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群勇 《西藏科技》2015,(2):53-54
目的了解高原(拉萨)地区藏族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临床特征,探讨符合高原地区藏族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有效的治疗方案,了解外周和静脉血常规检测指标结果.方法文章对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16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病区收治的藏族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30例病例和20例平原地区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症状、体征、治疗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同时进行静脉血常规参数治疗前、治疗后对比。结果文章30例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临床特征:病因以异常产为主,缺氧为诱发因素;临床以发绀、呼吸急促、面色紫红、易激惹、呼吸暂停、症状重为主要特征。其次是心音低钝、原始反射弱、心电图异常6例、治疗前与治疗后各组外周和静脉血常规检测指标结果比较均0.01、治疗前与对照组除了外周血常规HCT P0.01、P值均在0.01,治疗后与对照组:各组P值0.01。结论在临床工作中注重临床特征,建议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患儿检测血液中可首选外周血常规检测,可指导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治,首选生理盐水是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高原地区(拉萨)发生新生儿呼吸衰竭时患儿的肾脏功能变化,探讨新生儿呼吸衰竭时病情程度与肾脏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资料完整的6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肾功能治疗前后的分析。结果 I+II型呼吸衰竭(病情重者)肾功能改变较I型呼吸衰竭(病情轻者)重,两组比较p0.05,治疗前、治疗后β2-MG、BUN、Cr T值分别为7.954、4.723、5.405,治疗前后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肾功能改变更为明显,肾功能变化特征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治疗前病情越重,肾功能改变更为明显,其值越高,肾功能变化病情严重程度有相关性,经过治疗后,肾功全部均恢复,呼吸衰竭导致的肾功能改变具有可逆性。肾功能治疗前后的改变对于指导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晓蓉 《西藏科技》2011,(11):54-55
目的探讨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的护理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对比分析法,对87例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住院患儿的临床护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通过合理护理,治愈65例,占75%,好转19例,占22%,自动出院3例,占3﹪平均住院天数为9.25天。结论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经过积极合理治疗和科学护理是可以治愈的。  相似文献   

4.
仓决 《西藏科技》2013,(12):54-55
了解拉萨地区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临床特征及护理特点。对资料完整的45例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进行分折,并与20例健康新生儿对照。认为首选生理盐水、部分换血疗法是抢救本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应加强无菌技术操作及护理。本组病因以窒息缺氧为主.医护人员应严格按新法复苏方案进行复苏。加强围产期保健;可以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同时,建议在今后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患儿检测血液中可首选外周血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拉萨地区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情重,病死率高,可产生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为了解拉萨地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特征,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HGB RBC HCT变化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儿科病房201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新生儿患者367例,其中HIE80例,占新生儿患病率的21%.将资料完整的藏族新生儿50例HIE进行临床症状、体征、治疗效果进行了临床研究.了解静脉血常规检测指标结果.结果 患病率的占住院总人数的21%.其临床特点:病情重,发绀明显,呼吸急促,面色苍白,低氧血症发生率100%.TcSPO2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重度组和中度组治疗前P值均<0.01.有统计学差异.血常规HIE治疗前与治疗后中度组:RBC、HGB、MCV、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P值<0.05.有统计学差异HCT,MCHP值>0.05.重度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各值P值》0.05.结论 注重临床特征,合理供氧,治疗方式对患儿缺氧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重度组治疗前与治疗后血常规各P值>0.05.原因认为与输同型鲜血有关,本组中度组HIE后期28例患儿贫血,提示在今后治疗HIE工作中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采用压力为2.14~2.34ATA,加压20分钟,稳压70分钟,减压30分钟的高压氧治疗方法,观察治疗前与各疗程治疗后高压氧治疗对RBC、HBG、HCT的疗效。结果经高压氧治疗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后前1疗程无明显效果,第2疗程有一定疗效,第3疗程效果明显。结论高压氧对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具有一定的疗效,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或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19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结果19例患者经溶栓、抗凝治疗,13例治愈,4例显效,1例复发,1例遗留并发症。结论重视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抗凝时间延长,加强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梅朵 《西藏科技》2015,(1):40-41
目的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与正常人凝血指标的差异。方法选取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和正常人各100例,对比分析其凝血因子检测结果。结果两组APTT以及PT的测定结果有着十分显著的差异。结论观察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患者在凝血、血小板的数量与质量的方面的检测结果及其变化有助于高原红细胞病诊断和疗效判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效果。方法:100例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以当归注射液加甲钴胺注射液注射曲池、血海、足三里;对照组50例,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8﹪;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9.2﹪。2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住院血小板减少的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为综合防治HAPC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并明确诊断为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103例,根据血小板数量分为血小板正常和血小板减少组,比较两组间的年龄、性别、血糖、血脂、AST、ALT、有无高血压及糖尿病等情况,观察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大型血小板比率及血小板压积的变化特点。结果在103例住院患者中33例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占32.04%,血小板减少组血小板分布宽度较正常组增高(P0.01),平均血小板体积较正常组增大(P=0.01),大型血小板比率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平均血小板压积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在住院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中出现血小板减少患者约占1/3,并且表现为血小板分布宽度增高、平均血小板体积增大、大型血小板比率增加、平均血小板压积下降的特点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本社区居民健康体检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地区疾病谱分布,并分析各个疾病的性别分布,城乡差别等,为本地区的健康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2年拉萨市城关区39724例居民健康体检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本地区发病率前10位的疾病,以及发病率与性别和城乡地区的差别。结果城乡45~60岁人群患病前十位疾病依次为脂肪肝、胆囊炎、高血压病、泌尿系感染、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心律失常、高脂血症、乙型肝炎、关节炎和胆结石,患病率最高为脂肪肝17.49%。与19~44岁人群相比前十位疾病谱变化不大。城乡45~60岁人群患病前十位地区分布特点为农村地区的脂肪肝、胆囊炎、高血压病、泌尿系感染的患病率远高于城市,患病所占比例较高。城乡45~60岁人群患病前十位性别分布特点男性的脂肪肝、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血压、高脂血症、乙型肝炎的患病率高于女性,女性的胆囊炎、泌尿系感染、胆结石和关节炎的患病率和肝功能异常高于男性。结论城乡45~60岁人群患病前十位疾病依次为脂肪肝、胆囊炎、高血压病、泌尿系感染、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心律失常、高脂血症、乙型肝炎、关节炎和胆结石,应加强健康人群的生活指导,并指导患病人群的治疗和控制。  相似文献   

12.
达娃 《西藏科技》2012,(7):50+57
目的探讨分析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t? AltitudePolycythemia,HAPC)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相关因素,便于指导高海拔地区医务工作者临床工作。方法纳入在我科门诊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50例,其中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占18例,将患者分成血小板减少组和血小板正常组,观察所有患者的年龄、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临床有无出血倾向等情况,对比两组间的数据。结果血小板减少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显著升高(P〈0.0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之间在凝血功能、年龄及有无出血倾向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易致外周血液中血小板破坏增多,可能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相关,但临床出血倾向无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西藏区域藏汉族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特点,研究患儿心肌酶谱含量。方法对资料齐全的39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之前与之后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 39例新生儿呼吸衰竭临床护理特征:发病原因多为受寒,呼吸道感染,症状有发绀、呼吸不畅、气短、吐沫、心率过快、呼吸停止、双肺啰音等。心肌酶谱:治疗前后肌钙蛋白和肌红蛋白P值均0.01,CK-MB、值均0.05,心肌酶谱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心肌酶活性的变化可作为病情严重程度预测的指标之一,患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有明显的临床特点,呼吸道感染是最为常见的诱发因素,吐沫、心率过快、呼吸停止、低氧血症等占100%,密切观察病情;给予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高彦明  何艳梅  王静 《西藏科技》2003,(12):38-38,46
目的:了解移居高原汉族男性高原红症患者肺功能变化特点,为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日本产CHEST-25F型肺功能仪对海拔3600m的50例汉族男性高红症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测定,并与高原健康汉族男性的肺功能参考值相比较。结果:VC、TV、MVV及DLCO均显著下降(P<0.01或P<0.05),RV/TLC%显著增加(P<0.01)。结论:高红症患者的肺功能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 HAPC)是否会增加高原地区高血压脑出血的风险。方法分析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4-2016年间随机收治的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及随机选择了102例高血压病3级未出血患者资料,选取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血小板(Platelet PLT)为分析对象,利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ANOVA方差分析两组间统计学差异,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确定OR值,采用Pearson分析相关性。结果 (1)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HGB分别为(180.18±38.96)g/L和(149.06±33.82)g/L,标准误为4.59和3.3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LT分别为(180.25±64.00)×1012/L和(215.47±79.43)×1012/L,标准误为7.54和7.8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HGB与PLT相关系数r=-0.385,P=0.00,观察组r=-0.461,P=0.00,较对照组(r=-0.251,P=0.01)相关性明显;(4)两组间HGB OR值为1.122,表明HGB升高是脑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两组间PLT OR值为0.907表明PLT升高是脑出血发生的保护因素。(5)同时此研究观察组HGB(180.18±38.96)g/L及对照组HGB(149.06±33.82)g/L分别与标准血红蛋白(HGB)正常值(130±20)g/L作了比较,标准误分别为4.5和3.3两组的HGB都明显高于正常值,且两组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都普遍存在红细胞增多情况。(6)此研究观察组PLT(180.25±64.00)×1012/L与对照组PLT(215.47±79.43)×1012/L也分别与标准PLT正常值(200±100)1012/L做了比较,标准误分别为7.5和7.8,观察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PLT增高是脑出血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高原地区因缺氧、低压等高原环境因素导致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增加而引起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从研究中初步得出结论在高原地区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可能是导致高血压脑出血的风险因素之一;而PLT是脑出血发生的保护因素;HGB与PLT呈负相关关系;HAPC观察组PLT较对照组低,较低水平的PLT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增加出血的风险,同时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可能影响凝血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初步了解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应用红花注射液治疗的一般情况、临床护理、转归和预后,为今后高原地区该类疾病的治疗、护理、预防策略提供资料.方法 对1例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应用红花注射液治疗致过敏反应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患者经立即停药,低流量吸氧,抗过敏,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注射液等治疗和护理,好转出院.结论 临床上应加强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消除各种潜在因素,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刘进  盛丹 《中国科技信息》2005,(10):140-140
目的:探讨脉血康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特性的影响。方法:对PNS患者60例随机分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治疗组。治疗组除加用脉血康制剂外,两组其他治疗措施完全相同。对所有患者在治疗前、缓解期进行24小时尿蛋白,血BUN、Scr测定,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脂蛋白,血液流变学,肾功及24小时尿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缓解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高凝状态,高血脂症,减少尿蛋白的丢失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瞬时弹性成像扫描仪(Fibro Scan)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观察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解毒化瘀颗粒组和大黄蛰虫丸组,比较两组入组前基线特征,疗程30天,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肝脏彩超脾脏厚度、肝门静脉宽度、门静脉血流情况变化以及Fibro Scan扫描的肝硬度值(Stiffne值)的影响。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脾脏厚度、肝门静脉宽度,门静脉流速(PVV)、肝动脉搏动指数(HA-PI)和肝血管指数(LVI)明显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Fibro Scan扫描结果治疗前后比较,FS值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解毒化瘀颗粒对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脾脏厚度、肝门静脉宽度、肝血流动力学、肝硬度值以及阻止其进程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西藏农区藏族群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血压患病状况,提供基础性资料信息。方法2014.1~2014.12对西藏山南地区琼结县18岁以上15243名藏族农民进行健康体检,现场测量血压,检测血常规,并进行总的患病率及不同性别间的比较。结果西藏农区一县藏族农民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病率2.08%,男性(3.81%)高于女性(0.44%);高血压患病率9.72%,男性(12.95%)高于女性(6.64%)。结论西藏农区(海拔3700m)藏族农民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病率较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牧区低,考虑与生活在高原不同海拔地区缺氧严重程度不同等因素有关;西藏农区一县藏族农民高血压患病率低于我区平均水平,考虑与本次调查18岁以上中青年人参与较多有关。  相似文献   

20.
刘军 《中国科技信息》2004,(24):188-188
观察参麦减轻对恶性肿瘤的化疗后的毒副作用治疗效果.方法恶性肿瘤住院患者136例全身静脉化疗药物滴注后使用参麦注射液(杭州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60cc+5%,Gs500cc静脉滴注.1次/日,连用7天为1个疗程,每月2个疗程.对照组120例反给予全身化疗药物静脉滴注,化疗21天为1个周期.结果参麦组瘤灶完全消失16例(11.7%)瘤灶明显缩小68例(50%),瘤灶略缩小40例(29.4%),有效率(PR+CR)61.7%,稳定率(CR+PR+NC)91.1%,而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4例(3.3%),32例(26.6%),24例(20%)有效率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值《0.01.结论麦注射液用于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能减毒增效、调节免役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