日。当互联网这个新兴媒体遇到经过中国数千年文化传承的春节,各大互联网媒体在内容制作上有何经验可以分享?本文以区位为类别,对一些有影响力的新媒体的内容出彩之处进行分析,展示互联网在中华传统节日期间文化消费上的空间开掘。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节日是具有交流性和参与性的中国“好故事”。报道好传统节日,对于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效能意义重大。本文认为,探讨全球化语境下主流媒体讲好中国传统节日的故事需要把握好五个方面的关系,把讲清“是什么”与道明“为什么”结合起来,以更生动、准确且有文化深度的方式,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3.
樊传果 《传媒观察》2006,(11):25-26
近年来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媒体生态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策划组织各类活动成为媒体实现产品差异化、提升品牌形象、拓展新的效益增长点的重要途径,成为“媒体的第二战场”。节会活动的类型与特点节会活动,从广义上讲主要有三类形式:一类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的传统节日活动  相似文献   

4.
春节是全球华人最大的传统节日.当互联网这个新兴媒体遇到经过中国数千年文化传承的春节,各大互联网媒体在内容制作上有何经验可以分享?本文以区位为类别,对一些有影响力的新媒体的内容出彩之处进行分析,展示互联网在中华传统节日期间文化消费上的空间开掘.  相似文献   

5.
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重要基因,是中国精神文化遗产的一大瑰宝。在大众传媒发挥日益强大的社会影响力的今天,媒体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一种镜像反映。本文通过对媒体关于传统节日文化的报道(包括广告)作实证分析,剖析媒体报道(包括广告)中政府、企业商家、市民以及媒体自身对待传统节日文化的态度及其行为,从而揭示出中国传统节日在大众传媒中的呈现样态,找出传统节日的文化留存及其在民众中的影响力日渐衰微与大众传媒的报道偏颇之间的关系,为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传承、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2008年1月1日,清明节与端午、中秋同被国务院定为法定假日,自此传统节日新闻报道在媒体中开始凸显其位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西藏传统节日——藏历新年相关新闻报道的统计分析,得出关于此传统节日文化的报道呈现出失衡现象,媒体在西藏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功能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以此为西藏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朱群 《中国记者》2012,(5):93-94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精华积淀。但类似节日民俗新闻报道年年做,家家做,年年岁岁话相似,媒体家家文雷同,如何从新角度报道出新意蕴?本文通过分析近一年传统节日期间部分主流媒体的报道,对这一命题做了一点儿分析和探索。以期对眼下的节日报道以及未来更多节假日报道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军队媒体对传统节日报道做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极大地丰富、拓展了传统节日报道的样式和内容。但是,传统节日报道,无论是从新闻业务上来说,还是从实现新闻的有效传播上来讲,都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传统节日报道如何出新、出彩,如何突出军营特色,有必要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朱克燕 《东南传播》2011,(10):135-136
地市级电视台要充分发挥地方电视媒体的优势,树立正确的理念,积极宣传传统节日。三明电视台充分运用“我们的节日”这个传统文化资源,结合三明实际,注重突出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地方特色和现代价值。精心策划,共制作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和重阳等七个传统节日的公益广告宣传片,在重大的节日宣传中有效发挥了地方电视媒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改革开放后,随着民众对西方文化的推崇、对西洋节日的追捧,导致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逐渐式微之势。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来讲,要改变这一局面,电视媒体作为大众获取信息首选媒介之一自然承担起了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重任。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理念契合、过程嵌入和体系协同三个维度解析全媒体生态与红色文化传播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并通过调研发现,当前综合档案馆红色文化传播在资源基础、传播媒介、参与主体和传播效果四个方面同全媒体生态要求尚有差距,最后提出未来红色文化传播路径,即借全息媒体助力红色文化资源多元叙事、借全程媒体助力红色文化传播介质多样、借全员媒体助力红色文化传播主体“翻转”、借全效媒体助力红色文化传播精准覆盖。  相似文献   

13.
【目的】短视频平台逐渐成为舆论的“策源地”与“发酵池”,面对中国传统节庆的媒介化存在与短视频传播,短视频已经成为主流媒体引导舆论的重要载体。【方法】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文章基于社会行动理论,以抖音平台上的7家主流媒体春节短视频为案例。【结果】从场域、行动、功能三个方面,对主流媒体节庆短视频的舆论表达进行分析。【结论】场域方面,主流媒体通过短视频镜头拼贴、后现代话语应用、他塑叙事,构建舆论表达的公共性场域。行动方面,多样化的视觉框架丰富节庆内涵;时空关系的直接呈现强化了节庆结构;数字化符号初建赛博化节日盛典,实现节庆文化的再生产。功能方面,实现了引导传统节日现代化转型的文化整合;“亲亲”与家国情怀互嵌互构的情感整合,增强了社会稳定性、维护社会和谐的价值整合。  相似文献   

14.
从2009年的微博控宣告自媒体时代到来至今,我国的媒体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理论界越来越关注自媒体时代媒体文化研究的新面貌。本文试图通过总结2011年媒体文化的研究现状概括自媒体时代媒体文化研究的不同方面,并分析其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近来国家推行的媒体融合政策谈起,剖析了市场化媒体的文化生产逻辑,讨论了媒体商业机制带来的政治影响。作者着眼于正当性政治、公共性政治与媒体生产机制及其培育的消费文化之间的矛盾关系,指出媒体的市场化发展路径不仅不是传播治理的有效手段,反而会带来基层组织力消解、正当性规范消散和传播民主化程度降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优秀思想,指出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具有调节个人心理与社会情绪的功能,应对其加以继承和创新,使之成为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资源。文章探讨了保护、开发和运用传统节日的途径,提出倡导传统节日的关键在于进行现代性的转换,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从行政推动、市场运作、专业参与、媒体造势、旅游承载等五个角度,提出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打造广东省节日文化品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江凌 《新闻爱好者》2014,(11):23-29
目前中国电视媒体频道普遍被商业化浸染,缺少培育公民文化需求的洁净平台,电视媒体人需要加强文化修养和文化责任自律,养成一定的文化伦理习惯。电视媒体的文化责任,包括文化自觉、自信责任,以及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服务、文化教育、文化安全、文化对外传播责任等。如何提升和保障电视媒体的文化责任?应当在确立电视媒体的文化价值理念、构建电视媒体的文化价值体系、提升电视人的文化素养和品性等7个方面给予重视和加强。  相似文献   

18.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更是文化积淀深厚.但是,近年来西方节日在中国越来越流行,而一些传统的中国节日则越来越被人遗忘.本文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经济生活的改善、媒体和商业的炒作、传统教育的缺失以及西方节日本身的一些优势等方面论述了其盛行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对西方节日应持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19.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更是文化积淀深厚。但是,近年来西方节日在中国越来越流行,而一些传统的中国节日则越来越被人遗忘。本文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经济生活的改善、媒体和商业的炒作、传统教育的缺失以及西方节日本身的一些优势等方面论述了其盛行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对西方节日应持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讨论传媒企业文化与媒体公信力的相关性,认为建设优质企业文化与提升媒体公信力是相互促进的,优质的传媒企业文化能够从专业、责任、体制等方面提升媒体公信力。传媒企业应通过建设优质企业文化,去稳步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